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南宋永嘉四灵的山水书写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学术版 热度: 23638
关键词:永嘉四灵 山水书写 南宋诗歌

  目前,对于“永嘉四灵”诗歌的研究,中国学界倾向于采用“知人论世”的传统研究方法,将作品置于其产生的年代,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作品的价值,从而得出其社会意义。“四灵”诗人们一生足迹遍及江南各地的山川水流,留下了不少山水佳作,这些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四灵”诗歌中的山水书写有深入研究的意义。本文将从他们山水书写的内容特色和创作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山水书写的内容特色

  (一)地域特色

  “四灵”诗歌中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三个地方:一是浙江温州,二是湖南,三是江西。他们不仅居住于永嘉地区,描绘永嘉的山水,还游历湘、赣等地,对这两地的山水也多有描绘。

  他们四人生平大多数的时间都居住于永嘉地区。南宋的永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温州。说起温州著名的景点,莫过于江心屿和雁荡山了。“四灵”也写下了多首相关的诗篇,如徐照有诗《题江心寺钦上人》《题江心寺》,翁卷也有诗《题江心寺》。

  到过江心屿的人都知道,江心屿实际上是一个江中的小岛,面积十分之小。但这小小之地,正是诗人的清净之地。徐照在《题江心寺钦上人》中写道:“潮侵坐禅石,雨润读经香。”“城中如火热,此地独清凉”,如此清凉之地正是诗人读书的好地方。徐照在《题江心寺》中又写道:“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他称江心屿四周的江水是从天上流下来的,将江心寺与尘世相截断,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诗人对这小小一片清净天地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对宁静清幽之境的向往与追求。另外,翁卷《题江心寺》中也云:“名与金山并,他言景更幽。”他称江心寺的景色更加幽深幽静。除写江心寺外,他们还有多首关于雁荡山的诗。北宋时期,佛教兴盛,雁荡山建造了众多寺庙,而这些寺庙就成了南宋“永嘉四灵”游玩雁荡山的主要目的地,如徐照的《游雁荡山八首》,徐玑的《雁山》《大龙湫》《灵峰寺洞》等诗,翁卷的《能仁寺》《石门庵》《宝冠寺》等诗,赵师秀的《大龙湫》《雁荡宝冠寺》等诗。写大龙湫瀑布有徐照《大龙湫瀑布》中的“飞下数千尺,全然不定形”,徐玑《大龙湫》中的“瀑水数千尺,何曾贴石流。还疑众山坼,故使半空浮”,又如赵师秀《大龙湫》中的“高风吹作雨,低日射成虹”。这些诗句将瀑布倾泻的壮观场景形容尽致,又充满诗情画意。最后,温州净光山也是“四灵”常去写诗的地点,如徐照的《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登宿觉庵》,徐玑的《净光山》等。总而言之,他们的山水书写中都带有温州的地域特色。

  除了温州之外,他们还游历湘、赣等地,特别是湖南,他们的诗歌中多有对湖南山水的书写。如徐照的《入湘》《湘口》《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等诗,徐玑的《湘中》《湘水》《谢步石鼓山》等诗。他们写湘水“入湘无浊水”(徐照:《入湘》)、“湘水几千里,平流少激湍”(徐玑:《湘水》),写高山寺“千古险峰长自直,一春潇水为曾清”(徐照:《同徐文渊登永州高山寺》),写石鼓山“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徐玑:《谢步石鼓山》)。对江西山水的书写主要有徐照的《信州水南》《过鄱阳湖》,徐玑的《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翁卷的《信州草衣寺》,赵师秀的《信州草衣寺》《灵山阁见二徐友旧题句》。如写鄱阳湖“四望空无地,孤舟若在天”(徐照:《过鄱阳湖》),写灵山阁“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徐玑:《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写草衣寺“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赵师秀:《信州草衣寺》)。因此,江西、湖南的山水也给他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豐富的灵感,他们的山水书写中还带有湖南和江西的地域特色。

  总体而言,诗人们在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留有相关的诗篇,对各地的山水进行了书写,使他们的诗歌在内容上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二)季节特色

  纵观“四灵”的诗集,可以发现他们诗歌中的山水书写还带有一定的季节特色,对四季之景皆有描绘,特别是徐玑的诗,季节特色更加明显。

  写春日的主要有徐玑的《春日晚望》《新春书事》《春雨》《春晚》《春日游张提举园池》,翁卷的《春雪》《题武义赵提干林亭》,赵师秀的《春晓即事》等诗。他们诗中的春日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是绿色的,如徐玑的《春日晚望》:“晓晴千树绿,新雨半池浑。柳密莺无影,泥新燕有痕。”这里写了诗人春日晚望所见到的景色。又如徐玑的《新春书事》:“几树晴烟莺啭早,一塘春水燕飞低。”这里写了春水、莺、燕等景物。又如翁卷的《题武义赵提干林亭》:“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这里写了春天的鸟和秧苗。又如赵师秀《春晓即事》:“春深禽语改,溪落岸沙高。”这里写了春日的鸟和溪水。

  写夏日的主要有徐玑的《夏日》《初夏》《夏日湖上访隐士》《夏日闲坐》等诗。其中有关山水书写的诗句有“桐阴遮井暗,莺语出林高”(徐玑:《夏日》)、“地晴烟冉冉,堤涨渌鳞鳞”(徐玑:《初夏》)、“无数山蝉噪夕阳,高峰影里坐阴凉。石边偶看清泉滴,风过微闻松叶香”(徐玑:《夏日闲坐》)。徐玑通过这些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夏日风景画。

  写秋日的主要有徐玑的《秋行》《新秋》《秋日登玉峰》《秋夕怀赵师秀》,翁卷的《秋居寄西里君》《送包释可抚机》,赵师秀的《秋色》《秋日偶书》《秋夜偶书》《秋日游楼霞庵》等诗。其中有关山水书写的诗句有“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徐玑:《秋日登玉峰》)、“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徐玑:《秋行》)、“乱山秋雨后,一路野蝉鸣”(翁卷:《送包释可抚机》)、“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赵师秀:《秋日游楼霞庵》)。秋日之景也让诗人们忍不住作诗一首。

  写冬日的主要有徐照的《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徐玑的《冬日抒怀》、翁卷的《冬日登富览亭》等诗。其中有关山水书写的诗句有“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梅迟思归月,枫远误春花”(徐照:《和翁灵舒冬日书事》)、“寒水终朝碧,霜天向晚红”(徐玑:《冬日书怀》)、“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翁卷:《冬日登富览亭》)。这些诗句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寒冬美景。

  总体而言,在不一样的季节,山水有不一样的面貌。在“四灵”的诗歌中,我们能够看到四季的变换,无论是春光明媚、百鸟争鸣的春天,还是凉风习习、绿树成荫的夏日,无论是叠翠流金、秋风送爽的秋天,还是天寒地冻、粉妆玉砌的冬日,都在“四灵”的笔下闪闪发光。因此,这类诗篇体现了他们山水书写诗歌中的季节特色。

  (三)幽居特色

  “四灵”常常幽居于山林之中,自然而然便会创作一些诗歌描绘山中之景。同时,在幽居生活中,他们也会泛舟出行、山中访友以及送别友人,在这过程中也有对山水的书写。

  山林之景的描绘如“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野艇乘潮发,山圆逐主开”(徐照:《山中即事》)、“古松知鹤老,沙水见鱼行”(徐照:《林中奉酬翁卷》)、“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徐玑:《山居》)、“高峰多远见,浅水少平流”(徐玑:《晨起》)、“移松连峤土,买石带溪苔”(翁卷:《幽居》)、“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翁卷:《野望》)、“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赵师秀:《数日》)。诗人们将他们在山林中的所见所闻都写入了诗歌之中,既书写了山水,也反映了他们的幽居生活。

  温州地处江南,水路交通较发达,诗人在幽居生活中出行常常是乘船的,因此,泛舟之时所见山水之景也被他们写入诗中。此类诗歌主要有徐照的《舟中》《途中》《舟上》《渡錢塘江》《江上翁》,徐玑的《同友人乘舟》《溪上》,翁卷的《泊舟龙游》,赵师秀的《舟行寄翁十》《停帆》《小舟》等诗。在诗人眼中,旅途的山水是这样的:“只影微阳外,青山自郁盘。”(徐照:《途中》)“绿波随棹起,白鸟望舟眠。”(徐玑:《溪上》)“渚禽飞入竹,山叶下随流。”(翁卷:《泊舟龙游》)“江禽停晚树,涧水入秋潮。”(赵师秀:《舟行寄翁十》)小舟缓缓前行,旅途的山水也给了诗人们创作的灵感。

  即使在幽居之时,也避免不了送别友人。在朋友要乘舟远行时,他们往往会作诗一首,或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描绘,或对友人将到之地进行书写。如“未凭湘水绿”(徐照:《送翁诚之》),这是对友人即将到达的湘水的书写;如“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别离”(徐照:《送徐玑》),这是离别时所见之景;再比如“远水维舟晚,青山绕舍寒”(徐照:《送朱严伯》)。除徐照外,徐玑在《送徐照还旧山》中也对山水有所书写,如:“秋潮侵岸满,晓月带星疏。”翁卷在《送吉水包长官》中也写道:“离家春雨足,入境夏苗深。”在赵师秀的一些送别之作中也有对山水的书写,如:“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赵师秀:《送徐玑赴永州据》)

  除了送别,诗人在幽居生活中也总是会互相访问,在访友之作中也常有山水书写。如:“菊明紫色天霜下,鱼没圆痕水垢开。”(徐照:《访赵紫芝》)“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郭。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徐照:《访僧居》)

  总而言之,关于“四灵”诗歌中山水书写的内容特色主要包括这三方面:一是地域特色,对某个地方的山水进行专门的书写;二是季节特色,对四季之景进行书写;三是幽居特色,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幽居于山林之中,对幽居生活所见山水进行书写。

  二、山水诗创作的原因

  “四灵”为何会创作山水诗?我们可以试着从三方面加以分析:一是时代原因,二是前人影响,三是地域原因。

  (一)时代原因

  追本溯源,“永嘉四灵”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南宋时期,金兵猖狂,国君昏庸,在签订《嘉定和议》之后,南宋日益走向衰落。随着中兴四大诗人的相继离世,南宋诗坛一时失了颜色,“永嘉四灵”作为一个新的诗派逐渐在诗坛占据一席之地。当时,国力衰微,朝廷混乱,纵使他们有入世之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们只能偏居一隅,借着山水抒发内心之感。同时,在时局动荡的年代,诗人们更加追求一种清净安宁的生活,他们期望和平,所以他们寄情于山水,书写心中的理想生活。

  (二)前人影响

  “永嘉四灵”的山水书写或多或少受到了谢灵运和陶渊明诗歌的影响。谢灵运乃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曾任永嘉太守,对永嘉山水多有描绘,这些山水诗对“永嘉四灵”的山水书写有很大的影响。“永嘉四灵”对谢灵运是颇为推崇的,因此,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也模仿谢灵运,着重创作山水诗。另外,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创始人,同样影响他们的诗歌创作。又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相似,都是社会动荡、朝廷黑暗的年代,“四灵”在陶渊明身上找到了认同感,尤其是陶渊明诗歌中的归隐情怀。因此,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也常常模仿陶渊明描绘田园生活,流露出对美好安逸生活的向往。

  (三)地域原因

  没有好的山水,就无法创作山水诗歌。因此,地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首先,诗人们均为永嘉人,永嘉地处南方地区,有山有水,谢灵运在此处留下了不少的山水诗作,说明此地确实拥有好景色,好山好水出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山水,他们诗兴大发,进行山水书写。其次,“四灵”均有各地游历的经历,在旅途中自然也少不了对沿途风景的描绘,山水诗作自然就创作出来了。最后,从他们的诗集中可以看出,他们所到之处,寺庙很多,因此他们也留下了不少关于寺庙的山水书写。

  总而言之,关于山水诗创作的原因,我们可以解释为:一是动荡的时局使他们追求安逸平静的生活,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二是前人谢灵运和陶渊明是他们所推崇的诗人,他们在诗歌中有意无意地模仿二人的诗歌创作;三是他们所处的地域有着好山好水,有着众多寺庙,美好的环境促使他们进行山水书写。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永嘉四灵”一生各处游历,在江南各大山川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不少书写山水的诗歌。“四灵”诗歌在内容上具有三种鲜明的特色:一是地域特色,二是季节特色,三是幽居特色。他们进行山水诗写作的原因,可概括为三个:一是动荡的时代因素,二是前人谢灵运和陶渊明的诗歌对他们的影响,三是他们所处的地域的影响。总之,在“永嘉四灵”的山水书写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们创作的艺术技巧,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归隐情怀。山水诗也在“四灵”的笔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作者:宋龙女,浙江海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