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早起半个钟

时间:2023/11/9 作者: 三月三 热度: 15886
黄庭凯

  从我县城的家到蹲点扶贫的双桂村,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吃早餐后出发,正常情况下八点前便可到达。看多了城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宽阔笔直的公路、整齐划一的绿化树,我己产生审美疲劳。而在去双桂村的路上,有太多别样的风景可以清洗眼睛。我总会早起半个钟,为的是让自己在路上更从容,不错过一路上点点滴滴的风景。

  路上要经过一片开阔地,我都会放慢车速,多望几眼。这是今年新发展的“双高”(高产、高糖)甘蔗基地,从路边一直延展至山脚,约莫一千亩。甘蔗在骄傲地展示着自己良好的长势,山风吹来,眼前就是碧波翻滚的蔗海。我似乎闻到清香的甜味,沁人心脾,蔗叶哗哗的响声好似悦耳的乐曲。

  从进村前的三公里处开始一直到村里,路两边是两排茂密高大的相思树,它们并不整齐,向路中间斜着生长,顶端的树梢几乎亲密地相连在一起。我第一次看到这些相思树的时候,眼前一亮:美哉!

  这些风景,在城里没有觅处。当然,我眼里的风景,远远不止这些。“双高”基地长势良好的甘蔗

  让山路今非昔比的班车惠民政策让山路不再是羊肠小道

  半道上,有一段大约一公里长的下坡路,此处名叫“风门坳”。每次经过风门坳,都会迎面驶来一辆牌号熟悉的班车。双方会车时,我总会摁喇叭“嘀嘀”向班车司机示意。对方也总会默契地“嘀嘀”回礼。班车是每天准点从双桂村开出来的。司机是我的高中同学筱。筱是主动申请跑这条线的。她说,每天上午下午各对开两趟,基本能满足双桂村村民进出的需求。而在她心目中,班车最重要的作用是能让那些在镇上读书的学生平安往返。学生中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平时住校,周末回家。在没有开通班车之前,都是家长接送的。但是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务工,爷爷奶奶不会骑摩托车。所以,没人接的学生就五六个甚至更多一起挤着一辆三轮车回家,极不安全。一位姓刘的老师跟我说: “以前只有在接到学生平安到家的电话或见到学生如期到校,悬着的心才会放下。现在不仅通了水泥路,还有班车坐,真是做梦都会笑醒。”

  筱的娘家在双桂村。在她读中学的时候,这条路还是羊肠小道。她已记不清自己当年求学的时候,在这条路上摔了多少跟头,掉了多少泪。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她背着一袋米返校。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她小心翼翼地走着,但是在风门坳还是摔了一跤,身子还翻了几滚,浑身上下沾满黏糊糊的烂泥巴。更让她欲哭无泪的是,米袋破了,米散落一地……回想当年的情景,筱不禁感慨万千:今非昔比啊!现在在这条路上开车,心情特舒畅,特惬意。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愉快的歌声会脱口而出。

  让人看到希望的孩子

  雙桂村小学在村部附近,只有一、二、三年级总共二十来个学生,来自周围几个村屯,最远的到学校需要走半个小时。我经常看见两三个孩子结伴去学校,在晨雾中蹦蹦跳跳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每每此时,我都会将车子停下说:“上车吧,我送你们到学校。”起初,孩子们的警惕性很高,对我的热情不理不睬。我耐心地向孩子们介绍自己,两三次之后,他们终于上车了。确认我不是坏人之后,孩子们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高兴地和我分享了很多校园里的事情。比如,学校里现在有营养午餐,很好吃;有一个男同学晚上去采夏至菌,第二天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竟然站着睡觉,结果摔倒了……最近,镇里正调查学生辍学的情况,我就问他们喜欢读书吗?他们说喜欢啊,大学毕业了就可以到大城市工作。我扮出苦瓜脸说:“我也是大学毕业的,不仅不能到大城市工作,反而到村里来蹲点,为什么啊?”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太深奥了,没人能回答,眨巴着眼睛你望我我望你。最后,一个小女孩低声说:“我爸说了,好好读书,有了知识以后就不用当贫困户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我感受到了山区孩子的爱国心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和单位的同事去双桂小学慰问。刚进校门,就有几个学生迎上来,给我行队礼、问好。同事惊讶地说你和他们很熟啊。我得意扬扬地说: “当然,他们是我们村的孩子!”社会爱心人士到山区小学慰问

  让人回味无穷的夏至菌

  一天早上,开车到相思树路段,我看到我的帮扶对象阿龙背着背篓在前方急匆匆地走着。我摇下车窗问:“这么早啊?”他转头见是我,笑眯眯地说: “不早就采不到了。”说着他放下背篓,我看见里面装满了夏至菌。

  夏至菌,白白嫩嫩,味道鲜美,夏至前后半个月才有,过了这个时节,想吃也找不到影儿。这种菌生长在白蚁窝上,至今无法人工栽培。因为是野生,生长时节短,所以在城里可以卖到牛肉价。在老家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去采夏至菌,连长菌的泥土一起挖回来堆放在自家的院子里,期盼来年这些泥土继续长菌。谁知被奶奶骂了个狗血淋头:“有本事你把全世界都搬回家啊!”他赶紧把泥土搬回原处。是啊,夏至菌是大自然的恩赐,谁都可以享用,想独占不是“蛇吞象”吗?不知道搬回的泥土还能不能生长夏至菌,反正那个年轻人好长一段时间在村里抬不起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