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象棋憾事(回忆录)

时间:2025/8/18 作者: 宋家园 热度: 14
  象棋憾事(回忆录)

  1966年“文革”开始的时候,我正在读初中二年级,学校立刻投入了文化大革命,全鞍山市造反派就一个派别,叫“大联合”,我当然也成为了其中的红卫兵,还负责当地的一个革命据点。

  后来,又突然出现了“老捍队”造反派,跟“大联合”造反派进行派别斗争,有趣的是,市革委会最后需要明确谁是真正的造反派,“老捍队”最后赢得了最后的支持,开始掌管全市的“继续革命”事宜。

  我只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不像高中生、大学生、工农队伍能继续闹革命,就清闲了下来。

  当时学校已经停课,同学们无事可做,有两伙人就在教室里玩中国象棋,而且是较劲地玩。

  为什么他们在较劲地玩?原来是两伙人在抗争。

  我有一个叫胡荣业的同班男同学,他爷爷是伪满时期一个省的省冠军,率领的象棋迷有好多人。有趣的是,附近也有一个另外的象棋高手,象棋迷也有好多人,这两伙人就较上劲了,经常进行厮杀,在班里厮杀的就是这两伙人。

  我当时并不会玩象棋,见他们厮杀也有了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摩和学习,后来也敢跟他们厮杀了,并很快地就能赢他们了。

  初中学校闹革命很差劲,很快连学校都基本关闭了,在班里就不能玩象棋了。

  我玩象棋上了瘾,怎么办呢?我想起了我曾经负责的那个“革命据点”。

  那是鞍钢机修总厂的一个俱乐部,在街中心附近,原有一个图书馆,就做为了“革命据点”,设大喇叭宣传革命形势,交流造反派的各种信息。还有职工宿舍、工人食堂、工程队部、锅炉房、浴池等设施。

  在做为“革命据点”时期,这里有10多盘业余下象棋的 ,那时我无兴趣,根本不关注,现在想起来了,就赶紧去了那个地方,下象棋的人还是有那么多,热闹得很。

  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棋力,比我们教室里那两伙人下得都好,全是成年人。

  刚开始我没敢跟他们玩,又进行观摩和学习后,很快,我感觉我的棋力有进步了,敢开始跟他们厮杀了。

  在这里下象棋的都是打擂式的,输的下去,接盘的排队,跟擂主厮杀。

  刚开始接盘我有输有赢,逐渐地赢的时候就多了,受到了很多棋友的重视。

  时间一长,我了解了这里的棋友和棋力,够鞍山市市级选手水平,由于“文革”,一切象棋比赛都停了,原市级选手队伍也解散了,这些人就自己在有些地方玩象棋。我还了解到,有些人曾经拿过区冠军,也有拿过市比赛好名次的。

  鞍山市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地方象棋玩得火,在火车站站前花园里,有更高的选手在那里玩。于是,在我的棋力继续增长后,也多次去站前花园里玩,曾经跟原来最出名的市冠军潘玉宏也玩过,还跟很多高级选手也玩过,输赢各半。

  有一天,在机修总厂俱乐部那个地方,突然来了 一个新选手,把我们这些象棋迷都杀敗了,让我们大吃一惊!

  这个人是个大高个,足有1。8米以上,而且非常魁梧,大脚大手,一张大脸透着英武 。

  我们见来了高手不能只是气馁,认为很有必要结交这个新棋友,向他学习棋力,就跟他攀谈起来。

  他说,他姓王,是市第八中学高中生,是原市级专业队伍中的挂单人员,因为还在念书嘛。并说,潘玉宏等选手都不是他的对手,连省里孟立国大师都欠他盘子。

  我们一听,更急切地想结交这个新棋友,向他学习棋力,就请他经常过来,指导我们下棋,他没有拒绝。

  他家在市郊区农村王家庄住,离这个街中心八里地,他时常来街中心买东西,这次来,偶然听说这里有个象棋场子,就过来看了看,玩了玩。

  他那次来确实买了不少东西,比如有一个大酱油瓶,足装了十来斤酱油。

  从那儿以后,他就时常来了,指导我们怎样下棋,使我们的棋力大为提高。但有一段时间突然不来了,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那时候没有电话联系,我们只是纳闷,后来终于有信息了,说他已经去世了,因为搞对象得了精神病而亡。

  他家是农村的,搞了个同学对象,起初两个人感情很好,但发展到应该结婚时,女方家里坚决不同意,因为女方是城市家庭,不愿意把女儿嫁到农村。解决过程非常复杂,最后,他因为气愤过度,竞得了精神病而亡。

  我们听说后非常惋惜,祝他走好吧,但对国家的象棋事业,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损失,因为孟立国拿过全国比赛第六,已经定为象棋大师,连孟立国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的棋力足以在全国称雄。

  那时候,我的棋力已经非常了得,去附近城市辽阳市等城市没有少玩,基本都是全赢。然而,1968年到了,我做为知青只能下乡了,在象棋事业上的奋进只能停止了。

  做为知识青年,得干活,每天累得贼死,继续研究怎样再提高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即使咬牙研究,没有原来所有条件的支持,效果也差。

  怎么办呢?我已经对象棋事业顷入了全部身心,舍不得放下这个奋斗目标,就给国家体委写了封信,询问国家对象棋体育运动的安排,并说了我个人的水平情况。

  国家体委还真回信了,说,现在正在“文革”期间,国家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停了,以后怎么办,无法准确告知,落款是国家体委军事管制委员会。

  我一看失望了,就放弃了对象棋事业的追求,因为各方面条件都无法让我继续追求,对国家体委军管会的回信,我至今还保存着。

  顺便再说几句,我下乡的公社有一个多年的公社象棋冠军,是一个姓孙的老人家,我跟他对过弈,我都能让他一个马。

  鞍山市有不少选手,有些人并没有放弃对象棋事业的追求,后来,象棋体育运动恢复了,有不少人取得了国家大赛的好名次,他们都曾经是我的棋友。

  最值得一说的是,有几个当年的小棋友,曾经都是鞍山市象棋少年训练班的佼佼者,象棋停止比赛和训练后,他们就来到了我们的象棋队伍,他们的棋力当然赶不上我们,就向我们学习,使他们的棋力不断地提高。其中有一个叫陶汉明的少年,最有出息,后来曾经拿过全国冠军,成为特级象棋大师,后在吉林省队挂帅已经很多年了。

  现在看来,我当年抛弃了对象棋事业的追求,确实是个遗憾,虽然是个不得以的遗憾,现在也后悔得要命。我敢说,如果没有那些不利条件的堆积,我能参加市、省、国家级的比赛,应该能取得好成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