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化学实验既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是贯彻新课改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情景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的悬念,自主探究各种问题。
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以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紧密围绕要解决的有关问题,寻找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运用猜想、估计、推理等方式设计实验,亲身进入探索情境之中。教师则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关的实验条件。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笔者运用多媒体展示商代的青铜器保存至今仍完好无损的图片和沙县小吃节焰火表演只有几十分钟就燃放了价值几十万元的烟花两个反应,进行对比,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什么青铜器年代久远而未发生很大的变化,可是烟花在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完全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哪些因素能影响化學反应的速率?这些问题情景的设置,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为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起到定向作用。
二、学生进行实验,自我获取新知
探究实验的开始,教师要检查学生实验实施计划,必要时进行小组讨论和教师个别的示范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检查实验探究所需仪器及药品齐全后,在学生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安全问题,适时进行提示和指导操作,并对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说明。实验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得出结论,结论的正确与否,可以直接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如果学生得出的结论与预期的一致,则说明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反之,学生应重先反思自己设计的方案缺陷在哪?“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施了自己的实验方案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了解问题背后的“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得出的结论远比老师演示来的效果好的得多。学生在进行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对整个实验过程非常清晰。
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引导和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有效的教学活动,找出问题背后的东西,这样,从了解“是什么”到深入了解“为什么”,从结果到全过程。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勇于讨论,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参与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相交织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合作互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解决化学问题为纽带形成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这种联系中可以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探究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重新提出假说,调整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使自己的探究过程不断趋向合理,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性实验的魅力。
如何让学生设计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呢?我首先让学生课前自行设计,课内交流,引导学生感悟到:最好办法就是比较办法,最能说明问题。当探究某个条件对化学反应应速率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必须在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控制变量。比如,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可以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和盐酸,一支试管置于热水中,一支试管置于空气中,观察哪支试管先变浑。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下,应当让学生主动参考设计,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案不做结论性评价,可以给些参考性意见,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学生最后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参与设计,设计过程中学生就必须考虑到整个实验方案可行性及能否得出正确结论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解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反思实验过程,提高设计能力
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得出结论,当学生完成了自己设计好的实验后,如果不及时反思,那么学生的能力将得不到提高也会失去探究的热情。所以及时的总结反思非常重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去反思,让学生独立想一想、问一问,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乐趣。
反思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做出反思和评价,如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有哪些不足之处?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等,而且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与反思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调整、改进和完善。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创设一种“自由”探究氛围。不管实验的成败与否,学生参与了整个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对整个实验操作技能是熟悉的,通过反思学生对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就能得到提高。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不仅是实验操作方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鼓励参与、强调过程、突出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融入,主动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求教师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重新调整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和意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合作与探究,把握好特定条件下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和最佳时机,从而达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最大效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