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看到情侣大学生接吻,就得了“旁观他人亲热过敏综合症”;一听到大学生校外租房,就痛心疾首,唏嘘不已;一想到大学生将来的出息,就杞人忧天,惶惶然不可终日。
这又何苦呢?青年人自有青年人的主张,大学生自有大学生的追求。“一代不如一代”,只是那些习惯于为自己著书立传的道学家们苍白无力的论调。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得好:一要相信青年,二要相信时间。
相信青年,就是要相信青年的行为能力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自有他们的说法和理由:考研读博、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独立自主……当然也不乏男女同居搞“小夫小妻”的,也有大学生在外面出了事故的,但这足以成为教育部发个《通知》一棍子打死的理由吗?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妄自下结论,这是自欺欺人、因噎废食的举措。
反过来讲,学校把大学生全部压缩在校园这个模子里,进行“批量生产”,真的就能培养出高质量、高品位的栋梁之材?非也!且看高校是怎样管理大学生的。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扩建,即使负债累累,也不能丢了“形象”。可是,“硬件”齐备了,学生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学校宿舍收费高,管理差,按时断电,不定时缺水,冬冷夏热,拥挤不堪。后勤服务也跟不上节拍,服务意识淡薄,基本上充当“管理者”、“警察”和“宪兵”的角色。学校食堂伙食不好,卫生安全和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必然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不科学。比如,我国高校宿舍管理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一些高校竟是门卫兼任管理员、辅导员,并且往往因为和学校某位领导沾亲带故,便狐假虎威,高倨傲慢,文化水平却还在小学阶段徘徊,这能让大学生心悦诚服吗?而某些西方国家像美国,许多高校聘请的宿舍管理员大都是本科学历以上,硕士生、博士生等等。他们的理念就是,学位高,素质高,就具有威慑力和亲和力,管理起来自然会顺畅得多。
某高校曾经搞过所谓“三联系”的管理模式,就是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寝室,一个处级干部负责一个班,一个校领导负责一个系。这种嵌套式的结构,看起来很科学,也很有创意,但到最后都只是做做样子,充充门面,一个空中楼阁,一个形象工程而已。甚至有老师在期末的时候,最后一节课把他负责的那个寝室的同学留下来,嘘寒问暖、亲切交谈了近十分钟。这就是“三联系”,姗姗来迟的“联系”。
既然学校不想花太多心思搞好学生管理,又不允许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那是不是有“越俎代庖”的嫌疑?既然学校有权力但没能力把工作做好,是不是该下放一部分权力交给学生自己行使?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做得比较好。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大学生可以提建议,提问题,举措施,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我们还可以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从招收新生的那一步起就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范畴。高中毕业生在填写档案的时候,有一栏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管理部门迎接大一新生,可以参考他们的档案,并询问他们的意见,科学合理地安排宿舍。这样,就会出现一个个富有个性与特色的寝室,搞文学的、搞音乐的、搞美术的、搞网络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减少彼此疏离,缓和彼此矛盾,让同学们适应并且热爱集体生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如此,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又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便利。
大禹面对猛兽般的洪水,采取的是疏导的办法,因而千古流芳。高校为什么就非要用棍棒说话,而不“疏而导之”呢?关键是缺乏耐心,急功近利,一眼望不到尽头,总以为就没有尽头,只好采取“非常措施”,予以封杀。
相信时间,时间是最无私的公证人。若干年后,再回过来看看那些校外租房的大学生们:考研读博的也许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搞文学创作的也许成了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搞音乐的也许正在出唱片、开演唱会,男女同居的也许已经结婚生子,其乐融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本来就是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百花齐放的。模子里锻造出来的是八股,是奴才。
鲁迅先生说过:“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醒着的”,“要前进的”,富有创造力和使命感的。对于他们,高校、社会需要做的,不是呐喊似的批判、扼杀,而是鼓励其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前进!
05 5 2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