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九旬老人10年还款2077万,“真还传”中有大写的诚信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选刊版) 热度: 14051
王钟的

  “今年过年真高兴啊!”春节前夕,90岁的陈金英老人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最近,她用10年时间还款2077万元的事刷爆网络,无数网友盛赞她是“诚信奶奶”。

  浙江麗水的陈金英老人曾是当地一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退休后,她创办专门为老年人做羽绒服的服装厂,生意最好时一年销售额超千万元,利润上百万元。后来,由于错误估计市场形势等原因,生意走向下坡路,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陈金英欠下了2000多万元的债务。在变卖厂房和个人资产以后,陈金英还欠债300多万元,不得不上街摆摊,通过出售库存积压的羽绒服来还债。

  陈金英的最后一笔欠债,还的是自己的侄子。至此,她还清了包括亲戚朋友在内的所有私人借款。

  岁末年初,看到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心生感触。陈金英的晚年生活堪称波澜壮阔。退休时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而是尝试创业,开启事业第二春;在欠下了巨额债务后,她既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消极逃避,而是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还清每一笔欠款。想象一下陈金英老人晚年冒着风寒在外摆摊卖羽绒服的场景,不仅令人唏嘘,更是让人心生敬意。

  其实,陈金英并不是没有缓解债务压力的办法。比如,如果申请企业破产保护,按照有关法律,作为股东的她承担有限的债务责任,不必动用所有个人资产来填补企业亏空。现实中,很多企业陷入债务纠纷以后,都采取了破产的方式来清算债务。

  但是,在法律规定的兜底性义务之上,还有更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面对别人劝说其申请破产的建议,陈金英果断拒绝:“这哪成啊,欠了别人钱是一定要还的!”在她看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借口能让自己逃避责任。她坚持还清每一笔欠款,连自己亲戚出于同情借给她、本不期望归还的钱,也完完整整、不差厘毫地归还,这是出于对信誉的珍视、对责任的坚守。

  陈金英的故事之所以让人感佩万分,也在于诚信意识在当下的难能可贵。现实中,一些企业经营者一遇到债务风险,就想方设法逃避自身责任,甚至“跑路”“人间蒸发”。他们连直面债务的勇气和担当都没有,更别提偿还每一笔欠下的债了。有的债务人成了失信被执行人,还不愿意放弃享受奢靡生活,对债权人的合法诉求不闻不问。

  陈金英在风烛残年之际坚持还款10年的事迹,无疑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大写的榜样。人生有起有落,有高峰,有低谷。一个人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被卷入债务危机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明明欠下债务还不愿直面和承担。她的经历告诉人们,弥补人生的缺憾,到什么时候都不嫌晚,只要下定决心、付诸行动,哪怕跌了再大的跟头,也一样能够赢回人们的理解与尊重。

  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出现了许多坚守诚信的企业家。他们在自己的企业陷入经营困顿后,发誓还债,力图东山再起。信誉是无价的,一个人也许可以通过规避责任,换得眼前的安逸,但损失的信誉终究会记在自己头上。在任何正直的企业家眼里,失去信誉比丢失所有财产还要恶劣,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诚信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诚信文化根植在每个人的心里。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制定了周密的法律和规则,但要让公平公正落到实处,尽最大程度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离不开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只有让诚信文化深入人心,每个人都知行合一,把守信当成一件天大的事来做,世上才不再有恶意欠款的“老赖”,只有为维护信誉奋力前行的拼搏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