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德尔松与《无词歌》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浪漫主义时期德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其一生虽然十分短暂,却被誉为是最幸福的音乐家。与同时期生活拮据甚至穷困潦倒的作曲家相比,门德尔松的家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德国有名的银行家,母亲则擅长钢琴演奏,使得他从小就接受了正规的音乐启蒙。16岁之前,门德尔松便具有了公开演奏、独立作曲、指挥乐队等多项经历,17岁时创作出的《仲夏夜之梦》则让他在欧洲乐坛声名鹊起。此后门德尔松开始在雄厚资金的支持下游历欧洲,与当时的诸多作曲家结为好友,并创作出了《第一钢琴协奏曲》《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一系列佳作,被誉为是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而且门德尔松还是著名的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创始人,这所欧洲知名的音乐学院,曾先后培养出诸多音乐人才,为世界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词歌》是门德尔松在钢琴领域的代表作,在浪漫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鸿篇巨制已经让人感到了审美疲劳,而一些篇幅短小、形式简单的作品反而更受青睐。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门德尔松从1830年开始陆续创作钢琴小品,直到1845年结束。十五年间,他共创作出48首乐曲,分为8卷出版,每卷6首,统称为《无词歌》。“无词歌”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歌词的歌曲,所以这些作品带有鲜明的歌唱性特点,旨在以琴键为歌喉,“唱”出情真意切的音色,体现出门德尔松独特的审美追求,被誉为是钢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二、门德尔松《无词歌》的艺术特征
(一)如歌的旋律
门德尔松将这近五十部作品命名为《无词歌》,显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集中表现其独有的审美追求,即器乐声乐化和旋律歌唱化。在门德尔松看来,在诸多音乐形式中,唯有歌唱最能深刻表现人们的情感。而作为器乐作品来说,则需要通过对声乐旋律的模仿,将乐器视为人们的歌喉,方能情深意切,感人至深。所以《无词歌》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对门德尔松这一审美追求的集中和精准概括。在这四十多首作品中,有三十多首都带有声乐作品的特点,这些作品旋律都在歌唱的音域,且普遍有着优美的钢琴伴奏,唯美而抒情。以《春之声》为例,这首钢琴小品又被称为是“女高音钢琴曲”。作品采用了A大调,四二拍,单三部曲式,明朗规整而又不乏变化,而小快板的节奏则为乐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A段中,旋律的音域就是为女高音量身打造的,在十四度之内,清新流畅,如果由女高音来演唱的话,一定是舒服和从容的。而且为了突出旋律的流動感,伴奏部分特意采用了分解和弦的形式,与旋律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B段作为A段的发展部分,主要采用了模进的手法,旋律线起伏加大,情绪也更加高涨,好像是迫不及待地要迎接春天的到来。C段对前两个主题进行了再现,并逐渐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尾声一连串上行的琶音,更像是春风拂面,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那种欣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是独唱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还有二重唱。如作品《二重奏》,该作品的旋律特点在于交替出现在高声部与中声部中。高声部女士柔美的音色与中声部男士浑厚的音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分解和弦的映衬下,正在互诉衷肠。可以看出,门德尔松对旋律歌唱化有着十分执着的追求,而作品也因为洗练唯美,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二)经典的结构
结构作为音乐素材的基本组成形式,对音乐风格有着决定性影响。门德尔松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并没有选择过于新奇的结构形式,而是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让音乐在简单的结构里变化自如,才是音乐最原始、最纯粹的状态。如在最简单的二部曲式《威尼斯船歌》中,门德尔松打破了对比和再现部分的比例关系,从音乐表现出发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同时为了彰显旋律的歌唱性,还在伴奏部分采用了复调手法,形成轮唱的效果。又如ABA1单三部曲式,在四十多首作品中,先后有三十多首乐曲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但是在使用这种经典结构的同时,门德尔松还善于在细微之处进行变化和调整,避免了作品之间的雷同,同时也让音乐表现更加细腻。以《甜蜜的回忆》为例,作品是标准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在以往的作品中,A 段通常会包含两个或以上长度相等的乐句,但是门德尔松打破了这种传统,A 段的两个乐句是前短后长的。第一个乐句四个小节,第二个乐句则是第一个乐句的扩充,长度达到了九小节,同时又因为两个乐句的起始部分是相同的,所以仍然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再如《离别》,传统奏鸣曲的A1部分都是对A 部分的再现,但是在该曲中,选择了一个A 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句进行再次变化和发展,既有A 段的影子,又不完全相同,给人以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再如奏鸣曲式,这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条理清晰,分明有序。在《流浪者》《狂热》等作品中,门德尔松便使用了该结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对连接部的巧妙处理。这首作品的连接部或隐藏于呈示部中,让呈示部和展开部浑然一体,或者直接没有连接部,以突出呈示部和开展部各自的独立性。可见,门德尔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善于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细微和丰富的音乐变化,所以作品既是纯粹质朴的,又是精巧灵动的。
(三)创新的和声
对和声的重视与创新是浪漫主义音乐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门德尔松也是当之无愧的和声大师。四十多首作品中,和声运用虽然整体从属于古典体系,但是其在内部进行了诸多创新,如《葬礼进行曲》。该曲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充满着悲伤色彩的。在门德尔松看来,如果采用传统的伴奏方式,即采用琶音或柱式和弦推动旋律发展,难以获得音乐的纵向延伸感,也难以表达出悲伤和沉重的心情。对此门德尔松采用了旋律和伴奏互相配合的手法,将庄严而又哀伤的气氛层层推进。乐曲的一开始,先用三个不同力度的三连音营造出悲伤的氛围,像是在清水中滴入了一滴墨汁,让悲伤的情绪慢慢晕染开来。随后的主题乐句采用了附点节奏,正是对人们在葬礼上抽噎状态的真实描绘。当主题再现时,内部和弦以铿锵有力的姿态出现,更加将悲伤情绪推向了高潮。尾声部分中,相同的和弦重复出现,而且力度越来越弱,象征着这无尽的哀思正随风飘远。在《甜蜜的回忆》《沉思》等几首作品中,这些作品普遍采用以琶音作为伴奏,和弦类型也以三和弦、七和弦与九和弦为主。这就决定了乐曲的调性变化都在近关系范围内,即便是远关系转调,也通过同主音大小调交替而获得。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保证了乐曲整体风格的一致,一方面则让和声充分发挥出了衬托和渲染的功能,同时也增强了旋律的歌唱性色彩。对此曾有音乐评论家认为,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和声,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找到了有机的平衡,实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继而使作品的个性化风格更加鲜明。
三、门德尔松《无词歌》演奏要点
(一)做好预先准备
面对与普通钢琴曲有着明显区别的《无词歌》,演奏者全面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对此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宏观方面,主要是对《无词歌》整体的认知和把握,要对作品的所有信息进行了解。如创作者是谁,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作品主要呈现出何种艺术风格等,在演奏技术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等。通过分析可知,《无词歌》是浪漫主义音乐巨匠门德尔松在钢琴领域的代表作,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鸿篇巨制相比,《无词歌》呈现出简约化风格,其篇幅普遍不长,却雅致和灵动,更像是一幅幅精美的风景油画。所以在演奏这些作品时,要在细微之处做文章,从小处着手,方能表现出作品的特色。由于门德尔松的生活和经历与其他作曲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自幼家境优越,一直过着富足的生活,所以其作品的情绪多是快乐、温情、明朗的。通过这种宏观分析,就可以保证演奏不会出现原则性的偏差和失误。
其次是微观方面,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者获得了空前的创作自由,几乎所有的现象和感受都可以作为创作对象。《无词歌》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每一首都有不同的内容,甚至被称为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所以需要演奏者对每首作品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如《威尼斯船歌》《浮云》《春之声》等,这些都是描写大自然的作品,是门德尔松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有感而发,所以这些作品的整体基调是轻松、明朗的,演奏者需要用钢琴这支画笔,将这一幅幅景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热爱。又如《猎歌》《纺织少女》等,是以猎户、纺织女等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对此需要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去理解作品,保证演奏的真实性。而《梦幻》《甜蜜的回忆》《心灵的悲哀》等情感类作品,则需要通过与个人情感经历的有机联系获得与作品的共鸣。对此一个有效的渠道就是充分展开审美想象,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描绘的内容,回想自己是否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如果是自己未曾亲历的,则需要借助其他形式进行了解。以《威尼斯船歌》为例,可能多数演奏者都没有去过威尼斯,但是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可以知道,这是一座著名的水城,小船是这座城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一艘艘小船在四通八达的水道中穿梭自如,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浪花。想象到这个场景,也就对作品有了充分的体验。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准备,才能先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然后走进作曲家的内心,用精湛的技法予以展现,获得与作曲家、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灵活运用技巧
《无词歌》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历史和当时的其他作品有着明显不同,所以要求演奏者对演奏技巧予以灵活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作品。首先是音色方面。歌唱性是《无词歌》在音色方面的最大特点,要求演奏者选择合理的演奏方式,尽可能突出这种歌唱性色彩。以《春之歌》为例,该曲描写的是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的欣喜景象,更像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该曲的旋律多用三、四、五指演奏,首先要保持手指的独立性和手腕的灵活性,然后采用指肚部位触键,手腕保持平稳和松弛,随时为下一个音符的演奏做好准備。
《无词歌》的伴奏多与旋律紧密融合,所以既要与旋律融为一体,又要突出伴奏本身的色彩,获得两者之间的有机平衡。在《甜蜜的回忆》中,伴奏主体集中在中声部,形式是连绵不断的分解和弦,对此演奏时不能因为伴奏的音符密集而掩盖了主旋律,而是精准控制每一个音符的力度与音色,力求声音和节奏的均匀。对此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分手练习,先直观感受旋律和伴奏部分的音色特点,然后再将两者合起来演奏,有利于对两者之间平衡关系的把握。
由于表现内容和情绪不同,《无词歌》的力度变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但是从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风格来看,力度控制要做到弱而不虚,响而不炸。以《猎歌》为例,该曲的旋律声部曾多次出现了双音,用来表现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所以此处的弹奏就要突出一种兴奋感和紧张感,干脆利落,坚定有力。B段中旋律又出现了八度,表现的是猎人与猎物搏斗时的激烈场面,两者之间你追我赶,所以八度的演奏要具有弹性,尽量减少手臂的振动幅度,多用掌关节发力,并将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最后的渐弱部分则要弱而不虚,将猎人带着猎物渐行渐远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并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浪漫主义时期,伴随着钢琴形制的进步与发展,踏板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视与发挥。门德尔松在《无词歌》中,也广泛运用了切分、重音和弱音多种踏板形式,对此也需要区别对待。切分踏板要注意前后踏板之间的衔接,要点是在触键的同时抬起前一踏板,并在手指尚未离键时迅速踩下,获得丰满而纯净的音色效果。重音踏板要在和弦变换之前松开,然后在演奏下一个需要强调时同时落下。结合《无词歌》作品的实际来看,遵循换和弦、换踏板的规律即可。弱音踏板需要用前脚掌踩下踏板,不能将整个脚面都放在踏板上,避免出现其他声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无词歌》整体演奏的难度不大,却在细微处对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考验,要求演奏者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各类技术予以灵活和恰当的运用。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时期是人类音乐发展最辉煌的阶段,当时西方乐坛名家辈出,各种新的创作理念和追求也层出不穷。对于门德尔松而言,其生活和学习经历与多数作曲家不同,所以创作时也是另辟蹊径,推出了一大批精炼而雅致的佳作,对浪漫主义后期钢琴小品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今天的钢琴鉴赏和演奏中,需要对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有充分的重视,并重点体验和表现作品独有的审美特色,使个人音乐素质和演奏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让这部佳作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作者:卢云祎,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在读本科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