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域性经济假说

时间:2010/3/27 作者: 北溟蓝鳄 热度: 76222
  所谓的地域性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所形成的循环流动型经济。从假说的角度讲,它非常适合中国这个时候的国情。听上去,地域性经济有种闭关锁国的意味,这也使一些人看到题目便嗤之以鼻。但抛开清代那种盲目的闭目的闭关锁国带来的思觉影响,闭关锁国把清朝腐烂,改革开放把中国带上高速发展的轨道。我们因此也不能完全的支持开放而一味的抵制闭关。冒着这种叛逆的思想,我还是想把这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尽管这只是一个平凡人的精神波动。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造成的结果是:经济越开放的国家遭受的动荡越大,相反,那些还处于自己经济的国家受创却很浅。这样一来,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能不能将“外放”经济和“自己”经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呢?中国做出了举动。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抵制经济反扑的计划。而在这些计划中,扩大内需又是重中之重。说句实话,初次听说“扩大内需”非常惊讶,甚至不舒服。为什么会有这个词呢?为什么需要扩大内需,而不是外需呢?也许是这样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要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沿海外贸,内地经济相对较少。而过了一二十年,沿海发展了起来,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撑。同时,这个时候,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世界都出了名,国家和人民都很高兴,就在不知不觉间,国家把沿海的重点发展转变成了主要发展,这也是一种潜意识的默化,很难解释。而作为一名中国人,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中国的经济正两极分化。沿海发达,内地贫穷。面对这样的一种财富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应该调整即时战略,把经济的支点转移到内地。这也有些现象可以间接的表明内地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每年都有数百上千万的内地人民到沿海寻求财富,时间一长往往就生了根,这样又形成了人口密集,穷富差异太过明显,社会治安模糊,房地产泡沫等等一系列问题。虽说现在还没有爆发,但也有了一丝迹象。说这些,是为了让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内地发展。
  
  中国的地势特殊,既不同于澳大利亚、美国国土完全开放的地势,也不同于外蒙古、中东完全封闭的地势,而是半面临海半面封闭的特殊情况。而这种地势,对于发展经济的四通八达相去甚远,再加上内地的邻国经济都不发达,更是让内地的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出去”无门的地步。也是如此,国家制定了沿海优先发展的战略政策。但是同时,内地的发展也因为这个决策有些耽误了。这次的经济危机已经让国家看到了内地,但我不希望国家只是由于经济危机才把内地当作救命草。
  
  内地人口六七亿,地域广袤,高山峻岭,平原丘陵,沙漠盆地。四季之差显著,物产丰富。一个省的面积和一些小国家的国土都相当。现在我们就把这些省全都看成一个个国家。而这些国家,地势,环境,经济,卫生,气候,物产各方面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优劣不同。我们把这些小国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紧密交流。各省的领导者也应该这样想:这是个国家,我就是国家的领导人,我该如何带领人民走向富裕,如何来繁荣国土,又该如何的与邻国取得联系,联系经济,共同谋生存,促发展。将那些虚有的经济转化为不断流动的实体经济。解释一下,虚有的经济便是那些证券、股票等用于上市的第二面值,可以很庞大,但是容易跌荡;而流动的实体经济虽然规模不大,但制造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经济物质。就像天下了一场雨,雨水把大地滋润了,长出了盎然绿色,然后雨水汇聚成流,一蒸发又行成了雨。这样的循环系统也和人体内ATP能量供应系统一样,ATP在人体内相对含量极少,但经过不断的ATP——ADP——ATP转换,能够供给人体庞大的能量。然而,事实上,普遍的情况并非如此。人民群众这里,许多企业忽视了这点,不肯将目光朝内看,一致朝外看,和国外做生意,打交道,认为与外对接才是最正确最好的。政府这里,各地政府虽然都在为国家做工作,可是散乱的也快如一盘散沙了,有关某地与某地政府跨越合作,互相交流,增强联系的信息或许太保密了,难以让我们民众知晓。而有关一些政府招商引资,引入外企却大张旗鼓的,甚至外企投资一百万都能上报纸头版!总的来说,这也是因为内地没有一个好的经济引导系统,才造成内内外外,分分合合的境状。因此,地区政府务必将各地的信息,文化,技术,经济联系,引动起来。
  
  除此之外,内地经济还需要一定的圆润性。内地经济应该以本地企业为主,外来的经济倒可有可无。构建具有稳定性的地域经济循环系统,如果引进的外资太多,就拿这次的经济危机来说,不说全部外资,大部分的外资肯定会被撤离。这样就会给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阻滞,甚至断链!因此,地域性经济循环经济系统,应该把流动的大半经济闭塞起来,也可以融入外资,但绝不能让外资经济对系统构成威胁。
  
  而所谓的绝大部分闭塞,就有小部分的连通。这个连通,指的是在地域性经济流动圈中引出一条支链。而这条支链连接的是沿海地区的科技经济。科技的重要自不必说,内地需要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力量。从古到今的发展进程看,科技的发展是积极有益的。把沿海的科技经济纳入地域性经济系统,既有利有内地科技经济输出,又有利于发达科技的引入。这也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而定的,沿海地域的前身类似于内地,这样内地可以借鉴沿海地域的科技发展经验,有效的提快内地的前进步伐。另外的原因是国外科技的不稳定性以及昂贵的价格。
  
  内地边疆,多悬崖山脉,冰雪荒岭,戈壁丘陵,难以连通邻国。经济来源相对更少,即使有国家的津帖补助,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穷富问题。那么换个角度,国家把这些偏远地区的小经济串联起来,把该发的津帖用在这方面,在把这条经济链融入距离较近的内地经济中。使偏远地区的人民有更多的经济出路和经济来源,或许那里的人民就不需要国家的资助,更不会再盼沿海,望海外了。
  
  地域性经济其实也只能适应一定的发展时段,这也是一个过渡时段。它可以把各个不够强大的力量扭结在一起,构成一股恢宏的力量。而等到了中等经济的水平,这也可能是地域性经济所能达到的极限。内地在这个时候也会产生一批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在内地已经有了厚实的基础,就不应该在搁浅在内地,而应奔向沿海,实施产业升级,看向海外,脱离内地经济。这些脱离的只是小量经济,不会对内地经济循环造成影响。如果中国实行这样的经济政策,那么中国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应该是两面经济:沿海的外贸经济,内地的地域经济。现在的国际经济体系充满了不稳重性,假如再次出现经济动荡,只要不是起源于中国,内地的经济系统就不会受大的的影响。还可以分担沿海地区的出口压力。就如现在的拉动内需,内地的数万小中型企业难道还挺不起沿海的数百大企业吗?而在那个时候,内地经济会和沿海经济混合起来,不分彼此,也会和一些外国企业有生意往来。此刻的地域性经济也将不覆存在。
  
  PS:山水经
  
  社会演绎清明上河的时候,经济早已渗入了一幅妙曼自然的山水中。山水经济画,有山,有水,有石,有沙,有草,有木,有风,有雨。四季之轮转,而画意不曾落。
  
  山,钟灵毓秀,峭然耸立在碧波微漾的湖海之中,缥缈惬意的似乎漂浮于水面,凌波欲空。碧水微澜,似乎有一股无形的伟力在缓缓推动着。清澈的几欲见底的湖水,却又给人一种望不尽底头的奇异感觉。似湖似海,似湖的宁静深远,似海的磅礴神秘。山嵌着水,水环着山,相厮相守,相依相偎,激烈溅起的水花是山水交融的热情。经济如山,经济似水。那挺拔雄伟,插天而立的山峰是国家政府的经济,山之厚重,难以撼动;那轻流蜿转,镶地而眠的湖海则是人民群众的经济,水之绵延,难以断绝。社会是由政府和民众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个群体,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是唇亡齿寒。而经济同样如此,要让经济运行良好,形象的说,就是要山水和谐。
  
  经济如山水。若水浅而山高,水难以浸入山巅,为山巅的草木供养水分,培育绿色。那么这座山将会是黄顶绿身,空有勃勃生机却难有拔高的势头,水也会慢慢干涸。若山低而水深,水之浩**柔,山必然承受不住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冲击朝夕之间,便会四分五裂,被海水吞噬。而水也难以停泊,寻不到冲击的方向,越漫越远,造成深浅不同的沟沟壑壑。但若群山环抱,湖海相缠,山不孤高,水不淤升。蓦然望去,俨然就是一幅山清水秀,和谐生辉的妙丽美景。因此,在社会经济里,国家政府应在民众经济中铸造群峰,顶天立地,成为民众经济的中流砥柱,不让水势虚高,不让水势漫流。
  
  百川东流,浩浩荡荡,积小流而成江海。溯着源头,是数以百计,千计的嗵嗵流水,有奔波急速的河流,有缓缓流淌的水渠。水流夹携着或大或小的石砾,一同涌入湖海之中这便是民众经济的来源,以成百上千的经济水渠酝酿了庞大深厚的经济湖海。石砾呢?它们则象征着主导经济流渠的参与者,或者说是人民群众。石砾顺着大势东去,流入深沉浩瀚的湖海中。经受住汹涌暗潮的,便沉积了下来,填充了底域,没有经受住的石砾,则被暗潮排荡到了湖海之边,筑固边岸。
  
  百流汇入湖海,正如组成社会经济的大杂烩一样,各行各业,各门各科,它携流而下的滚滚石砾就是人力资源。要让厚实浑重的石砾充分的遍布湖海底域,消除湖海的虚浮,就必需要让百流变宽变深,声势激昂,卷带更多更大的石砾。社会是残酷的,行走在社会中,“普通人”多半会被淘汰。而石砾同样如此,普普通通的石砾,不上浮,不下沉,溺在水中,毫无价值。磅礴的经济潮流需要的是各行各业,数目庞大的精英去领导,而不是样样精通,人数廖廖无几的全面型人才去引导。社会的繁荣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全面型人才固然可贵,然而这中人才背后凋立的却是难以精通全面又样样平庸的人。术业有专攻,与其那样,还不如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或许这样更适合生存。
  
  墨云腾跃,雨倾城,滴哒在湖海峰柱上,葱郁了苍峰,壮阔了湖海。。湖海澎湃的咆哮了起来,訇然撞击在直壮雄伟的峰腰上,溅起无数水花。湖海一阵动荡,浪涛却冥冥间绕过了群峰流向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堤岸高筑,水流却不甚深厚。随着“轰”的一声,堤岸便矮了,流水便欢畅了。流水顺着堤岸轻轻快快,通向广袤无垠的大海。贤者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当社会经济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便会有外境经济如下雨般倾入社会经济,同样也会有内境经济流水东去一样,厚积而薄发,寻求更广大的天地,开拓更庞大的经济湖海。日月交替,光阴似梭。唯有山水相伴相生,相厮相守,才能相济生辉。也唯有百水涛涛,群山如翠,才能渐行渐远。更唯有风调雨顺,山水和谐,才能深邃悠久,源远流长。
  
  学生不才,斗胆直述谬言,心下惶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