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虎牙走笔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河文学 热度: 16936
蒋杏

  虎牙是猇亭境内一座普通山峰,临江而立,与南岸荆门山遥遥相对。从虎牙主峰延伸出多条无名山岗,与宜昌东部众多山系纠结一起,山深林密,相传直到民国年间仍有老虎出没。

  南北朝时期,北魏出了个奇人,叫郦道元,著有一部《水经注》,其中就有关于虎牙的记载:“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红色,间有白纹类牙型,并以物象受名。”为什么“受名”的“物象”是老虎?显然与虎有关。

  郦道元继而写道:“此二山,楚之西塞也。”两晋方士郭璞曾作《江赋》,其中云:“虎牙桀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盘薄,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吼而电激者也。”虎牙之险,可见一斑。

  两千多年来,虎牙山下战事不断。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史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先王墓、夷陵。”楚顷襄王是楚怀王之子。这个楚怀王,怎么说呢,继位之初,虎虎有生气。任用贤能,变法强军,东败越国,北伐魏国,将祖辈、父辈创下的“宣威盛世”推向高潮,使得楚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然而,短短十数年后,自命不凡的楚怀王就将一手好牌打得了稀烂。最具代表性的是排斥屈原。应该说,屈原为楚怀王一手提携。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屈原不会阿谀。偏偏同朝为官的上官大夫精于此术。上官大夫见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于是“争宠而心害其能”。要命的是,楚怀王竟然听信了上官大夫对屈原的诬陷和攻讦,“王怒而疏屈平”。从此国事日非,江河日下。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轻信秦王之约,前往武关,被秦国所扣,三年后郁郁而终。《史记·楚世家》说,“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楚顷襄王初登王位,楚国是个烂摊子。与父亲楚怀王一样,开头几年干得不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韬光养晦,“潜伏爪牙忍受”。譬如迎娶秦國新妇。亲爹死在了秦国,他却与秦国喜结良缘,这需要何等胸怀,何等智慧?楚顷襄王的韬晦之策给绝境中的楚国带来了生机,公元前284年,楚国联合秦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共同攻打齐国,夺回了淮北之地。

  遗憾地是,国势刚有转机,楚顷襄王就被一个用“弱弓微缴”射雁的家伙哄得心理膨胀。这个射雁的家伙说,大王啊,楚国方圆五千里,拥有百万雄师,本可以驰骋于千里原野,现在大王却坐受困厄,不应该如此啊!楚顷襄王顿时热血沸腾,决心与秦国再较高下,夺回属于自己的荣誉。公元前281年,也就是楚顷襄王十八年,派使者游说诸国,企图重拾合纵之策,联合攻打秦国。不仅如此,楚顷襄王还与齐国、韩国商议,准备借攻打秦国之机,顺便掠夺周王室的宝器。

  自竖强敌,公然悖乱,这简直就是昏招了。

  秦国闻讯,先下手为强。就在楚顷襄王企图重拾合纵之策的次年,秦国发兵攻取了楚国的上庸之地。自此,汉水以北,归入了秦国。

  白起伐楚就发生在攻取上庸之地的第二年。

  接下来就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拔郢、烧先王墓、夷陵”。既然虎牙为“楚之西塞”,秦楚之间应该在此有过一战。此战是楚国走向灭亡的转折点,《史记·六国年表·楚表》说,“秦拔我郢,烧夷陵,王亡走陈。”郢都丢了,楚顷襄王逃到了河南淮阳。

  有关白起火烧夷陵,司马迁记载得过于简略,无法证实虎牙关前是否有过激烈的厮杀。但东汉初年的岑彭伐陈之战,有大量史料为证,最酷烈一仗就发生在虎牙。

  建武是东汉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从建武七年起,经过4年准备,刘秀分派两路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盘踞在成都的公孙述发起攻势。

  王莽末年,天下纷乱,一大波野心家、阴谋家跳出来称王称霸,其中有一人,叫公孙述。王莽时期,公孙述镇守蜀郡。刘秀在洛阳称帝,公孙述也在成都称帝,刘秀国号为“汉”,公孙述国号为“成”。刘秀鏖战中原,无暇西顾,公孙述逐渐东扩,疆域直至虎牙。

  昔日的虎牙是什么样子?《后汉书·岑彭传》中有载,说早在建武九年,公孙述派遣任满、田戎、程泛三将,率数万人马乘坐木排顺江而下,击破冯骏、田鸿、李玄等人的沿江阻拦。“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

  这是猇亭虎牙第一次出现于史志中,此记载比河南人袁山松撰写的《宜都山川记》早了将近四百年。这也是史书中第一次记载虎牙关隘的状态:荆门山与虎牙山之间搭有“浮桥”,江中立有“攒柱、斗楼”。据考,“斗楼”即为箭楼,弓弩手尽埋其中,待敌船靠近,以弩拒敌。加之有浮桥横江,水道截断,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东汉初年发生在虎牙山下的这场战事持续了将近三年。岑彭率领的汉军为了夺取荆门、虎牙这方咽喉之地,进行了充分准备。一是加强力量,增派大司马吴汉、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加入伐成大军,总兵力达到六万余人。二是扩充水军,打造了数千艘船上有楼的巨型战舰。这种战舰阔帆长桡,可以直进直退,且人在船中,仅“冒突露桡”。

  建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35年,战斗打响。岑彭在全军招募勇敢者攻打浮桥,先登上桥者有赏。偏将军鲁奇自告奋勇,“应募而前”。当时风急浪大,鲁奇驾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而立在江中的攒柱有成军死守,鲁奇等人殊死搏杀,向浮桥投掷火炬,“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岑彭率大军顺风并进,兵势大振。此战“斩任满,生获程泛”,夺取了虎牙雄关,为东汉王朝统一川蜀打开了大门。第二年,大成皇帝即身死族灭。

  虎牙除了浮桥、攒柱、斗楼等军事设施,还有城堡。南北朝晚期,首都位于江陵的西梁小王朝依附北周,南方新崛起的陈朝开始向西梁用兵。一场梁陈之战在虎牙关前爆发。

  所谓西梁就是个怪胎。五代十国时期此地出了个南平,仅归、峡、荆三州之地,有专家考证,说西梁比南平还小。王朝虽小也有皇家威仪。为保住头上鎏冕,南平高氏靠耍赖生存,西梁萧氏则是依附强权苟且。如此时,小小西梁就卵翼在北周的翅膀下,北周打着保护西梁的旗号在西梁境内驻有大军,所谓的梁陈之战,实际上是陈周之战。299084E8-C576-4F40-9FAD-102E1E018397

  南朝陈太建二年,即公元570年,陈朝大将章昭达攻梁,陆腾拒之。陆腾为北周名将,职务是“江陵总管”。《陈书·章昭达传》有载,说北周于峡口南岸构筑军事堡垒,名安蜀城,又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战端开启,陈朝大将章昭达命军士手持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安蜀城因此失去粮草供给,陷于孤绝,不得不向陈军投降。

  安蜀城位于何处?《周书·赵煚传》中有答案,说周闵帝受禅,任用一个叫赵煚的人做峡州刺史。从那个时候起,赵煚就开始经营峡州外围防御。峡州即夷陵,外围防御最重要的关口即安蜀城,控扼着荆门、虎牙关隘。陈朝将领吴明彻屡次进犯安蜀城,赵煚领兵防御,在安蜀城下前后打了十六仗,每次陈军均挫锋败北。

  冷兵器时代,细数发生在虎牙的战事有七次之多。除了白起伐楚,岑彭伐成,梁陈安蜀城之战,还有东吴平叛,西晋灭吴,隋朝伐陈,唐初铲平萧铣,以及导致三国鼎立的蜀吴夷陵之战。其中以蜀吴夷陵之战最为驰名。

  公元222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

  建安二十四年冬天,东吴吕蒙袭破南郡,执杀关羽。关羽是刘备的股肱之一。虽说桃园结义为罗贯中虚构,但刘关张三人的情谊非比寻常,《三国志·蜀书六》清清楚楚写着:“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按道理,此时刘备应该起兵东下,为关羽报仇,同时夺回关羽执掌的三郡之地。可是,在整个建安二十五年,刘备坐镇成都府,并没有进行任何军事准备。刘备在干什么?《三國志·蜀书二》说,“是后在所并言众瑞,日月相属”。这里可能要翻译一下,就是说,建安二十五年,每天每月,四川各地都有祥瑞事件报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你刚夺了人家刘璋的地盘,哪会有什么祥瑞?川中豪杰没有反抗,就已经是大幸了。陈寿毕竟是蜀汉遗老,自觉不自觉都得维护先君的清白。

  从上述文字分析,刘备在建安二十五年很忙,登基做皇帝必须做足舆论,用现在的话说是造势。

  次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前炮制的所有“祥瑞”开花结果。“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穿上龙袍的刘备这才“帅诸军伐吴”。

  如果刘备将伐吴之战提前一年会是什么结局?不知道。能够知道的是,如果伐吴之战提前一年,陆逊还未率兵攻下夷陵,进军秭归。也就是说,虎牙雄关还牢牢掌握在蜀汉军队手里。《三国志·吴书十三》记载:“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这应该是建安二十五年的事,战斗就发生在虎牙至夷陵一带。刘备在成都忙着炮制“祥瑞”,陆逊却马不停蹄地拿下了虎牙,据有了夷陵,并且深入秭归,击败文布与邓凯,将防线推至巫峡一带。假如虎牙仍为蜀汉掌控,夷陵之战中的蜀汉水师断不会被阻夷陵城下,早就杀出“西塞”,直下宜都,进抵江陵了。毫无疑问,刘备的帝王梦,导致虎牙丢失,为未来与东吴决战蒙上了阴影。

  当然,失去虎牙并不是汉军败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当上皇帝的刘备像楚顷襄王一样心理膨胀。皇帝是什么?“生物之主,兴益之宗。”代表上天统治万民。在刘备眼里,一览众山小,包括陆逊,包括五万东吴兵。

  离虎牙山不远处有座纱帽山。纱帽山有个传说。说刘备兴兵伐吴,驻军猇亭。一日,刘备率文武百官登上纱帽山,瞭望江南吴军营寨。正察看间,一阵大风袭向刘备,头上皇冠猝然吹落。刘备惊愕,问左右,疾风为何吹落吾冠?众大臣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一名近侍抢身上前,拾起皇冠对刘备缓缓道,回陛下,此乃吉祥之兆。刘备问,此话怎讲?近侍说,适才陛下皇冠吹落的方向正指吴军,意味我蜀汉大军犹如狂风,有摧枯拉朽之势,此战吴军必败。刘备一听大喜,当即厚赏近侍。山高风大,吹落纱帽是常态,也是常识。常态常识在刘备心中已严重扭曲,可见一个人如果心理发生膨胀,就会愚昧得可悲,可叹,也可笑。

  夷陵之战的结局世人皆知,“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这是公元前222年的事,到了第二年四月间,刘备就驾崩永安宫了。

  刘备的皇帝梦,掐头去尾,还不到三年。

  上述发生在虎牙的七次大战均有史书记载,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应该有。譬如蒙元灭宋,吴三桂叛乱等等,或许由于战斗规模不大,影响较小,被史学家忽略了。总的来说,就长江中游而言,虎牙是一道天堑。古人以长江为天堑,长江又以虎牙为天堑。天堑者,限隔南北。虎牙天堑除了限隔南北,还限隔兴亡。

  在虎牙行走,临江绝壁,如刀砍斧斫,江中浪涛,似雷奔电疾。山后群峰连绵,沟壑纵横,奇洞幽深,古树参天。至今,一条长达1500米的栈道仍缠绕在江边绝壁之上。栈道何时开凿已不可知,其历史应该有上千年了。清同治十一年进行了重修,一块《重修宜昌府虎牙滩》碑文记录着重修的缘由与艰辛。在318国道没有贯通之前,不仅由水路上行艰难,由陆地翻越虎牙也殊为不易。

  现在好了,318国道穿山而过,宜昌公路大桥横江而起。天堑变通途,雄关成遗迹。浪涛滚滚,罡风年年,昔日的浮桥、攒柱、斗楼、刀枪、战船,连同临阵的呐喊、飞溅的热血,一起沉入了江底。

  沉入江底的还有一茬茬豪强的野心与贪欲。

  愿天堑不再成为天堑,愿虎牙从此只是一处凭吊的景点。

  责任编辑:高士林299084E8-C576-4F40-9FAD-102E1E01839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