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场者,旁观者,思考者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评论版 热度: 15619
一看到傅小平这个名字,马上就能联想到他所供职的《文学报》,作为一位常年活跃在国内文学现场的青年记者,他通过参与、观察、提问、记录和思考,不断地为我们传回发生在当代中国文坛的深度主题报道。可以说,傅小平是近些年来无数重大文学新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而接受过他采访的中外文学界的大咖名流更是数不胜数。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文学界的资深记者,然而他又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因为,他在参与国内众多文学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思索着与中国当代文学有关的诸多问题,并将其渗透于一篇篇主题鲜明、结构严谨的专题报道文字之中。这一点从他新近出版的《角度与风景——对当代文学的另一种观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一书中,我们就能略见一斑。

  这本书被收入由陈思和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文丛”第三辑,在该文丛已经亮相的十二位青年批评家中,高校教师和文学期刊编辑是绝对的主力,而身处其间的傅小平是唯一一位来自新闻领域的作者,因此,这让我们对他的文学观有了一种特别的期待。

  翻开书页,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两篇序言,第一篇由陈思和先生为整个文丛所撰写的总序暂且不论,第二篇是郜元宝先生特为本书所做的序。文中,有郜先生对傅小平为人为文的中肯评价,有对本书特色的精当点评,更有一位前辈大家对新一代青年批评家的寄望与鼓励。单单通过这一篇序,就能让我们对这位平时隐身于文学通讯报道之后的媒体派批评家有一个简单的全方位的了解。

  接下来,吸引笔者注意的是在本书的文末,作者所写的那篇后记,这篇后记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那种三二百字的鸣谢型后记,它更像是一份文学专业工作者的自白书。在这篇万余字的长文中,我们见到的不再是那个我们平日里所熟悉的颇具职业风范的“记者傅小平”,而是一个率真活泼的“批评家傅小平”。阅读这篇后记,犹如在与一位老友夜谈,他将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盘托出,没有丝毫隱瞒与伪饰,他对于自己多年来积累而成的文章,也有着较为准确的自我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文学的真诚和对作家们的善意。而这篇洋洋洒洒的文字,也正是准确理解全书内容、直达作者内心的最好路径。

  这本书的目录编排颇具匠心,作者本人坦言,书中所收录的六个章节五十六篇有长有短的文字,是从他近年来所撰写的一百万余字的文章中精心精选出来的五分之一,由此看出,这是一部经过百般斟酌和千般思量之后才呈现给读者的用心之作。而六个章节选取的主题也能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关于当代文学,这些年来作者在关注什么,思考什么,甚至,还有他在忧虑些什么。

  进入正文部分,当我们逐章逐篇去细细品读,会发现好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人声鼎沸的文学广场。在那里,众多当代文学领域的顶尖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们都在发表着各自的文学演说,而举着录音笔不断追问并为我们忠实地记录下那些精彩讲演的人就是那个无处不在的“在场者”傅小平。的确,新闻记者这个得天独厚的身份,让他具有了比旁人更为广博的文学视野和更为敏锐的洞察力,而在众声喧哗中,他成功地完成了对那些真知灼见的一次次捕捉与定型,这也让他的思考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与时代同步的从容节奏。

  傅小平在后记中,将本集中的作品定义为评述性文字,一点不假,作为一名深耕于文学新闻领域的记者,他必须认真记录下正在发生的各种创作观点与文学思潮的碰撞与交锋。谁在哪个场合阐释了什么,谁在哪个场合质疑了什么,谁在哪个场合批评了什么,谁和谁又在哪个场合争论了什么,这些都被傅小平一一“记录在案”。毫无疑问,等时过境迁,风烟散尽,那部注定要被未来者们详加书写的21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一定少不了要从傅小平的文章中进行摘引,那些大风起前的青萍动,那些树欲静时的风不止,应该都可以在“傅氏评述”中觅得踪迹。

  傅小平是一个十分善于提出问题的人,这当然首先基于他的职业需要与职业素养,然而,在此之上,我们分明能感觉得到,这是一个善于将问题引向纵深的思想者。众所周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首创了精神助产术问答法,他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对方把心灵中本来就有的观点一点点明确,而傅小平在一篇篇评述文章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借助这一“利器”,从而让他抛出的一个个诸如“当代文学,有大作无大师”“中国为何缺少‘作家中的作家”“中国文学正在疾步走向世界”这样言辞犀利、颇富争议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对话的有效性,更促进了不同个体思维的有效碰撞。同时,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个“诱人”的题目,令读者对一篇文章有了更强烈的阅读渴望。就算我们仅仅将这些标题视作是一种快节奏、信息化时代催生出的新闻传播技巧,那傅小平的专业能力无疑也是极其过硬的。

  全书的六个章节,作者分别以“中国意识”“现实书写”“青年写作”“回望五四”“中国坐标”“外国文学”为关键词来选取和组织文章。

  “我们向历史要什么”这一章,最能凸显傅小平的思考广度。他不再囿于文学这个小圈子,而是将中国文学放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语境中去观察分析,李零的《我们的中国》、霍宏伟的《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这些文化著作成了他的研读对象,《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诗书中华》等电视节目成了他的观察对象,他努力从中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寻找新的动能,也试图为网络文学、百年新诗、中国传统文论的发展把脉。在本书的后记中,傅小平谨慎地提出:“我隐约觉得,写中国文学的文章,要多一点中国意识”,“要把笔触伸展到更为广阔的中国的现场,而不只是端坐在书斋里上下五千年孜孜以求”。他还呼吁:“作为一个多少有点关怀的人,写点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字”。这样的观点态度,是诚恳善意的,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的确,跳出文学之外回看文学,方能有更大格局和更高站位。

  在“文学如何直面时代现实”这一章,傅小平分别就新时代背景下小说、非虚构、通俗文学、影视剧、文艺评论、专栏写作等类型的写作如何与时代对话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样是通过后记中的补白,他发出了“这么丰富的时代,要你只是给出贫乏的写作,说得过去吗”的响亮质询;在“中国故事与青年写作”这一章,作者分别针对“70后”“80后”“90后”作家的写作,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定位,并指出了他们未来的成长方向;在“如何把启蒙变成一种生活态度”这一章,作者带领我们回到百年之前,认真打捞“五四”时期初现的宝贵的启蒙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在“中国文学到了重新确立坐标的时刻”这一章,作者以莫言、汤显祖、鲁迅为话题人物,强调了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文坛在世界文坛上折腾出的那点声音,显得太过于安静了”;而在“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影响衰退了吗”这一章,作者将目光投向远处,探讨了有关“世界文学与中国作家和读者”的相关话题。

  纵览全书,五十六篇文章中就有四十一篇是疑问句式。对于当代文学,他抛出的那些大大的问号,不仅是提供给采访对象进行言说的话题和由头,更是他基于广泛阅读与切近观察的深入思考,而那一个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在他的评述性文字结束的时候,也基本会给读者一个比较笃定的答案。也许这个答案他是借采访对象之口进行的言说,但我们未尝不能将其看作是采访者本人完成的一次大胆预设和小心求证,因为在阅读中,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隐身于一篇篇文章背后的记者傅小平,才是那个最清醒理智、最具有全局观的“旁观者”。古语有云,旁观者清,而傅小平作为一个占有大量信息的旁观者,他对于当代文学的透彻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的。

  作 者: 关志英,北岳文艺出版社中级编辑。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