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源于中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承认的。中国古人真是聪明,不但向西方贡献出“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伟大发明”(马克思语录),而且还具有奇思妙想的头脑,留下了许多古代尚未实现的“科技”幻想。
近人皆知,飞机是美国人对世界的贡献,但它的“根儿”在中国。先秦大思想家墨子留下的《墨子》一书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难道不是人类试图御风的伟大尝试?
古人的“科幻”还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晋朝王嘉(字子年)撰写了一部“科幻”著作——《拾遗记》。叙述了自传说中的伏羲氏到东晋的故事,大都是神怪异闻。历代学者以其“诙谲旨荒”,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斥之为悖乱。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说该书:“全构虚辞,用惊愚俗,此其为弊之甚者也。”
《拾遗记》虽不足以称为“信史”,然其文笔的清丽,内容之丰富且有想象,实可与西洋神话故事相媲美,亦不失为古代文学的佳构。所谓传闻异辞,恐怕非作者一人所能虚构,若追索其内隐,未尝不可补正史之不足。
如该书记载上古尧帝时,出现过一艘巨大的木船,名曰“贯月槎”,也作“挂星槎”,此木船飞翔于西海上空,船上有仙人栖息,每12年绕四海一周。此飞船到舜帝末或夏朝初已不再有人记载,但游海的人仍乐此不疲,一再传说这一奇观。“贯月槎”或“挂星槎”,历来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虚构,但现在想来,它不就是今日中国的“神舟号”或“嫦娥号”吗?
《拾遗记》还记载秦始皇时,有一个来自宛渠国的人,乘坐一艘海螺状的船而至。此船神奇得很:可入海底而行,沉海而水不浸入,船叫“沦波舟”。船沉到海底,不但不没,反而能航行,在古人看来,自属怪诞神奇,但今日之潜水艇岂不就是“沦波舟”吗?只是今人不知古人早已有此想象,未袭用“沦波舟”,而另称作“潜水艇”而已。
书中还有更神奇的现象。说在西海的西面有一座浮玉山,山下有一洞,洞中有水,但水的颜色像火,白天看不太清楚,到晚上则光耀洞外,即使波涛汹涌,但火光耀荡不灭,有人称此为“阴火”。当尧帝在世的时候,火光更加灿烂,犹如赤霞一般,照得千山毫末毕现,百川澄澈见底。游海的人见此,称之为“沉燃”。“沉燃”与“阴火”在古人看来,神秘无稽,但今日看来,很可能是海底油层因故浮现起火,虽经海浪荡灌,亦不灭,这已成为现代科学常识。
《拾遗记》一书类似上述种种神异怪诞传说,多渲染夸饰,但未尝没有若干事实的根据。如果将书中的幻想同现代科技对照来看,越发觉得此书的趣味了。
在体味古人幻想妙趣的同时,却也令人深思:为何老祖宗的那些“科技”幻想没有进一步发展成现代的科技创造?《墨经》里很早就提出过“光学八条”以及杠杆、滑轮等物理学原理,但近代自然科学反而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东方的中国。究其原因,这恐怕和中国人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有关。此外,与古代中国儒家作为主流思想,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有莫大关系。
选自《文史博览》2014.3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