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写作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身份与边缘书写
摘 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是建立在白人男权主流文学与批评和以中产阶级白人女性为主的女性主义批评基础上的,它所批评的范畴是种族、性别、阶级以及历史与文化压迫问题。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西方文学注入一股强劲的推动力量,对其他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以及第三世界女性文学的超越与突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现状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黑人文学史、女性主义文学史、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可谓是夺目的有着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文学力量。作为社会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以独特的视域和发人深思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美国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最新思潮和理论前沿。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书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深层思维方式与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边缘文学和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识与探究。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是以黑人女性作家、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主题与黑人女性语体的构建和发展为标识的。在文学书写历史中,关于女性形象的描写先是男人笔下的女人,女人(白人)笔下的自己,之后黑人女性文学渐渐从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挤压下如同抽丝般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范式。
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就开始了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她们呼吁要关注黑人女性所受的来自种族、阶级和性别的压迫,玛利亚·斯图亚特、琳达·布伦特、哈莉特·土布曼、安娜·库伯等都是那个时代倡导黑人妇女运动的文学家,对当代黑人女性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60、70年代,黑人文学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与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和40、50年代的以抗议为主题的两次高潮相比,第三次高潮的显著特征是黑人女性作家领导潮流,一批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涌现在美国文坛:爱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奥德·劳德、保拉·马歇尔、玛雅·安吉洛等,她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摆脱了那种表层的社会抗议型方式,不仅控诉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更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到了80、90年代,黑人女性批评家从种族、性属、政治、心理等视角出发进一步扩大了审视和阐释女性经验的范围。黑人女性主义批评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大众文化领域,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前沿流派互相作用,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黑人酷儿理论是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的新动向,是黑人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末至今,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关注的视角更为宽泛化。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作为少数族裔的先锋和女性主义的有力枝干以势不可当的姿态正在世界文学史上全速发展。
二、女性主义批评与黑人女性主义书写
女性主义批评通常以解构男权主义、寻找身份与话语权力的书写状态为支撑点,向四周放射女性主义的内涵以求渗透到整个社会,从而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通融世界。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兴起之时的女性主义批评仅限于白人女性对社会不公平的控诉与反抗,随着黑人女性文学的不断发展与其影响的不断扩大要求一种新的批评理论为其奠基与支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诉求这样的理论语境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应运而生。它的兴起是在原来的女性主义批评基础上又附上了黑人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即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来自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文学、黑人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崭新的能量中心”。她们积极发掘、总结淹没多年的黑人女性先辈的创作成就,并对其进行分析、阐释,以捍卫黑人女性文学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流派。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黑人女性作家的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各异、主题鲜明,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使命感,给读者展现了黑人女性争取自由、平等、构建自我身份的全景图。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涉及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妇女问题、宗教问题、同性恋问题及非洲的殖民主义问题等;描写了黑人妇女的“他者”地位、“失语”处境、种族、性别和阶级重压下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在夹缝中奋力前行、不屈不挠坚持找寻自我身份的历程。在创作体裁上,除了较为流行的小说,诗歌和戏剧也有长足发展。小说家托尼·莫里森、爱丽丝·沃克、诗人玛雅·安吉洛,剧作家洛兰·汉斯伯雷分别推出了她们的《宠儿》、《紫颜色》、《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等黑人女性主义经典作品,极大地充实了黑人女性文学这本厚重的历史文库;而在写作技巧上,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其他文学思潮的观照,包括解构主义、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学理论的面世,黑人女性作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多方吸纳并充分把这些理论融入她们的思想里,体现在她们的作品中,形成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黑人女性书写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黑人女性作家试图消解男性本位文化和种族偏见而进行的一场黑人女性自身的文学叙述,它包括黑人女性作家笔下的黑人女性主人公和她们的创作主题,黑人女性写作模式的建构以及黑人女性主义话语。赫斯顿的《她们眼睛望着苍天》是最早描写黑人女子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之一,其主人公珍妮在经过三次婚姻后终于摆脱了“骡子”的命运,冲破了传统观念的羁绊,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成为觉醒了的黑人女性新形象;被誉为“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旗手”的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运用她独创的“妇女主义”来突出其作品的主题,揭示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提倡妇女通过姐妹情谊团结起来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争取同男性的平等地位。这不仅丰富了女权主义理论,而且为解读黑人女性主义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黑人女性作家传承黑人历史文化,用神话故事、自传等写作模式与她们特殊境遇下的话语书写讲述了真实生动的关于黑人女性的故事,抒发了黑人女性的情感。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把性别、种族、阶级的共时性话语引入到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中,不仅冲击和质疑了白人女性主义对种族主义的忽视,改变了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对黑人批评进行了审视和拓宽。这充分体现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家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和对自己独特的双重边缘身份建构的渴望,从而使黑人女性文学成为独立文学流派,摆脱由他人左右的被动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推动、延展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三、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中的身份与边缘问题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女性曾因丧失表达的话语权而渐渐失去了书写和表述的能力。她们“通过限制自己的声音,有意和无意地使一种男人声音的文明永久化,使一种基于同妇女分离的生活秩序永久化”。就这样,女性只属于附属、他者和第二性角色,处于远离男性话语中心的边缘地带。这种卑微的境遇在黑人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黑色民族、低贱妇女始终是黑人女性的身份定位,这致使她们长期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抑下不断挣脱、要求解放。黑人女性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掌握自身的话语权,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确立新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发出自己的声音,恢复与自身的联系成为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中的自觉追求。
为了能发出自己的话语权,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一些黑人女性作家代表们打破了旧的女性主义写作,背负着崛起的重任为人类留下了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著作与理论。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代表黑人女性获得了黑人男性、白人女性以及白人男性的认可和崇敬。芭芭拉·史密斯的《迈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将种族引入了女性主义文论乃至整个文学理论领域,呼吁建立黑人女性主义文论体系,将黑人女性主义政治运动作为自己的社会力量和理论源泉。爱丽斯·沃克提出并回答了有关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问题,把黑人女性社区文化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的“妇女主义”把黑人女性话语从白人女权主义话语、黑人男性传统话语的遮蔽中彰显出来,清晰地划分了与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主义者的界线。芭芭拉·克里斯汀提出了“文学女权主义”的概念,把黑人女性“文学”延展到了社区艺术、精神领域,并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史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黑人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批评理论无疑都体现出黑人女性主义写作的两大任务:解构与建立。她们拆解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努力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她们的理论成果成就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繁荣,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纵观美国黑人女性书写历史,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以及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成熟发展与黑人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密切相关,并伴随着这种觉醒由懵懂走向成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丰富了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促进了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成为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多个批评流派交叉,从边缘走向主流,引领当代西方文学思潮和批评理论的潮流并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它的发展对后殖民女性主义和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有重大启示意义。(下转第99页)(上接第84页)
作者简介:王 健,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张丽莹,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王军.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J].重庆:西南大学学报,2007.
[2] 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1993年版致读者[M].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3] Cheryl A. Wall.Changing Our Own Words: Essays on Criticism, Theory, and Writings by Black Women [M].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苏红军,柏棣.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嵇敏.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概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0.
[6] 伯纳德·W.贝尔.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体[M].刘捷登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7] 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贝尔·胡克思.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晓征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水 涓)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