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所有中国人都处在麻木不仁的时候,鲁迅先生依然清醒地走在变革国家之路上。他是第一批使用白话文的作者,因此出现了很多词汇、语法使用不当的问题,那是否意味着鲁迅先生写作手法不值得借鉴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鲁迅先生的作品淡出中小学生课本,但鲁迅先生的精神是否还具有当代意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斗士 孤独者 反抗者 当代意义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在南京读书期间他接触到了《天演论》,该书主要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这使得鲁迅有了支持变革让国家更为强大的思想及热情。鲁迅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青年时期,在目睹国人麻木不仁之后鲁迅毅然决然弃医从文。此后,他开始孤独地走在为中国文化、文学革新事业奋斗的路上。然而,近些年他的作品备受争议,出现了词汇、语法使用不当等问题,因此,他的作品逐渐地淡出中小学课本。鲁迅作品是否还有意义被不断地探讨,鲁迅精神的当代意义引人深思。
一、清醒的孤独者
鲁迅出生官宦之家,童年时期家境殷实。然而,少年时家道式微,父亲患病不起,家庭也逐步陷入困境之中。家庭的兴衰荣辱也让他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农村农民的真实生活,为日后写中国革命基层人民的状态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青年时期,鲁迅考取日本弘文学院,作为留学生受中国驻日本东京革命党人的感染他积极参与反清爱国运动。不仅如此,他还大量阅读梁启超等先进革命党人的著作,为了给灾难沉重的祖国寻求一条新的出路,他努力探求古今中外广阔的思想领域,主要关注“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直到他从弘文学院毕业,这些依然是他萦绕心头的大事。鲁迅回忆当年阅读相关书籍时曾说道:“进化论对我还是有帮助的,终究指示了一条路,明白自然淘汰,相信生存斗争,相信进步,总比不明白不相信的好些。”毕业后他转去仙台学医,在一次看日俄战争幻灯片时鲁迅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画面是被日军捉住的中国人被当街斩首示众,而周围看热闹的中国人却麻木不仁。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与其救治中国人的身体疾病不如救治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学医并非是件要紧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1906年,鲁迅离开了仙台重返东京,弃医从文的他先后发表各类论文及书刊开始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绝望的反抗者
鲁迅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文化革新事业和文学事业,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
《呐喊》《彷徨》是鲁迅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如果说《彷徨》是讲述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的跌宕命运,那么《呐喊》则是一段鼓舞男人们在暗无天日的时候要冲出黑白的一道线的劳动号子。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中收录的文章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传统的弊害,尤其是通过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描写,揭示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带来的影响。鲁迅在晚年时把这一时期作品称作“遵命文学”,他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写道:“不过我所尊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尊奉的命令。”
《狂人日记》是《呐喊》的开篇之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该篇小说引起广泛的反响,一时间洛阳纸贵。其写作形式的别致和强烈的反封建的斗争性不仅尖锐地批评了传统的封建思想,而且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狂人日记》主要讲述了被迫害妄想癥患者害怕周遭所有人的故事,他惧怕被人吃掉,而他之所以成为“狂人”是因为他意识到中国几千年来的纲常伦理实际上就是在腐蚀人的内心,就是在吃人。鲁迅先写“狂人”生活环境,再进而推广至整个社会,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写其生活环境充满了杀机,例如试图把他养肥了再杀的医生,劝服母亲不要因为妹子去世而哭泣的大哥,“易子而食”“寝皮食肉”的故事也足以让他心生恐惧。“狂人”说“有着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实则是在写受了四千年封建毒害的中国人。小说中的“狂人”实则是一类人,这一类人便是中国觉醒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是被中国三纲五常侵蚀了灵魂的人。在传统思想中,第一个提出新看法的人往往都会被定义为并不合常理的“疯子”和“狂人”。因为有着对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本质暴露,所以他被视为“狂人”,但他的言语中却包含着真理和正义,鲁迅在当时的社会中就是一个狂人。小说的结尾鲁迅借助“狂人”的口吻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呼吁“救救孩子”,表面上是指希望不要“吃孩子”,深层含义则是昭示人们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任何民主革命,关注下一代始终都是变革社会的途径之一。
《阿Q正传》是鲁迅另一部极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最早被介绍到外国的近代小说之一。鲁迅借阿Q的名义讽刺了中国试图革命然而只是空喊口号或是没有思想的一类人,他看见这样的反抗者不免更加绝望。对于阿Q这类人,鲁迅先生哀伤他的不幸遭遇和卑下的社会地位,却也愤怒他的精神麻木与愚昧不堪。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也为辛亥革命未能取得胜利感到无比的惋惜。《阿Q正传》引起了不同阶级对辛亥革命的反思,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爆发后,太爷们和阿Q的行为对照,一方面,对赵太爷和钱太爷从害怕革命到参与革命的描写,揭示了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者依然掌握着政权,而应当在革命中获得解放的农民却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没有摆脱为人奴隶的命运,这些掌权人在革命过程中骤然大阔,勇敢地揭示辛亥革命本质变化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像阿Q这种被镇压的农民可悲的下场使辛亥革命有了悲剧的色彩——革命没有唤醒民众,而是让觉醒的民众参与到革命中而断送了生命。《阿Q正传》勾勒出国人精神的弱点,对国民劣根性大加鞭笞,鲁迅针砭时弊,大声地说出了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者和觉醒的人民。阿Q这样的赤贫农民是当时中国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类人,他是质朴与愚蠢的代名词。他深受中国几千年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毒害,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狭隘保守落后的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侵蚀着他的内心。其次,阿Q的愚蠢还体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上,阿Q做着成为优秀革命首领的美梦,但是唯一一次“革命”却是在尼姑庵。即使阿Q成为“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为目标。这是一个赤贫、欺软怕硬只会转战危机的农民阶层的悲哀,同时也说明了农民革命的局限性和当时发动辛亥革命的中国人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社会基层人民的思想,鲁迅先生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运用自己塑造的一个又一个人物绝望地反抗着。
三、走下“神坛”的文学家
由于是第一批写白话文的作者之一,鲁迅先生许多作品中都会出现词语使用不当或者是语法问题。鲁迅先生也渐渐被拉下了“神坛”,这些问题也就更为清晰地暴露出来。但在塑造人物形象这一方面,鲁迅扎实的文学功底让人敬佩。鲁迅善于刻画人物,刻画人物形象有“杂取种种人而刻画其一”、个性化人物细节描写和跨时间人物对比塑造三种经典手法。“杂取种种人而刻画其一”的手法是借鉴了曹雪芹先生写《红楼梦》的方法,从不同的社会原型中提取、凝练各自的特征组合拼凑成新的小说人物,使其人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让每个读者都可以在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例如,阿Q便是鲁迅成功塑造的典型人物之一,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的读者都会解读出不同的阿Q,并得出不同的解读结论。因为进过几次城便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体现了阿Q的自大自满;受到强者的凌辱之后不敢反抗反而去欺负更弱小的人,幻想着奴役和自己同等社会地位的小D体现了阿Q的欺软怕硬;“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就是与他为难”“要投降革命党”体现了阿Q的不觉悟,也是无数随波逐流的不觉悟的革命党人的状态;作品第七章写到他躲起来想象革命到未庄的场景体现他并不是为了推翻封建统治,而是为了“想跟别人一样拿点东西”,这是代表当时中国思想落后的底层农民阶级狭隘的革命观。他经常通过大肆夸张过去的美好而缓解当下的艰难处境,不能将精神胜利转化成现实斗争,这代表了社会中善于运用精神胜利法的一类人;“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这是内心充满原实复仇主义的阿Q,同时也是无数被剥削的一无所有的贫民。蔡仪认为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典型的落后农民,但陈泳认为阿Q是革命农民的典型,是一个一步步走向革命觉醒的农民形象。个性化人物细节描写指的是对人物外貌、语言神情进行形象的刻画。例如在《祝福》一文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刻画同样深入人心。描写祥林嫂吃苦耐劳时借四婶之口阐明祥林嫂“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个安分耐劳的人”“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简单的一句对手脚的描写一方面写出了她朴实能干,另一方面为了印证鲁四老爷等人认为她克夫(封建社会认为女子手、脚小是旺夫有福之人),两次描写眼部形状和眼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祥林嫂逆来顺受、在封建礼教下形成的自卑心理。《祝福》一文中还有一个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的角色——鲁四老爷。鲁迅先生有两次对他的皱眉加以描写,第一次皱眉是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文章写道:“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第二次是祥林嫂再到鲁镇,文章写道:“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两处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认为寡妇都是不祥之人,鲁四爷内心迂腐,对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格外迷信,他的这些话将他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形象跃然纸上。当祥林嫂死的时候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短短数十字的描述又写出了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将人物摆在一定环境下加以叙述,这种环境从人物生存的环境和氛围到时代大背景,鲁迅都会让他们紧密结合。跨时间人物对比塑造指的是鲁迅先生喜欢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将同一人物不同时间的特点加以对比从而显示矛盾、突出主题。前文鲁迅先生也对祥林嫂“顺着眼”这一特征进行了描写,这两次“顺着眼”分别发生在初次来到鲁镇和再次来到鲁镇,前后两次时隔多年,用同样的形容词表现了祥林嫂麻木不仁和封建礼数对寡妇的迫害。《故乡》一文中对闰土少年和成年两次描写也是典型的跨时间描写,少年时期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聪明、机智、勇敢农村少年的形象,从文中闰土讲述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等几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丰富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然而,作者写道他们再次相遇时“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鲁迅说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成年之后便“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不懂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以这种时间跨度的描写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四、鲁迅文学的当代意义
近些年来,鲁迅的作品备受争议。一方面不可否认鲁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是近现代当之无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特殊性,鲁迅文章主题过于尖锐和白话文运用不够成熟也成为其作品的“通病”。曾经收录在中小学生课本中的鲁迅作品虽然激励着一部分青年人奋发上进,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很多老师反映鲁迅文章在授课时难以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学起来更多的也是死记硬背。因此他的作品逐渐淡出了中小学语文课本,鲁迅也在一步步地被拉下“神坛”。然而,鲁迅作品中“杂取种种人而刻画其一”、个性化人物细节描写和跨时间人物对比塑造三种经典写作手法和鲁迅的民族责任感以及不畏强权敢于揭露社会不堪的品格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不仅鲁迅写作手法在当今依然值得借鉴,还有鲁迅精神也值得学习。鲁迅未曾加入任何党派,因此他只是单纯地批判军阀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社会,而没有任何政治立场可言。他不断怀疑,对当局形式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他不屈不挠、以笔为戎,这种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在荆棘中走一走”的战斗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应该保留并发扬。
参考文献:
[1]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記[M].上海:上海峨眉出版社,1947.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鲁迅思想研究资料(上册)[M].国家出版事业管理版本图书馆研究室,1980.
[4]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刘大杰.鲁迅与写实主义[J].宇宙风,1936(30).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