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汶川大地震引起的反思(增订版)

时间:2010/3/31 作者: 翔鹤 热度: 93513
  摘要: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地震能不能预测?不可知论者却高调宣称:“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无法预测,将来也无法预测!”记者以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地震是应该预测,而且也是能够预测的。但是,技术上的突破固然重要,思想上的突破更为关键。打开地震预测之门的金钥匙是东方一元化哲学的整体观。而且,民间研究力量不可忽视,应该建立科学的地震预测体系,给预报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地震 预测 预报
    
  突入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破坏性很强,波及面最广,损失最惨重!要是能够准确预测,提前预报,不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么?但是,不可知论者却高调宣称:“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无法预测,将来也无法预测!”(1)既然不可预测,又何谈预报?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打开地震预测之门的金钥匙在哪里?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有哪些工作需要改进?痛定思痛,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深思和再思!
  
  地震不可预测么?
  
  灾难深重的汶川大地震爆发以后,记者第一时间赶到重庆市地震局问责:这么大的地震为什么不预报?一干部解释说:“这是世界级难题,科学水平还达不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哪一种监测手段或方法对地震能够做出准确的预测。”啊,是这样吗?更有学者方舟子两肋插刀,挺身而出,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把96年11月伦敦“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达成的权威“共识”搬出来,为地震部门的难堪与尴尬辩护:“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无法预测,将来也无法预测!(2)”既然不可预测,又何谈预报?似乎是一锤定音,“终审判决”,我们芸芸众生只有被动遭劫,人民生命财产只有葬身废墟的份儿,哪还有什么理由去责备地震部门呢?于是,“地震不可预测论”充斥报刊和网络,甚嚣尘上,成为无能无为,应对舆论压力的遮羞布和挡箭牌。地震真的不可预测么?
  
  汶川大地震震醒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恕记者不揣浅陋,斗胆大吼一声:“不可预测论”休矣!不仅理论上违反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掉入“不可知论”的泥沼,而且,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发展的事实也严重不符!
  
  2006年第6期的《中国地震》杂志上载,成都理工大学的易桂喜等人通过对该地区过去28年的台网资料研究后指出:龙门山断裂带的绵竹——茂县段,由于处于高应力积累背景,从中长期来看属于最容易发现强震的地区;处于该断裂带最北沿的江油——平武段,未来也有发生中强震的可能。在2007年12月的《四川地震》上,易桂喜再次对四川以及临近地区发生强震的危险性提出了警告:自2003年大姚地震后,在四川及邻区强震平静近四年的背景下,最近两年相继出现四川地区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现象,或许预示着四川及邻区在未来不太长时间内,“发生六级以上强震的可能性较大。”
  
  无独有偶。06年9月,陕西师大龙小霞等人在《灾害学》第一卷第三期《基于可公度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一文中指出:“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区可能发生大于或等于6。7级强烈地震。”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有才,202年10月写出《质疑四川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枢纽工程基本烈度》指出:工程区内东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断裂,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附近,是未来发生7。5级左右大地震的震中的最佳位置。2007年10月,69岁的他又向有关部门送达一项预测意见,指出:紫坪铺坝及附近地区存在发生7。5级左右大地震背景的危险。虽然时间、地点、震级预测得不那么准确,实在,可操作性差,但可以提醒我们警惕该地区地震灾害的发生。
  
  更有消息称,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顧問陳一文对中國地震局没有收到预测进行驳斥,說:從二○○六年起,三年來,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曾就汶川地區可能發生地震,向中國地震局提出三次中期預報,特別是二OO八年五月三日,陳一文親手又向中國地震局發了一份汶川地區可能發生地震的預報(3)。同样,作为该会研究员的耿庆国,4月26日晚,根据病态磁暴异常现象,在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的專業委員會会议上提出:2008年5月8日前后10天是国内7。5级强震的危险点(4)。就在5月12日凌晨2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退休的研究员钱复业、赵玉林夫妇一夜未眠,根据四川红格地震台HRT波仪出现临阵异常,计算出12日至13日,将发生7—8级大地震!但是,因经费短缺,四川、云南四台仪器只有一台勉强运行,要多台仪器交汇才能确定震中,没有震中的预报可能是虚报。向地震局打不打电话?为此,夫妇俩争吵了一夜,还吵醒了邻居。直到凌晨5时,钱复业毅然向地震局打了电话。但是,按程序,还要填预报卡,经过专家评审才能采取防范措施,已经来不及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73岁的钱复业痛心地哭了。因历史吊诡,她背负唐山大地震“漏报”的罪名,再次与大地震临阵预报擦肩而过!不管怎样,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地震预报工作者的艰辛和能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地震是可以预测的!(5)
  
  特别是二OO八年五月初,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迪米塔。奧佐諾夫(DimitarOuzounov)在地球紅外線監測圖像上發現中國西南有地震要爆發(5)。当然,他是以此證明該署物理研究員佛洛德所提的地層電流預報地震理論之準確性,並非專為中國而測。去年七月,美國《地震》杂志披露,有中國、歐洲和美國科學家共同通過仔細觀察衛星圖像,且對四川省地震斷層十年來的深度和活動加以研究,發出警告說:中國將面臨一次大地震。(6)可惜,这些预测和预告沒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
  
  以上这些事实说明什么呢?难道说明“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吗?“科学水平还达不到”吗?“不可预测论”已经成为某些人逃逸罪责的防空洞!
  
  此外,已故中科院院士翁文波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计算,开创了不同于传统物理预测法的数学预测法,对82—92年国内外的地震预测达到很高的准确率。预测89年4月26日墨西哥发生7级地震,实际时间只差一天,地点完全准确,实际震级7。3,仅少0。3级。(7)
  
  近日,报载: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王维熙科研团队研制出在临震前10天—40天可遥控、遥测的“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8);欧美科学家也声称用“压力预测法”,可以在小地震发生前一小时、大地震发生前数月就能预测到它们的存在,并建议在全球建立监测网,包括1500个站点。(9)
  
  可是,方博士却不以为然:“这类地震预测就象算命术一样,不能因为有人蒙对了一次就把他当‘大师’,而要具体统计其预测的成功率”。于是,他摆下擂台:“世界上每年平均大约发生18次7级以上大地震。地震预测‘大师’何不一一预测一下,让我们看看能蒙对几个?”(10)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我们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认知的领域。地震预测是科学,不是“算命”,更不能像江湖骗子一样过“蒙”。就地震而言,人类对它的认知,从无知到有知;从神话到科学;从“不可预测”到“可以预测”,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么?!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就是发现,就是创新,就是为人类造福。在这个领域,最忌重复别人,也不应该知难而退。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翁文波的“数学预测法”、欧美科学家的“压力预测法”、地球紅外線监测法、地层電流监测法,有陳一文、耿庆国、钱复业等老一辈地震预测工作者,有海城地震、喀什地震预测成功(11)的范例等等,人类一定会战胜“不可知论者”。因此,方博士下注的“算命论”、“蒙论”没有任何根据,也因此毫意义!西方科学的成就我们应该给以足够的尊重,学习,借鉴,拿来,但我们决不能不加分析地迷信西方科学的每一个现成结论,不应该把它当作千古不变,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僵死教条。我们应该走我们自己的独创之路,决不能跟在洋大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鹦鹉学舌,那是绝对没有出息的!
  
  思想上的突破更重要
  
  汶川大地震并非无人能够预测并提出警告,但为什么又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呢?记者以为,迷信西方“地震不可预测论”的洋教条,加上制度性因素,抑制了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的积极性、主动性,屏蔽了他们的良知与睿智,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我国地震理应以预测为主的方针,是其无所作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巨大的破坏和人民生命财产伤亡惨重的地震灾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
  
  策呢?是以预测为主,还是以预防为主(12)?或者是以救灾为主?预防,就要象美、日那样,把房子修得更加牢固,足以抵抗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预测,就是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各种监测手段,事先测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裂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救灾,更是一种不得不做,然而,又是一种痛苦无奈的选择!我们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也能够做到较为准确的预报。“地震不可预测论”戕害了我们不少地震工作者,不仅给国家、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也使他们自己遭遇空前的难堪与尴尬!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灾难与我们同在。因为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经济实力仍然很薄弱,不能与美、日比肩。如果说,美、日在“不可预测论”统治下,专注于预防,那么,在我国,只能是预测重于预防。汶川大地震,在一些靠近震中的地方,其破坏烈度达到了10度、11度。以北京地区的普通民用建筑为例,法规上要求达到8级抗震标准,其执行程度如何还另当别论(13)。据专家计算,每提高一个抗震梯度,建筑成本就要增加20%。如果北京再增加3个梯度,达到11度,则成本将增加60%;如果重庆从6度提高到11度,那么,成本将增加100%!这对于我们国家和人民来说,房价本来就在高位运行,再增加60%或100%的成本,简直是一个不堪承受之重!但我们又不能老是一味采取被动设防的方式,等到地震吞噬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洗劫了国家和人民的巨额财产,制造了数千万人无家可归的惨剧之后,才按程序把“地震预报”变成“地震后报”,把“地震预测”变成“地震善后”,尽搞些“马后炮”的蠢事、笨事和屁事!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交给地震工作者一个艰巨的使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解决地震预报问题。可是,“文革”一开始,重操旧业搞地震预报的中科院院士翁文波就被打入牛棚,在没有任何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只有对地震的历史数据进行计算,开创了不同于物理预测的“数学预测法”,能够较为准确地、甚至惊人地预测到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和烈度(14),不知为什么没有引起学界广泛的重视并予以丰富、深化和提高,反而固守西方那套“不可预测”的圣经神典!
  
  据报道,中国南北地震带这条危险的走廊,近些年来一直是中国地震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仕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中,他们已经注意到未来南北地震带震情的严峻性并成立了专门的震情跟踪组。据悉,中国地震局对此也进行了长期预测。但是,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地震监测网络,至今台网密度仍然大大低于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台湾(15),而且固守实证主义的物理监测方法,思路狭窄,手段单一,措施不力,使迄今为止获得的有效观测数据,远不足以揭示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震级下地震具体的孕育机理,遑论具体预测地震爆发的时间、地点、震级和烈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陈学忠认为,要实现预报上的突破,在他看来,
  
  仍然需要依赖于技术上的突破。“在地震发生之前,肯定会有异常。只是我们现在的监测技术还不行,或者说我们的监测思路存在问题。”(16)
  
  记者以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中国人并不笨。技术上的突破固然重要,思想上的突破更为关键。因为思想指挥行动。我国地震工作者只有突破“地震不可预测论”的桎梏,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才能继承、弘扬人类的先进文化,实现预报上的突破!
  
  打开地震预测之门的金钥匙
  
  在西方主流地震专家眼里,“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无法预测,将来也无法预测”。记者以为,这是坚持二元论的实证主义者绝望的自白。其实,打开地震预测之门的金钥匙是东方一元化哲学的整体观。
  
  我们的祖先“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从事物存在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变化出发,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对立统一,不断运动变化的整体,正如《道德经》描绘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7)。所谓“道”,即宇宙的存在状态及其运行规律;“一”,即宇宙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运行规律作用下,生成一种混沌的存在状态,构成宇宙的母系统;“二”,即混沌的宇宙存在状态在其运行规律的长期作用下,经过凝聚与化合,生成不断上升与下降、扩张与收缩的阴阳二气,即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两种大的分类,构成宇宙的子系统;“二生三”,即“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阴阳二气,构成宇宙对立统一,又不断运动变化的一种多元谐和体;“三生万物”,即宇宙的这种多元谐和体又孕育生成包括生命在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无机物,构成宇宙子系统下面的具体种属;所谓“五行”,即构成阴阳二气谐和体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相承相制,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18)。显然,我们祖先对世界的认识是复杂地而不是简单地,互相联系地而不是割裂孤立地,动态地而不是静止地,综合地而不是单一地把握这个世界,与西方哲学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两种思维方式。当西方哲学迷失在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狭小的阴沟里找不到回家的路,大叫“哲学已经终结(19)”的时候,中国哲学仍然像巍峨的高山一样耸立在东方的云霄之上,全息地俯瞰着整个浩瀚的宇宙!
  
  因此,我们必须按东方一元化哲学的整体观来审视地震:随着地球内部地震孕育条件的逐步成熟,地壳应力的蓄积、集中和加大,地层岩石的重力、形变、电场磁场能量以及流体的物理特性也随之变化,特别是导致板块断裂、挫动的临震之前,我们只要从事物的相关性入手,就能够发现除地球自身岩石圈的信息发生动态变化之外,还引起水圈、生物圈、局部气象等的信息动态变化,一系列宏观上的强烈外在反应都是地震爆发的前兆。原因是,地球板块的压力或推力(应力)与断裂带地壳的地心引力(重力)的激烈对抗和冲突,引起地壳的断裂、形变,地壳的形变引起地下水位的消长、电场磁场能量的变化;电场磁场能量的变化,又引起天象的连锁变异和生物场能,特别是动物心理、行为的异常等等,而西方二元论的实证主义哲学,片面地截断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仅仅单纯地、孤立地盯着地壳重力、形变、电场磁场能量以及流体等物理特性的变化,只是就地壳的物理特性变化监测地震的发生,等到积累了足够的有效数据,才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经验性的地震预报结论(19)。但是,上天有路,入地无门,取得这些有效数据谈何容易!因此,在预测失败之后,灰心丧气之时,掉到“不可知论”的泥沼里,绝望地向世界宣布:“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无法预测,将来也无法预测!”
  
  思路决定出路。西方的月亮并不比东方的月亮圆。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认
  
  为:“如今地震学家们或许应该在研究思路和策略方面作些拓展。”(20)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呢?记者断言:东方哲学一元化的整体观就是我们打开地震预测之门的金钥匙!
  
  本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地震的发生也不是孤立的事件,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地壳本身,还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开拓视野,扩大眼界,用东方哲学一元化的整体观把握世界,从相关领域,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地震的征兆进行捕捉和研究。《财经》记者写道:实际上,宏观异常也是另外一种前兆,包括地下水、动植物乃至天气的异常变化等。很久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大地震发生之前,动物普遍存在异常行为。比如,地震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山地震》一书,记录了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区及周边48个县进行的调查,共搜集到地下水宏观前兆异常868例,动物宏观前兆异常2093例。在大家熟悉的鸡、猪、鼠、猫、狗、羊、鱼、黄鼠狼等动物异常反应中,鱼的反应最明显,占100%;猪最迟钝,占34%。其实,植物的排列、开花和朝向异常也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只是人们没有察觉罢了(21)。
  
  《财经》记者在汶川大地震现场,也多次听到幸存者述说动物的反常行为。在此次受灾严重的绵竹汉旺镇,一位名叫王华的卡车司机对《财经》记者证实,地震前,当地确实如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发生过大量癞蛤蟆(蟾蜍)涌上公路的情况;地震前一天,他还亲眼目睹了不仅许多癞蛤蟆,连蛇也往公路上窜的场景。
  
  汉旺镇大北岭村村民王张全也对《财经》记者证实:5月12日中午,在地震发生前不久,本来在庄稼地里嬉戏的狗突然围着他们狂吠起来,然后就狂奔而逃。地震发生前半小时左右,平武县南坝镇一条哈巴狗烦躁不安,狂吠不止,跑前跑后,一再咬着主人杨凤平的裤脚往外拖。主人不解,生气地撵它出门,就在他们跑到街上的那一刹那,地震发生了,身后的房屋垮蹋了。因此,哈巴狗又上演了一出“义狗救主”的民间传奇!(22)
  
  在青川县关庄镇、广元市元坝区等多个地方,均有幸存者声称,在地震之前数天,许多狗就彻夜长嚎如哭,而就在地震发生前的当天中午,不少原来报晓的公鸡也加入了莫名啼叫的行列。(23)
  
  但是,很可惜,不知为什么至今无人对这些宏观上的异常反应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仍然无法在动物、植物,包括天象异常现象和地震之间建立内在的、本质的、可以信赖的必然联系。因此,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大部分专家都对仅仅依据这些动、植物异常行为进行地震预报持谨慎态度。(24)
  
  更令人费解的是:地震部门某些官员揣着明白装糊涂,还底气十足地一再宣称:“震前未发现宏观异常”,甚至把明明是震前的异常反应说成是“震后效应”,而且,“并不是当地要发生大地震的前兆”(25),等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吗?
  
  特别是长江商报报道学者方舟子断言:“研究表明,所谓动物异常行为,其实与地震并不存在相关性”(26)。不知出身在中国而定居美国的方博士,知不知道东方哲学一元化的整体观为何物?地球与其他星球及其附着物之间有没有“相关性”?是谁用这种“相关性”去“研究”过、证伪过“所有动物异常行为”等自然现象与地震并不存在相关性?蛤蟆结队过大街、螺马受惊不入圈、猪不进圈往外逃、家禽惊叫飞上树、老鼠搬家到处跑、冬眠之蛇早出洞、大震之前狗狂叫等动物异常现象和塘堰水位变化“与地震并不存在相关性”的依据是什么?可方博士守口如瓶,沉默是金,什么都没有说。难道是方博士有难言之隐,不得不主观臆断,信口雌黄,敷衍成文?这样做能令人信服么?
  
  本来,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近300个数字前兆地震台站,可对地壳的重力、形变、电磁场能以及流体等物理前兆信号进行监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仕宏告诉《财经》记者,大地震之前应该有大量的前兆观测数据,但(迷信“实证论”,截断大量宏观异常信息,单纯地孤立地就地壳物理特性而监测地震,因此),此次地震前兆观测信息量非常少,这也给做出判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7)。是吗?记者以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果中西结合,土洋并举,整体把握,“辨证施预”,其效果绝不仅仅是1+1=2。因此,对汶川大地震进行预测、预防,一定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果如此,不管谁这样做了,我想,温家宝总理一定会向他三鞠躬。而且,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也会向他三鞠躬!痛定思痛。打开地震预测之门的金钥匙在哪里?我们不能不反思、深思和再思!
  
  民间研究力量不可忽视
  
  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记者以为,无论是官方的物理预测,还是民间的生物预测,抑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天文预测,只要能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到地震的发生,都应该贯彻我国的学术政策:多元,包容,百家争鸣,和谐相处,平等对待。特别是目前,对地震还不能做出准确预报的时候,更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一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集全民之智破解地震之谜的人民战争。
  
  前不久,央视记者问到地震的动物预测时,一位地震局官员回答说:“那是民间在搞”。记者纳闷:官方为什么就不能搞呢?为什么不屑于去研究它呢?民间的东西就不能登大雅之堂么?恰恰曝露了我们一些人思维上的偏执和漏洞:高高在上,固守二元论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却丢掉了我们民族一元化整体把握,辨证施预的思维方式和宝贵经验。记者以为,地震预测的突破口恰恰就在这些被忽视乃至被歧视的地方。民间研究力量和研究方向不可忽视!
  
  古人说:“肉食者鄙”(28)。自古公卿多出民间,科学奇才也不乏其人。我国历史上卓有建树的张衡、徐光启、李时珍、毕升、黄道婆和徐侠客等等,哪一个不是来自民间?他们在民间苦心孤旨,辛勤耕耘,搜集、整理、发明、创造的成果,难道今天不仍然在为我们服务吗?他们的研究方法难道就没有任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价值吗?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指出:“地震预报研究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要全国共同努力。”(29)
  
  除了官方地震的专业研究机构和专职研究人员外,民间还存在一支不可小觑的研究力量。他们或者散落在各个大学、研究机构,或者是活跃在民间的地震预报志愿者。四川大邑县原灌口中学高级教师、退休校长安天明在地震断裂带巴塘工作期间,曾把两极地电监测仪改成四极地电交叉组合监测仪,成功预测了甘孜(6级)、道孚、巴塘(6。8级)和日本东京(7。2级)地震,无论短期预测(7天左右)或临震预测(24小时以内),除地点不十分准确以外,对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预测达到100%的准确率。因其简单、经济、有效,荣获甘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出席82年云南金三匀地震科技夏令营做特邀辅导员。但因省地震局某些权威专家对广大干部群众尊为“神”的一系列预测,一言以毙之曰:“是偶合”,便无情地打入冷宫!根据网民的披露,记者电话采访了山东省维坊市寒亭区长期天气、地震预报研究所所长、现已83岁的栾巨庆。他爷爷是清代的贡生,根据行星对应、磁力消长的情况预报天气、地震40年,他又接力研究、预报了60年。《科技报》称赞它的预报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88年他在北师大出版的《天体动星体动与长期天气地震预报》一书,已经预见到了四川大地震。07年,他又一次根据《行星对应关系表》,预测到二OO八年川西大地震为59。97度。现在,他的研究所虽然撤消了,但他个人仍然在坚持继续研究、预报,撰写汶川大地震的论文。记者以为,根据行星之间的关联、对应,磁力消长的情况研究、预报天气、地震,不应该看成是什么封建迷信,自有它合理的科学内核。报载俄罗斯科学家也提出利用卫星监测地磁的变化进行地震预测的新思路(30)。
  
  应该建立一种百家争鸣,一视同仁,和谐相处,平等对待的学术研究体制。对那些身怀绝技,有真知卓见的民间人士,应该在工作上给他们提供支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每年对我国地震的形势和主要威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预测研讨、决策时,也应该邀请他们做“特邀佳宾”,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破地震之谜!
  
  假如,当成都理工大学的易桂喜等人对四川以及临近地区发生强震的危险性一再提出了警告之后,当陕西师大龙小霞等人指出“在2008年左右,川滇地区可能发生大于或等于6。7级强烈地震”之后,当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研究员耿庆国,4月26日晚,根据病态磁暴异常现象,在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的專業委員會会议上提出:2008年5月8日前后10天是国内7。5级强震的危险点的临震预报之时,如果国家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召开专题研讨预测会或组织攻关,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至少会缩小、减少今天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自己也不会遭遇空前的难堪与尴尬!
  
  满则亏,谦受益。科学研究,学术讨论,应该有一个民主、平等的态度,宽松、和谐的环境。面对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作为我们个人,即使你是天才,又能懂得多少,认知几何?即使你是著名专家、学者,在你那个领域,也许你是领军人物,是权威,是教父,但并不表明你已经穷尽了这个领域的终极真理。一旦跨出你那个狭窄的思维空间,也许你和我们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是一个白痴!但在我国,就有那么几个自我感觉特别良好,春风得意的“学者”、“斗士”,常常自以为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动不动就对不同观点的人“扣帽子”、打棍子,仿佛唯我独尊,唯我独家,唯我独革,摆出一副学阀、打手的架势,但又拿不出半点令人信服的东西来。因此,威风耍尽,丑态出尽,做了不少傻事、坏事和恶事,不但曝露了他们自己的傲慢、专横和无知,也无助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须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必须建立科学的地震预测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致力于地震预报的国家,足见国家对这一工作的重视。但是,受“地震不可预测论”的影响,我国的地震工作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以预测为主的方针。没有准确的预测就没有准确的预报,没有准确的预报又何谈预防?!
  
  地震预报影响广泛,责任重大,有其严格的政策规范和预报程序。根据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均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有关人士说,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就意味着地震预报必须保证“学术正确”和“政治正确”。否则,预报的风险极大,误报可能产生的政治成本也被人为地放大了(31)。而地震预报工作本质上是个学术工作,本应该按照学术问题去对待,但现实的情况是:研究者不允许也不可能超越法律的规范,而且,在准确度上过于苛求、谨慎。这样,反而使人有些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
  
  有学者建议,应该建立科学的地震预测体系,把专家个人的研究意见与专家委员会集体讨论的预测意见分开,把学术讨论与政府行为分开,给预报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不然,谁敢以身试法,放手去大胆预测、预报呢?
  
  因此,还应该建立允许试错的风险机制。目前,地震预报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仕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地震短期或者临震预报,仍然属于不得已的经验预报(32)。在既缺乏大量丰富的地震物理前兆信息,又缺乏宏观异常信息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出什么预报的,汶川大地震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与难堪。有专家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求准确地做好临震预报,既不虚报又不漏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能做比较准确的临震预报,也可以考虑采用类似天气预报的做法,对地震预测信息采用“几率为百分之多少”的方式进行公示。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防震减灾方面的脆弱性,也可以大大化解政府过分控制信息所导致的责任风险。(3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基地,在针对此次汶川地震的政策建议中指
  
  出:既然临震预报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或许可以更加重视发布一定区域的中长期地震预报,以便让社会各方对所在区域未来可能的地震风险及早认知,并自发采取相应的准备(34)。关键是人大、政府要有所作为。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信息公开,敢于预测,敢于预报。在这场灾难面前,很多地震工作者内心五味杂陈,十分矛盾,但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大部分人都坚持认为,应该解放思想,鼓起勇气,把地震预测工作进行到底。(35)
  
  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地震断裂带上的群众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具有地震知识及其防护技能,积极面对,勇敢面对。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逃避不了。既然如此,不管是自然灾难,还是人为的灾难,就能让我们止步不前么?因此,“我们的思想应先行一步,去勇敢面对所有问题”(36)。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我们要问:灾难能吓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吗?!
  
  注:
  
  (1)、(2)、(10):《文摘周报》2008年5月30日第8版:方舟子《地震预测的梦想与现实》  
  (3)、网文:许行《四川大地震的教训》  
  (4)、赵玉林、钱复业《HRT波方法准确预测强震时空强的可行性及其汶川8级等强震的震例》  
  (5)、《中国工程科学》(09年第六期)耿庆国《汶川巨震的预测与思考》  
  (6)、(13)、(21)、(22)、(23)、(24)、(27)、(32):《财经》2008年第十一期《2008。5。12,四川汶川震撼中国》92页  
  (7)、《生活文摘周报》2008年5月30日第四版:《他们曾预测2008年川滇有大地震》  
  (8)、(30):《文摘周报》,资料遗失  
  (9)《文摘周报》2008年5月23日第10版:《欧美科学家声称新方法可望提前预测地震时间》  
  (11)、(14)、(15):《财经》2008年第十一期《2008.5.12,四川汶川震撼中国》90页  
  (12)《文摘周报》2008年5月30日第2版:《地震“修法”》  
  (16)、(31)、(34)、(35):《财经》2008年第十一期《2008.5.12,四川汶川震撼中国》93页  
  (17)、《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摘自《<道德经>的智慧全集》440页,中国戏剧出版社  
  (18)《千古中医故事·郝万山·张仲景篇90——102页》  
  (19)网文:刘利华著《中西哲学的相通、相异和互补》  
  (20)《文摘周报》2008年6月13日第3版《专家:地震研究应调整思路》  
  (25)《重庆晚报》2008年5月13日第三版《四川地震局:震前未发现宏观异常〉、5月18日第三版〈中国地震局:巴中青蛙集中出现属震后效应〉  
  (26)《文摘周报》2008年5月23日第10版:方舟子《专家不如癞蛤蟆?》  
  (28)《古诗文译注》69页左传《左传·曹刿论战》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  
  (29)《文摘周报》2008年6月10日第2版:《地震预报尚需多路探索》  
  (33)《财经》2008年第十一期《2008。5。12,四川汶川震撼中国》94页  
  (36)《文摘周报》2008年5月30日第6版:《从四川大地震想起古罗马哲人的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