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月刊(选刊版) 热度: 14878
郭超

  55颗北斗卫星,织成一张“天网”,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如果庄子看到这个信息,可能要皱皱眉头。因为他推崇的是“无用之用”。大树因为有用,才被砍伐下来做成房梁,没有用的樹木,才能自由生长,享其天年。

  如果孔子看了这个消息,估计会很欣慰,老者、壮者、幼者,他都希望能安排得明明白白,每个人都能施展所长,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位置,这不就是选贤与能、人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吗?

  中国传统社会中,多数时候都是孔子的看法占上风。积极进取、各安其职的价值观为社会所提倡。可能只有魏晋等“乱世”时,人们生活朝不保夕,庄子所代表的消极避世的看法会稍稍抬头,大家不再推崇“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转而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过社会一旦步入正轨,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之网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在自己的位置上力争做到最好。这又成为主流价值观。

  不仅在古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也是一样,追求“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对个人来说,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之网中的功用。这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试错”。

  去年以来最火的“网红”恐怕就是李子柒。据说她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跟爷爷做工,给他帮厨,后来爷爷去世,她十几岁时就辍学步入社会。对于我们这些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来说,她的人生可谓“凄惨”。她先后做了不少零工,做短视频也试过不少主题,但都不温不火,直到她找到通过短视频向世界展现中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段落这个创意。

  当然,并不是找到这条路她就成功了。她在之前10年左右时间里,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让她在“短视频”这个网红频现的领域里脱颖而出。

  “板凳要坐十年冷”“磨刀不误砍柴工”。坐冷板凳和“磨刀”的功夫尤为重要。在磨练心性、增长技能这方面,我们还真需要点庄子“无用之用”的态度。李子柒在十几岁之前恐怕也没有想过,自己吃的那些苦到底有什么用。她可能只是因为生活所迫,同时因着自己的兴趣,学到了不少生活技能。后来,这些技能才把她的生活点亮。

  我又想到,被启功称为“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王世襄。他青少年时期提笼架鸟,玩鸽子,斗蛐蛐儿,在老师眼里就是个纨绔子弟。不过他比一般公子哥儿在玩上更加认真,琢磨出道理来了,成了门学问。后来他写明式家具、写葫芦、写鸽子,都成为那个领域的开山鼻祖。当初那种“游戏心态”可能对后来的成就颇有助益。试想,如果他当初把玩鸽子当功课来做,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了。

  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功用”,发掘自己擅长的技能。但是在积蓄力量、培养技能的时候,还需要点非功利的心态。或许这样才更能学有所成。正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不要被庄子的“无用之用”给骗了。别忘了,虽然庄子嘴上说“无用之用”,但他自己在诸侯眼中也“很有用”。常被诸侯礼聘为座上宾,希望他能出山辅佐自己。如果他真践行“无用之用”的理论,恐怕连学说都不会留下。也正因为他没有辜负自己的“才能”,他那可以弥补儒家学说弱点的理论才流传后世。

  在轴心时代那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候,他和孔子都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他们共同编织着人类哲学思想的“天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