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吃东西讲求“大甜大咸”。
喝茶喝咖啡,一只小小的杯,却下足三大汤匙的炼奶;煮红豆汤、绿豆汤,毫不考虑地便将一大勺一大勺白糖往内倾。
每啜一口,都好似在喝浓浓的糖液。
吃东西时,不管端到眼前来的是什么,都立刻“敬礼”似的在上面浇一圈酱油。有时,嫌不够味,还抓一撮盐拌进酱油里。
每咬一口,都好像在咀嚼咸得令人味蕾发颤的盐巴。
大甜大咸,充分地发挥了“敢死队”的精神。
对人,也是一样的:大爱大恨。

心里喜欢,便觉得对方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心里讨厌,便觉得对方缺点多如牛毛,一无是处。在那种年轻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里,不屑也不愿掩飾那一分“自以为是”的感觉,往往“误伤良民”而不自知。
岁月流逝无痕,慢慢地,人到中年。
健康意识提高,饮食口味改变。大量减少对糖分和盐分的摄取,以“微甜”和“微咸”作为烹调食物的准则。过去,对于那些甜咸不分、味儿暧昧的食物,如甜酸肉、芒果鸭、蜜糖鸡等等,总是深恶痛绝。可是,现在不但接受了,而且,居然也渐渐地喜欢了,甜中有咸而咸中有甜,不就是“人生的滋味”吗?
大爱与大恨,应该仅仅是属于舞台的。真实的人生,该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转圜的余地。尽管目前我离“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还很远很远,然而,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爱”和“大恨”之间,有个“中庸之道”。
愿以至诚之心继续领受岁月的教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