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飘逸的诗魂

时间:2023/11/9 作者: 江河文学 热度: 21017
李占彦

  一

  天才就是心怀远方的人,在路上以孤独的命运,燃烧生命,为世界点亮精神的灯盏。天纵之才的诗仙李白,他的人生是诗和远方。在这条路上,就注定了与孤独相伴。山水间,他义无反顾地走着,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行走在途中,去遇见未知的自己。

  那一年,因吴筠等人的推荐,李白怀着一腔热忱奔赴帝都长安。他是洋洋得意的。他来了,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降辇而迎,以七宝床赐食,并亲为调羹。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能受到这样的礼遇,算得上是皇恩浩荡了。而诗人自己也把这次会面当做大展宏图的机会,以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理想。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展现在李白面前的似乎是一条通往政治辉煌的光明大道,原以为有着天纵之才的自己,一定能有一个施展的天地。但他太天真,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在长安并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视,一直处在以诗文侍奉皇帝的御用文人的尴尬地位。才华横溢的他,五岁就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二十五岁起诗人就离开四川,背负着故乡的月光,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供奉翰林,只是个闲职而已,更何况庙堂之上多权贵的谗毁,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怎能忍受心口不一的政治环境。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他深受朝廷的排挤。力士拖靴,贵妃磨砚,更是使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之中。他在层层困难与挫折中行走,就像一个在荆棘丛中迷失了方向的探险者。

  他注定了要离开。当诗人看清统治阶级的真面目时,于是继续他的漂泊之路。虽然帝都是繁华的,但不属于他,于是决定离开。既然决定了离开,便义无返顾。他的生命在行走中得到升华。上一次漫游,诗人离开了故乡四川,再也没能归乡,而今这一次漫游,诗人在忧烦中离开了政治中心长安,以后便成了永远的身后。

  黎明时分,诗人骑一匹五花马,扬鞭催马,绝尘离开了长安。

  风在呼啸,马蹄声急,诗人的梦被彻底踩碎了,随风而逝。诗人心中难言的孤独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怀着无言的忧伤去游历无言的山水,去会远方的朋友。冥冥中,他觉得有一种约定在等待着他,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召唤他去赴那个心中涌动了很久的盟约,他要用他的诗笔来答谢那个盟约,他的笔下流出的诗篇很美丽,一幅盛唐气象。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妙的天光射向了嵩山,一首壮丽无比的诗章将要诞生了。

  马蹄向东,千里奔走,地阔天长。他走过的地方,到处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山水田园的清流在汩汩流淌。黄河就在他的前方,他加快了鞭子,只见五花马风一样向前急驰。黄河边上,他停了下来,河水拍打着河岸,涨了又落,落了又涨。抬起头来,发现一只大鸟从远方的天际飞来,他看看那只鸟在高空飞翔着,然后在水天相接的远方消失。

  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落魄长安之后方明白,做官不易。做官要会钻营,要会投机,要会拉拢。对于最高统治者,要学会放下架子,学会听话;而对于自己的下级,要能够颐指气使,八面威风。因为太想做官,而又学不会这些,所以他只能苦恼着,并被这些苦闷时时压抑着,等无法承受的时候,他选择了诗歌,他认为诗歌这个东西真好,很公平,凭自己的才华和灵性吃饭,要有天赋,要有真本事,自己有这个才能,况且只有诗歌才能安抚他孤寂的灵魂。诗人有着天纵之才,却不被重用,最后只能万水千山,长路漫漫。

  二

  诗人总是把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寓于诗中,离开长安好多年了,还耿耿于怀。那一年,诗人来到了洛阳,与岑勋一起来到嵩山友人元丹丘在嵩山的颖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宴饮,对酒高歌,临风长啸。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酒是情人温柔的慰抚,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人生的忧伤,尽情欢乐,释放心中的块垒。酒入豪肠,写诗的渴望折磨着诗人的灵魂,他站起来看着远处的风景,此刻,黄河又进入了他的眼中,于是以饱满的激情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仰天长啸,吐出了气象万千、风流千古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经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以豪语发端,激情荡漾,不可阻遏,氣势是何等恢宏、何等豪迈飘逸,诗人以驰魂宕魄、震古烁今的气势,痛快淋漓地为我们展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万古忧愁和亘古孤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得回”,起得惊天动地,波澜壮阔,境界雄阔,令人震撼!只有李白才敢如此写,这才是诗家语,舒卷自如,铿锵豪迈,震荡着读者的心胸。“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承得泣鬼神,波澜老成,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写生命的短暂,让人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以空间和时间范畴两处夸张,让人顿时感觉到了岁不我与的无奈——诗人的感伤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怅惘情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生命是短暂的,所以要懂得把握快乐的瞬间,在高兴的时候,就应珍惜此刻的拥有,放纵性情恣肆欢乐,任由美酒陶醉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典型的李白的语言,只有李白才有此等豪语,是诗人的宣言,有着对自我的肯定和对身外之物金钱的轻淡。他的诗中总是充满了一股青春的昂扬气,读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李白的豁达无人能比,纵然生命的感伤把他包围得一丝不透,但他依旧能够意气昂扬起来。李白对金钱抱有轻看的态度,他对自己的才华非常地自信。“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是不拒绝世俗的享乐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反客为主,劝朋友豪饮,只有李白才能有此行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完全是李白把日常生活当中,在酒席上喝酒所说的话放到诗里来,非常世俗化,但是放到诗里边,就跟诗融为了一体,是天衣无缝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对钟鸣鼎食的生活是不为看重的,这样的一种贵族的生活在李白看来是不足贵的,所以愿意长醉,不愿意醒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诗人自我回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从古到今,那些圣贤之人谁知道他们呀,他们的声名是很寂寞的,我们都不知道;惟有会喝酒的人,才留下他们的名字。“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用了曹植的典故。说曹植当年在平乐观大宴他的朋友的时候,喝的是斗酒十千的美洒,恣意纵情地享乐,纵情地喝。酒宴总归有散的时候,请客的人说,是不是我们今天,就喝到这儿为止了,我今天带的钱不多,李白就说,你为什么要说钱少,接着喝,“径须沽取对君酌”,我们再接着喝,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之所以是李白,什么五花马千金裘,他都是可以随时舍弃的,为了喝酒一切都可以放弃,五花马我不要了,千金裘我也不要了,都拿出去给我换酒来,我今天要喝酒,我要跟你们一起来消愁,消万古的忧愁。

  诗是情感的产物,诗人把生命的体验写进了诗中,便具有了温度,具有了深情。这首诗是诗仙生命经历的体验结果。

  酒是很奇妙的东西,能够让人在陶醉状态下体验生命的存在。酒是欢乐的舞蝶,可以带饮者进入一种快乐状态,忘记人生的愁烦。酒能让我们每天的生活变得舒适起来,不那么仓促、紧张,从而让生活充盈快乐,使我们有滋有味地活着。正如拿破仑所说:“酒带来的欢乐是短暂的,如同一出芭蕾舞或音乐会一样,但酒能鼓舞人生,并给予生活莫大的欢乐。”酒就是歌,歌就是酒,深锁的愁眉唯有酒能舒展。

  李白一直以自己的感觉来幻想政治,渴望政治,但是朝廷却一直以诗人的角度来接纳李白,这与诗人的理想南辕北辙,所以是一个巨大的误会与遗憾。这样,天真如赤子的李白,永远不可能在唐代找到并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当梦破碎的时候,他只好选择继续远行,继续漂泊!脚步在何处,情就在何处。所到之处,留下了罕见的千古绝唱,奏出了盛唐最强音。酣畅淋漓,超凡卓绝,似乎没有任何阻隔,似乎没有规矩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性而为,但却是那样美妙,那样神奇,那样完美,那样和谐,气象万千,不可思议。酒入豪肠,酿成的岂只是月光和剑气,他的秀口吐出的分明是万物之灵长的底气,昂扬而奋发,使得中华灿烂的文化多了许多瑰丽而神奇的色彩。李白有着超自信,他一直活在自己构筑的梦幻庄园里,喝酒,写诗,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人间的一份子。把自己彻底灌醉之后,借灵魂附体吐出飘逸豪放的诗篇。喝了一辈子酒,知道酒不能消愁,但还是喝,不是不明事理,而是他比酒清醒的认识:改变世界并不是最困难的,改变自己才不容易。与年轻时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不同,那时,有太多的梦,有太多的理想,如今,却有着说不出的一种失落。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承载,那就是生命,生命是一切的承载。在拥有生命的日子里,你可能拥有一件精美绝伦的美玉,温润着你,让你爱不释手,它也完全属于你。但当生命逝去,这块美玉就再也与你无关,流落辗转,几世之后,它会成为后来之人手上的把玩件,而这个人与你无关。无论一个人的一生有多么成功,做出了多么惊人的事业,他都必须面对必将走向死亡的终极归宿。所以,生命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死后世界或者轮回转生,认为如果这样,生命就能够得以延续。自古以来,人类的最终梦想就是追求永生。这种渴望是多么美好,但这毕竟是虚无缥缈的,难以完全说服自己,只是安抚灵魂的一个幻梦而已。既然如此,不如好好把握当下,抓住当下,尽情享受能够享受的快乐,在时间奔流而逝,生命走向垂暮之时,尽量少留遗憾,这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在日常生活的状态下,我们也许会爱惜自己的财产,克勤克俭,坐不重席,食不二味,不愿一次花费太多,节衣缩食,希望能为未来多保留一点积蓄。但是在进行过这样的终极思考后,我们就会想到,既然未来无论如何都要通向死亡,处心积虑地保留积蓄又有什么用呢?更何况世事无常,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珍惜当下当是最好的选择。既然相信天赋的生命有着足够的才华,即使今天散尽了千金,明天又何尝不能再赚回来更多呢?快乐就是将烦恼抛弃,忘却忧愁,积极营造一种极致欢乐的氛围,为人生留下日后可供回忆的美好瞬间。

  三

  无人会怀疑李白的酒量,在唐朝的诗人中,李白的酒量跟他的诗一样,是应该排行第一的。李白饮到高兴处,是一杯接一杯停不下来的,并且很讲究喝酒的气氛:“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在李白眼中,酒绝对是世界上顶呱呱的东西,把生命中所有的宝都押在上面都值得。他爱酒,爱诗,爱到骨子里,与灵魂融为一体。酒是李白写诗的成本,产生的利润也颇为可观。有人说,唐朝若有稿费的话,李白会成富翁的,只是他这样的人,即使拿到稿费,也会悉数用来换酒喝,不可能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或者说,酒馆就是他最信得过的银行了。离开长安时,唐玄宗赏给李白的那一大笔钱,估计没多久就花光光了。酒酩酊了,诗篇留下来了,挺值了。

  在中国酒文化史上,李白就是酒的“形象代言人”。纵观古今,再也找不到比李白文化程度更高、知名度更大的酒徒了,他的相当一部分诗篇,都算得上是无偿为酒商们撰写的“广告词”,譬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譬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譬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等等。诗与酒,从此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里的一对孪生兄弟,它们通过李白的诗篇而获得最密切的关系。李白是个幸运儿,靠喝酒、吟诗而成为英雄,成为“神仙”的形象,令后人仰慕不已。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在李白的眼里,酒更是一个寄托物,寄托着他的抱负,寄托着他的不平;似乎这一切只有在酒里才显得更加真实。李白饮酒、醉酒及写酒的情态,实则就是诗人的生命情态。李白的酒是和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紧密联系的。又因为李白与酒的联系是自然的、感性的,是不受理性觀念约束的,因而也就充满了解放精神和超越精神。正是这顺天应人的玉液琼浆,成为了催化剂,使得这一切在李白身上得以进一步融合、升华,引领诗人进入到精神世界无所拘束的场所,纵情畅游,让锦心酝酿诗情,绣口突出华章。酒带给李白的是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之间的绝对自由。盛唐文化的青春热血在李白的酒中和诗中更加地恣肆沸腾了。

  李白是我们民族的“酒司令”,是诗坛的“祭酒”,他仿佛是为酒而生的。在诗仙李白的诗中出现最多的,除了酒之外,就是同样寂寞的月亮。李白其实是很孤独的,因为孤独,他更需要月光的抚慰。李白生前,虽然不乏“吴姬压酒劝客尝”的聚饮时光,但也经常一个人在月光下低头喝闷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只好跟明月碰杯,邀影子共舞,凑合成“三人行”。在月光下,他的诗是那么美,那么自然,仿佛是天仙之作。

  李白之所以是李白,是因为他的倔强,自信和理想的始终不渝,他可以一边喊着“行路难,行路难”,一边问“多歧路,今安在?”但强有力的音调仍旧响彻长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盛唐风骨是这样么?我总是想,他心中已有了一把剑,为何还要佩一把剑带在身上?双剑出鞘,一舞惊天下,劈风无遮拦,一招一式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便舞于月下,也与月光溶为一体,是一种飘逸的柔美,但仍不失剑的刚性,锋刃犀利。舞动时,酣畅淋漓的是想象,如玉龙横空;出手处,直抒胸臆的是灵感,如蛟龙出水。

  李白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将生命中的不如意化作豪迈慷慨的诗情,永不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是他坚韧的一面。他既不屈服于环境,也不屈服于内心,更不屈服于命运。他的这种不屈,为人间树立了一面昂扬的旗帜。当然在李白身上流露出更多的是一种超脱生命的精气神,他的生命始终在张扬着,无论何时何地,李白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勃发昂扬的气韵,一股你只能在醉的时候才能领会到的气韵。这是生命最本真的力量。李白是一种生命的气焰,他是把生命当作火一样来燃烧。李白让我们体验到了生命的热度,见识到了生命里的气脉。

  李白是飘逸的诗魂,他的世界是鹏程九万里的云天,所以豪放。没有李白,盛唐就会失去不少光华。在李白的身上,色彩是绚丽的。李白似乎不属于红尘万丈的人间,他是天上高傲飞翔的大鹏,是被放逐到人间的谪仙。阅读李白,亲近他在唐诗之路上那颗傲岸不羁,不断熊熊燃烧的飘逸的诗魂,他永遠摇曳于我们的灵魂深处,时时抚慰我们的灵魂。李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派精神氛围,一脉气象,他的底蕴涂抹着唐朝盛世精神的昂扬与高蹈。盛唐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最有青春气息的是李白的诗。如果盛唐没有了李白,将会怎样?时光可以漠视一切,风化一切,就连玉石也可以风化,但却奈何不了文字形成的珠玑。

  李白的诗就是我们精神的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的乡愁,在一低一举之间弥漫,化作成挥之不去的情绪,一种无法解脱亦无可忘怀的思情。

  我迷信于他,他是天才,诗写得太好太好,一枝独秀,我只能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赞誉他。

  常常思索一个问题,在唐代,为什么有那么多诗人?中国最好的诗出在唐代,仿佛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至今难以超越。许多杰出的诗人,敞开了胸怀,坦露心迹,仿佛把一切都歌吟尽了,只留下后世的仰望。我总是怀着幻想,盛唐是一个太过完美的时代,有诗歌,有美女,有绘画,有书法,耽溺于这个唯美的时代,多多少少总有着偏执的爱好。陈子昂是活在惊蛰里,李白是活在春风里,而李商隐是活在寒露里。他们三个人分别代表了初唐、盛唐和晚唐,是唐诗中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陈子昂是活在万物复苏的初春,李白是活在万紫千红的繁华时代,而李商隐是活在“夕阳无限好”的回忆中。

  常常想,若李白生活在晚唐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假设终归是假设,如若他的那个时代没有盛唐的开放,就不会产生那么多华丽的、豪迈的、开阔的诗。

  责任编辑:高士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