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幼儿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3852
陈群

  摘 要: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家园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成功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它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有充分的自信心,会提升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和主动思考能力,使孩子能积极的参加活动,善于与人交往,同时还能保持孩子心情的愉悦,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分析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影响幼儿自信心因素

  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人自信心调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外界环境对幼儿自信心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教育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家庭环境的健康、温馨、和谐能够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有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或者放松、溺爱孩子、父母离异,都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家庭环境满足不了孩子对物质,感情的基本需求,压抑了自信心的发展,使孩子在面对其他家庭的孩子时显得不自信,甚至出现自卑、自闭的情况。

  2.家庭教育的影响

  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生活习惯、身体特征、兴趣爱好,使得孩子之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这些个性的形成主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得到教师教育之前对事物认知和判斷的来源。优秀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认知能力,有效的调节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打下基础。

  3.教师教育的影响

  幼儿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认知世界,认识自己,外界评价对幼儿性格、行为、情感、思维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教师和举动和评价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理,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一些积极的评价,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这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相信幼儿,放心培养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却具有很大的学习和发展潜力,这是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的。

  (1)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做个好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喜爱。这一认识很重要,它能使父母和教师在教育幼儿时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发展中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充满信心地面对各种挫折。教育学家这样告诫我们:“孩子面临挫折时,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从消极的经历中获得积极的养分,提高经受挫折的能力。”

  (2)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有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力,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操作、体验、自我服务。教师没有权利去为幼儿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有权利制止幼儿做贡献的热心。如果幼儿有机会去表现,有机会照顾自己,有机会帮助父母、老师、同伴,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有利于其身体和各种能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对环境和自身的控制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

  三、适时鼓励,正确评价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幼儿的成长方向、速度和进程也各不相同。要求幼儿尽善尽美处处强过别人,这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父母、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能力,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对幼儿做出公正、客观和发展性的评价,让幼儿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不存在笨孩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强项上,而不是建立在弱势上。因此,要想正确地评价幼儿,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成人首先要认识到幼儿发展的阶段性以及个别差异性,更多关注和及时肯定幼儿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事情的结果。宽容、平静地对待幼儿的过失,使幼儿感到自己可以通过再努力取得成功;还要耐心地帮助幼儿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树立起自信心。其次,要充分肯定和欣赏孩子的优势领域,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及时、切实的赞赏和鼓励,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积累起“我也行”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充满信心地面对自己,努力进步,并将自己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其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给予差异性、发展性的教育,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当幼儿屡遭失败和挫折时,成人应想方设法让其体验成功,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这样长期积累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自信心。

  四、家园配合,挖掘潜能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其中,家园共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园配合、共同培养自信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教师要使父母意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原则和具体的教育方法,要经常与父母(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儿的父母)联系,了解其教养态度、亲子互动方式等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帮助与个别指导。此外,要鼓励父母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表现,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育。

  总之,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有头脑,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但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应当退一步,给孩子自主锻炼的空间,用不着担惊受怕,也用不着过多呵护。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自理能力,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不断成长,最终成为自信、自强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常秀娟.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第9期

  [2]奚美蓉、邱敏.用“掌声”培育孩子的自信——浅谈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