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好,就躲不了占山为王的人。譬如贵港八景之一“北岭仙棋”就与一位名叫冯四的人有关。明朝嘉靖年间,冯四上平天山采药,偶遇两仙人下棋,好奇围观,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时仙人已走,留下一盘棋和一件天衣。冯四穿天衣下山,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乡里已无人认识,觉他异样,以为妖怪,绑了丢进铁锅蒸煮三天三夜,揭盖,冯四却闭目养神,甚是舒坦,大伙慌乱而逃。家已无家,冯四云游各地,行医济世,羽化成仙。平天山方圆之地的三界庙、北山寺等都与冯四有关。
传说或许有点飘。到了清同治年间,确实有人占山建寨,此人叫黄鼎凤。黄鼎凤收编旧部十万兵马,欲重建“大成国”,未果,便上平天山修建平天寨,号“大成国建章王”。他在山上修宫殿,倚仗陡峭石壁筑闸口、立炮台,布置防线,易守难攻。可最终清军还是攻下平天寨,至今只留存零星的炮台、战壕等遗迹。
更让当地人敬仰的是另一位奇男子石达开,他年少当家,种田兼做生意,运木炭到平天山矿区贩卖,攒了些钱。他十六岁时,洪秀全、冯云山邀他共图大计,石达开发动两千多名平天山矿工谋事,率队奔赴金田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十九岁统领千军万马,二十岁获封翼王,开启名留青史的传奇。时至今日,贵港到处都有他的传说,东湖边、园博园贵港园前屹立他的雕像,达开高中、达开路、达开水库等的命名寄托了后人对他的追忆。平天山上不时飘荡他的豪迈绝唱《入川题壁》: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传说、纷乱俱往矣,当下更实在而可贵的是和平、和谐,人们上平天山大多是为了休闲寻趣。山大物博,诸事适宜,种树、采茶、骑行、跑步、登山、探幽、拍照、野炊、露营等,名堂多,乐无边,山中半日,逍遥似神仙。登上山顶风车观景台吹风、观景,山上有山,山外有山,山岭连绵,山色微晴,苍茫四野,辽无边际,如游天上。俯瞰平龙水库,绸带飘纱,村落似籽,默默生长,骤然人间。待到黄昏,日落西边,云霞如金鳞,灿然若织锦,映照巍巍平天山,山纳余晖,变幻万千,豁然迷醉。
当然,上平天山也离不了食味。我曾几回跟一位摄影师朋友上平天山吃饭,大多去叁袋茶原宿农家乐。农家乐在水库边、茶园里,放眼碧翠,空气清凉,在那里吃饭就是吃大自然,轻松自在,让人舒坦。“叁袋茶”可钓鱼、采茶、烧烤、聚会、过夜、露营、看星星等,农家乐,乐大家。更有一大好处是,原汁原味的毛尖茶随意泡喝,煮沸山泉水,杯盏连绵续,畅饮聊天下,何其快哉。
喝茶清胃了,就吃饭。吃“叁袋茶”独特的“芭蕉宴”,把清水洗净的芭蕉叶铺在大簸箕上,再奉上各式好菜,好看、生态、利索,吃完不用洗碗碟。每天菜式不一,但都用柴火灶烧柴炒煮,是乡里的味道。莲藕清甜,稍粉不黏,甜中有咸,好吃;酸菜牛肉,酸菜地道,牛肉不老,合适;焖烧猪脚,甜酸微辣,吃了吮指,有味;还有白斩土鸡、竹笋炒肉、清蒸水库鱼、酸溜猪耳朵等,都是好菜。青菜也就“爱屋及乌”,甜了。在这地方吃这么一顿,嗨,舒坦,稳当,值!
问叁袋茶原宿农家乐老板,生意挺好吧,停车场都爆满了。老板微笑说,过得去,吸引回头客就是那原味的乡愁,县城人来就想在这里当当“农民”;而且逐渐有本地人乡里人来光顾,生活好了,攒得钱了,也要享受享受、放松放松,不想做饭了,吃吃现成的。
上平天山露营也是好的。时下,露营已很大众了,喜好的人愈来愈多,男女老少,县城乡下,一顶帐篷潇洒行,半为休闲半见闻。平天山上的露营基地算是贵港较为成熟、上乘的基地了,有草坪、杉树、茶园等地方可扎营,咸淡由人,冷暖自取。傍晚,驾车出了北环路,继续向北,上青牛谷,再绕山路而上,但见树木蔥茏,山溪婉转,神清气爽,心宁怡人。又行七八里,盘旋而上,到了平天山露营基地,一边是杉树满坡,一边是茶树滴翠,向左向右都合适。
初秋的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带家人跟老杨等几位老友上平天山露营,在山脖子的一角扎帐篷,老杨和老板娘轻车熟路整起野餐,出手就显食神厨仙风采,轻盈的煤气灶燃起,热鸡爪田螺煲,摆出焖猪脚(是极赞的甜酸味)、自家秘制烧腩,再用山泉水煮一锅仙气袅娜的肉丸芥菜汤,野炊开吃,实话实说,赛神仙了。吃饱了,汉子聊侃吹牛,女士散步健身,孩子到游乐场玩耍,各得其乐,不知不觉,山风兴起,暑气尽去。
夜里听闻初秋虫鸣,悠然宁静,凉风摇曳,蒙眬入睡。第二天清晨,有人早起登山,有人洗漱洗衣,有人煮早餐,人间烟火起,慵懒又一天。
作者简介:梁勇,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二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散文组一等奖,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学、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中短篇小说组二等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