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那坡尝新节舂糍粑

时间:2023/11/9 作者: 三月三 热度: 16628
林荣先

  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的壮族人民有这样一个风俗:每年秋收后就舂糍粑过尝新节,庆祝五谷丰登。

  尝新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各个村寨在收完中、晚稻谷后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其活动主要是家家户户舂糍粑、杀鸡杀鸭加菜共进晚餐。其中,舂糍粑别具特色,要经过蒸、舂、捏三道工序。

  首先是蒸糯米。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干水。然后生火,架起一口大铁锅,在锅上置一个木甑(现在有的农户已改用铝制品蒸器),将洗好的糯米舀入木甑中,用旺火蒸2~3个小时,再用文火蒸30分钟左右就可以停火开盖。

  然后是舂芝麻。在蒸糯米的同時,架起菜锅,炒1斤左右的芝麻,炒熟后还要用石白舂碎备用。

  接着是舂糯米。将蒸熟的糯米放到石白里,趁热用一根木槌使劲地将石白里的糯米舂烂。舂的时候要越快越好,如果时间长了,糯米冷了就难以舂烂,手捏糍粑时捏不动。同时,还要时不时地用木槌将糍粑撬起翻动,再继续舂,直到将石白里的糯米舂烂均匀,才抠出来。否则,有些没舂着的仍是饭粒,会影响糍粑的口感。在舂糯米时,如果是两三个人一起舂的话,还要把握好节奏,你上我下,此起彼伏;要不然,就会将木槌砸在对方的木槌上或石白,上,不仅会震得虎口痛,木槌也易被砸烂。

  最后是捏糍粑。将舂烂的糯米从石白里抠出来,放在竹匾上,趁热将新鲜的糯米捏成小圆团,然后粘上芝麻碎,再捏成杯子状,往里面放一点白糖或者竹豆,最后封起来,捏圆放好。这样,散发着芝麻和糯米清香的糯米糍粑就可以上桌待客了。

  舂糍粑是通过特制的石臼冲打、纯手工制作而成的,虽然工序烦琐费力,看起来黑不溜秋,但吃起来香甜可口,柔软细腻,味道鲜美,是秋收后当地壮家人待客的最佳食品之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