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诗词大会》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学术版 热度: 11135
杨黎丽

  摘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诗词大会》掀起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传承中华文脉、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推动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与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春节开播以来,迄今为止已播放三季。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和一致好评,并掀起了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本文即以近年来央视黄金时段播放的《中国诗词大会》为视角,探讨全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内涵

  《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春节播出以来,至2018年已连续播出三季。节目一经播出,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关注,也掀起了全民学习中华古诗词的热潮。《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赏析,带动我们重温中华经典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以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经典诗词涵盖及内容拓展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遴选的诗词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创作,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一代领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节目用选手和观众最熟知、最打动人心的经典诗词,激发起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全民重温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二)创意节目赛制及内蕴的文化设计

  《中国诗词大会》每场比赛都有特别设计的开场诗词,百人团齐声朗诵《将进酒》《山居秋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岳》《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雪》等耳熟能详的名诗佳作,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有一番韵味和意境,让观众在波光粼粼中倾听诗意人生。

  同时,节目赛制不断创新,第三季节目将主赛场设置为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家庭团四个团队,反映了诗词文化在全社会的继承和发展。节目还借鉴了古人的诗词之趣.增设了“飞花令…‘诗词接龙…‘超级飞花令”等环节,大大增强了竞技效果和比赛看点,也检验了选手们的诗词积累和文化底蕴。

  (三)富有文学底蕴的主持人及文化嘉宾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精彩纷呈,好评如潮,主持人董卿功不可没。节目筹划前期,制作团队反复权衡,几经商榷,最终定位由央视当家花旦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担纲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的开场词、结束语以及主持过程中穿插的各种诗词典故,主持人董卿笑意盈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向观众展示了深厚的诗词积淀和文化底蕴。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功底,也为节目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四位特邀嘉宾,也堪称学识渊博、文学底蕴深厚的典范。王立群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康震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诗词散文、唐宋文学研究,曾在《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郦波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于谦》《曾国藩家书》等系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长恨歌》《唐玄宗与杨贵妃》等。

  主持人和几位点评嘉宾均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素养,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董卿及四位嘉宾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精湛的点评和诗词讲解为节目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增加了节目的精彩看点和文化内涵,使选手和观众加深了对中国古诗词的赏鉴和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内涵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情感和审美智慧,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根植的文化沃土,当代中國发展的独特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历史,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所以,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类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内容广泛。包括诸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戏剧、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动物植物、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神妖鬼怪、传统音乐、中国对联、名山大川等诸多丰厚的文化内容。

  三、《中国诗词大会》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自2016年始,连续三年,央视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践行者和传承者,诗词大会节目汇聚并精选了大量优秀的中华经典古诗词,同样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典文学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谓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可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代表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其中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学样式,无疑是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漫长,从《诗经》《楚辞》开始,到汉代的乐府诗歌、建安时期的诗歌等,不断发展演变,一直到元、明、清,从未断绝过。在中国古诗词中,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二)《中国诗词大会》诗词遴选及价值内涵

  《中国诗词大会》遴选的诗词,唐诗占有很大比重。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气象”,从中唐诗歌“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到“晚唐余晖”,从“边塞诗派”到“山水田园诗派”等众多诗家名作,带领我们重温了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

  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又一高峰,诗词大会也精选了大量的宋词优秀作品。从豪放派词人苏轼的“大江东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从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陆游的爱国诗篇,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人诗句,这些诗词都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操,影响并感召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三)参赛选手对中国诗词及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众多参赛选手亦是中国诗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追随者。自第一季始,连续三季,节目组从上千乃至上万的报名者中,每季均挑选出百余位诗词达人进行诗词比拼。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民族的参赛选手,上至七旬老人,下至7岁儿童,少长成集,风云际会。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学生,还有工人、农民、律师、警察、医生、企业员工等不同行业和阶层的代表。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领域的选手,都怀着对中国诗词的无比热爱之情,通过央视的舞台,绽放风华,展示自我。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选手们不仅是在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的弘扬与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手们参加诗词大会的思想意义和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2017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年仅16岁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武亦姝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冠。武亦姝参加诗词大会时仅读高中,诗词储备量却惊人,常人望其项背,难以企及。诗词大会不仅有武亦姝这样出色的選手,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热爱古诗词的优秀选手,他们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绽放光芒。参加了三季诗词大会的北大博士生、工科才女陈更,《诗刊》编辑彭敏,以及2018年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等,这些人都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才学底蕴,才思敏捷,诗词储备量丰厚,诗词典故熟稔于心,信手拈来,在赛场上均有着不凡的表现,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者和重要的传承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是反映中华民族特质风貌的民族文化。文化是生命,文化是软实力,《中国诗词大会》所承载和弘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深远,非比寻常,这一创举必将载入史册,影响全社会以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内蕴及底色。

  四、结语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也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家园。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中国诗词大会》吟诵的一首首千古绝句,给我们带来的是感动、沉醉、喜悦和振奋,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诗词永恒的魅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也愈加频繁,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已迫在眉睫。作为培养和孕育大学人才的高等学府和中文教师,应自觉肩负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与发展,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推动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古吴轩出版社,2012.

  [2]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项目组.中华好诗词[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商聚德.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6.

  [8]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