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韩国饮食文化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3790
陈佳斌

  摘 要:本文主要从韩国饮食文化的特色、饮食习俗、摆桌习俗、餐桌礼仪以及饮食文化中的健康理念等不同角度对其饮食文化进行了探究。对韩国饮食文化的考察和探究,也体现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对生活的态度。

  关键词:韩国;饮食文化;探究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承载着该国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韩国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蕴藏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虽然与中国和日本两国在饮食生活方面有着或多或少的共同点,但是其结合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和文化,使其饮食文化打下了本国深深的烙印。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

  一、韩国饮食文化特色

  国民在其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本国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特点和习惯,即由甜、酸、苦、辣、咸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

  (一)多种食材有机搭配

  韩国饮食最大的特点或优势体现在利用多种食材的有机搭配,其体现了不但追求每美味可口,追求更多的是健康的理念和饮食习惯。

  韩国因气候和风土适合发展农业,追古溯源,很早就开始了杂粮和水稻的种植。因此,谷物成为韩国饮食文化的中心。韩国人最大的饮食特色是以米饭为主食。同时喜欢把各种蔬菜于其中,亦是耳熟能详的韩国拌饭。其次,配有基本的汤类等,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当季的材料,并且以最少减少营养流失的方式进行烹饪。食材用选用蔬菜、蘑菇类、坚果、海藻等。

  (二)食物以“辣”和“少油”为特点

  韩国饮食另一大特色是辣,只辣不麻,主要是喜欢“冷辣”,其中冷面就是韩国典型的冷辣事物。与中国料理不同的是,韩国料理比较清淡,少油,注重自然之本。因此,基本上不太吃炒菜。

  (三)泡菜文化相当发达

  泡菜是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韩国的主要菜肴之一,几乎家家必备,每餐必食,因此,大韩民族自称是“从泡菜坛子里长大的民族”。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味配料的发酵食物,其中品种繁多,如大白菜、萝卜、蒜头等等。每年动机,韩国人为了给漫长的冬天储备食材,会腌制大量的泡菜,并且互相馈赠品尝。这种耐心等待事物发酵的过程也体现了韩国人长久以来对待事物的态度。

  但是韩国泡菜又不同于以酸味为主的中国泡菜,也不同于没有经过发酵的日本泡菜,自然发酵而成的韩国泡菜据说还有抗癌作用。它蕴含着韩国人们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代名词。

  (四)酱缸文化

  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酱的地位至关重要,大酱有代表韩国人品德和文化的食物一说。韩国人说“家运兴衰都和酱的味道息息相关”,因为韩国国民一直深信,食物味道的好坏全靠酱味的烘托,就算泡菜的配料、主菜以及烧烤等都也离不开大酱,大酱真正成了韩国菜的母菜。不仅如此,由大豆做成的大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抗癌和治疗高血压有着一定的功效。

  (五)汤是用餐必备

  传统的韩国饭桌都是摆设在餐馆里,效率极低。对于由于生计而奔波的国民,五分钟能够解决一顿饭又立马能投入工作的“快节奏文化”使得汤类饮食备受欢迎。因此,使得汤成了韩国人用餐必备之物。

  (六)色味俱佳

  与中国饮食相比,韩国饮食似乎更注重颜色,无论是宴会上,还是日常料理的泡菜与酱汤,无不追求五色俱全。以泡菜为例,其白菜主干为白色,葱和白菜叶呈绿色,生姜味黄色,辣椒味红色,虾酱为黑色,竟也五色俱全。这大概是也与中国的阴阳五行有密切联系。

  按照韩国习俗,产妇生产时要喝黑色的裙带菜汤,根据阴阳五行来说,黑色的食物可以止血、补血。其次,红色也被韩国人看作是驱鬼辟邪的作用。传统习俗中,韩国忠一生要很多回借助红色跨过人生门槛,婴儿出生时,要在各种罐子上方红色辣椒,女方接受聘礼时,要在喜糕中放红枣等等。

  韩国料理的五色之美终于形成颇具特色的配料——五色菜码。在韩国,几乎每道菜肴中都放有菜码,其味道不仅与主菜相符,颜色也与主菜搭配,为的是增强饮食的视觉美。韩国冷面是世人皆知的传统名肴,其主要原料是荞麦面条,配料则有熟鸡蛋、牛肉片、黄瓜、苹果、梨、辣椒粉。无疑,牛肉呈酱黑色;切开的熟鸡蛋呈白、黄色;黄瓜与苹果、梨切成片状,分别呈绿色和乳白色;辣椒粉当然是红色,即赤色。五色俱全,五味俱佳,人们在享受美味满足身体需要的同时获得了一种精神美感。同时,这种感受又强化了韩国人的“五色”观。

  由此可见,韩国人在饮食色彩上对五色的偏爱已超出视觉上的美感,而把五方色作为一种具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追求。所以,在婴儿的百日宴会上,也要摆上五色松饼以象征五行、五德、五味,表达人们对婴儿健康成长的祝福。至今,与白米饭相比,韩国人更喜爱吃搀杂了红豆、芝麻、大豆的米饭,韩国人甚至认为,“单吃白米饭是穷人”,显然也是受了“五色观”的影响。

  二、韩国的饮食习俗

  东方的国家在饮食方面都极为的注重礼节,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而韩国人在饮食方面习俗不胜枚举。

  第一,桌上的饭碗不能用手将其端起,且不能让嘴直接接触。而应该用勺子一口口地吃,另一只手则放于桌下。

  第二,喜欢在火炕上就餐。男士需盘腿而坐,女士需将双腿收拢于一起坐下。若穿韩服时,則需右膝支立身体。

  第三,由于韩国的餐桌是矮脚小桌,宾主均席地盘坐。晚辈则需在长辈面前跪坐于脚底,否则被误认为不懂礼貌。

  第四,在酒文化中,出于“盈则满”的儒家理念,倒酒只上杯7分满。只能为他人倒酒,并且要他人劝酒且帮着倒了酒方才能喝。

  三、韩国饮食文化的摆桌习俗

  摆桌指的是在一张桌上摆放的菜肴和数量。韩国日常饮食在传统上以独桌为主,根据不同的目的可分为百日桌、周岁桌、婚礼桌和祭祀桌。

  (一)百日桌

  “百日桌”顾名思义是为庆祝新生儿百天而摆,一般准备白米、带肉海带汤、蔬菜以及蒸糕和各种糕点。其中,琼团糕百日桌代表食物,它是指由三神老人专门保护孩子的。

  (二)周岁桌

  周岁桌时,孩子会穿上新衣服,大人们在桌上放各种食物、水果、玩具和钱等等,让孩子抓周。抓到了什么,便意味着长大后的前途方向。

  (三)婚礼桌

  婚礼桌类似于中国,会擺上大枣、栗子、大鱼大肉和酒。不仅如此,还会摆放两个煮熟的鸡,若新郎能轻而易举的将鸡头摘下,则意味着新郎身强体壮。长辈们也会将红枣洒到新娘裙摆上,有早生贵子之说。

  (四)祭祀桌

  每逢祭日或中秋节都会举行祭祀,但不同的家庭,食物摆放次序不同。但是年糕却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桌上也会摆放先人生前喜欢吃的食物。

  四、韩国饮食文化的礼仪

  饮食礼仪是韩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韩国也是一个极为注重礼仪的国家,就是在餐桌上也有一套极为严格的规矩。

  (一)用餐习惯

  他们认为,吃饭就是休息和享受的时光。因此,韩国人在用餐时会尽量的声音小且不大声说话。摆饭桌时,饭碗放在左侧,汤碗放在右侧。

  此外,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需等长辈动筷子才能进餐,且进餐速度要和长辈协调,不能在长辈还未用完餐便放下筷子。若长辈给晚辈添菜,无论晚辈是否爱吃,都不能用手挡住以示拒绝。且需起身,深深点头示意鞠躬答谢。

  用餐中,遇到鱼刺或骨头等事物,要侧身避开用餐之人,吐在纸上包好,切忌随便乱扔。就餐完毕后,要保持筷子、勺子和碗的洁净,且需将其摆放在开餐时的位置。

  (二)吃饭顺序

  韩国人吃饭的顺序也很讲究,勺子与筷子交替使用,切勿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同时使用。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汤碗中喝上一口,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如此重复两次,便可随意吃。因此,勺子在饮食中比筷子更为重要,它不仅负责盛汤,还得负责捞菜,装饭等。

  (三)筷子用法

  筷子的用法和中国截然不同,它只负责夹菜,扒饭和捞汤则都是勺子的专利。即便是汤碗中的残羹冷炙,也不能用筷子去夹。筷子在不夹菜时,则需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要拢齐。为了方便拿起,三分之二于桌上,三分之一于桌外。

  (四)酒桌礼仪

  在韩国的敬酒和饮酒也相当讲究,韩国人喜欢相互斟酒,若给长辈倒酒时则需双手供奉,饮酒时,晚辈和女孩子得侧身用手挡住酒杯以示敬意。

  五、韩国饮食文化的健康理念

  (一)保持原生态

  韩国料理为了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为了尽可能减少营养的流失,所在在烹饪方式的选择上中大部分以煮或者烤为主,生吃也是其一大方式。生的食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各种营养,帮助预防疾病,恢复也能维持健康。

  因此,从烹饪方式上看,便能看出韩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健康理念。保证了健康从饮食的源头做起。

  (二)药补与食疗

  历来,各种药材被广泛用于韩国饮食的汤的烹调中,调理出诸如参鸡汤、沙参等各种食物。最著名的就属参鸡汤,其不仅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是补血补气的良药,也是滋补身体虚弱者的最佳营品。

  其次,蜂蜜柚子茶、人参茶等多种茶品也是韩国人的大爱。常被其女性用来调理气色以及美容养颜的佳品。

  最后,调料和香料在韩国也被用作药品,其认为葱、姜、蒜以及辣椒等都有很好的药性。

  参考文献:

  [1]朴英爱.浅谈韩国饮食文化[N].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2]郭海燕.浅谈韩国饮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3]董光柱,陈银.中韩文化差异比较探究之一—饮食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4(9)

  [4]申羚玉.浅析中韩文化差异[J].青春岁月,2013(12)

  [5]赵艳辉.浅析韩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理念[J].才智,2009(2)

  [6]苏贝.韩国饮食业:传统饮食文化做得如此流行[J].中国品牌,2014(1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