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速读·中旬 热度: 15281
张凯英

  1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我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学生敢说的前提下,教者应善于营造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说。理解了文章的写法,参与了课文的互动。如教学《背影》,我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导入背景音乐,然后我与他们会心交谈:这首歌唱出了母爱的伟大,若把它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怎么样?此时的学生激情满怀,各抒己见。此外,我常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通过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让学生在和谐、宽和、放松的环境下爱说,参与互动。这样的课堂能不“动”起来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2因材施教,精心指导,让学生會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除了关爱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外,教者更应因材施教,精心指导,让学生会说,以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充分挖掘互动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生本互动。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内含许多利于互动的内容,如能提供丰富想象空间的“空白”点、感人的情景、优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等。教师应充分挖掘出这些互动的内容,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会“说”——与文本展开对话,实现生本有效互动。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我用优美的“春草图”,配上动人的音乐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温馨、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3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教学的方法。如教学《散步》一文,不按记叙文六要素去整体感知、逐段分析课文,而是大胆融合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文字描绘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充分挖掘文本内容、情感,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有起伏,有曲折,课堂设计像一首流动的诗,带领学生如踏着节奏明快的舞曲陶醉于课堂学习中。开展辩论、知识竞赛形式,能激发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挥。小说戏剧,仅靠老师或者学生分析,会显得有点单调,很多优秀的篇目都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我就找来 电影电视片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这样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过程紧张而又充满 乐趣,在一片欢乐声中掌握了知识。

  4积极引导自主学习,注重能力培养

  我在语文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教师布置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有自主去看书学习的习惯,依赖性很强。一遇到难题,不专心思考,总想问别人。结果时间一长,养成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质量自然上不去。这种学生平常学习可能给老师的感觉还可以,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不能独立完成。因为平时不善于独立做一些生题,语文是思维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平时要注重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平时,学生在对文本的感悟发现,深化知识的迁移练习,交流讨论时的要善于引导提示,要加强知识能力的训练,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一个学生不善于独立处理生题,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就没有足够的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就没有很好的思维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注意这方面问题设置,多表扬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想办法让学生摆脱依赖性。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会更自信,从而有勇气去面对更多的问题。离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就更近了。

  5多媒体教学的精彩呈现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而这时多媒体就发挥了它独特的魅力,音频、视频资料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它不仅立体地呈现了文字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地使学生获得视觉、听觉的享受,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教学《落日的余晖》一文时,当如幻如梦的落日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丰富的表情和啧啧的赞叹声已拉开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教师,教学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这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 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以防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文本本身的现象,使多媒体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只要老师关爱学生,精心指导,给学生搭建一座互动的平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伙伴对话,语文教学就会更加生动、实用、有效,课堂也就能“动”起来,成为学生享受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B刊)

  [2]孔凡哲.《上好课有效技能》

  [3]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