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福尔摩斯形象成因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学术版 热度: 15824
陈伟哲 邢香菊

  摘要:作为柯南·道尔笔下享誉世界的侦探,福尔摩斯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从当代心理学视角,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相似性、外貌吸引以及接近性使福尔摩斯被艾德勒吸引;社会文化及社会角色未对正义感倾向加以约束,从而促成福尔摩斯利他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福尔摩斯心理学亲密关系利他人格

  一、引言

  歇洛克·福尔摩斯是柯南·道尔笔下享誉中外的侦探。虽然福尔摩斯仅是以作者的老师约瑟夫·贝尔为原型创作的虚构人物,但由于其人物形象塑造极为成功,一度使得许多人认为确有其人,因此给福尔摩斯的“居住地”——贝克街221号B座写信甚至登门造访。 a《福尔摩斯探案集》属于“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侦探小说集——甚至连作者本人都嗤之以鼻,如今却已成为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被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目。因此,对福尔摩斯这样一个颇具魅力的人物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虽然有多篇关于福尔摩斯人物形象的探讨性文章,但似乎只是局限于表面,即仅仅对福尔摩斯形象进行描述,例如他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还有沉默寡言、不近人情、吸毒等古怪的性格特点和不良习惯b,以及对其正义感的阐述c。诚然,这些都是福尔摩斯形象的典型特征,但若能对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深度解释而不是泛泛描述,会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将主要结合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从心理学视角窥探福尔摩斯这一形象。在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文学理论中,也有使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人物形象的,但以精神分析学派如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居多,如对《长夜漫漫路迢迢》中人物关系的分析d、对毛姆小说中孤独者形象的分析e。事实上,这些理论在文学范畴内广为接受,却不被当代主流心理学家接受,原因在于其不可证伪性以及缺乏实证精神,因此其众多理论被认为是不可靠的。 f 笔者尝试突破传统心理学视角,利用当代心理学的主流理论剖析人物形象,主要就两方面分析福尔摩斯形象成因:一是福尔摩斯的亲密关系,二是福尔摩斯的利他人格。这是两个常被研究者提到且是他们津津乐道用文本分析法和心理学理论探究的问题。

  二、福尔摩斯与艾琳·艾德勒

  艾琳·艾德勒是《波西米亚丑闻》中的人物,同时也是福尔摩斯唯一对其产生情愫的女性。在此之前,福尔摩斯常被华生称为冷酷无情的“机器”,因为福尔摩斯向来对女性不感兴趣,有时还讥讽女性的智慧。比如,在《四签名》中,华生称赞委托人的长相,而福尔摩斯却不屑一顾:“感情作用会影响清醒的理智。一个我一生所见的最美丽的女人,曾经为了获取保险赔款而毒杀了三个小孩,结果被判绞刑。”g 再如:“可是爱情是一种情感的事情,和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冷静思考是有矛盾的。我永远不会结婚,以免影响我的判断力。”这样“一台机器”却被艾琳·艾德勒吸引,且一改福尔摩斯对女性的态度,可见艾德勒一定具有某些品质,具体原因可借由社会心理学理论来解释。

  社会心理学所建立的基本前提是,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其心理过程和行为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而“个体被吸引的因素”也恰恰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目前可以知道主要有三种因素会使得个体被他人吸引,分别是相似性、接近性以及外貌吸引力。 h 接下来,分别从以下三方面探讨。

  外貌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决定第一印象。这是因为具备外貌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被认为是聪明的,才干和社交技能更强,且社会地位更高、财富更多。这是一种刻板印象,且人类天生就有,即便是婴儿。相对于女性,男性更加重视女性的样貌。i在《波西米亚丑闻》中有多次对艾德勒长相的描述,例如“她既有最美丽的女人的面容,又有最刚毅的男人的心”。甚至福尔摩斯本人也评价:“噢,她使那一带所有的男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是世界上最俏丽的佳人了。在塞彭泰恩大街马房,人人都是这么说的。”由此可以看出,福尔摩斯也被艾德勒的容貌所吸引。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接近会导致吸引。但地理层面的接近不是关键,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是关键。 j 艾琳·艾德勒并非福尔摩斯唯一交往的女性,在其他案件中福尔摩斯也跟诸多女性打过交道,但其中有一个明显差异,那就是其他案件中出现的年轻女性的身份是委托人,而艾德勒是福尔摩斯的对手。在《波西米亚丑闻》中,福尔摩斯接受了波希米亚国王冯·奥姆斯滕的委托,帮助其找到艾德勒藏信的地点,以免信件被艾德勒公布而导致国王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公主的婚事告吹。为了找到信件藏匿的地点,福尔摩斯不得不对有关艾琳·艾德勒的各种信息——职业、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展开调查。并且,福尔摩斯与艾琳·艾德勒有过两次“正面交锋”:一次是在福尔摩斯接受委托后不久,便乔装打扮成马车夫混入其他马车夫之间探听有关艾琳·艾德勒的消息,并机缘巧合地成为艾琳·艾德勒的马夫,载她至圣莫尼卡教堂,后变成艾德勒和律师诺顿的“证婚人”;另一次是福尔摩斯巧施纵火计,使艾德勒情急之中寻找信件,暴露了藏匿地点。在大量的调查和几次直接交锋中,福尔摩斯对艾德勒的了解相较于其他熟识的女性更为深入。可以说,正是这种熟悉感使福尔摩斯对艾德勒产生好感。

  相似性也可以导致吸引。相似性可以指性格、爱好、价值观或态度的接近,福尔摩斯和艾德勒在很多方面都惊人地相似。首先,两人都爱好音乐和表演。福尔摩斯对小提琴情有独钟,在《血字的研究》中,华生称赞福尔摩斯的琴技着实非凡,而艾德勒是一位女低音歌手。除了精湛的演绎推理和观察能力,福尔摩斯还是一个演技一流的“演员”。在许多案件中,福尔摩斯都使用了化装术,演技甚至一度骗过华沙帝国歌剧院首席女演员艾德勒。此外,两人经常在“规则”边缘徘徊。众所周知,福尔摩斯并不是一直按照法条办事的“守规矩”的人。相反,他常常跳脱于法律的约束。在《米尔沃顿》中,福尔摩斯为了帮助遭到敲诈勒索的女委托人,不惜冒着职业生涯毁于一旦甚至遭到逮捕的风险在勒索者米尔沃顿家中将信件烧毁,他举世闻名的名言“既然在道义上是正当的,那么我要考虑的只有个人风险的问题。如果一個女士迫切需要帮助,一个绅士不应过多考虑个人安危”,更阐明了他对法律的态度。巧合的是,艾德勒是一个女投机分子,同样不将已有的规则奉为圭臬。最后,两人都坚毅果决而非优柔寡断。在《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与强大对手——莫里亚蒂教授对决。莫里亚蒂是一个学术天才,却也携带罪犯的基因,凭借能力,他的势力遍及整个伦敦。这是一个令福尔摩斯这般机敏的人也胆寒的罪犯:“你是知道我的能力的,我亲爱的华生,可是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不得不承认,我碰到了一个智力至少与我势均力敌的对手。”面对这样一个令福尔摩斯险些丧命于莱辛巴赫瀑布的罪犯,福尔摩斯也未曾有丝毫犹豫。艾德勒亦是如此。奥姆斯滕作为国王显然有相当大的权势,虽然在《波西米亚丑闻》案中仅仅派人围追堵截,搜查信件藏匿之处,但如果真的危及奥姆斯滕的名誉甚至欧洲皇族的名声,刺杀艾德勒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艾德勒仍然敢于与其对抗。在福尔摩斯打扮成牧师进入艾德勒家中,试图通过火警铃声找到藏信处后,艾德勒并未如福尔摩斯所说像一般女性那样拿起最珍贵的东西逃跑,反而识破了他的伎俩。所以,多个方面的相似性使得福尔摩斯被艾德勒吸引。

  三、福尔摩斯的利他人格

  “正义感”“乐于助人”“道德高尚”,是人们对福尔摩斯最常见的评价。然而,这些表述未免有些模糊。不妨引入人格心理学的术语“利他人格”概括这些品质。利他人格指“一系列与强化或妨碍亲社会反应有关的人格特质的组合体”k。“利他人格”起初是个有争议的概念,原因主要在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不存在利他人格,因为人格指标无法有效预测一个人的利他行为,情景指标预测得更为准确。后来,人格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到两个强有力的证据:其一是救援者与非救援者确实存在人格上的差异,其二是利他行为存在跨时间的稳定性,因此证实了利他人格的存在。那么,福尔摩斯是否具备利他人格?首先需要看利他人格具备的三个要素:第一是社会责任感,即一种道德义务,表现为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第二是同感,指一个人能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上感受对方的情感。第三是对世界公正的信念。一个秉持公正信念的人在公正遭到破坏时往往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弱者。l 福尔摩斯显然具备道德义务且充满正义感。在多个案件中,福尔摩斯都表现出这些特质。比如在《米尔沃顿》案中,米尔沃顿以敲诈勒索贵族阶层为生,福尔摩斯这样评价他:“为了往自己已经满满的钱袋里继续塞钱,他能够有步骤地、从容地去折磨人们的心灵。”最后,福尔摩斯冒着职业生涯被毁和被逮捕的风险在米尔沃顿家中将信件烧毁。在《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的正义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如此评价莫里亚蒂教授:“我严肃地告诉你,华生,如果我能战胜他,如果我能为社会除掉他这个败类,那么,我就会觉得我本人的事业也达到了顶峰,然后我就准备换一种比较安静的生活了。”因为莫里亚蒂极为精明,作案几乎不会留下线索,这也使得他常常能够逍遥法外。违法犯罪的行为不能得到应有的制裁违反了公平世界的准则,这恰恰就是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决一死战的原因。不过,福尔摩斯在人际交往方面似乎比较冷漠,华生常常因为福尔摩斯不关心来访者而抱怨他“没有人性”,因此好像不能得出福尔摩斯具有同感能力的结论。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是华生记录了福尔摩斯的大部分案件,所有对福尔摩斯的观察都仅仅是基于华生的视角,因此难免偏颇。其实,在《白化士兵》一案中,福尔摩斯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案情,其中提到华生过于吹捧自己,这暗示了华生对福尔摩斯的描述未必是准确的,且福尔摩斯善于思考和观察,自省力强,而华生常常受情感支配,所以福尔摩斯对自身的认知显然比华生更准确。福尔摩斯也曾解释自己的性格。在《“苏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中,福尔摩斯提到自己在大学时朋友很少,只交过特雷弗一个朋友,那是因为那时他对思维方法很感兴趣,他的爱好还有他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同学少有交集,所以没有机会交到朋友。此外,华生在《三个同姓人》中对福尔摩斯的评价也证明了福尔摩斯具有同感能力:“当我知道在这表面冷冰的脸后面是有着多么深的忠实和友爱时,我觉得受一次伤,甚至受多次伤也是值得的。他那明亮坚强的眼睛有点湿润了,那坚定的嘴唇有点颤抖。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使我看见他不仅有伟大的头脑,而且有伟大的心灵。”

  为什么福尔摩斯具备利他人格?一般来说,人格形成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从遗传因素来看,福尔摩斯出生于乡绅家庭,祖母是法国画家贺拉斯·凡尔奈的姐妹,这或许可以解释福尔摩斯为什么酷爱音乐,但对利他人格的解释却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无法确定遗传因素在对福尔摩斯利他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家庭因素亦是如此。作者柯南·道尔本人对福尔摩斯家庭状况的描述也不甚清楚,除了对福尔摩斯的出身和其祖母的身份有所介绍,还知道他的哥哥在政府做审计账目的工作,且观察能力和演绎能力比福尔摩斯高出一筹。在社会因素中,还可以继续划分成几个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角色塑造因素等。从社会文化因素角度来看,当时福尔摩斯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维多利亚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阶级。在功利主义和福音主义的影响下,新的道德风尚逐渐兴起,最终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这种道德风尚虽然不乏虚伪和对人性的压抑,但中产阶级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在心理上构建一个安全的世界,因此他们提倡社会秩序良好且有较高的道德操守。m 可以说,福尔摩斯的利他人格受到时代背景影响。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潜能的倾向,也有向善的倾向,之所以表现出“恶”是环境所致。 n 福尔摩斯的职业比较特殊,是顾问侦探。这样的社会角色使得他的正义感未被约束。为了防止颠倒因果关系,需要先考虑是否是因为福尔摩斯具有正义感才选择当侦探。在《“苏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中,福尔摩斯给出了答案:“华生,请你相信这点。当时,搞推断仅仅是我的业余爱好,首先促使我想到这种爱好可以作为终生职业的,就是他的劝告以及对我的能力的言过其实的评价。”这是福尔摩斯在听到老特雷弗对自己观察演绎能力的称赞后所讲的。可见,福尔摩斯选择侦探职业仅仅是因为一项业余爱好得到了他人的认可。顾问侦探具有一个特殊性:自由。最初福尔摩斯因为经济拮据,常常是有案必接,但随着名声扩大收入增加,福尔摩斯接案也有了选择性。因此,福尔摩斯侦探的工作使他不受英国体制的约束。相反,为了按照程序办案,苏格兰场的雷斯垂德警探在《查尔斯·奥古斯都·米尔沃顿》案中不得不搜捕杀害米尔沃顿的凶手,虽然米尔沃顿是臭名昭著的勒索者。

  四、结语

  本文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方面分析了福尔摩斯形象成因: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了福尔摩斯被艾琳·艾德勒吸引的原因在于相似性、外貌吸引以及较高的交往频率;从人格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福尔摩斯利他人格的影响因素,说明福尔摩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且正义感倾向未受社会角色压抑。当然,福尔摩斯这一形象还有很多特点值得关注和深入挖掘。

  a 郝岚:《记住了福尔摩斯,忘记了柯南·道尔》,《世界文化》2010年第4期,第24页。

  b 雷难:《浅析福尔摩斯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大众文艺》2012年第20期,第145—146页。

  c 李红英:《〈斑点带子案〉中福尔摩斯的性格分析》,《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4期,第108页。

  d 徐怀静、童惠怡:《〈长夜漫漫路迢迢〉中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用荣格原型理论解读人物关系》,《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61页。

  e 刘晓岚:《毛姆长篇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

  f 〔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窦东徽、刘肖岑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版,第15页。

  g 〔英〕阿瑟·柯南·道爾:《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丁钟华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94页。

  n? 肖爱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诠释》,《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2期,第71页。

  hij〔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版,第310页,第315页,第311页。

  kl 钟华、郭永玉:《利他人格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年第 3 期,第 72 页,第 71 页。

  m 李增、龙瑞翠:《英国“黄金时代”道德风尚之流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6 期,第 194 页。

  n 肖爱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诠释》,《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年第 2 期,第 71 页。

  作者:陈伟哲,武汉文理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心理学;邢香菊,硕士,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

  编辑:赵斌E-mail:mzxszb@126.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