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年前,我与方斌先后在同一家工厂就业,那时,我们都不到20岁。我们最初并没有多少交往,大家都忙着学业务,学技术,在工作上很卖力,都希望能够早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下班之后,也是来去匆匆,偶尔碰面也只是点点头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慢慢熟稔起来,并发现了彼此共同的爱好——书法。从此,两颗年轻的心一下子就贴近了。我们共同探讨艺术的真谛,憧憬未来的理想,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关系情同手足。可以说,是书法让我们成为知己,是书法让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是书法成就了我们的人生境界。
当时,我们刚刚步入社会,没有太多的社交,似乎也不太需要社交。如此,工作之余,我们与县书协其他几位喜欢书法的年轻人便经常聚在一起,涂涂写写,寒暑无间,自得其乐。不谦虚地讲,方斌与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几年下来,我们先后在省内外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不到而立之年的我们便已分别在地方书协担任要职,并且开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业余书画培训学校——古铁书画工作室。
邹方斌,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美术出版社书法编辑、张家界市书协副主席、张家界青联委员、慈利县书协主席、慈利县政协委员。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展、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览。他也曾获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国家教育部、团中央颁发的优秀作品指导一等奖……
令人炫目的头衔和各种重大展览获奖入展的光环交织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风得意、功成名就,甚或洋洋自得、藐视一切的形象。的确,如果没有和他有过实质性的交往,也许不少人都会这样认为的。然而一旦接触到他本人,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言谈举止,都是谦谦君子风范。他风度儒雅、行事果敢,在圈内有很强的号召力。只要是他参与组织活动,每一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会产生持久的、良好的社会影响。我想,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与自身有关的小事也许不太困难。但是,如果要组织好一个群体共同来做一件与社会或者群体有关的大事情呢?那就不单单是一两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问题了。然而,方斌却每次都做到了,而且越做越好。究其原因,除了因他在艺术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而产生的影响力之外,大家最看重的可能还是他无私的奉献和高洁的人品。是他的独特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因而,大家都愿意与他一道并肩奉献而毫无怨言。
曾记得,每逢重大展览之时,总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曾记得,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炎的夏日,我们一起谈艺论道而不知倦怠;曾记得,每逢春节前夕,他带领弟子们顶着寒风为市民们献上一副副火红的春联;还记得,他停薪留职自费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更记得,在北漂期间所给予我的无私支持……他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常常使我由衷地感动,他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常常令我肃然起敬,他对朋友的一片真诚和满腔热忱时时温暖着我的心。而每当此时,便有一句话映入我的脑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慈利县的书法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各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有数十人次在国家级书法大赛获奖、入展。其中,有三人次冲进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这对于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小县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尽管如此,方斌在实施书协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个症结:他认为,书法创作于成人而言,如果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实践的话,那么,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书法票友而已,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现代人由于工作、家庭等诸多原因,大多数都不可能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书法,尽管他们也很努力,但水平始终在票友与书家之间徘徊。针对这种现状,方斌开始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对下一代的培养上。他认为,对于艺术之美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培养学习应该从小开始。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世人所公认的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一下代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因此,他与我一道主持成立了慈利县第一家书法培训学校——古铁书画工作室。在1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先后在慈利、张家界开设了7处教学点,累计培养学员近万人次,现在,这些学员有的已经走向工作岗位,有的已经如愿以偿地步入高等院校书法专业学习。
我常常想,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自身在专业上不懈努力固然重要,但还有一点也不容忽略,那就是高尚的人性和无私的品格。这两方面,我认为方斌都是非常出色的。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