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历代徐州戏马台诗歌的文化旅游资源探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评论版 热度: 11358
周钰

  摘 要:徐州戏马台是徐州汉文化旅游的重要景观之一,历代保存下来的相关诗作更不在少数,且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意蕴倾向可分为吊古咏史、重阳唱和及人生感怀三类,且属后者情韵最为深厚。鉴于今日戏马台的旅游效益并不理想,可开掘利用戏马台诗歌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率先在学术上进行意蕴整合以便后期规划参考。亦借此为例,探讨徐州文化旅游进程中旅游与文化的互通、互哺情况,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徐州戏马台乃至两汉文化的开发与展示。

  关键词:戏马台 地方文化 文化旅游 诗歌

  一、徐州戏马台及其诗歌价值概说

  戏马台一般指江苏省徐州铜山县南的项羽掠马台,但也有指江苏省江都县、宿迁与河北临漳县西的三处古迹。但总的来说,徐州戏马台更为著名,且历来记载明晰。{1}戏马台是徐州汉文化旅游重要景观之一,居户部山古建筑群高处,因项羽称霸后在此构筑高台、操练兵马而得名。另有宋武帝刘裕在班师途中逢重阳节,曾于此地大宴群僚。这两件史实在后世传为佳话,历代诗人无论是否亲临此地,都在对前人英雄的追忆中为戏马台咏唱了为数可观的诗篇,至今所存仍极为丰富。当今,文化旅游已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注重旅游的文化含量,企在达成文化旅游者的情感满足与审美需求,然而徐州的文化旅游资源仍未实现高利用率的开发整合,戏马台即是一例:虽已重新修葺,游客数目仍是寥寥。鉴于此,应着眼于徐州历史旅游景区所留存的文化含量,整合规划并进行现代化地包装呈现,以发挥名人效应,进一步打响徐州历史文化品牌。而现存的历代关于戏马台的诗歌正是可供利用的文化资源,遂值得我们研究论说。窃以为历代戏马台诗歌是最突出的即其内质丰富的人文意蕴。自南北朝起每代均有大量诗歌传世,总计近三百首诗歌。由于项羽的成败本就备受关注,刘裕的风雅集会又是在古人极为重视的重阳节,因而戏马台作为传奇的发生地,如同多棱镜折射着不同诗人各自独特感怀的印象。与此同时,它亘古地记录着各民族、地域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比如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乾隆皇帝,乃至当代众多的徐州籍文人,他们都参与到了对戏马台的咏叹之中,因而使戏马台诗歌成为研究徐州历史文化一个集聚点的极佳视角,对其意蕴的分析整合于今保存、开发徐州两汉文化颇有意义。

  二、戏马台诗歌的意蕴分析

  由于相关戏马台的诗歌集合比较松散,目前较为系统的收录仅见于郭殿崇先生的《项羽戏马台百咏》,但也难免有少许遗漏偏失之处。再者诗歌难以在主题类别之间泾渭分明,但为便于对此类旅游资源作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呈现,以下笔者试将历代戏马台诗歌的意蕴倾向进行大致的分类。

  (一)吊古咏史。这类诗歌在数目上占了很大的比重,明代的陈衡一人就写过二十首组诗《戏马台诗》及其他相关作品。无论诗人人生境界与审美水平的高低,戏马台的历史积淀都极大地激发其吊古咏史之怀,而诗人对楚汉争霸历史事件的想象摹画、议论抒怀俱可为游览者参考,拉近与古人的时代距离,从而贯穿历史长河的脉络得到一种高层次的现场体验。再者,前人诗多用想象、烘托手法以突出戏马台景色的“荒”这个特征,如:“荒台落日蜚鸿没,春草连云戏马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景色荒芜已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心理,可见“戏马台”在历代诗人笔下已逐渐被意象化,凝结为历史文化汇合下饱含沧桑历变与成败兴亡之慨的意境。这在张籍的《送远曲》里表现得尤为明显:“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唐诗解》指出:“司业乐府皆泛然之辞,惟此疑本实事,不然天下皆可别,何独戏马台南耶?”{2}今人说得更为明确:“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戏马台三字并非信手拈来、率尔下笔。遥想当年,霸王灭秦,叱咤风云;刘裕伐胡,气吞山河。而今旧迹依然、昔人何在?”{3}无论虚设抑或实景,戏马台的出现都无疑为全诗铺设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平台戏马”“秋风戏马”等词更是固定为诗歌常用典故。

  (二)重阳及唱和。《昭明文选》卷二十《公》之“谢宣远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条即清楚记载了刘裕在戏马台集群臣饯别辞官的孔靖这一事的始末。{4}此后戏马会便同陶谦爱菊、龙山落帽一起,成为古人重阳诗歌中常用的典故,如“念戏马台存,隽游安在,且开怀抱,听歌金缕,从教下客疏狂落帽,也胜龌龊东篱”(宋代曹冠《八六子 九日》)。无论诗人是否亲临胜地,戏马台以典故形态传播于文人士子中,显然更进一步地扩散了其影响力。在旅游意愿普遍高涨的今日,推广附加有这一层文化历史传承意蕴的戏马台登临活动,能使登山在普通大众休闲健身活动的身份定位上有更浓厚的文化韵味作为价值支撑。不但重阳佳节众人相关的赋诗众多,平日集会唱和尤其宴饮送别诗里也屡見不鲜。再者,作为古徐州的突出标志性建筑之一,戏马台自然频繁出现于往来赴职或途经赏观的文人笔下,最典型的即苏轼任徐州太守其间写成的《送郑户曹》和为欢迎李公择而拟就的《寒食宴提刑致语口号》。苏辙同兄长的唱和诗里亦是反复提及,贺铸于徐州任监钱官时也曾与友“采徐方陈迹分咏之”,得戏马台等三题赋诗,今俱可见。沿着古人交游唱和的足迹,相信可以通过文化名人效应的招牌吸收不少游客的目光,使他们对本来可能陌生的戏马台怀有一种亲近、猎奇或吊古溯源的冲动。

  (三)人生感悟。由于这一类诗歌阐发的感情带有更为鲜明的个体意识和切身体悟,有别于前两者,故单列出来以便更立体多面地显示戏马台文化意义的深广度。此类诗歌大体上比较突出的态度有:

  其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比如宋代吕定的《戏马台》:“据鞍挥指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用往昔的叱咤风云与今日“人去台空”作对比,突出无论成王败寇,一切辉煌都将随时间流逝而终结的事实。结尾气势回转、笔力遒劲、余韵无穷——人世瞬息万变,而青山黄河无情不老,永远长存,展现出超越普通作品的对生命的珍视与痛惜意识,悲慨之中又可见诗人阔大的襟怀。在历史积淀之下,对于人世的变更、悲喜的对比以及触及生命存在本身的思考,都共同构成了戏马台在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正是:“明朝天北天南恨,野水孤云戏马台。”

  其二,及时行乐,畅怀自适。当看尽历史变迁、成败如过眼云烟之时,“人生富贵行乐耳,龙山戏马俱荒丘”这一类聊作宽慰抑或警醒的无奈咏叹便纷纷涌现。但其中有一类尽洗颓唐之色,超然于物外,比如黄庭坚的绝笔之作《南乡子》:“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在埋没繁华功名后毅然选择保持遗世独立、高洁自守的风范,苏轼的《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似意在写景,但于平淡疏落之中尽显从容安和的心象。这些诗歌均写出与他人笔下铮铮兵戈之声完全不同的风光。

  其三,追忆英雄,感怀国事。戏马台的历史有非常突出的英雄烙印,项羽、寄奴的赫赫功绩自然极易勾连出诗人貌怀古实伤己的心绪。除了“少年自古(一作言)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一作此)台”这类不得志的牢骚外(唐代储光羲《登戏马台作》),更有价值的是诗人满腔热血舍身报国而壮志终难酬的感慨。如文天祥《发彭城》与《彭城行》两诗即以戏马台起首铺展开全诗,在对英雄功绩的无限缅怀之中抒发“时节正如此,道路将何之”的浓重悲叹。而早于文天祥一百多年的刘子在《蓦山溪 寄宝学》中写道:“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显现的是作为爱国志士对国家前途几近相同的痛苦、迷惘乃至无望。

  三、总结

  由此可见,历代戏马台诗歌对当代的意义不可小觑。读咏史咏怀诗自可陶冶情操,使人感受到宇宙的浩渺无穷与人生的短暂,使人不再为现实的得失忧恼,戏马台诗歌里的英雄情怀也能培养公众以天下事为己任、救国济世的胸怀。此外其意蕴延展还涉及军事战争、地域面貌等诸多方面,均可作为旅游设计时极佳的支撑材料。若在戏马台景观开发中注重与此类相关的氛围营造和情景体验,尤以上述意蕴内涵为着力点,增加游览过程中相应的直观展示,如吸纳歌舞吟诵表演所具有的多种感官形式的调动作用,可激发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尤其文化旅游者对该景观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戏马台作为一项人文景观的主打优势。

  另外,尽管客观上存在他地同名景观的竞争因素,但有关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方面,不妨在高度统筹设计下实现协同发展,如与宿迁戏马台之间可加强两地关于项羽相关资源的整合规划,并各自在不同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因而本文所述有关徐州戏马台历代诗歌的考察正是针对其今旅游现状乃至徐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所作的一种初步尝试。戏马台碑廊入口处的石刻《戏马台碑廊序》写道:“两千年下慕英风而来者不绝于道,四海之内发思古之情者骋其才华。志士文人临台吊古或扼腕兴叹或舒啸放歌……使我西楚之武库俨然九州之文坛”,如果凭借学术研究首先“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礎上寻找特色”,进而实行文化旅游创新,则必能更有力地展示出徐州两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1} 注:本文重点讨论徐州戏马台有关情况,故所引诗歌也尽量排除明确可见非徐州戏马台者。

  {2} 〔明〕唐汝询撰,王振汉点校:《唐诗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390页。

  {3}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33页。

  {4} 〔南朝梁〕萧统编,〔明〕李善注:《文选》(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56页。

  参考文献:

  [1] 郭殿崇.项羽戏马台百咏[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2] 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2(2).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