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者朋友,您们想过写写自己的住宅有关情况吗?恐怕很少有人会想过,我也是没有想过,但后来突然有了感悟,应当写写,为什么?听我说说道理。
新中国刚建立时,老百姓的 住宅怎么个情况?随着国家的发展建设,老百姓的住宅又是怎么个情况?这个事情并不是小事情,是反映国家发展建设如何其中的一个方面嘛。
从写国家发展史的角度讲,是需要历史素材的,老百姓的住宅情况,就是历史素材之一。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讲,也是需要历史素材的,老百姓的住宅情况,也应该是历史素材之一。
中国,世界,长远人类的住宅情况怎么样?历史不但应该有记载,还应该有详细的描写,如果没有,历史的记载和描写就不是全面的。
如此,我想写住宅情况的想法就出现了,不但我们自己的国家需要,世界也需要,这就是素材的作用。虽然我写出来的东西是个人情况,但历史就是需要各种情况嘛,我等于在给国家和人类历史做贡献,贡献一个小缩影嘛。
一.我的第一个住房
我生于1950年,是在鞍山市新华楼降生的,为什么叫新华楼?需要说一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在鞍山市有不少日本人,就都跑了,他们是有住宅的,房子就空了下来,新华楼就是他们的原住宅。
当然,他们住的时候不叫新华楼,看来,我得说说变迁。
在日本侵略时期,在鞍山市建了个钢铁公司,叫昭和制钢所,日本战败投降后,制钢所就停产了。
在制钢所上班的不仅有日本工人,也有中国人作为打工者,就都失业了。失业的中国打工者还得生活呀,可那时候特别乱,工作不好找,做小买卖的干什么的都有。
还有住房问题,中国人的惨状就不用细说了,但突然有人领会到,日本人跑了,房子闲下来,不住白不住,有些人就搬到新华楼去住了。
那时候社会是乱套的,有时国民党军队来了,有时共产党军队来了,进行拉锯战,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政府管理,住不住新华楼也就没有人管。刚开始住的人不多,后来明白了,蜂拥而至!
咱们家搬进去比较早,占了很多房子,闲着的房子放破东烂西,后来的蜂拥而至,房子就不够用了,咱们家就把闲着的房子给了别人家,只留一个房间。
新华楼的居住条件非常好,有一个非常大的灶间,有很多煤气灶,各家就在这大厨房里各做各的饭菜,没有各家独立的小厨房,但大厨房里上下水、厕所什么都有。
新华楼是二层楼,在那时候,这样的居住条件极其稀有。
到1947年的时候,共产党的军队彻底占领了鞍山市,建立了政府,慢慢的,对新华楼就有人管理了,就是按公房收租金,但收的很少,对居民也有编制了。对这样的楼得定义是什么楼呀,新中国成立后,就定义叫新华楼了。
昭和制钢所也恢复了生产,叫鞍钢钢铁公司。
我父亲是昭和制钢所老打工者,当然就进了鞍钢钢铁公司,由于资格老,能力强,很快成为9个工段的总工长,在1949年月工资就113元,还不算奖金,咱家有一段时间只有三口人,富裕的生活可想而知。
如买一个普通烧饼,才一分钱一个,买一个有糖有芝麻的酥烧饼,才三分钱一个。
我童年的幸福生活就不用细说了,但在1958年发生了变化。
二.我的第二个住房
1958年各行各业都在大跃进,但三线建设开始了,因为怕战争起来,重要的工业基地开始疏散,先在鞍山市市郊灵山建了几个分工厂,在市内住的工人不爱去,我父亲是中层干部,又是劳模,只能带头去了,于是,我家就从新华楼搬到了灵山住。
灵山虽然属于市郊,也归鞍山市统辖,原也有一些工厂区、商业区、居民区,但规模不大,建了几个分工厂后,工厂区、商业区、居民区都随之扩大了。灵山虽然属于市郊,但面临最广的是农村大地,有本市的农业区,有外市更广大的农业区。
那时候的政策不像现在,省政府能很轻易地把外市一些农业区划归为鞍山市的工业区,所以,工厂区、商业区、居民区也都随之扩大了。
鞍钢钢铁公司当然要建一些新住宅区,有五个大红楼就诞生了,我家就搬到大红楼住了。
大红楼有五栋,是三层楼房,刚开始住的人很少,因为分工厂的人都不爱去灵山住嘛,后来才逐渐地住满了。
但情况很快又有了变化,我父亲在1959年又被调到酒泉搞三线建设去了,家里由我母亲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过日子。
大红楼面临的虽然主要是外市的农业区,但有很大一个区域归大红楼房区管理,大红楼的居民就把这个区域当作了自己的农田。
比如我家,种玉米、栽种各种蔬菜,那时候,我虽然是小破孩,可什么农活都干过。
读小学和初中,也是在灵山度过的。
1966年我正在念初二,突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闹了二年革命后,1968年我作为知青下乡到盖县太平庄公社,1970年被抽调到鞍钢工作。
我结婚后没有房子,只能跟母亲住在一起,亏了咱家有二个房间,我占用了一间。
那时候当工人分房很困难,得排号,1978年我终于排号分到了房子。
三.我的第三个住房
我在鞍钢上班得跑通勤,灵山距离鞍钢具体的上班单位差不多有30里路,那时候还没有公交车,骑自行车去太费劲,只好坐火车跑通勤。
灵山有火车站,南行路过立山站,再南行就是鞍山站,下火车站还得走20分钟才能到单位,坐火车跑通勤也很费劲 。
为图省劲,我在1975年与别人对调了单位,来到灵山的铁塔制造厂,这下上班省劲了,骑自行车10分钟就到厂子了。
在这个单位分房也得排号,1978年终于分配了住房。
什么房子?是小红趟房,一趟房有五家,有很多趟房 。
每家的房子是一间半, 半间是厨房,在西面,东面是居室,有十多平方米,我就在这个房子生活了下来。
房子前面是空地,家家都砌了院套,我也砌了院套。
但时间长了发现,虽然都是 趟房,质量是不一样的,由于对我是刚开始分配住房,质量是最差的,是解放后最早建的,后建的趟房又新又好,我就开始排号申请新趟房。
四. .我的第四个住房
经过排号,我终于分配到了新趟房,但我不甘心,因为还有后建的楼房,我又申请楼房,后来排号给了我楼房。
五.我的第五个住房
楼房有老楼房新楼房,当然给我的是老楼房,叫二层小红楼,给我的是二楼,有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大房间,还有一个八平方米的小房间,另外还有厨房和卫生间,还是不错的。
但后来还有更好的楼,因为厂子扒掉了趟房建了新楼,我又开始申请新楼,1990年,我获得了新楼。
六.我的第六个住房
新楼确实好,有二个大房间,有一个小客厅,厨房和卫生间都有,南北有二个突出的阳台,共62平方米,但新情况又出现了。
这时候我已经是中层干部了,办公房间紧挨着高副厂长室,我和高副厂长经常唠嗑。
高副厂长说,现在厂子可了不得,全东北有100多家电力企业,属我们厂子经济效益好,每年利税能达到二个亿,如此,上级又有新优惠政策了。如对普通工人,房子可以优惠免费到60平方米,中层干部优惠到90平方米,厂级干部优惠到120平方米,让我再申请大房间。
高副厂长是管理福利的副厂长,有些事情还没有公开化,就提前跟我说了,我当然就开始申请9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楼房了。
但申请来申请去,新楼不建了,认人纳闷?我住的楼房是24号楼,后建的已经达到40多号,可为什么不建了呢?
后来弄明白了,厂子突然从经营效益好变成了不好,而且不好得很快,竞开始亏损了!
高副厂长跟我说,其实上级早就把优惠职工的钱拨下来了,只是厂子没有及时给职工,而都用在经营上了。高副厂长虽然是管理福利的副厂长,也不能自己说了算花福利钱,得厂领导全同意才行。
怎么办呢?高副厂长跟我说,快自己买房,看情势,房价很快就会起来,因为原来的房子都开始变成商品房了,我住的24号楼也确实变成商品房了。还因为我得有9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厂子才能把优惠中层干部的钱给我。
于是,我在全市搜索商品房,确实在不断涨价,就赶紧买了一处廉价的房子。
这个房子就是我现在住的房子,刚开始议价800元一平方米,可讲价来、讲价去,涨到900元一平方米了,就赶紧买了,结果是花1000元一平方米买的。因为我没有大钱,不能买好地段的好房子,厂子效益不好后,我每月只能开几百元工资,是用贷款买的房子。然而,由于厂子效益不好,并没有给我优惠的钱。
我这个房子其实还是不错的,有三个居室,有一个大客厅,有二个卫生间,有厨房和南北二个阳台,共120平方米。
我现在一身病,早已经病退,在家里苟延残喘,这就是我家住房的全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