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结尾开始
朱凤俊
又到夜深人静时,我将手头的写作活儿搁置一边,习惯性地登录了社区论坛。我仔细浏览最新的帖子列表,认真查看无极先生的每一条回复,当然也包括先生传给我的纸条(短消息)留言。
虽然常年码字,可是真正在本市论坛注册和发贴,才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以前我对这虚拟的空间没多大感觉,因为在这里泡的,全是些隐姓埋名的主儿。一个月前,我的同事要创办一档全新的社教类电视节目,就在论坛发了个主题贴。由于参与讨论的网友太多,朋友又忙于筹办节目,就只好约我代为解答和回复。
刚开始,我只顾管好这一个讨论帖,渐渐地,我便对这个论坛有了些了解,发现这里既有文人雅士,又有市井泼皮,某些无聊低俗的帖子让人不堪入目。为了能使论坛风习得以优化,我便以“风雅小生”的网名,接连抛出几个主题帖。没想到,我的帖子立马就成为论坛的热议,跟帖响应的、路过观景的、冷讽热嘲的......伴随着点击率的节节攀升,各色人等都在这如同街市一般的开放空间里纷纷亮相。经过几番唇枪舌剑般的较量,风雅小生不但立稳了阵脚,而且还于不经意间使得名望大增。也就在这时,我与无极先生邂逅相遇了。
无极像是坛中老将,论其文章气象,思维缜密而不乏诙谐,温润敦厚而鞭辟入里,说事则百媚婉转,评理则犀利泼辣,断非90后、80后之风格。每当拜读无极先生的回帖,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为了能接受些文墨濡染,我时常以跟帖的方式与之交流,或观点交锋,或诗文唱和,从而引来不少网友的驻足品评与喝彩。
初春的一天,版主在置顶帖里发出通知,说要搞一个“走进春天”诗歌征文活动,并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我是这里的新人,也很想借机展示一下,就将刚在报纸发表的一首原创长诗贴上了论坛。可是没想到,我无意间暴露了自己——只要将诗歌内容输入百度一搜,我的真姓实名立刻水落石出。
我很快就收到无极先生的纸条:“好一个阿凤,多亏老夫没有看走眼,早就知道你来头不小。”我被先生的话搞懵了,依稀觉察到先生对我的误解,便立即回复解释:“先生莫怪,学生不是故意的。”“老夫不是怪你,只是觉得你这学生让老夫担当不起。”……尽管我一再解释,先生的口气总是硬硬的,完全不是以往那种和若春风的样子,这让我百思不解。
接下来的几天,因无极先生没在论坛露面,我也只能玩玩潜水。突然间,《早报》康记者发在论坛的一则求助帖引起我的注意:一位14岁的女孩患了白血病,正在本市一所医院实施抢救。女孩家境贫寒,她为了能给家里节省一部分医疗费用,主动与医院签订了自愿捐献遗体的协议......帖子还没看完,我的眼睛就湿润了。我立即拨通康记者的电话,对女孩的情况做了进一步了解,紧接着安排了几名电视记者,去医院做现场采访报道。次日一早,我又悄悄约了两位好友,去看望那位可怜的女孩,并将2万元捐助款塞给女孩的妈妈。
从医院出来,我的心情很糟糕,因为女孩的病情已经恶化了。一种爱莫能助的惆怅,在我心里久久挥之不去。
这天中午,我刚刚登录论坛,便跳出收到纸条的信息框。打开一看,又是无极先生:“你去捐助患病的女孩,为何不用纸条通知老夫?”我好生奇怪地回复道:“先生是如何知道我去医院的?”“因为老夫很在意你的行踪,也很羡慕你这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阿凤啊!”我觉得先生像在挖苦我,就只有好生与之解释:“去医院是学生临时决定的,所以未惊先生大驾,请予以谅解。”本想就此打住,可是先生硬是借纸条之便跟我聊个不停:
“与你虽未谋面,但对你已略有了解,昨日老夫有幸见过你的导师,并得知你尚未婚配。出于好奇,老夫想问你些事,不知当否?”
先生竟然认识我的导师!这更使我恭敬有加:“学生向来尊崇师同父母的古训,先生尽管问好了,学生定会如实禀告。”
“据说你德、才、貌俱全,难免粉丝成群,也难免为异性所迷,所以老夫认定你常有情缘难断之惑,对否?”
“先生过奖了,其实学生很保守,也很清白,所以根本没什么‘情缘难断之惑’。”
“很好,看来老夫不得不亲自为你做媒,老夫此意已决。”
“谢过先生!不过还是待学生拜睹先生尊容之后再说吧,何况学生尚无思想准备。”……
很快,我就获得一个拜见先生的机会——
我的好友大梦是论坛的第二版主,在他的倡导下,论坛成立了一个由部分网友组成的“民间慈善救助团体”,我和无极先生有幸成为这个团体的首批会员。成立这天,大梦策划了一场慈善演出活动,在我的要求下,他就为我俩安排了紧挨着的坐号。
因为要拜见仰慕多日的先生,我特意穿戴得很整齐,并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提前进入剧院。可是,我失望了,无极先生并没有到场。我像是受到了不小的精神打击,无奈又无助地四处观望着......假若不是慈善性质的演出,我肯定会中途退场而去。
演出结束,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剧院,又是以一副怎样落魄的样子走回家的。稍作镇静后,我就打开电脑,登录论坛,我想给先生发纸条问个究竟。可是,无极先生已抢先发来了纸条:“知道你正在怪罪老夫,但你却不知道老夫此时正在流泪……
“明明是提前约定,先生为何要出尔反尔?”我的言语中明显带有责备的成分。
“老夫有言在先,要亲自为你做媒,你还记得吗? ”
“先生到底在说什么,是戏弄学生吧?”我没好气的回复道。
“看来你是错怪老夫了。先问你一句,坐在你身边的那位姑娘咋样?”
“哦,原来先生是将入场券给了那姑娘,学生对此无法理解。”
“先回答我,你觉得她咋样?”
“没细看,但已感觉到她的端庄秀丽、妩媚可人,先生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好,明天是休息日,中午11点,你准时到华洋会馆二楼风雅厅与她会面。”
“可是学生也有言在先,待拜见先生之后,才能谈及别事。”
“我想你不会拒绝的,因为那姑娘……就是我! ”
……
江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