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维特《悲痛和抑郁》弗洛伊德
歌德对夏绿蒂·布甫爱而不得的沮丧经历,以及其密友因失去爱情而自杀的行为让他深陷抑郁情绪的泥淖。然而,不同于笔下的维特,歌德拥有极好的情绪管理天赋,对困扰他的情绪障碍有着深刻的洞察,并成功地制定了克服心理危机的策略。歌德采用写作这一种疏通情绪的手段,通过对维特抑郁的细致刻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爱而不得的苦痛,同时将潜在的抑郁风险转化为可以化解的悲痛情绪。此外,歌德对精神失常的维特的塑造为弗洛伊德提供了分析心理疾病的重要样本。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悲痛和抑郁》的视角来探讨维特的抑郁症,对维特暴力自杀背后的心理原因做出详尽的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悲痛和抑郁》
作为精神分析的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17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悲痛和抑郁》的论文,比较了悲痛和抑郁两大心理状态的异同,并用力比多理论解释了抑郁症。弗洛伊德认为触发抑郁和悲痛的原因是相同的,而同样的影响,在有些人身上则发展为抑郁而不是悲痛。悲痛时,世界变得贫乏空虚,抑郁时则是自我变得贫乏空虚。悲痛源自失去所愛的人或所追求的事物,尽管悲痛是一种偏离正常生活的状态,但悲痛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悲痛即可自愈。然而,抑郁需要进行人为干扰治疗。内心痛苦缠绕却无处疏解,外部世界无法成为痛苦的宣泄之处,抑郁患者处于抑制状态,抹杀了对外界的兴趣,爱的能力逐渐丧失,自尊感逐渐耗尽,以至于到达了谴责与辱骂自我的地步,妄想自我受到处罚,从而带来瞬间的快感,这就是抑郁症的显著特点。
此外,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动力,性欲是人类发展阶段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主体可以把他自己当作爱的客体,即力比多可以把自我当作爱的对象,这样的力比多称为自恋力力比多;力比多也可投注于外部,这样的力比多称为对象力力比多。弗洛伊德提出抑郁的三个条件是失去对象,矛盾情绪和力比多倒退回自我。当失去恋爱对象后,自恋力力比多无法择选新的对象,而撤回到自我,此时自我被当成恋爱对象,对恋爱对象的敌意转变成对自我的敌意,从而能够杀死自我。维特陷入了抑郁而不是悲痛,他的恋爱状态体现了抑郁症的两大特点:即自恋型对象的选择和对恋爱客体的爱恨矛盾心理。
二、维特的抑郁症
故事的开始是维特享受幸福的画面,独自生活在人间乐园般的大自然,维特的心灵感受到一种温和的慰藉,灵魂中充满了宁静。他沉浸在无法形容的自然之美中,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他热血沸腾,渴望包容,跟瓦尔海姆村庄的退休居民打成一片。然而,绿蒂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宁静与祥和。绿蒂迷人的气质、温柔的声音、优雅的举止,深深吸引着维特。尽管维特知晓绿蒂已经订婚,但仍然为之倾倒而陷入爱情,无法自拔。维特对绿蒂的爱与日俱增,绿蒂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让维特着迷,期待着与绿蒂的每一次见面。但维特也心知肚明,绿蒂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终将离他而去。恋爱客体的缺失让维特的力比多缺少了倾注对象,撤退到了自我,维特便开始了对自我的损耗,对绿蒂的爱恨矛盾日益加深。悲痛和郁闷开始扎根于维特的灵魂,并逐渐占据了他的整个生命。
(一)自恋型对象选择
受自恋型对象选择支配的人倾向于将他们的力比多能量投入到自我的表现中,以服务于他们的自恋动机。恋爱客体的存在使自我价值增强,恋爱客体的丧失使自我价值降低。当恋爱客体丧失,个体并没有将力比多从该客体中撤回并转移至新的客体上,而是转向了自我。并且,这部分力比多并没有正常地像爱恋爱客体一样爱自我,反而强化了对失去恋爱客体这一事实的认同。这样,客体的丧失就变成了自我的丧失,对恋爱客体丧失的批判就成了对自我的批判,自我与恋爱客体之间的冲突就转化为自我批判结构与自我之间的冲突。
维特基于自恋目的选择恋爱对象,绿蒂的一举一动都带动着他的自恋情绪。维特的自恋力力比多此刻投注在绿蒂身上,对绿蒂的认同相当于对维特自我的认同,因此维特的自我价值随着对绿蒂的认同加深而不断强化。绿蒂温柔地提醒他回家被维特认为是喜欢他的举动,让他兴奋不已;绿蒂与他分享她对坏脾气的看法时,他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切实的外部验证,因为是他而不是别人成为绿蒂的分享对象,这都是维特过分自恋的表现。与其说维特爱着绿蒂,不如说维特爱绿蒂的存在而受到强化的自我,因此,受自恋型力比多影响的维特时常陷入妄想中。当绿蒂的眼睛盯着他的脸颊和衣服时,他从她的眼睛里读到了一种爱恋,幻想着绿蒂深爱着自己,这种妄想令他十分满意,因为此时此刻他的自尊和自我认同都达到了巅峰。然而当绿蒂不在身边,去陪伴生病的朋友时,维特比生病的人更加痛苦。他久等绿蒂而不得,便派仆人到绿蒂生病的朋友家去打听绿蒂的消息,他发疯似的等待仆人归来带来绿蒂的消息的癫狂模样,是由于恋爱客体不在身边导致自我认同减弱的缘故。当绿蒂向跳舞的邻居们献上橘子时,维特内心痛苦不安,对自我的认同随着绿蒂对别人认同的增加而减少。他的自我认同程度完全被绿蒂的言行所主导,一旦觉察到绿蒂对于其他人的关怀或赞美,维特的一部分自恋型力比多就从绿蒂身上撤回,转向了自我,并开始批判自我。遗憾的是,绿蒂已经和阿尔伯特订了婚,当她深情地谈论丈夫阿尔伯特时,维特觉得自己曾经受到绿蒂青睐而得到的荣誉被剥夺得干干净净,让他颜面扫地。一旦绿蒂回到阿尔伯特身边,因绿蒂而来的自我价值也因绿蒂的离去而消失。丧失了对恋爱客体的认同也就是丧失了对自我的认同,维特与绿蒂之间的冲突变成了维特与自我的冲突,当自我无处安放时,自我毁灭的倾向便越来越明显。
由于恋爱客体的丧失而导致自我的丧失,维特逐渐丧失了对外界的兴趣,爱他人与爱自我的能力也荡然无存,唯一的力量也被放在了自我批判上,妄想自我得到惩罚。他的朋友威廉建议维特振作起来,设法摆脱那种耗尽全部精力悲惨的感情。威廉做出如此建议是因为他认为维特遭受着失恋的悲痛而不是抑郁。弗洛伊德认为,悲痛者痛苦的原因是当恋爱客体不存在时,力比多在寻找替代客体时出现了混乱而带来了痛苦,但悲痛者最终能够与现实达成妥协,而抑郁者则不能找到替代客体反而将力比多撤回到了自我,没能与现实达成妥协。后者正是维特的遭遇,他认为威廉的建议不切实际,他的生命正在被一种缠绵的疾病耗尽,无法一下子结束自己的苦恼,这种病魔同时也带走了他摆脱灾祸的勇气。维特投注在丧失恋爱客体上的力比多力量仍在挣扎着批判自我,每个力比多携带着的与恋爱客体相关的回忆和期待,不断地闪现在脑海中,不断地释放出矛盾的痛苦和缥缈的希望。糟糕的是,这种痛苦深深地根植于维特的无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悲痛者知晓恋爱客体的离去导致其悲痛且最终接受了现实,而抑郁者无法完全理解这种悲痛,以至于不断消耗他的意志和力量,陷入与悲痛的纠缠中。正是因为维特在无意识中混淆了恋爱客体和自我,他对恋爱客体的能量才被投入到自我上,恋爱客体的失去才导致了自我的失去。他的自我被完全剥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渺小而无能,甚至可鄙,对自我的批判不断加强,自责、自怨并且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心中的焦虑逐渐吞噬他的精神力量、他的活力、他敏锐的感觉。正如文中所描写的那样:
我坐在她身边,两小时,三小时,欣赏她的姿容、她的风度、她的天使般的谈吐,渐渐地,我的感官兴奋到极点,眼睛朦胧了,听觉失灵了,似乎有一个杀人犯在紧扼我的咽喉……除了坟墓,我看不到有什么别的结局。 a
(二)对恋爱客体的爱恨矛盾心理
抑郁症中,患者抽离恋爱客体上的力比多时产生了爱恨矛盾。悲痛者接受恋爱客体的失去,但抑郁者反之,不接受恋爱客体的失去,自恋型力比多抽离恋爱客体的同时对恋爱对象的爱转为对恋爱对象的恨。由于力比多撤回到自我,这种怨恨又反作用到自我上,对恋爱对象的怨恨转变成对自我的怨恨。维特压抑了因恋爱客体丧失而带来的爱与恨的矛盾情绪,这种内心对抗情绪的集结,逐渐转变为抑郁症。通过对自我的责怪贬低和伤害来发泄怨恨的情感,从而获得施虐性的滿足,最终只能通过最危险的自杀来获得最大的满足。
维特对绿蒂的爱无以复加:一想到自己将成为她的丈夫,并将最亲爱的绿蒂搂在怀里,他脸上就挂满了微笑。尽管绿蒂和阿尔伯特结婚了,但他仍然沉浸在他们才是天生一对的妄想中,并指责绿蒂竟敢嫁给阿尔伯特的做法。一开始,维特做了许多挣扎离开了绿蒂,在离开的路上他遇到一位陷入爱情困境的农民,这位农民对他的爱人深感悲痛,他爱人对他的恳求充耳不闻,这让维特感同身受,因而对绿蒂的爱恨纠葛愈来愈深。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对恋爱对象的失望和不满使得个体与之关系受损,但个体并没有及时撤退寻求新的客体,反而让部分力比多挣扎着寻求客体的关注,另一部分力比多附着到自我身上。维特并没有放弃绿蒂而寻找新的爱情,反而向绿蒂提出自己的诉求。当他读到绿蒂写给阿尔伯特的信时,“最好的人,最亲爱的人,尽可能赶快回来吧,我怀着说不清的喜悦等候着你”,维特想入非非,向绿蒂诉说了自己渴望这封信是绿蒂写给他的,这让绿蒂尴尬难堪,两人的冲突愈来愈烈。爱与恨交织在维特的心中,他对自己、绿蒂和阿尔伯特三人中有一人被毁灭的预感也越来越强。后来,当维特正在生存与毁灭之间挣扎时,一名农民被谋杀的消息传来,维特毫不怀疑,凶手正是之前那位深受爱情折磨的农民。他没有杀死自己反而杀死了情敌,这让维特激动不已,对凶手怀有强烈的同情,并且情不自禁地为他辩护。如果这位凶手得到了原谅,那么他自己也会被理解,不至于这么孤立无援。然而,法官无动于衷,指责维特成为一名杀人犯的辩护人。他对凶手的辩护遭到了断然拒绝,阿尔伯特也谴责了他的偏见。维特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离开了:“不幸的人啊,你是罪无可赦!我明白,我们都是罪无可赦。”维特的努力成了泡影,凶手被判死刑的同时他也判处了自己的死刑。弗洛伊德指出:“没有一个神经质的人怀有自杀的念头,而他并没有因为他人的杀戮冲动而放弃自己……只有当自我能够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来对待时,它才能杀死自己。”维特最后把自我当成了批判对象,并判处自我以死刑。
三、结语
风度翩翩的少年维特饮弹自杀,其结局令人唏嘘。他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无法自愈,最终完全丧失了自我价值。其问题关键在于自恋型力比多的投注无法转移到新的恋爱客体上,只能撤退到自我身上,使自我成为牺牲品,导致悲剧的发生。歌德对复杂情绪问题的洞察以及弗洛伊德对这种疾病背后的心理机制的详细阐释,为我们丰富了解决抑郁症的理论依据。只有让力比多重新选择新的恋爱客体,抑郁才能够转变为可以自愈的悲痛,才能避免自杀的悲剧。
a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版,第76页。(文中相关引文皆出自同一版本,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陈静.哀伤还是抑郁——解读弗洛伊德的《哀伤与抑郁》[J].医学与哲学(A),2015(8).
[2]熊会.重读弗洛伊德抑郁症理论[D].四川大学,2006.
[3]赵秀荣.近代英国对抑郁症的认知——从忧郁症到抑郁症[J].安徽史学,2021(1).
作者:吴婷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