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刘一笼

时间:2023/11/9 作者: 民间故事选刊·下 热度: 11819
鲁敦喜 段明

  

  永安城官阜桥,旧时是一处码头,从这里坐船出向阳湖,入长江直达汉口。码头旁边有一座木廊桥,连接东西两条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素有官阜桥小汉口之称。

  小汉口有三杰:一杰东街“足下”修鞋铺的修鞋匠黄三;二杰官阜武馆的陈教头;三杰西街刘一笼包子店的老板刘一笼。

  刘一笼做的汤包,馅儿挑的是猪前夹精瘦肉,剁细了,加上香葱、胡椒等作料搅拌而成;面粉是小石磨磨出来的,用老面发酵,麦香浓郁;汤包个大,皮薄,肉厚,汤汁多。所以吃刘一笼做的汤包,不能急,要慢,首先轻轻咬破一点儿包子皮,露出一个小口,滋溜吸干包子内的汤汁,再大口吃下去,那滋味,赛过做神仙。

  第一次去刘一笼包子店买汤包吃的食客,往往不晓得这个吃法,拿起来一大口咬下去,那边刘一笼吼道,客官,慢点儿,小心烫着嘴了,但已经迟了,汤汁烫得食客哇哇大叫,他又恋那口美味,舍不得吐,哦哦哦的,囫囵吞下去,都烫到心里边去了,还不忙竖起大拇指,好吃,真的好吃。

  刘一笼笑眯眯的,很是受用,做包子更认真,更讲究,一丝一毫不掺假。他的包子店门前,每天天不见亮,食客们便赶来排队,热气腾腾的汤包一出笼就被他们抢购一空。但刘一笼卖包子有个习惯,每天必留一笼。这下排了一早上队没有买到汤包的食客们不依不饶了,说,刘老板,这样做生意不厚道,我们站一个早晨了,你有包子却不卖,硬要留一笼,为什么?给个理由。刘一籠笑笑,家有老娘,留给她吃的。

  食客们这才作罢,并朝刘一笼竖起大拇指,第二天来得更早。

  可不久,有人说,刘一笼老娘都死三年了。食客们气愤至极,骂刘一笼太不地道,要砸他的包子店。

  正当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被一位青衣女子搀扶过来,说,谁说刘老板的老娘死了,我便是,他那一笼汤包就是留给我吃的。

  食客们见了老太纷纷向刘一笼抱拳说,刘老板,对不起,对不起,便一一散去。老太不是刘一笼老娘,而是西街一位孤寡多年的老人。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