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约也是从中国汉代开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嘴里都含嚼丁香,以免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自己的仕途。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可见,含丁香治口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方法极类似于现在的嚼口香糖。
想那古代官员们,一边毕恭毕敬地上朝奏事或听差,一边勤勤恳恳地含嚼丁香,也真是一道有趣的风景。而“口衔丁香”,也慢慢演变成在朝为官的意思。
收录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三人文章选集的《三曹集》里就有曹操曾借赠送丁香给诸葛亮,表达想与其共事之意的记载,他曾给诸葛亮写过:“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的信。虽然据说诸葛亮也有口臭,但曹操此举绝不是想讽刺诸葛亮,而是想笼络他为己所用。
唐代刘禹锡在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曾作诗《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其中有句:“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更是明明白白地用口衔丁香一事表达共事于朝廷的意思。
到明清之时,口含丁香避口气、增芳香,已成为朝臣和士大夫们的日常之事。文人雅士以丁香赠友,也成为常见礼节。
选自《老年文汇报》2016.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