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生的哲学之反抗绝望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评论版 热度: 15543
摘 要: 《野草·希望》是鲁迅的“希望之歌”,利用一种“现在——过去——现在”的浑然天成、循环往复的内在情感节奏来对此时彼时的环境与心境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一系列冷峻、残酷、梦幻、灰暗的意象来表达虚妄的世界与沉郁或者奋斗着的青春,然而就是在这种意象的追溯中,鲁迅寻到了自身对于消极事物的反抗,从而实现了一种“反抗虚无”在精神层面的升华,即绝望虚无性的生命哲学主题——“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关键词:《野草·希望》 鲁迅 内在情感节奏 青春意象 反抗虚无

  《野草》是鲁迅超越生存的虚无,从而回归“战士真我”的“正面决战”,而这份“决战”也在《希望》中达到了高潮。《希望》不仅承载着鲁迅意欲对峙、透视或者反抗的对象——绝望,而且也体现鲁迅对生命的多种向往,其也不单单是《野草》中唯一的“希望”,在《腊叶》与《一觉》等诗中依然可以看到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希望”和“绝望”一直是鲁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字眼,在鲁迅的心态上也一直存在着“希望”与“绝望”的此起彼伏。或许鲁迅的内心是更倾向于绝望的,但是如若偌大的“铁屋子”里的人都清醒过来,也不是没有胜利的希望。然而“铁屋子”里的人究竟是醒着的吗?青年们又究竟是斗争起来的治疗社会疾病的火焰与毒吗?1983年李河林发表在《鲁迅研究动态》上的《鲁迅〈希望〉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篇解读《野草·希望》的经典论文认为:“鲁迅并不否定‘绝望,也正像他无法全面肯定‘希望一样,在‘绝望中其实也蕴藏着对未来事物‘希望的萌芽;而在‘希望中,仍然潜藏着‘绝望的噩运。”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了鲁迅在希望中感到绝望、又于绝望中怀着希望的矛盾心理, 体现了他关于希望与绝望的辩证思考。直至目前,学界也一直在致力于《野草·希望》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鲁迅《希望》的研究材料和其中“反抗绝望” 的主题解读。而《野草·希望》的作者本身又是怎么看待这篇散文诗的呢?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鲁迅曾谈到这篇文章的创作动机,他说:“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对于这篇振聋发聩的散文诗,作者并不是受到鼓舞或者感动于青年高涨的革命热情而作《希望》,而是恰恰相反。也正是如此,《希望》契合了主题“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诗的内在情感节奏

  如果我们去询问诗歌该如何来表达,而不是对诗歌进行主题的分类,如果我们不对诗歌作散文式解读,而是意图通过诗歌整个复杂多变的结构来阐释其“意义”,那么关注诗歌的主要结构就成为我们的工作。鲁迅的《希望》作为《野草》乐章的第一个高潮,就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命题“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a鲁迅提出这个命题也是耐人琢磨的,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揭开并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现在——过去——现在”的过程,而这与鲁迅小说中常有的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知道诗学讲究一个混元天成,在鲁迅的这首《希望》里,时间关系也是画了一个圆满的圈,依着鲁迅现在的感受和过去又回到现在,我们便可以对这首诗抽丝剥茧来理解鲁迅内心深处思想的深刻。

  “我的心分外的寂寞” b这是现在的事,然而造成现在这种寂寞的原因是什么呢?鲁迅说“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一句并不是说鲁迅许多年前就已经老去,而是说鲁迅要回忆过往曾经有过的事,就是“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和歌声 ”c,然而在以前,鲁迅并非是寂寞的,关于这血腥和许多年前的事,鲁迅同样也在《一觉》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愿意在无形無色的鲜血淋漓的粗暴上接吻。”d曾经他是多么热爱那些可爱又粗暴的青年啊,他们是“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无论如何,即使他们折断了腰脊都是可爱的,然而现在呢?“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吗?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e,孤军奋战于暗夜是否还有希望的可能呢?是否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呢?鲁迅引入了裴多菲的一首诗《希望》,裴多菲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有一处小笺赠予友人,他说“绝望是个骗子,像希望一样”。鲁迅先生把它翻译过来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于是鲁迅写道:“但暗夜又在哪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没有真的暗夜。”f青年们都已老去,丧失了希望甚至变得绝望,可是鲁迅仍然抗拒绝望,希望是不存在的吗?难道绝望就存在吗?于是诗的时间在此刻停顿,鲁迅对着绝望进行残忍的逼视,从过去的“泥潭”中拔出了曾经艰难行走的双足,从而认识到,即使是“自欺的希望”也是“故意”为之,绝望的虚伪正是希望的存在!

  二、诗中关于青春的意象隐喻

  意象是一个既属于文学研究又属于心理学的题目,而心理学意义上的意象是指在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g鲁迅在《希望》里还采用了许多意象,包括“血和铁”“火焰和毒”“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和说着“不祥之言”的“猫头鹰”、“啼血”的“杜鹃”,这些简单的意象组成了鲁迅的青春和身外的青年们的青春。鲁迅的青春里有“血和铁”“火焰和毒”,鲁迅并没有用大量的平白描写去讲述他过往的青春,而是采用具有他青春气质的词语,如“血”和“铁”等这些阴暗的词汇,“血”所具有的那种死亡阴郁的气息以及“铁”所内含的那种不屈的钢铁般的意志,这些杀戮死亡以及不屈刚硬完美地将鲁迅过去的战士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星,月光,蝴蝶”等具有光明和美丽的语词则用来代表身外的青年们,“僵坠”又很好地表现了现在青年的状态,“猫头鹰的不祥之言”也暗示了青年们的悲剧或者是青年们不被鲁迅看好的源自鲁迅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力感和绝望感。而这些意象就恰好形成了这首散文诗语言上比喻和拟人的特点,也同时具备了浓郁的悲凉诗情美。除了这种诗情美以外,这些意象的排列更是生动地将这些物象深刻地留在读者的脑海中,如同一幅在该留白处留白、在该浓墨重彩时就浓墨重彩的画一般,使这首诗具有语言上的画意美。其他的意象及词语诸如“暗夜”“寂寞”“空虚”乃至“逝去”,也是暗示了当时的环境和鲁迅一人肉搏的苦闷内心。从鲁迅的青年到鲁迅的中年,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战斗,作为一个文人,用一支笔肩负起了拯救国民灵魂的重任,即使被构陷被拘捕被暗杀,鲁迅也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即使是逝去的悲凉青春,然而那些“星”“月光”“暗中的花”与“僵坠的蝴蝶”究竟代表着青春。鲁迅在《希望》中的这一段关于青春的回忆与描写,让人感觉到的不只是青春,还有一种希望的逝去与挣扎,一种空虚和无奈在暗夜袭来, 一种对于绝望的肯定后又怀疑的复杂心境。读《腊叶》也是如此,“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的……一片独有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只是病叶呵!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h。在这两首散文诗中,僵坠的蝴蝶与病叶有着相似的意象,有学者称《腊叶》中的病叶指的是鲁迅自己,那么《希望》中僵坠的蝴蝶又只是指的是身外的青春吗?并非如此,革命的青春多是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鲁迅在奋斗着逝去着自己青春的同时,仍然在关切这身外的青春,那些“杜鹃的啼血”“猫头鹰的不祥之言”始终是鲁迅内心所牵挂的东西。在《希望》和《腊叶》这两首散文诗的意象中,“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与“黄蜡”似的“眸子”“再也不复去年一般灼灼” “将坠的病叶的斑斓”都是一种对于青春逝去与希望渺茫的感慨与追忆。在鲁迅的创作中都一直贯穿着希望与绝望相互缠绕的主题,时而肯定希望反抗绝望,时而对希望绝望而陷入一种悲凉没有颜色和声音的无奈可叹的境地。

  三、反抗绝望与虚无

  然而就是如此,在鲁迅的散文诗里,最后却永远都是对于绝望的反抗。“浓绿”“葱郁”的青年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与奋斗,桀骜英勇如裴多菲留下了一首诗: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诱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i

  这首小诗的主题恰是鲁迅《希望》的题目,在《希望》和《腊叶》中鲁迅都提出了“自欺的希望”的主题,“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得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这都是一种对于希望的暂时遗忘与无视。然而鲁迅究竟是鲁迅,倘使他还得继续偷生在这“虚妄”中,却仍要寻找那逝去的悲凉青春,这是鲁迅对“青春”的坚持,“我只能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而暗夜又在哪里呢”,“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在《腊叶》中他说:“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j在两首文本的最后,鲁迅都肯定了绝望的虚妄与希望的存在,甚至二者共存。想来有和去年模样相似的病叶罢,想来有和鲁迅一样对希望曾经怀疑过的心境罢。然而秋去春来,明年依旧是葱郁的颜色,希望若是虚妄,难道绝望就不是吗?鲁迅最终完成了对于绝望的反抗。“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鲁迅没有这余闲,难道别人也没有吗,既然有模样相似的病叶,也即有想要将这病叶“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的“鲁迅”们啊。

  周身都是绝望,然而并没有真的绝望。绝望既然是骗人的,那么谁说希望不能有呢?有人说这希望是“自欺的希望”,笔者并不赞同。在《野草·希望》中,鲁迅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放在文章最后,并且单独作为一行一段,足以表明他对这句话的重视。鲁迅意在强调“绝望”“虚妄”与“希望”這三个概念之间彼此纠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关于“希望”,鲁迅早在《故乡》中就已经阐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在《野草·希望》中他也再次将“希望”与“虚妄”勾连,而“绝望”对于“希望”的对立面,恰似一枚硬币的等价正反两面,因此当谈到“绝望”的精神内涵,必然也处在一种“无所谓有无”的状态,它最终指向的将与“希望”一样是“虚妄”的。“虚妄(或虚无)”在存在主义理论中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出现时,指的是同世界中其他物质一样的一种存在形式。鲁迅的作品中闪耀着存在主义的光辉是不争的事实,而“虚妄”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被鲁迅抽象为人在现实世界中精神对象的“虚妄”,鲁迅要做的是警惕和把握这种“虚妄”。这也是人文主义的内涵之一,即“绝望”在鲁迅眼中,并非是精神的陌路,而是一种“虚妄”的失去主体自由的价值判断与人生观,通过“反抗绝望”乃至“反抗虚无”,重建“希望”才是鲁迅的人生哲学。因此,在《希望》这首散文诗中,充斥着存在主义式的对于世界的“希望”,同样也存在这一种自由的精神信念,而这种精神意识同样无异于希望的重构。

  四、结语

  在鲁迅的心中,自始至终也不过是孤身一人在战斗,自然世上也有别的战斗着的人,可那战斗着的人同他战斗着别人一样也在战斗着他,所以说鲁迅是寂寞的,且这种寂寞是彻底的。然而鲁迅一生作为一个战斗者,从来都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尤其在《希望》里,从鲁迅有了对于自我生命虚无的体验之后,开始有了反击自我虚无的积极创造意识。“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然而总观全篇,鲁迅似乎也没有提出什么值得希望的事情,倒是鲁迅自己在“肉搏这空虚的黑夜”,如果这也可以当作希望,那就是鲁迅独自承受着黑夜的孤寂与冰冷,也想为青年乃至更为人民争来一丝希望和光明吧!

  abcdefhij鲁迅:《鲁迅经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年版,第63页,第62页,第62页,第91页,第63页,第63页,第89页,第63页,第89页。

  g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版,第245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鲁迅.野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 李何林.鲁迅《希望》的主题究竟是什么?[J].鲁迅研究动态,1983(7).

  [4] 彭弥.在希望与绝望的否定中寻找新的希望——再论鲁迅的《野草·希望》[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

  [5] 徐德明,易华.考掘之时与托词增义——鲁迅《野草·希望》中文本的东方行旅[J].现代中文学刊,2019(4).

  [6] 彭小燕.《希望》:“肉搏”虚无,在“我”与历史—现实“之间——《野草》精读之七[J].名作欣赏,2020(4).

  作 者: 张新蕾,青岛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