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闻一多 《红烛》 情感变化
在1923年,闻一多先生准备出版第一部诗集。此时,作者在回顾自身甘愿为理想奉献的经历和诗歌创作成就的过程中,便写下了这首题名为《红烛》的诗歌,并将其视作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该诗既体现出闻一多先生受到西方诗学的熏陶,还体现出其受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诗学创作的思维模式中,诗人很少采取无所顾忌的自我喷发方式来抒发情感。诗人大多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而多数意象并非是诗人自我创作的产物,而是中国传统诗学的历史遗产。闻一多先生显然对中国传统诗学有着更深厚的情感,“红烛”作为历代诗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被闻一多先生很好地传承下来。
一、“物我”若即若离
在《闻一多诗学论稿》中,作者提出两方面内容:“一、研究闻氏的诗论及其所受西方的影响;二、研究闻氏如何把诗论实践在其诗歌创作中。”a由此来看,闻一多先生的诗学既受到西方诗学的影响,也受到中国传统诗学的滋养。诸如作者开篇引用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序,便体现出闻一多先生受到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而在《红烛》的第一节中,出现了红烛和诗人两个意象。以往的古典诗词多数直接采用意象来代替诗人自我的形式进行情感抒发。作者则是起笔就将红烛与诗人区分开,并将红烛的红与诗人的心进行对比,看似红烛不再直接代表诗人的精神意志,但是文中又说“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b这句表明,通过诗人与红烛的互动,作者开始构建红烛与诗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紧接着在第二段至八段中,作者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来抒发他对红烛的情感,并通过第二人称的对话以及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建构红烛与诗人的联系。诸如,面对红烛的自燃,诗人提出的种种困惑、发出的阵阵感慨,以及面对每次追问,又从不同角度进行诠释。这均表明,作者试图从一次次困惑中不断寻找红烛燃烧的真正意义,使“物”与“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同,并使“红烛”与“诗人”从两个独立意象的“离”向相互融合的“即”进行过渡。
同时,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红烛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使得诗人对红烛从赞叹、困惑、明白再到困惑、明白、欣赏的情感变化得以借助红烛这一意象实现。作者通过这种写作手法,使得红烛与诗人之间产生若即若离的美感。
二、“意象”波动起伏
在《红烛》一诗中,全诗一共九节,而“红烛”这一意象则出现了十次。由此可见,红烛这一意象,单一而明确地贯穿于全诗。虽然该诗通篇只有红烛这一个意象,但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则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若将代表着同一情感的意象划分为一个单元,《红烛》一诗则有着三个意象单元。开篇作者将红烛与诗人自己的心进行对比,用红烛的“烧蜡成灰”来对比、思考自身的品质,点出诗人自己的这颗心要像红烛一样为人类、为世界的光明而燃烧。从而开启了诗人的自我审视模式,这是《红烛》一诗的第一个意象单元。
而在自我拷问、审视的过程中,必然带着伤痛。因此,第二个意象单元詩带着撕裂般的伤痛。在二至八段中,作者通过反复追问红烛由谁制成、由谁点亮,为什么发出光,为什么伤心流泪等问题,来凸显作者复杂矛盾、纠结不安的内心世界。当作者面对着愿意燃烧自己、甘愿奉献自己的红烛时,内心日益苏醒的爱国精神,则催促着他做出是否愿意以生命的消耗与毁灭为代价去获得“光明”的艰难抉择。而诗中描述的发光之日就是流泪之始的悲惨结局,则冲淡了诗人试图牺牲一切去解救百姓的英雄气概。与此同时,诗人似乎透过独自抗拒无尽黑暗的红烛,看到了试图唤醒麻木无知世人的自己,似乎自己的努力都在现实的打击下显得弱小而无助。为此,作者发出了红烛流一滴泪,诗人便灰一分心的悲观感叹。这表明,此时的诗人还没有出走纠结犹豫的困境,诗人犹豫不决的心态就像在风中摇曳不定的红烛一般,这便是“红烛”的第二个意象单元。
在第九节中,诗人提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表明诗人面对封建旧势力的压迫最终选择效仿红烛,通过自我牺牲来唤醒麻木无知的世人,并且要求自己不图回报,只为最终的成果而努力耕耘。此时的诗人不再纠结犹豫、困惑不安,而是实现了自我超越,即愿意像红烛那般牺牲自己去获取“光明”,这便是红烛的第三个意象单元。
意象单元的多少取决于诗歌的情感波动次数。在《红烛》一诗中,可将“红烛”这一意象分成三个意象单元,每一意象单元均呈现出诗人不同的情感变化。通过这三个意象单元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变化由自我审视、自我反思开始,经过犹豫矛盾、困惑不安的时期最终实现了自我超越。
三、“情感”抑扬顿挫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指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c简单地说,白居易认为情感是诗歌是否精彩的关键所在。而该诗,开篇便借用李商隐的诗句引出红烛这一意象,这使得该诗的情感有了统摄,并借助“红烛”这一意象使作者的情感缓慢地呈现出来,使之显得不生硬突兀。在《红烛》的二至三节中,作者提出“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d三个问题来引发读者思考,再用“矛盾!冲突!”“不误,不误!”三个感叹句进行回答。在这两节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由一开始困惑红烛为什么要自我燃烧,转变为寻找到红烛自我燃烧的崇高理由。同时,第三节的最后一句,即“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红烛燃烧发出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结合当时“五四”运动落潮和整个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情况来看,诗中询问点燃红烛的“谁”,可能不单单指诗人自身,还可能指在当时背景下觉醒的有志青年。同样,当时的作者虽找不到能够通向光明的救世之路,但诗人心中的烈火从未熄灭,诗人对于自己的奋斗经历也是坚定不悔的。
在第四节中,通过“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e等诗句,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不再聚焦于是谁点燃了红烛,而是聚焦于红烛燃烧的过程与结果。这表明,诗人想要借助红烛的光与热,去击破世人的麻木无知!想要借助红烛的力量,去捣碎囚禁着世人思想和灵魂的封建文化与礼教。此时,诗人的内心如同炽热的红烛一般,甘愿为创造光明、改变世界而牺牲自己。因此,在这一节当中的“红烛”是力量的化身,是时代的呐喊,也是时代先驱的真实写照,而这些先驱甘愿为了击碎囚禁世人的牢笼奉献自己。
第五至七节,是诗人情感的转折。第五节原文提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f。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当时五四运动时期,先进青年的典型心态。由此使得诗人继续深入思考红烛的价值。在第六节中,提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g这句表明,红烛本身的职责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为红烛的意象奠定了崇高的悲剧意蕴。紧接着,作者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先是对于红烛流泪提出质疑,再回答出造成红烛流泪的原因是维护旧礼教的势力侵蚀了它的光芒。同样,该节中提及红烛因烧得不稳而着急流泪的状态,则是将红烛拟人化的同时,又将红烛燃烧自己照亮社会的牺牲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七节中,诗人将红烛燃烧留下的泪替换成“脂膏”,并写道脂膏使得人间开出花、结出果。这体现出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是欢快的。作者通过这三节,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对红烛流泪的怜悯转化为对红烛牺牲奉献精神的共鸣。
第八至九节,是诗人情感的另一次转折。此时诗人再度思考,红烛流尽自己的泪,对于它自身又意味着什么呢?诗人给出的答案是“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h。这句的因果关系不同寻常。作者将因置于后边,来突出强调红烛试图以肉体的消亡来改变黑暗的世界和创造光明的作用,但诗人又清醒地意识到,红烛的悲剧性结局是不能避免的。此时诗人处于一种难以言喻的低沉之中,但诗歌并没有就此结尾,受到新时代“五四”精神影响的闻一多先生,再次发出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i的宣言。这表明,作者虽然没有把握一定能战胜黑暗,但却决意将阻碍“红烛”奉献的各种“灰心”毅然决然地抛诸脑后,甘愿为家国而牺牲、甘愿在理想与幻灭并存的大地上无怨无悔地耕耘,从而使得,该诗结尾处的情感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积极状态。
诗中“情感”的抑扬顿挫先后经历了七次变化,先是由最开始冷静地点出红烛这一意象到对红烛的赞美、对红烛燃烧的困惑、找到红烛燃烧的崇高理由、伤感红烛的燃烧、困惑红烛的流泪、安慰流泪的红烛再到最后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使情感归于冷静并使得诗歌首尾相互照应。由此看出,该诗的“情感”经历了四扬三抑,这使得诗歌情感虽富于变化,但又显得毫不杂乱。
四、“节行”错落有致
一首好诗,不光由内在充沛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还由其独特的外部结构表现出来。《红烛》一诗的情感变化,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杂乱的行节排列和行数、字数的差异来实现的。《红烛》全诗共有九小节,但是各节之间的行数不相等,各行之间字数也不相等。诗歌的语言排列是诗歌情感态度的外在表现形式,外在的表现形式对内在的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诗歌各节的行数来看,第一、二、四、六、七节的行数分别是五、七、七、九、六行。结合上部分诗歌情感的变化来看,诗歌各节行数较多的部分就是诗人情感波动最大的地方。
在第一节当中,作者通过将红烛的红与诗人的心进行对比,来强烈赞美红烛的颜色并以此来表现诗人赤诚的心;第二节中,诗人追问是谁制的蜡烛,是谁点燃的蜡烛。此时,看似诗人在追问蜡烛,实则诗人是在追问自己为什么愿意为国家牺牲奉献;第四节中,诗人意识到红烛的燃烧不是错误的,而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第六节中,诗人明白红烛之所以流泪是由于残风的侵蚀,而残风代表着维护旧封建礼教的势力。此时,红烛的精神在诗中逐渐变得高尚起来;第七节中,诗人继续歌颂红烛的泪,但情感逐渐由滚烫趋于冷静。而第五节仅仅只是三行,按照诗歌各节行数的多少代表着诗歌情感强烈的程度来看,该诗是以第五段为中心,其情感脉络经历了冷静——热烈——冷静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这样的情感结构体现出闻一多先生所倡导和实践的“建筑美”。
“建筑美”是新月派诗人的诗歌创作理念之一。闻一多先生作为新月派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其创作的《红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首标准的现代格律诗。但是从整体来看,其行节排列大致是均匀整齐的。该诗的九个小节,每节都是以“红烛啊!”开头,虽然有所重复式地吟咏,但又不是简简单单地重复,每节的情感又在不断发展变化。行节之间层次变化也是十分鲜明的,这使得诗歌的情感变化由此得到完美的展现。
《红烛》一诗,诗如其名,代表着明亮、温暖的力量,是作者吐露心扉的窗户。作者在表现手法上带着浓重的幻想色彩。为此,作者大量使用抒情词汇和押韵形式来吐露自我情感,这彰显出闻一多先生的个性精神和文化情感。同时,与中国传统诗歌追求的意象美不同的中国新诗所倡导的新格律体、白话语言的特点在该诗中也有所体现。
闻一多先生虽不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大多对身处新旧社会交替、民族危难之际的世人起着穿透黑暗、唤醒启迪的作用。由此可见,闻一多先生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试图用奉献自己来唤醒世人的英雄。同时,该诗中“红烛”这一意象,是作者赤诚、炽热人格的象征,是作者无所畏惧的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还是敢于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的代表,更是成为现代新诗史上著名的“红烛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诗人去探索和耕耘。
a 李子玲: 《闻一多诗学论稿·序》,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第 1 页。
bdefghi 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人民教育出社2019年版,第4页,第5页,第5页,第5页,第5页,第6頁,第6页。
c 霍松林:《白居易诗译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7页。
参考文献:
[1]闻一多.红烛?死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 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3]朗格.情感和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李冰封.由“红”到“黑”:对闻一多诗歌意象的一种阐释[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唐鸿棣.诗人闻一多的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7]刘恒.闻一多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8]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9] 宋学婷.红烛诗人的“红烛”精神[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 (33).
[10] 朱婷.浅谈《红烛》中物与人的融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1).
[11] 李婷.论闻一多《红烛》诗的情感结构[J].名作欣赏,2016 (18).
[12] 江锡铨.闻一多诗歌艺术论[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9(1).
作 者: 杨昕璐,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