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金
这是一本帮你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读之作。认真研究它后,你的交际本领一定会有所提高。书中会让你找到怎样与他人顺畅沟通的秘方,协助你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让你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序
语言承载着思想,思想承载着精神。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精神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骨子里的东西,反过来说这句话就是精神决定着思想的认识和语言的表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半个世纪前人人会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从语言的运用,思想阐述的高度和深度,到反映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气势上,可以说是对“语言承载着思想,思想承载着精神”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
每天我们都在用语言,人类所特有的这个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与他人进行着沟通,沟通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沟通技法水平的高低。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与人沟通是必修课,是终身课。
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在与他人进行着沟通,只是这种沟通是一种生理需求的本能沟通。通过这种哭闹的沟通方式,我们来得到保护和满足。随着我们的长大,对个人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述的:从对生理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表现、施展才能、发挥天资、创造性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认识周围环境的需要、美、同情心、井然有序、和谐的美学上的需要等等。要将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要得到这些帮助,我们必须会沟通,否则,我们很难如愿以偿。
静心想一下,有些事为什么我们办起来很顺利,有些事虽然我们费了好大的劲也没办成或没办好。反省一下自己,这事没办成或没办好,是不是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出了问题?
正常人没人希望自己过得不好。可能你在想,我真的挺努力,也是一片诚意待人。可为什么有时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过得也不开心。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静心回忆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是不是与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有些方面不到位有关系呢?比如当我们获得了荣誉,同事表示祝贺,我们得意的说了一些自负自傲的话;比如我们帮了人家,人家表示感谢时,我们一边说不客气,一边说“你这事可让我费劲来,一般人根本办不了”等类似的话;比如我们做错了事,有人指了出来,我们还强词夺理;比如我们做生意,朋友的朋友来了,我们确实是给予了很大的优惠,可偏加了一句: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照顾了你等类似的话。总之,因为不懂沟通,不会沟通,费力不讨好的人,随处可见。
那怎样去做,才能与人沟通无障碍,从沟通中得到快乐,并在快乐中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呢?
《沟通是金》从沟通时应具备的心态,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您读后,能够给您提供绵薄的帮助。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又面对的是人与人沟通这样一个大话题,在编写中有欠妥之处,请朋友们批评指教。
目录
第一章沟通时应具备的心态
一、珍惜的心态 二、尊重的心态 三、真诚的心态
四、敞开的心态 五、谦恭的心态 六、平和的心态A
七、平和的心态B 八、快乐的心态 九、配角的心态
十、负责的心态 十一、专注的心态 十二、学习的心态
十三、欣赏的心态 十四、赞美的心态 十五、善良的心态
十六、助人的心态A 十七、助人的心态B 十八、理解的心态
十九、宽容的心态 二十、体会的心态 二十一、感恩的心态
二十二、反省的心态
第二章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表达形式 二、我不重要 三、言简意赅
四、言之无物 五、言不由衷 六、言过其实
七、烦言少讲 八、多听少说 九、讲究忌口
十、插话有礼 十一、婉转表达 十二、话不说死
十三、远离武断 十四、慎下评语 十五、绝不伤人
十六、得理让人 十七、勇于认错 十八、好辩友少
十九、四个恰当 二十、快感为上
后记
第一章 沟通时应具备的心态
一、珍惜的心态
古人道:“熙熙为利而来,攘攘为利而往”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有利益能坐下和你谈,无利益懒得理你,这种现象能见到吧?可什么又是最大的利益呢?
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养一些门客(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帮闲:文人受有权有势的人豢养,给他们装点门面,为他们效劳。)。当时齐国宰相孟尝君手下门客数千,只要来投奔他的人,他一律给予帮助和招待。他相信人之能力各有其用,不因某人能力小而弃之。他的这种过人的看法,使他在危难之时得以化险为夷。
老齐王去世后,新即位的齐王觉得孟尝君权势太大,便不断地限制他。孟尝君很不自在,秦昭王得知后,便派人去劝孟尝君去秦。孟尝君犹豫再三,还是去了秦国,希望能一展其能。
等孟尝君到了秦国后,秦昭王却听信手下进言,认为孟尝君靠不住,将其软禁了起来。孟尝君后悔不已,思谋脱身之计,便托人找到秦王最宠幸的燕姬,许以重金,求她向秦王说情放走自己。
燕姬说:“若把银狐裘送我,我定当效力。”
孟尝君是有一件天下闻名的银狐裘,但因入秦时为讨好秦王已送给秦王。如今已被秦王封存在国库中当宝贝,哪里还有第二件呢?
他正在发愁时,却有一名手下门客自告奋勇,说他可将银狐裘偷来。孟尝君一听大喜,那门客果然偷技高超,将银狐裘偷出。
燕姬得了皮衣,向秦王吹枕边风,秦王答应放孟尝君回去。
得到王令,孟尝君连夜逃命,唯恐秦王反悔。在半夜时刻来到了函谷关下。当时秦国有规定必须在鸡叫时才能开关,而这时身后却隐隐传来马蹄声。孟尝君焦急万分,此时手下一门客说他会学鸡叫,可使秦人开关。果然那人学起鸡叫惟妙惟肖,引得城内鸡随着啼叫。守关将士听见鸡叫,于是验证放人。他们走出不久,果然有飞马来传达秦王命令让扣下孟尝君,但这时孟尝君已逃出了秦境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尚能明白人是最大的利益,可能为我所用,因此去善待身边的每个人,作为现代人我们是不是要学习他这种心态,去珍惜每个有缘与我们交流的人,以人为本,广结善缘呢?
这世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是人啊!我们不知道我们明天会遇到什么事,但当我们每天以珍惜的心态去面对每个人时,我们一定会知道,我们会福多祸少!
以人为本,从珍惜的心态开始。
二、尊重的心态
有一句成语叫“嗟来之食”讲的是春秋时,齐国闹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人在路上向灾民施舍食物。他对一个路过的饥民说:“嗟!来食!”(哎!来吃吧!)那人听了很生气,瞪着眼睛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了这个地步的!”后用“嗟来之食”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黔敖与饿汉的沟通是失败的。他失败在哪里呢?失败在沟通时没有尊重对方,致使他想做善事,却留下了千古遗憾。联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当我们处于强势时,也犯过黔敖这样的毛病?
我们一定要清楚,当与人沟通时,无论对方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有多差,我们都要怀着一颗尊重的心态面对他,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你敬人一尺,人会还你一丈,被人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
处于优势时待人的态度,是品德的真实写照。
三、真诚的心态
假冒伪劣的商品,大多数人都对之深恶痛绝。那如果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胸中揣着个假冒伪劣的心态,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都希望对方能敞开胸怀,不遮不掩的与我们对话。换位想一下,难道对方不也是希望我们这样吗?有句话说得好:“要想朋友够朋友,首先自己要够朋友。”歌里不也这样唱么:“莫怨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炼成金!”
人与人交往贵在真诚,处事百巧不如诚。别指望用伪真诚换取别人的真真诚,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用真诚的心态与人沟通,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伪币见不得阳光,真币人人喜欢。
四、敞开的心态
两个人在交谈时,一方是藏头露尾,另一方也是拐弯抹角。这样的沟通可以产生好的效果,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人与人谈话,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石,才可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交流双方各怀鬼胎,那谈的只能是鬼话。
“信人己诚,疑人己诈。”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都是诚实的,但是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的,但自己已经先成了虚诈的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人都想当君子,没人愿意做小人,可为什么在付诸于行动时,常有人坦荡不起来呢?
敞开自己与人沟通,是发展亲密朋友的基本条件。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不能以自我开放的心态去与人交往,又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可能吗?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敞开国门,以博大的胸怀和气度迎接着八方来客,国人受益,客人受益。不足以说明一个真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自然人,以敞开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是会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的。
敞开的是大海,开放的是蓝天,谁不爱大海,谁不恋蓝天?
五、谦恭的心态
谦恭一词的意思是,谦虚而有礼貌。
有人评价我们既谦虚又有礼貌,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可好处呢。听到这样的话相信我们心里是甜的。
有人说我们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不知道自己是几时。相必我们心里不是个滋味。
好听话谁都爱听,难听话虽然是真话,听了也不舒服,不是吗?
人们在相互交往后,都对对方有个评价,有的是在自己内心,有的告知了他人。一个亲和力强的人,人们愿意与他多交往,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一个傲横的人,会让人敬而远之。
每个人尽其一生的精力,所掌握的东西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有什么资格向他人摆架子呢?
因此,带着谦恭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自己受益,他人开心。
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大海拥有宝藏,是因为把自己放的很低。
六、平和的心态A
古人道:“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两相动气。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意思是:两个君子说话和做事,没有争斗,是因为相互谦让的原因。一个君子和一个小人说话和做事没有争斗,是因为君子包容小人的原因。有争斗,一定是两小人遇到一起了,互相斗气,双方受害。
同样是交往,只要有君子在,便是和谐的气氛,因为君子抱有一颗让人、容人的平和心态。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奢望事事别人都和自己想的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认识上的区别”这句话就要从人脑中消失掉。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叫正常。
当我们与人交流时,无论遇到多么激烈的言辞,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我们不就是君子了吗?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七、平和的心态B
儿子当过兵,说他们军乐队指挥遇事总爱说一句:“多大点事。”指挥的气度让人叫好。静心想一想,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哪遇到什么样的事才算是人生大事呢?
天崩地裂、国破家亡一定是大事。高考、落榜、就业、失业、结婚、生子、离婚、得病、死亡等等能算人生大事吗?无非是人生走到一个阶段遇到该办的事,或遇到该遇的事而已。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季中每一天天气的变化有时也是不确定的。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天中的我们也是在变化中度过的。
上午听了成功人士的演讲,当时是热血沸腾,暗自下决心,非干出一番事业,好出人头地。下午上街碰见朋友,聊起了腐败的话题,顿时又觉得世道不公,前途暗淡。心想自己出身平常,没有背景,想干出一番事业,难!平头百姓就过平头百姓的日子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这样混吧。上午的激情荡然无存。
类似这样一天内心里的变化,我们是不是都有过亲身感受?有这样那样的想法,都属正常。不正常的是这人啥想法都没有。当人们内心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是要写在脸上的,体现在语言上甚至是行动上。
我们知道,喜怒哀乐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人们对所遇到的事物的自身感受。就如同大家熟悉的一个故事一样:有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开染坊,小儿卖雨伞。晴天她愁小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是愁大儿染坊的布无法晾晒,日子久了,老太太愁出了病。有人来看她,说道:“老太太你的命真好啊,晴天你大儿生意好,雨天你小儿生意好,你是晴天雨天都不愁啊。”听此话后,老太太豁然省悟。从此不再发愁,身体也渐渐的好了。
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心态,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我们对“大事”有了认识,当我们清楚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随遇而变的,当我们明白了感受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反应时,我们再与他人沟通时,自己首先要持一颗平常心。当对方有一些过激的言辞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交流,并及时反省自己是不是说了不妥的话,伤到或刺激了人家。如果能做到这些,沟通能不是金吗?
和风处处受欢迎,飓风到来不见人。
八、快乐的心态
这世上什么最宝贵?当然是人最宝贵。“以人为本”这句话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这句话表达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敬畏,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程度,这句话让人温暖。
人生短暂,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天天在和我们宝贵的同类,人,打交道。可我们又能同多少人面对面的交流呢?
当我们拥有了这个机会,与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交谈时,在茫茫人海中,在短暂人生中这份“缘”来之不易啊!缘就是关系。人与人有了关系,彼此是否能成为交心的朋友,就看我们怎样去掌握了。
珍惜这份“缘”我们就多个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忽视这份“缘”,朋友就会同我们擦肩而过。人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同理难道朋友对我们来说不也是“关键时候朋友少”吗?
如果有人愿意搭理我们,我们是发自心底的心花怒放,面带春色的去与人家交流,那这次沟通的结果如何,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快乐面对每个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九、配角的心态
谈话时,两个人或多个人同时开口讲话是个什么场景,想必大家都有感受吧。是不是既说不清事,又让人觉得抢话说的人缺点什么。如果参与谈话的人都能以配角的心态去与人沟通,是不是大家既能把话说清楚,又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气氛。
会说话很重要,会倾听更重要。因为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已知道的,而别人要说的是我们未必知道的。
谈话时,如果我们以配角的心态去面对他人,就不会没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话,就不会抢话说,就会专注的听别人的意见,就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我们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就会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人们就愿意与我们交流,愿意与我们相处。
对别人来说,我们都是他生命舞台上的配角。
十、负责的心态
沟通时,涉及到的话题会很多,有求助的,有议论他人的等等。当遇到他人救助时,我们做不到的,千万不要承诺什么,一定要以诚相告,以免误人大事。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常有,当有人求助于某人时,这人明知此事自己做不到,却不坦言相告,反而说什么我给你试试看之类的话,耽误人家的事。
对有把握能做到的事,也不要把话说死。因为世事难料,我们能掌握的毕竟有限。一旦答应了人家的事,要信守承诺,尽全力去做,并要善始善终。
这世上,谁不议人,谁又不被人议呢?交流中,议论他人时,不可人云亦云,口无遮拦,养成说人闲话的毛病。如果这样,将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相左。并且作为一个谈话的当事者,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不美的形象。因此,议人不足时,最好是有话当面说。最差也要牢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古训。
说话是否负责,反映的是品德的高低。说话负责,利己利人。
十一、专注的心态
试想一下,当我们在与他人谈话时,对方却心不在焉,旁顾左右而言他,啥感受?当观察到这种情况时,要替对方着想,马上收住话头,询问对方有什么事,看是否能帮上忙,并征求人家意思,看是否找时间再谈。
反过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当我们与人谈话时,心中另有急事时,要及时告知对方,得到对方的理解后,暂时结束谈话,另约时间再谈,不要敷衍搪塞人家(特殊情况除外)。
如果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存在的话,那我们就要静下心来,一心一意的与人家交流。
尊重他人,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十二、学习的心态
在一本企业文化宣传的手册上,有这样几句话:“人人是老师,处处有学问,时时能学习。”很有道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人们紧学慢学都觉得跟不上趟,能与他人沟通是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回想一下,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是不是有不少是在与他人交流时得到的。因此,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心中装着求知的欲望,本着学习的心态,不学到新的、有益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向所有的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十三、欣赏的心态
有个小男孩,经常在自家家具上刻画,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父母亲是软硬兼施,想尽招数也不见成效。只好请心理学家来帮忙。心理学家为男孩买来了雕刻工具,并且教他如何使用,如何设计,当男孩刻出一样东西后,心理学家是大加赞赏:“你雕刻的作品是真不错,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能雕的这样好。”孩子非常开心。
一天,当心理学家来到男孩的房间时,见以前乱糟糟的房间已被收拾一新。“是你收拾的吗?”心理学家问男孩,“是的”男孩骄傲的回答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男孩说:“我想你一定喜欢我这样做。”
心理学家换了个角度去看男孩在家里乱刻画的行为,欣赏他潜在的艺术才能,帮助他,鼓励他去雕刻作品,不光发挥了孩子的爱好才能,也改掉了他乱刻乱画的毛病,并得到了孩子对他的回报。
有这样一句话:“欣赏每一个孩子”。实际上何止孩子需要欣赏,成年人也有被人欣赏的渴望。并且每个人也确实有令人赏识的地方。希特勒是个恶魔吧?他也有让人赏识的部分,如他的演讲口才就令众多的德国人折服,遗憾的是他的才能用错了地方。
当我们与人沟通时,努力发掘对方的优点,并带着欣赏人家这些长处的心态与之交流。尝试一下,这样的沟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欣赏他人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妙药。
十四、赞美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寓言,说从前有个胖老太太到地里去收白菜,经过一个山洞,见洞里有十二个人,这十二个人实际上是月神,分别代表着一年中的每个月。他们问道:“老太太,你说说看,一年中哪个月最美呀?”
“都美”胖老太太回答道:“一月有雪,一片北国风光,景色真迷人,二月里有春雨,滋润着万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她把十二个月挨个都赞美了一番。
月神们对她说:“老太太,你赞美了我们,我们要给你报酬,把你的手帕给我们。”他们在胖老太太的手帕里放满了东西。老太太谢了十二个月神后,回到了家。
回家后,她打开了手帕,一堆金币出现在眼前。她高兴的对儿子们说:“看我给你们带回什么东西了,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挨饿了。”胖老太太全家过上了好日子。
邻居家有个瘦老太太见她家日子突然过得好,就问胖老太太怎么回事,胖老太太就把遇见十二个月神的事说了。
“我也要去找他们。”瘦老太太迫不及待的动身去十二个月神住的地方了。找到月神后,瘦老太太向他们问候说:“你们大家好!”
“你说说看,一年中哪个月最美?”月神问。
“哪个月最美?我看都不怎么样,一月下雪,把个路闹的滑不唧唧的,让人总摔跤,二月下雨,阴冷阴冷的,让人身上不舒服……”
“好,好。”月神们说:“把你的手帕给我们,我们要送给你东西。”他们在瘦老太太的手帕里放满了东西。
瘦老太太谢了月神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进门后就对儿子们说:“看我给你们带回什么了?从今以后,我们也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她打开手帕一看,里面是一堆垃圾。她气极了,马上跑到胖老太太家责备她骗了自己。胖老太太问她:“月神们问你哪个月最美,你是怎么回答的?”瘦老太太就把自己对月神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唉,原来是这样”胖老太太笑道:“老姐姐,别人要是只说你短处,不看你长处,你怎样对待她?”瘦老太太沉默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连神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何况我等肉身之人呢?
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们最殷切的需求。沟通时我们要从长相、穿着、言谈、学识、社会地位、升职、升学、买车、买房、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及时捕捉到对方值得赞美的地方,发自内心的,不吝啬的说出想夸对方的话。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双方都会感到惬意的。
真诚的赞美他人是永不亏本的投资。
十五、善良的心态
杰弗逊是美国的一位总统(1743年——1826年),年轻时经历的一件事,影响着他的一生。
一天,他骑马过一条河,远远地见一个老人站在河边似乎在等什么。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河上没桥。虽然河水不深,但这样的天气蹚水过河会使人生病的。杰弗逊心想,老人是在等有骑马的人过来带他过河吧。
这时,一群骑马的人来到了河边,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老人身边经过到了河的对岸。老人站在那里始终没动。杰弗逊感到诧异,不知老人为何站在河边。心中琢磨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老人跟前,这时,老人看着他的眼睛说:“先生,你能带我一起过河吗?”
“当然可以,上马吧!”杰弗逊毫不犹豫的说道。过河后,老人下了马,杰弗逊好奇的问道:“老先生,有件事我不明白,在我之前有那么多人骑马经过您的身边,您都不让他们带您过河,而当我经过时,您却叫住了我,这是为什么?”
老人平静地说道:“我在他们眼中没有看到爱,向他们提出要求,即使同意带我过河,也是勉强的。而我在你眼中读到了同情、爱与宽容,我知道你会情愿帮我的。”
听完这话,杰弗逊若有所悟的说道:“感谢您刚才所说的话,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件事一直在影响着杰弗逊,这以后,他做事更是以善待人,赢得了很多美国人的信任。
这虽然是二百多年前的事,能传播到今天,可见善心对人们的影响之大。
在人际交往中,善心是互爱互助的桥梁,我们在与他人交谈中,对方如果说出他的一些隐私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时,如失去亲人、身患疾病、婚姻失败、升迁无望、工作不顺心、经济窘迫呀等等,我们要意识到,这是对我们难得的信任,对这份情要倍加珍惜。千万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有幸灾乐祸的心态或到处去说。
当一个人向我们倾诉他的不幸时,是想宣泄一下压抑在心中的烦闷和痛苦并希望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安慰和帮助。这时,我们要象善良的杰弗逊总统那样,尽我们的能力给予对方帮助,为他人得而喜,为他人失而忧。让“善良”这个天使时刻伴随着我们,使每个接触过我们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爱。
一个人如果是让善良给控制了,他将是多么令人喜爱呀。
十六、助人的心态A
在富爸爸系列丛书之五《年轻退休》第54页中有这样一段话:
“找一张纸,写出你对下列问题的答案。
我怎样才能以更少的劳动为更多的人服务和获得更好的价格?
如果你找不到任何答案,那就继续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能找出答案并且严格执行,你就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这虽然是用于教导人们如何致富的一段话,但也给我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带来了一些启示。如果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心中无条件的、真诚的常装着“我怎样做才能对他有用呢?”的愿望时,帮不到别人,可能吗?
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幽默大师卓别林的一次经历,就印证了这句话。有一次卓别林在街上遇到一个他并不认识的流浪汉,提出来让他帮助解决午饭的要求,卓别林爽快的答应了。
吃饭前,卓别林问流浪汉:“你怎么知道我会请你呢?”
“我知道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流浪汉说完便毫不客气的吃了起来。酒足饭饱之后,流浪汉向卓别林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卓别林认真的听着。
当他们告别时,卓别林向流浪汉表示谢意,流浪汉大惑不解“你为什么要谢我呢?”“噢,是这样,谢谢你给我讲了这么多你的经历。”卓别林诚挚的说道。
在与这个流浪汉的交谈中,给卓别林带来了灵感,他大受欢迎的头戴一顶破旧的礼帽,手持一根拐杖,足登一双翘头大号鞋,留一撮牙刷式小胡子的形象,谁又能说能没有这个流浪汉的影子呢?
再有,无偿献血作为许多国家都在实行的互助制度,不是更进一步地诠释了助人即助己的道理吗?
仁爱之心装在胸中,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十七、助人的心态B
有人问圣人:“地狱在哪里?天堂又在哪里?”圣人没回答,拉着那人的手来到了一间大屋子里。屋子当中有一堆熊熊燃烧的火,上面吊着一个很大的铁锅,锅里的汤飘散着令人垂涎的香味。周围挤满了面黄肌瘦的人,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长把的大汤勺,因为汤勺太短太小就舀不上香汤了。人们争着舀汤,由于汤勺把长个大,用它将热汤喝进自己嘴里已经不容易了,再加上人们的争抢,舀上汤的人不是烫了自己的嘴脸,就是将热汤洒在了别人的头上和身上。于是,人们互相责骂着,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圣人对跟他来的人说:“这就是地狱!”
离开这间屋子,圣人带问他话的人来到了另一间大屋子里。同前面去过的那间屋子一样,这屋里也是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吊着一个很大的铁锅,热汤同样也散发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许多面色红润的人围在大铁锅旁,有次序的相互用长把汤勺喂着对方香汤。就这样这些人相互帮助,使每个人都喝到了香汤。
圣人对带来的那人说:“这就是天堂!”
地狱是比喻黑暗而悲惨的生活环境,天堂比喻的是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相信没人愿意下地狱,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天堂。
如果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心中无条件的、真诚的装着“我怎样做才能够对他有用呢?”的愿望时,我们帮不到别人可能吗?这样,我们不就已经拥有了人间天堂了吗?
别人不在乎你有多少,而在乎你能给他多少!
十八、理解的心态
每个人的遗传、性格、爱好、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等等都与他人或多或少有差别。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所以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
对同一事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属正常反应。
客观事物是什么样,取决于主观思想怎么看。我们的意识相对于别人来说就是客观事物,反之同理。沟通时,我们说是我们的思想表现,人家听是人家的思想活动,反之同理。沟通时,两种或多种思想能达成一致,叫互相理解了。达不成一致,也可以理解。
《哈姆雷特》是四百多年前出生的著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叙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及语言表达描写的详尽深刻,看后人们反响强烈。因此流传下这样一句话:“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明明就一个王子,怎么一百个人看了就成了一百个王子了?岂不咄咄怪事?这就是人们在对同一事物认识上的差异性所导致的结果。
当我们理解了上面的所述之后,与人沟通时,去穷尽思维的理解别人,对方有什么样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谁又能保证那一天,没准我们的表现在别人眼里也是另类呢,我们也需要别人理解。
思想的五彩缤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十九、宽容的心态
人们在交谈时,因为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事物有可能各持己见。谈的激动时,难免会说一些过头的话、难听话。此时,如果我们受对方情绪影响也以牙还牙,针尖对麦芒,那这样的沟通可以说是失败的。
哪怎样才能避免类似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拥有一颗海洋般宽广的心很重要。
在《学会宽容,懂得珍惜》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少年常为小事与人争吵。父亲为了点化他,有一天问他:“孩子,你喜欢大海吗?”
“喜欢啊,一望无际的蓝,很广阔,多美啊!”少年回答道。
“那我问你,一滴墨水滴到碗里和滴到海里有什么不同啊?”
少年没明白父亲的用意:“不还是一滴墨水儿,有什么不同啊?”
父亲摇了摇头:“有很大的不同,碗里的水染黑了,而大海还是本色。”
“因为碗的容量小,而大海那么广阔,所以才能保持本色了。”少年有所感悟了。
“这就对了孩子,只有当一个人的心胸从一小碗的容量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时,他才能包容一切是非曲直,容纳一切恩恩怨怨。拥有海洋般宽广胸襟的人,才是我们欣赏和爱戴的人。”父亲意味深长的说。
少年似乎明白了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再也没和别人发生争吵了。
十八世纪的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如果美德可以选择,请先把宽容挑选出来吧!”
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习的拥有这份美德吧,因为拥有了她,我们再与他人沟通时,大家都会惬意的。
学会宽容,烦恼将会和我们无缘。
二十、体会的心态
有这样一篇短文叫“智者的四句箴言”。这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怎样去理解每句话的含义?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指在我们痛苦忧伤或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会减轻一些,狂喜会变得平和一些。
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指为他人喜而喜,为他人忧而忧,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
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指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不要侵犯他人的利益。
把自己当成自己,是指我们是不断在变化中的我们,要与时俱进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让我们结合伟人这句话,将上面所说的四句箴言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用体会的心态对待他人,为他人得而喜,为他人失而忧,与众人搭起沟通的心桥,让更多的朋友团结在我们身边。
要想知道,打个颠倒,打个颠倒,你就知道。
二十一、感恩的心态
在这个地球上,在这茫茫人海中,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多少机会,同多少人接触呢?
是他们或谆谆教导,或以身作则,或潜移默化地使我们懂得了真、善、美、爱、自尊、自信、诚信、信任、喜悦、骄傲、满足、感动、同情、怜悯、责任、义务、权利……很多很多。没有他们,哪有今天丰富多彩的我们。珍惜每次交谈的机会吧!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与人沟通这事上,理所当然的心态是最麻烦的事。
我们知道社会是一所开放的大学,每个人又是一本书,当人家向我们打开时,要带着感谢的心去读他,因为在这“书”里,我们会发现很多珍宝。
有人与我们交流,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恩赐,是命运对我们的恩惠,要牢牢抓住这些机会,带着感恩的心去与之沟通、交往、发展……
沟通就是受惠,要常把这恩惠藏在心底。
二十二、反省的心态
说话和写文章不同,是即兴发挥,现场直播。文章写错了,在没有让别人看之前,我们认识到了,可以把它改过来,等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起码是个我们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的东西了。谈话却大不同,交流的对象,他人的情绪,时间,地点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思维活动,语言组织等等。说一句话不可能让我们推敲来,推敲去,因此说错话是难免的。虽然是谁都难免说错话,可我们决不能姑息自己,任“谁都难免说错话”这种心态存在,在交流时放纵自己。如果这样,日久天长便养成了一种习惯,真成了那样,那真的是好麻烦。
怎样才能不养成或者改掉上面所说的这个坏习惯呢?
有人将人类的智慧总结为这样几大类:语言智慧,逻辑算术智慧,视觉智慧,肢体智慧,音乐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反省智慧。
虽说自我反省需要智慧,但更需要时常具备自我反省的心态,每当谈话中出现了不愉快,不理解的情况,当时和事后我们要静下心来反躬自问,自己哪块出了问题?找到问题后,引起注意,不要让同一块石头绊倒我们两次,甚至多次。
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心态,我们与人沟通的质量不想提高恐怕都不由我们了。
求全别人,不如反省自己。
第二章 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表达形式
交流时,眼神、笑容、声调、语气、肢体、词语等都在传递着信息。这些方面表达的优劣,关系到沟通质量的高低。
(一)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它将主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很难掩饰的展现了出来。所以,不要说的和想的是两回事,若不然,我们的眼睛可就会去告密的。做个诚实者,会得到人们的喜欢的。
(二)笑容:
这世上什么最美?是我们善意、友好、纯真的笑容。那这世界上这最美的源泉在哪呢?当我们真心的重视和欣赏每个与我们交往的人时,这个源泉也就有了。
(三)声调:
交流时,要多注意周围的环境及对方的反应,及时的调整声音的高低。不要吵人或让人听不清我们在说什么。
(四)语气:
语气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一句话,口气不同,意思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我爱你!”和“我爱你?”从字面上看,区别在于头一句用了感叹号,后一句用了问号。如果讲出来,头一句的爱恋之情和后一句的质疑之意,便溢于言表了,听者就能更深切的感受到说者的真实意思了。
由此可见语气在沟通时的重要性。交谈时忌用责怪、埋怨、刻薄、蔑视、恼怒、冲动、幸灾乐祸、漠不关心等消极的语气,要多用自信、信任、谦虚、温情、同情、感动、喜悦、满意等积极的语气。
(五)肢体:
交流时,肢体也充当着传达信息的角色。如点头表示同意、承认、肯定、感谢、理解等意思,摇头则反之。手势在交流中用的较多。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忌用食指或多个手指指点对方,也不要以脚代手去指点人或物。非要用手指向对方时,要手心向上,手掌呈微握状,以较慢的姿势完成此动作。
(六)词语:
与人说话是希望对方能明白我们想要干什么,同时也需要闹明白对方在说什么。词语作为沟通的核心部分,事关重大。认识、了解、掌握我们要说的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是良好沟通的最基本的技能。若不然,概念模糊,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怎可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呢?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多留心,多学习,尽可能多的弄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这样,对于表达我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大有益处。
二、我不重要
我不重要不是说要自卑,而是指在与人交流时,要有君子风度,礼让于人,即使受到误解,遭到委屈,也用不着疾言厉色待人,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做人没有一些气量,怎么可能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呢?
三、言简意赅
同样一件事,有人用一句话说清楚了,有人讲了好多句才让人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这看似小事,却反映出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低,思维方式的对错,语言驾驭能力的熟练程度。因此,沟通时,刻意地要求自己养成言简意赅的习惯,我们轻松、对方也不累。
四、言之无物
人与人的交流,本身也是知识的分享。如果我们爹是爹来,娘是娘的与人家折腾一气,一是浪费宝贵的时间,二不是也显得咱们缺点什么吗?因此,即使是侃大山也侃出点有用的东西,侃出点水平来。
五、言不由衷
场面上,讲一些客套话,虚辞,这大家都可以理解。如果在与人沟通时,尽玩的虚的,那我们可就是自己在把“沟通”给变成“堵沟”了,怎么可能为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六、言过其实
有这样一段对话,甲对乙说:“你和丙说话时,带上个盆。”“为什么?”乙不解。甲说:“你把他说的话拧一拧,不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让你带盆和他说话了吗?”
如果我们与人交流时,言过其实,人们对我们的信任将会降低,最终受害的是谁呢?
七、烦言少讲
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话虽这样说,可我们也需细分析一下,当有不如意的事发生时,是因我们而起,还是我们判断上出了问题。因我们的言行带来了麻烦事,多反省自己,明白了,也就没有烦言了。判断上出了问题,就换个位置想问题,如同前面我们所讲的,以理解的心态去看问题,很可能以前认为是烦心的事,没准就变成了开心事。因为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思想造成的。
当然,确实遇到一些闹心的事,找知心朋友倾诉一下,是非常必要的。但忌逢人便讲,长年不忘。如果那样,我们可就成了新一代的祥林嫂了,不讨人喜欢了。
八、多听少说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既然自己想当别人的老师,那说的一定少不了。谈话时间大都让我们占了,说了一大堆我们认为对人家有用的东西,人家需要什么,我们弄清了吗?再说谈话时间都让我们占了,这样对人家公平吗?因此,牢记一句老话吧:“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真能做到了,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九、讲究忌口
人常说:“当着和尚不说秃,当着麻子不说坑。”说话时讲究方式,不用对方忌讳的词语,是对人尊重的表现,是有修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想要达到良好沟通效果的必修课。
十、插话有礼
谈话时,当我们确实需要打断他人的话时,一定要有礼貌的说些如:“不好意思了,我打断您一下,您说的确实不错。我也谈一点看法好吗?”或“不好意思了,打断您一下,我另有急事要办,我可以先说两句吗?”等类似的客套语。忌不进行预热,就直接上阵把人家的话打断了。
十一、婉转表达
为了表示诚实,沟通时有人会这样说:“我这人说话可直了。”直言不是什么坏事,说明能将自己的真实思想表达出来。如果能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要否定对方的观点,直接说:“你这说法不对……”和婉转的说:“你确实有独到的见解,不过,在一些方面,我想谈一些我的看法……”这两种交流方式,不言而喻,是后一种使大家都有面子,谈话气氛也不容易尴尬,何乐而不为呢?
十二、话不说死
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培根(公元1561年——1626年)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以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受到一些启发,在与人交流中,少用或慎用,肯定、绝对、一定、保证、没问题等词语。因为事事难料,凡事总有意外,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说话在前,事物变化在后,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把话说死了,事情发生了变化,怎么收场?怎么面对他人?
十三、远离武断
武断一词有三层意思:首先是指只凭主观作判断,其次是形容言行主观片面,最后是说妄以权势裁断曲直。当我们了解了武断一词的含义后,再回头想想,在生活和工作中,自己是否也曾进行过或遭遇过类似的言行。如有,现在感受更深刻了吧?所以,与人沟通时如能抛弃武断,我们会少犯错误的,并赢得别人的敬重。
十四、慎下评语
交流中,我们谈论的无非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对人和事的评论,有几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只凭主观感受脱口就下结论;另一种是因为对所谈的人和事不很了解,不表态;再一种是以慎重和科学的态度对所谈的人和事下评语。
采用以上哪种方式与人交流,我们各有选择,只是在对人和事下评语时,如果心中常想着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所下的评语会更科学一些。
十五、绝不伤人
老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沟通中,无论何种情况下,严忌恶言伤人。恶言伤人只能将谈话的目的破坏,或者彻底毁掉。给自己树敌,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是最愚蠢的举动。
恶语伤人也是个人涵养不到位的表现,即使是对方伤害了我们,我们也用不着“因为对方燃起了一把火,我们就把自己烧死。”还有,如果我们确实很难管住自己的舌头不去伤害别人,那就将下面这句话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去吧。
“他有一种好挖苦别人的性格。既然他使别人害怕他的机智,他也就需要害怕别人的记忆。”
十六、得理让人
交流时,难免在同一件事上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发生辩论。如果我们的认识符合科学道理,只须用温和的态度将事情讲明白,大没有必要咄咄逼人,得理不让人。如果这样,虽然我们看似取得了胜利,实质上已经违背了“语言是团结的桥梁”这个真理,若长此以往,养成了习惯,不能说不是我们人生的一大缺憾。
十七、勇于认错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重要的是当我们说错话,做错事后,采取地是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交流时,如果已认识到自己不对了,还要强词夺理,胡搅蛮缠,那只能令人讨厌,让人鄙视。
想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赢得别人的心,必须勇敢的面对错误,及时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十八、好辩友少
沟通时,为了一些鸡零狗碎的事,以丁是丁,卯是卯的精神,非要与人家争个高低,最终是以面红耳赤的努力,获得了这场争辩的胜利。但,却可能是失去了一个朋友(当然,胜利者是不会这样认为的)。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啊?
如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我们采取妥协的态度与他人沟通,沟通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比如:人家说鸡蛋是方的,我们就说:“对!把它垒起来吧。”
幽默的去处理每次辩论,辩友会与我们贴的更近。
十九、四个恰当
我们是不是常遇到这样的人,他说的话没错,说话也无恶意,可令人遗憾的是,他讲的话却不受人欢迎。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不把说话当成很重要的事去对待。换句话说,是没有认识到“人生唯有说话是第一难事”。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人家生了孩子,大家都去庆贺,免不了要说几句。一个人说:“这孩子长得好啊,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家人听了非常高兴。又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要死的”。家人立即将他打了出去。说孩子大富大贵的人是在说谎,说孩子终会死的,是句实话,当家人不爱听。如果既不想得罪别人,又不想违心,那就说:“这个孩子,哈哈!哈哈!嗯,这个,哈哈哈!”
看完上面这段叙述,我们是不是得到了一些启发啊?说话时要掌握好四个恰当:对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说恰当的话。如在交流时,时时能做到这四点,我们可以为自己自豪一把了。
二十、快感为上
快乐是每个人的追求。能够时时给他人送去快乐,应该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追求。当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每次都能为他人带来快乐,让与我们接触过的人,在现场时开心,回想起来时愉悦,那我们就达到了与人交流的最高境界了;
沟通是金!
后记
人生真是短暂,还没有觉着怎么过呢,半个世纪的光阴我已虚度。回想过去,自己心智的成熟也才是近几年的事,多年来,因懵懂无知,不知道从各方面去充实自己,做人做事的水平太低,记不清自己的言行伤害过多少人。现在一想起来便是暗自惭愧。
近年来,由于工作原因,与社会各阶层人们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优秀品德,如善待他人,包容他人,真诚待人,反省自我等等。对自己做人做事有了极大地帮助。在从众人身上吸取这些有益养分的同时,自己也主动地去看一些书,再加上在工作中,也需要写些东西,讲些东西。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写和说不仅仅是给别人看和听,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要写给和说给自己看和听,尤其是所谓的有关人生道理方面的文字和话语。
从写《沟通是金》至今,回头想想,自己纸上说的挺明白,可在生活中又常糊涂,用感性来代替理性做事,说一些与《沟通是金》精神相反的话。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下定决心写《沟通是金》的目的,一方面是想与大家去分享人与人沟通时,应知晓的道理,能为大家在处理好人际关系上提个醒,帮个忙。更重要的也是对自己以后在做人做事上起个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促进的作用。
《经济师》杂志社编委会办公室主任
发行部主任、编辑 王玉山
联系电话:13015348458
2009年1月18日
学会沟通,事半功倍。
我们用合适的字眼,合适的口气,可以把地球推动。
说话是人生第一难事,与人沟通更是大有学问。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起来通畅顺当,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去适应别人,理解别人,逐步做到沟通是金。
这是一本帮你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必读之作。认真研究它后,你的交际本领一定会有所提高。书中会让你找到怎样与他人顺畅沟通的秘方,协助你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让你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
序
语言承载着思想,思想承载着精神。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精神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骨子里的东西,反过来说这句话就是精神决定着思想的认识和语言的表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是半个世纪前人人会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从语言的运用,思想阐述的高度和深度,到反映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气势上,可以说是对“语言承载着思想,思想承载着精神”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
每天我们都在用语言,人类所特有的这个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与他人进行着沟通,沟通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沟通技法水平的高低。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与人沟通是必修课,是终身课。
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在与他人进行着沟通,只是这种沟通是一种生理需求的本能沟通。通过这种哭闹的沟通方式,我们来得到保护和满足。随着我们的长大,对个人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述的:从对生理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表现、施展才能、发挥天资、创造性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认识周围环境的需要、美、同情心、井然有序、和谐的美学上的需要等等。要将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要得到这些帮助,我们必须会沟通,否则,我们很难如愿以偿。
静心想一下,有些事为什么我们办起来很顺利,有些事虽然我们费了好大的劲也没办成或没办好。反省一下自己,这事没办成或没办好,是不是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出了问题?
正常人没人希望自己过得不好。可能你在想,我真的挺努力,也是一片诚意待人。可为什么有时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过得也不开心。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静心回忆一下,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是不是与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有些方面不到位有关系呢?比如当我们获得了荣誉,同事表示祝贺,我们得意的说了一些自负自傲的话;比如我们帮了人家,人家表示感谢时,我们一边说不客气,一边说“你这事可让我费劲来,一般人根本办不了”等类似的话;比如我们做错了事,有人指了出来,我们还强词夺理;比如我们做生意,朋友的朋友来了,我们确实是给予了很大的优惠,可偏加了一句: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照顾了你等类似的话。总之,因为不懂沟通,不会沟通,费力不讨好的人,随处可见。
那怎样去做,才能与人沟通无障碍,从沟通中得到快乐,并在快乐中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呢?
《沟通是金》从沟通时应具备的心态,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您读后,能够给您提供绵薄的帮助。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又面对的是人与人沟通这样一个大话题,在编写中有欠妥之处,请朋友们批评指教。
目录
第一章沟通时应具备的心态
一、珍惜的心态 二、尊重的心态 三、真诚的心态
四、敞开的心态 五、谦恭的心态 六、平和的心态A
七、平和的心态B 八、快乐的心态 九、配角的心态
十、负责的心态 十一、专注的心态 十二、学习的心态
十三、欣赏的心态 十四、赞美的心态 十五、善良的心态
十六、助人的心态A 十七、助人的心态B 十八、理解的心态
十九、宽容的心态 二十、体会的心态 二十一、感恩的心态
二十二、反省的心态
第二章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表达形式 二、我不重要 三、言简意赅
四、言之无物 五、言不由衷 六、言过其实
七、烦言少讲 八、多听少说 九、讲究忌口
十、插话有礼 十一、婉转表达 十二、话不说死
十三、远离武断 十四、慎下评语 十五、绝不伤人
十六、得理让人 十七、勇于认错 十八、好辩友少
十九、四个恰当 二十、快感为上
后记
第一章 沟通时应具备的心态
一、珍惜的心态
古人道:“熙熙为利而来,攘攘为利而往”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有利益能坐下和你谈,无利益懒得理你,这种现象能见到吧?可什么又是最大的利益呢?
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养一些门客(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帮闲:文人受有权有势的人豢养,给他们装点门面,为他们效劳。)。当时齐国宰相孟尝君手下门客数千,只要来投奔他的人,他一律给予帮助和招待。他相信人之能力各有其用,不因某人能力小而弃之。他的这种过人的看法,使他在危难之时得以化险为夷。
老齐王去世后,新即位的齐王觉得孟尝君权势太大,便不断地限制他。孟尝君很不自在,秦昭王得知后,便派人去劝孟尝君去秦。孟尝君犹豫再三,还是去了秦国,希望能一展其能。
等孟尝君到了秦国后,秦昭王却听信手下进言,认为孟尝君靠不住,将其软禁了起来。孟尝君后悔不已,思谋脱身之计,便托人找到秦王最宠幸的燕姬,许以重金,求她向秦王说情放走自己。
燕姬说:“若把银狐裘送我,我定当效力。”
孟尝君是有一件天下闻名的银狐裘,但因入秦时为讨好秦王已送给秦王。如今已被秦王封存在国库中当宝贝,哪里还有第二件呢?
他正在发愁时,却有一名手下门客自告奋勇,说他可将银狐裘偷来。孟尝君一听大喜,那门客果然偷技高超,将银狐裘偷出。
燕姬得了皮衣,向秦王吹枕边风,秦王答应放孟尝君回去。
得到王令,孟尝君连夜逃命,唯恐秦王反悔。在半夜时刻来到了函谷关下。当时秦国有规定必须在鸡叫时才能开关,而这时身后却隐隐传来马蹄声。孟尝君焦急万分,此时手下一门客说他会学鸡叫,可使秦人开关。果然那人学起鸡叫惟妙惟肖,引得城内鸡随着啼叫。守关将士听见鸡叫,于是验证放人。他们走出不久,果然有飞马来传达秦王命令让扣下孟尝君,但这时孟尝君已逃出了秦境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尚能明白人是最大的利益,可能为我所用,因此去善待身边的每个人,作为现代人我们是不是要学习他这种心态,去珍惜每个有缘与我们交流的人,以人为本,广结善缘呢?
这世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是人啊!我们不知道我们明天会遇到什么事,但当我们每天以珍惜的心态去面对每个人时,我们一定会知道,我们会福多祸少!
以人为本,从珍惜的心态开始。
二、尊重的心态
有一句成语叫“嗟来之食”讲的是春秋时,齐国闹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人在路上向灾民施舍食物。他对一个路过的饥民说:“嗟!来食!”(哎!来吃吧!)那人听了很生气,瞪着眼睛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了这个地步的!”后用“嗟来之食”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黔敖与饿汉的沟通是失败的。他失败在哪里呢?失败在沟通时没有尊重对方,致使他想做善事,却留下了千古遗憾。联想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当我们处于强势时,也犯过黔敖这样的毛病?
我们一定要清楚,当与人沟通时,无论对方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有多差,我们都要怀着一颗尊重的心态面对他,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你敬人一尺,人会还你一丈,被人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
处于优势时待人的态度,是品德的真实写照。
三、真诚的心态
假冒伪劣的商品,大多数人都对之深恶痛绝。那如果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胸中揣着个假冒伪劣的心态,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都希望对方能敞开胸怀,不遮不掩的与我们对话。换位想一下,难道对方不也是希望我们这样吗?有句话说得好:“要想朋友够朋友,首先自己要够朋友。”歌里不也这样唱么:“莫怨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炼成金!”
人与人交往贵在真诚,处事百巧不如诚。别指望用伪真诚换取别人的真真诚,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用真诚的心态与人沟通,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伪币见不得阳光,真币人人喜欢。
四、敞开的心态
两个人在交谈时,一方是藏头露尾,另一方也是拐弯抹角。这样的沟通可以产生好的效果,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人与人谈话,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石,才可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交流双方各怀鬼胎,那谈的只能是鬼话。
“信人己诚,疑人己诈。”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都是诚实的,但是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的,但自己已经先成了虚诈的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人都想当君子,没人愿意做小人,可为什么在付诸于行动时,常有人坦荡不起来呢?
敞开自己与人沟通,是发展亲密朋友的基本条件。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不能以自我开放的心态去与人交往,又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可能吗?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敞开国门,以博大的胸怀和气度迎接着八方来客,国人受益,客人受益。不足以说明一个真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自然人,以敞开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是会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的。
敞开的是大海,开放的是蓝天,谁不爱大海,谁不恋蓝天?
五、谦恭的心态
谦恭一词的意思是,谦虚而有礼貌。
有人评价我们既谦虚又有礼貌,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可好处呢。听到这样的话相信我们心里是甜的。
有人说我们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不知道自己是几时。相必我们心里不是个滋味。
好听话谁都爱听,难听话虽然是真话,听了也不舒服,不是吗?
人们在相互交往后,都对对方有个评价,有的是在自己内心,有的告知了他人。一个亲和力强的人,人们愿意与他多交往,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一个傲横的人,会让人敬而远之。
每个人尽其一生的精力,所掌握的东西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有什么资格向他人摆架子呢?
因此,带着谦恭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自己受益,他人开心。
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大海拥有宝藏,是因为把自己放的很低。
六、平和的心态A
古人道:“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两相动气。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意思是:两个君子说话和做事,没有争斗,是因为相互谦让的原因。一个君子和一个小人说话和做事没有争斗,是因为君子包容小人的原因。有争斗,一定是两小人遇到一起了,互相斗气,双方受害。
同样是交往,只要有君子在,便是和谐的气氛,因为君子抱有一颗让人、容人的平和心态。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奢望事事别人都和自己想的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认识上的区别”这句话就要从人脑中消失掉。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这叫正常。
当我们与人交流时,无论遇到多么激烈的言辞,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我们不就是君子了吗?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七、平和的心态B
儿子当过兵,说他们军乐队指挥遇事总爱说一句:“多大点事。”指挥的气度让人叫好。静心想一想,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一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哪遇到什么样的事才算是人生大事呢?
天崩地裂、国破家亡一定是大事。高考、落榜、就业、失业、结婚、生子、离婚、得病、死亡等等能算人生大事吗?无非是人生走到一个阶段遇到该办的事,或遇到该遇的事而已。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季中每一天天气的变化有时也是不确定的。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天中的我们也是在变化中度过的。
上午听了成功人士的演讲,当时是热血沸腾,暗自下决心,非干出一番事业,好出人头地。下午上街碰见朋友,聊起了腐败的话题,顿时又觉得世道不公,前途暗淡。心想自己出身平常,没有背景,想干出一番事业,难!平头百姓就过平头百姓的日子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这样混吧。上午的激情荡然无存。
类似这样一天内心里的变化,我们是不是都有过亲身感受?有这样那样的想法,都属正常。不正常的是这人啥想法都没有。当人们内心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是要写在脸上的,体现在语言上甚至是行动上。
我们知道,喜怒哀乐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东西,而是人们对所遇到的事物的自身感受。就如同大家熟悉的一个故事一样:有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开染坊,小儿卖雨伞。晴天她愁小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是愁大儿染坊的布无法晾晒,日子久了,老太太愁出了病。有人来看她,说道:“老太太你的命真好啊,晴天你大儿生意好,雨天你小儿生意好,你是晴天雨天都不愁啊。”听此话后,老太太豁然省悟。从此不再发愁,身体也渐渐的好了。
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心态,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我们对“大事”有了认识,当我们清楚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随遇而变的,当我们明白了感受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反应时,我们再与他人沟通时,自己首先要持一颗平常心。当对方有一些过激的言辞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交流,并及时反省自己是不是说了不妥的话,伤到或刺激了人家。如果能做到这些,沟通能不是金吗?
和风处处受欢迎,飓风到来不见人。
八、快乐的心态
这世上什么最宝贵?当然是人最宝贵。“以人为本”这句话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这句话表达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敬畏,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程度,这句话让人温暖。
人生短暂,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天天在和我们宝贵的同类,人,打交道。可我们又能同多少人面对面的交流呢?
当我们拥有了这个机会,与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交谈时,在茫茫人海中,在短暂人生中这份“缘”来之不易啊!缘就是关系。人与人有了关系,彼此是否能成为交心的朋友,就看我们怎样去掌握了。
珍惜这份“缘”我们就多个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忽视这份“缘”,朋友就会同我们擦肩而过。人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同理难道朋友对我们来说不也是“关键时候朋友少”吗?
如果有人愿意搭理我们,我们是发自心底的心花怒放,面带春色的去与人家交流,那这次沟通的结果如何,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快乐面对每个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九、配角的心态
谈话时,两个人或多个人同时开口讲话是个什么场景,想必大家都有感受吧。是不是既说不清事,又让人觉得抢话说的人缺点什么。如果参与谈话的人都能以配角的心态去与人沟通,是不是大家既能把话说清楚,又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气氛。
会说话很重要,会倾听更重要。因为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已知道的,而别人要说的是我们未必知道的。
谈话时,如果我们以配角的心态去面对他人,就不会没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话,就不会抢话说,就会专注的听别人的意见,就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帮助我们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就会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人们就愿意与我们交流,愿意与我们相处。
对别人来说,我们都是他生命舞台上的配角。
十、负责的心态
沟通时,涉及到的话题会很多,有求助的,有议论他人的等等。当遇到他人救助时,我们做不到的,千万不要承诺什么,一定要以诚相告,以免误人大事。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常有,当有人求助于某人时,这人明知此事自己做不到,却不坦言相告,反而说什么我给你试试看之类的话,耽误人家的事。
对有把握能做到的事,也不要把话说死。因为世事难料,我们能掌握的毕竟有限。一旦答应了人家的事,要信守承诺,尽全力去做,并要善始善终。
这世上,谁不议人,谁又不被人议呢?交流中,议论他人时,不可人云亦云,口无遮拦,养成说人闲话的毛病。如果这样,将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相左。并且作为一个谈话的当事者,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不美的形象。因此,议人不足时,最好是有话当面说。最差也要牢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古训。
说话是否负责,反映的是品德的高低。说话负责,利己利人。
十一、专注的心态
试想一下,当我们在与他人谈话时,对方却心不在焉,旁顾左右而言他,啥感受?当观察到这种情况时,要替对方着想,马上收住话头,询问对方有什么事,看是否能帮上忙,并征求人家意思,看是否找时间再谈。
反过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当我们与人谈话时,心中另有急事时,要及时告知对方,得到对方的理解后,暂时结束谈话,另约时间再谈,不要敷衍搪塞人家(特殊情况除外)。
如果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存在的话,那我们就要静下心来,一心一意的与人家交流。
尊重他人,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十二、学习的心态
在一本企业文化宣传的手册上,有这样几句话:“人人是老师,处处有学问,时时能学习。”很有道理。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人们紧学慢学都觉得跟不上趟,能与他人沟通是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回想一下,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是不是有不少是在与他人交流时得到的。因此,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心中装着求知的欲望,本着学习的心态,不学到新的、有益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向所有的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十三、欣赏的心态
有个小男孩,经常在自家家具上刻画,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父母亲是软硬兼施,想尽招数也不见成效。只好请心理学家来帮忙。心理学家为男孩买来了雕刻工具,并且教他如何使用,如何设计,当男孩刻出一样东西后,心理学家是大加赞赏:“你雕刻的作品是真不错,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能雕的这样好。”孩子非常开心。
一天,当心理学家来到男孩的房间时,见以前乱糟糟的房间已被收拾一新。“是你收拾的吗?”心理学家问男孩,“是的”男孩骄傲的回答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男孩说:“我想你一定喜欢我这样做。”
心理学家换了个角度去看男孩在家里乱刻画的行为,欣赏他潜在的艺术才能,帮助他,鼓励他去雕刻作品,不光发挥了孩子的爱好才能,也改掉了他乱刻乱画的毛病,并得到了孩子对他的回报。
有这样一句话:“欣赏每一个孩子”。实际上何止孩子需要欣赏,成年人也有被人欣赏的渴望。并且每个人也确实有令人赏识的地方。希特勒是个恶魔吧?他也有让人赏识的部分,如他的演讲口才就令众多的德国人折服,遗憾的是他的才能用错了地方。
当我们与人沟通时,努力发掘对方的优点,并带着欣赏人家这些长处的心态与之交流。尝试一下,这样的沟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欣赏他人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妙药。
十四、赞美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寓言,说从前有个胖老太太到地里去收白菜,经过一个山洞,见洞里有十二个人,这十二个人实际上是月神,分别代表着一年中的每个月。他们问道:“老太太,你说说看,一年中哪个月最美呀?”
“都美”胖老太太回答道:“一月有雪,一片北国风光,景色真迷人,二月里有春雨,滋润着万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她把十二个月挨个都赞美了一番。
月神们对她说:“老太太,你赞美了我们,我们要给你报酬,把你的手帕给我们。”他们在胖老太太的手帕里放满了东西。老太太谢了十二个月神后,回到了家。
回家后,她打开了手帕,一堆金币出现在眼前。她高兴的对儿子们说:“看我给你们带回什么东西了,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会挨饿了。”胖老太太全家过上了好日子。
邻居家有个瘦老太太见她家日子突然过得好,就问胖老太太怎么回事,胖老太太就把遇见十二个月神的事说了。
“我也要去找他们。”瘦老太太迫不及待的动身去十二个月神住的地方了。找到月神后,瘦老太太向他们问候说:“你们大家好!”
“你说说看,一年中哪个月最美?”月神问。
“哪个月最美?我看都不怎么样,一月下雪,把个路闹的滑不唧唧的,让人总摔跤,二月下雨,阴冷阴冷的,让人身上不舒服……”
“好,好。”月神们说:“把你的手帕给我们,我们要送给你东西。”他们在瘦老太太的手帕里放满了东西。
瘦老太太谢了月神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进门后就对儿子们说:“看我给你们带回什么了?从今以后,我们也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她打开手帕一看,里面是一堆垃圾。她气极了,马上跑到胖老太太家责备她骗了自己。胖老太太问她:“月神们问你哪个月最美,你是怎么回答的?”瘦老太太就把自己对月神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唉,原来是这样”胖老太太笑道:“老姐姐,别人要是只说你短处,不看你长处,你怎样对待她?”瘦老太太沉默了。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连神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何况我等肉身之人呢?
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们最殷切的需求。沟通时我们要从长相、穿着、言谈、学识、社会地位、升职、升学、买车、买房、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及时捕捉到对方值得赞美的地方,发自内心的,不吝啬的说出想夸对方的话。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双方都会感到惬意的。
真诚的赞美他人是永不亏本的投资。
十五、善良的心态
杰弗逊是美国的一位总统(1743年——1826年),年轻时经历的一件事,影响着他的一生。
一天,他骑马过一条河,远远地见一个老人站在河边似乎在等什么。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河上没桥。虽然河水不深,但这样的天气蹚水过河会使人生病的。杰弗逊心想,老人是在等有骑马的人过来带他过河吧。
这时,一群骑马的人来到了河边,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老人身边经过到了河的对岸。老人站在那里始终没动。杰弗逊感到诧异,不知老人为何站在河边。心中琢磨着,不知不觉来到了老人跟前,这时,老人看着他的眼睛说:“先生,你能带我一起过河吗?”
“当然可以,上马吧!”杰弗逊毫不犹豫的说道。过河后,老人下了马,杰弗逊好奇的问道:“老先生,有件事我不明白,在我之前有那么多人骑马经过您的身边,您都不让他们带您过河,而当我经过时,您却叫住了我,这是为什么?”
老人平静地说道:“我在他们眼中没有看到爱,向他们提出要求,即使同意带我过河,也是勉强的。而我在你眼中读到了同情、爱与宽容,我知道你会情愿帮我的。”
听完这话,杰弗逊若有所悟的说道:“感谢您刚才所说的话,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件事一直在影响着杰弗逊,这以后,他做事更是以善待人,赢得了很多美国人的信任。
这虽然是二百多年前的事,能传播到今天,可见善心对人们的影响之大。
在人际交往中,善心是互爱互助的桥梁,我们在与他人交谈中,对方如果说出他的一些隐私或者是不如意的事时,如失去亲人、身患疾病、婚姻失败、升迁无望、工作不顺心、经济窘迫呀等等,我们要意识到,这是对我们难得的信任,对这份情要倍加珍惜。千万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有幸灾乐祸的心态或到处去说。
当一个人向我们倾诉他的不幸时,是想宣泄一下压抑在心中的烦闷和痛苦并希望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安慰和帮助。这时,我们要象善良的杰弗逊总统那样,尽我们的能力给予对方帮助,为他人得而喜,为他人失而忧。让“善良”这个天使时刻伴随着我们,使每个接触过我们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爱。
一个人如果是让善良给控制了,他将是多么令人喜爱呀。
十六、助人的心态A
在富爸爸系列丛书之五《年轻退休》第54页中有这样一段话:
“找一张纸,写出你对下列问题的答案。
我怎样才能以更少的劳动为更多的人服务和获得更好的价格?
如果你找不到任何答案,那就继续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能找出答案并且严格执行,你就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这虽然是用于教导人们如何致富的一段话,但也给我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带来了一些启示。如果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心中无条件的、真诚的常装着“我怎样做才能对他有用呢?”的愿望时,帮不到别人,可能吗?
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幽默大师卓别林的一次经历,就印证了这句话。有一次卓别林在街上遇到一个他并不认识的流浪汉,提出来让他帮助解决午饭的要求,卓别林爽快的答应了。
吃饭前,卓别林问流浪汉:“你怎么知道我会请你呢?”
“我知道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流浪汉说完便毫不客气的吃了起来。酒足饭饱之后,流浪汉向卓别林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卓别林认真的听着。
当他们告别时,卓别林向流浪汉表示谢意,流浪汉大惑不解“你为什么要谢我呢?”“噢,是这样,谢谢你给我讲了这么多你的经历。”卓别林诚挚的说道。
在与这个流浪汉的交谈中,给卓别林带来了灵感,他大受欢迎的头戴一顶破旧的礼帽,手持一根拐杖,足登一双翘头大号鞋,留一撮牙刷式小胡子的形象,谁又能说能没有这个流浪汉的影子呢?
再有,无偿献血作为许多国家都在实行的互助制度,不是更进一步地诠释了助人即助己的道理吗?
仁爱之心装在胸中,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十七、助人的心态B
有人问圣人:“地狱在哪里?天堂又在哪里?”圣人没回答,拉着那人的手来到了一间大屋子里。屋子当中有一堆熊熊燃烧的火,上面吊着一个很大的铁锅,锅里的汤飘散着令人垂涎的香味。周围挤满了面黄肌瘦的人,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长把的大汤勺,因为汤勺太短太小就舀不上香汤了。人们争着舀汤,由于汤勺把长个大,用它将热汤喝进自己嘴里已经不容易了,再加上人们的争抢,舀上汤的人不是烫了自己的嘴脸,就是将热汤洒在了别人的头上和身上。于是,人们互相责骂着,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圣人对跟他来的人说:“这就是地狱!”
离开这间屋子,圣人带问他话的人来到了另一间大屋子里。同前面去过的那间屋子一样,这屋里也是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吊着一个很大的铁锅,热汤同样也散发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许多面色红润的人围在大铁锅旁,有次序的相互用长把汤勺喂着对方香汤。就这样这些人相互帮助,使每个人都喝到了香汤。
圣人对带来的那人说:“这就是天堂!”
地狱是比喻黑暗而悲惨的生活环境,天堂比喻的是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相信没人愿意下地狱,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天堂。
如果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心中无条件的、真诚的装着“我怎样做才能够对他有用呢?”的愿望时,我们帮不到别人可能吗?这样,我们不就已经拥有了人间天堂了吗?
别人不在乎你有多少,而在乎你能给他多少!
十八、理解的心态
每个人的遗传、性格、爱好、生活环境、所受教育等等都与他人或多或少有差别。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所以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
对同一事物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属正常反应。
客观事物是什么样,取决于主观思想怎么看。我们的意识相对于别人来说就是客观事物,反之同理。沟通时,我们说是我们的思想表现,人家听是人家的思想活动,反之同理。沟通时,两种或多种思想能达成一致,叫互相理解了。达不成一致,也可以理解。
《哈姆雷特》是四百多年前出生的著名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叙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及语言表达描写的详尽深刻,看后人们反响强烈。因此流传下这样一句话:“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明明就一个王子,怎么一百个人看了就成了一百个王子了?岂不咄咄怪事?这就是人们在对同一事物认识上的差异性所导致的结果。
当我们理解了上面的所述之后,与人沟通时,去穷尽思维的理解别人,对方有什么样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谁又能保证那一天,没准我们的表现在别人眼里也是另类呢,我们也需要别人理解。
思想的五彩缤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十九、宽容的心态
人们在交谈时,因为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事物有可能各持己见。谈的激动时,难免会说一些过头的话、难听话。此时,如果我们受对方情绪影响也以牙还牙,针尖对麦芒,那这样的沟通可以说是失败的。
哪怎样才能避免类似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拥有一颗海洋般宽广的心很重要。
在《学会宽容,懂得珍惜》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少年常为小事与人争吵。父亲为了点化他,有一天问他:“孩子,你喜欢大海吗?”
“喜欢啊,一望无际的蓝,很广阔,多美啊!”少年回答道。
“那我问你,一滴墨水滴到碗里和滴到海里有什么不同啊?”
少年没明白父亲的用意:“不还是一滴墨水儿,有什么不同啊?”
父亲摇了摇头:“有很大的不同,碗里的水染黑了,而大海还是本色。”
“因为碗的容量小,而大海那么广阔,所以才能保持本色了。”少年有所感悟了。
“这就对了孩子,只有当一个人的心胸从一小碗的容量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时,他才能包容一切是非曲直,容纳一切恩恩怨怨。拥有海洋般宽广胸襟的人,才是我们欣赏和爱戴的人。”父亲意味深长的说。
少年似乎明白了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再也没和别人发生争吵了。
十八世纪的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如果美德可以选择,请先把宽容挑选出来吧!”
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习的拥有这份美德吧,因为拥有了她,我们再与他人沟通时,大家都会惬意的。
学会宽容,烦恼将会和我们无缘。
二十、体会的心态
有这样一篇短文叫“智者的四句箴言”。这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怎样去理解每句话的含义?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指在我们痛苦忧伤或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会减轻一些,狂喜会变得平和一些。
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指为他人喜而喜,为他人忧而忧,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
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指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不要侵犯他人的利益。
把自己当成自己,是指我们是不断在变化中的我们,要与时俱进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让我们结合伟人这句话,将上面所说的四句箴言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之中。用体会的心态对待他人,为他人得而喜,为他人失而忧,与众人搭起沟通的心桥,让更多的朋友团结在我们身边。
要想知道,打个颠倒,打个颠倒,你就知道。
二十一、感恩的心态
在这个地球上,在这茫茫人海中,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多少机会,同多少人接触呢?
是他们或谆谆教导,或以身作则,或潜移默化地使我们懂得了真、善、美、爱、自尊、自信、诚信、信任、喜悦、骄傲、满足、感动、同情、怜悯、责任、义务、权利……很多很多。没有他们,哪有今天丰富多彩的我们。珍惜每次交谈的机会吧!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与人沟通这事上,理所当然的心态是最麻烦的事。
我们知道社会是一所开放的大学,每个人又是一本书,当人家向我们打开时,要带着感谢的心去读他,因为在这“书”里,我们会发现很多珍宝。
有人与我们交流,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恩赐,是命运对我们的恩惠,要牢牢抓住这些机会,带着感恩的心去与之沟通、交往、发展……
沟通就是受惠,要常把这恩惠藏在心底。
二十二、反省的心态
说话和写文章不同,是即兴发挥,现场直播。文章写错了,在没有让别人看之前,我们认识到了,可以把它改过来,等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起码是个我们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的东西了。谈话却大不同,交流的对象,他人的情绪,时间,地点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思维活动,语言组织等等。说一句话不可能让我们推敲来,推敲去,因此说错话是难免的。虽然是谁都难免说错话,可我们决不能姑息自己,任“谁都难免说错话”这种心态存在,在交流时放纵自己。如果这样,日久天长便养成了一种习惯,真成了那样,那真的是好麻烦。
怎样才能不养成或者改掉上面所说的这个坏习惯呢?
有人将人类的智慧总结为这样几大类:语言智慧,逻辑算术智慧,视觉智慧,肢体智慧,音乐智慧,人际关系智慧,反省智慧。
虽说自我反省需要智慧,但更需要时常具备自我反省的心态,每当谈话中出现了不愉快,不理解的情况,当时和事后我们要静下心来反躬自问,自己哪块出了问题?找到问题后,引起注意,不要让同一块石头绊倒我们两次,甚至多次。
当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心态,我们与人沟通的质量不想提高恐怕都不由我们了。
求全别人,不如反省自己。
第二章 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表达形式
交流时,眼神、笑容、声调、语气、肢体、词语等都在传递着信息。这些方面表达的优劣,关系到沟通质量的高低。
(一)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它将主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很难掩饰的展现了出来。所以,不要说的和想的是两回事,若不然,我们的眼睛可就会去告密的。做个诚实者,会得到人们的喜欢的。
(二)笑容:
这世上什么最美?是我们善意、友好、纯真的笑容。那这世界上这最美的源泉在哪呢?当我们真心的重视和欣赏每个与我们交往的人时,这个源泉也就有了。
(三)声调:
交流时,要多注意周围的环境及对方的反应,及时的调整声音的高低。不要吵人或让人听不清我们在说什么。
(四)语气:
语气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一句话,口气不同,意思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我爱你!”和“我爱你?”从字面上看,区别在于头一句用了感叹号,后一句用了问号。如果讲出来,头一句的爱恋之情和后一句的质疑之意,便溢于言表了,听者就能更深切的感受到说者的真实意思了。
由此可见语气在沟通时的重要性。交谈时忌用责怪、埋怨、刻薄、蔑视、恼怒、冲动、幸灾乐祸、漠不关心等消极的语气,要多用自信、信任、谦虚、温情、同情、感动、喜悦、满意等积极的语气。
(五)肢体:
交流时,肢体也充当着传达信息的角色。如点头表示同意、承认、肯定、感谢、理解等意思,摇头则反之。手势在交流中用的较多。这里主要强调一下,忌用食指或多个手指指点对方,也不要以脚代手去指点人或物。非要用手指向对方时,要手心向上,手掌呈微握状,以较慢的姿势完成此动作。
(六)词语:
与人说话是希望对方能明白我们想要干什么,同时也需要闹明白对方在说什么。词语作为沟通的核心部分,事关重大。认识、了解、掌握我们要说的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是良好沟通的最基本的技能。若不然,概念模糊,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怎可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呢?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多留心,多学习,尽可能多的弄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这样,对于表达我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大有益处。
二、我不重要
我不重要不是说要自卑,而是指在与人交流时,要有君子风度,礼让于人,即使受到误解,遭到委屈,也用不着疾言厉色待人,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做人没有一些气量,怎么可能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呢?
三、言简意赅
同样一件事,有人用一句话说清楚了,有人讲了好多句才让人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这看似小事,却反映出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低,思维方式的对错,语言驾驭能力的熟练程度。因此,沟通时,刻意地要求自己养成言简意赅的习惯,我们轻松、对方也不累。
四、言之无物
人与人的交流,本身也是知识的分享。如果我们爹是爹来,娘是娘的与人家折腾一气,一是浪费宝贵的时间,二不是也显得咱们缺点什么吗?因此,即使是侃大山也侃出点有用的东西,侃出点水平来。
五、言不由衷
场面上,讲一些客套话,虚辞,这大家都可以理解。如果在与人沟通时,尽玩的虚的,那我们可就是自己在把“沟通”给变成“堵沟”了,怎么可能为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六、言过其实
有这样一段对话,甲对乙说:“你和丙说话时,带上个盆。”“为什么?”乙不解。甲说:“你把他说的话拧一拧,不就明白了我为什么让你带盆和他说话了吗?”
如果我们与人交流时,言过其实,人们对我们的信任将会降低,最终受害的是谁呢?
七、烦言少讲
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话虽这样说,可我们也需细分析一下,当有不如意的事发生时,是因我们而起,还是我们判断上出了问题。因我们的言行带来了麻烦事,多反省自己,明白了,也就没有烦言了。判断上出了问题,就换个位置想问题,如同前面我们所讲的,以理解的心态去看问题,很可能以前认为是烦心的事,没准就变成了开心事。因为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思想造成的。
当然,确实遇到一些闹心的事,找知心朋友倾诉一下,是非常必要的。但忌逢人便讲,长年不忘。如果那样,我们可就成了新一代的祥林嫂了,不讨人喜欢了。
八、多听少说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既然自己想当别人的老师,那说的一定少不了。谈话时间大都让我们占了,说了一大堆我们认为对人家有用的东西,人家需要什么,我们弄清了吗?再说谈话时间都让我们占了,这样对人家公平吗?因此,牢记一句老话吧:“会说的,不如会听的。”真能做到了,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九、讲究忌口
人常说:“当着和尚不说秃,当着麻子不说坑。”说话时讲究方式,不用对方忌讳的词语,是对人尊重的表现,是有修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想要达到良好沟通效果的必修课。
十、插话有礼
谈话时,当我们确实需要打断他人的话时,一定要有礼貌的说些如:“不好意思了,我打断您一下,您说的确实不错。我也谈一点看法好吗?”或“不好意思了,打断您一下,我另有急事要办,我可以先说两句吗?”等类似的客套语。忌不进行预热,就直接上阵把人家的话打断了。
十一、婉转表达
为了表示诚实,沟通时有人会这样说:“我这人说话可直了。”直言不是什么坏事,说明能将自己的真实思想表达出来。如果能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要否定对方的观点,直接说:“你这说法不对……”和婉转的说:“你确实有独到的见解,不过,在一些方面,我想谈一些我的看法……”这两种交流方式,不言而喻,是后一种使大家都有面子,谈话气氛也不容易尴尬,何乐而不为呢?
十二、话不说死
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培根(公元1561年——1626年)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以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受到一些启发,在与人交流中,少用或慎用,肯定、绝对、一定、保证、没问题等词语。因为事事难料,凡事总有意外,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说话在前,事物变化在后,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把话说死了,事情发生了变化,怎么收场?怎么面对他人?
十三、远离武断
武断一词有三层意思:首先是指只凭主观作判断,其次是形容言行主观片面,最后是说妄以权势裁断曲直。当我们了解了武断一词的含义后,再回头想想,在生活和工作中,自己是否也曾进行过或遭遇过类似的言行。如有,现在感受更深刻了吧?所以,与人沟通时如能抛弃武断,我们会少犯错误的,并赢得别人的敬重。
十四、慎下评语
交流中,我们谈论的无非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对人和事的评论,有几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只凭主观感受脱口就下结论;另一种是因为对所谈的人和事不很了解,不表态;再一种是以慎重和科学的态度对所谈的人和事下评语。
采用以上哪种方式与人交流,我们各有选择,只是在对人和事下评语时,如果心中常想着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所下的评语会更科学一些。
十五、绝不伤人
老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沟通中,无论何种情况下,严忌恶言伤人。恶言伤人只能将谈话的目的破坏,或者彻底毁掉。给自己树敌,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是最愚蠢的举动。
恶语伤人也是个人涵养不到位的表现,即使是对方伤害了我们,我们也用不着“因为对方燃起了一把火,我们就把自己烧死。”还有,如果我们确实很难管住自己的舌头不去伤害别人,那就将下面这句话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去吧。
“他有一种好挖苦别人的性格。既然他使别人害怕他的机智,他也就需要害怕别人的记忆。”
十六、得理让人
交流时,难免在同一件事上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发生辩论。如果我们的认识符合科学道理,只须用温和的态度将事情讲明白,大没有必要咄咄逼人,得理不让人。如果这样,虽然我们看似取得了胜利,实质上已经违背了“语言是团结的桥梁”这个真理,若长此以往,养成了习惯,不能说不是我们人生的一大缺憾。
十七、勇于认错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重要的是当我们说错话,做错事后,采取地是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交流时,如果已认识到自己不对了,还要强词夺理,胡搅蛮缠,那只能令人讨厌,让人鄙视。
想要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赢得别人的心,必须勇敢的面对错误,及时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十八、好辩友少
沟通时,为了一些鸡零狗碎的事,以丁是丁,卯是卯的精神,非要与人家争个高低,最终是以面红耳赤的努力,获得了这场争辩的胜利。但,却可能是失去了一个朋友(当然,胜利者是不会这样认为的)。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啊?
如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我们采取妥协的态度与他人沟通,沟通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比如:人家说鸡蛋是方的,我们就说:“对!把它垒起来吧。”
幽默的去处理每次辩论,辩友会与我们贴的更近。
十九、四个恰当
我们是不是常遇到这样的人,他说的话没错,说话也无恶意,可令人遗憾的是,他讲的话却不受人欢迎。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不把说话当成很重要的事去对待。换句话说,是没有认识到“人生唯有说话是第一难事”。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人家生了孩子,大家都去庆贺,免不了要说几句。一个人说:“这孩子长得好啊,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家人听了非常高兴。又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要死的”。家人立即将他打了出去。说孩子大富大贵的人是在说谎,说孩子终会死的,是句实话,当家人不爱听。如果既不想得罪别人,又不想违心,那就说:“这个孩子,哈哈!哈哈!嗯,这个,哈哈哈!”
看完上面这段叙述,我们是不是得到了一些启发啊?说话时要掌握好四个恰当:对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说恰当的话。如在交流时,时时能做到这四点,我们可以为自己自豪一把了。
二十、快感为上
快乐是每个人的追求。能够时时给他人送去快乐,应该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追求。当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每次都能为他人带来快乐,让与我们接触过的人,在现场时开心,回想起来时愉悦,那我们就达到了与人交流的最高境界了;
沟通是金!
后记
人生真是短暂,还没有觉着怎么过呢,半个世纪的光阴我已虚度。回想过去,自己心智的成熟也才是近几年的事,多年来,因懵懂无知,不知道从各方面去充实自己,做人做事的水平太低,记不清自己的言行伤害过多少人。现在一想起来便是暗自惭愧。
近年来,由于工作原因,与社会各阶层人们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优秀品德,如善待他人,包容他人,真诚待人,反省自我等等。对自己做人做事有了极大地帮助。在从众人身上吸取这些有益养分的同时,自己也主动地去看一些书,再加上在工作中,也需要写些东西,讲些东西。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写和说不仅仅是给别人看和听,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是要写给和说给自己看和听,尤其是所谓的有关人生道理方面的文字和话语。
从写《沟通是金》至今,回头想想,自己纸上说的挺明白,可在生活中又常糊涂,用感性来代替理性做事,说一些与《沟通是金》精神相反的话。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下定决心写《沟通是金》的目的,一方面是想与大家去分享人与人沟通时,应知晓的道理,能为大家在处理好人际关系上提个醒,帮个忙。更重要的也是对自己以后在做人做事上起个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促进的作用。
《经济师》杂志社编委会办公室主任
发行部主任、编辑 王玉山
联系电话:13015348458
2009年1月18日
学会沟通,事半功倍。
我们用合适的字眼,合适的口气,可以把地球推动。
说话是人生第一难事,与人沟通更是大有学问。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起来通畅顺当,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去适应别人,理解别人,逐步做到沟通是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