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闲情四帖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燕 热度: 17345
文 水玉兰

  

据说蒲松龄《聊斋志异》里面的故事,许多是以免费茶水换来的。蒲松龄早年在一个交通必经的三岔路口,摆过一段时间茶摊。茶棚外,贴着一张纸条:来往客官,感谢光临简陋之地,如能给在下讲述一二则故事,均可免茶水钱。这样一来,蒲松龄毛竹搭就的简易茶棚,总是热闹得很。南来的,北往的过路人,无论是不是口喝,但凡路过茶棚,都要进去坐一坐,说一段道听途说的故事,或单纯地进来歇歇脚,听一段别人讲的故事。而后,心满意足地再去赶路。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肺癌手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康复知识认知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状况较对照组呈现更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惜,蒲松龄的茶摊,没能维持多长时间就散了。茶,终究属于精神范畴,对于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而言,是不能解决温饱的。年轻那会儿,读《红楼梦》,囫囵吞枣,很多细节,随着时间推移,已然变得模糊,但对里面喝茶的一些细节,记忆犹新: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带着她的一干孙儿孙女到妙玉的栊翠庵喝茶。妙玉虽槛外人,却云空不空,看人奉茶,即使对众星捧月的贾母,她也只是用“旧年蠲的雨水”泡茶,而黛玉宝钗,喝的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茶杯因为刘姥姥用了一下,就打算丢弃不要了,幸亏宝玉求情,才说:“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喝茶,本是修身养性,说出这样的话,也是让人无语了。她又对黛玉、宝钗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我很惭愧,自喻是个爱茶之人,充其量是解渴的蠢物。

  喜欢喝茶,跟生活中父亲的影响分不开。父亲一生嗜茶,每日三泡。但对茶叶倒是不甚讲究。到了晚年,需口服一些老年慢性药,只能忌茶水。在我们的监督劝说下,父亲也曾坚持数日,只是人明显萎靡不振。茶叶,对于父亲,早已形成一种精神上的依赖。看着父亲的饮食日渐下降,只能嘱他茶叶尽量放淡些,只好随他意了。

  

  插图:邢安赢

  我与父亲一样爱喝茶,也是不怎么能喝出茶叶的好与坏。只是特别喜欢喝茶时的那份感觉,喜欢喝茶时的那份闲与静。从煲水、斟杯、闻香,到静静品味,每一步,都让人带着一份气定神闲。看着一片片嫩绿,在沸水中舒展,袅娜出阵阵清香,归于杯底。心绪,一点点变得从容安宁。感觉光阴也似被茶水染指了,随意而又温馨。茶叶跟酒都属饮品,喝茶跟喝酒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喝茶,喝的是一份自得其乐。三毛说饮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饮茶,有时候也是悟道。一盏茶,浓了,略显苦涩,淡了便觉无味,好比生活。一片叶子,前半生被大地、阳光、雨水宠爱,后半生辗转、颠沛、炙烤,努力地奉献全部。想想,茶的一生,也是人的一生。

  一辈子不喝茶的母亲,特别喜欢闻茶叶的香气。她说茶的味道,好闻,也耐闻。小时候的夏日,母亲总是看着时间点,给快下班的父亲提前备凉茶。茶叶注入开水,上下翻滚,升腾起袅袅的香气,母亲低头深深地闻几下,那表情,像是在闻院子里正开着的月季花,我被母亲的表情蛊惑,也凑上去闻一闻,内心里失望得很,什么也没有闻出来。

  与初中语文、英语、政治等课程教学不同,数学教学逻辑性更强,概念知识也更加抽象。为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情境来进行数学抽象知识的表达。在具体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同时依照问题情境探讨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春雨

雨天里,我有时嫌麻烦,拎着伞在雨中走。我是把自己当作植物了,借春雨焕然一新。人有时候,是不是该向植物学习。像柳树那样,柔中见骨;像银杏和梧桐那样,不负美丽不负使命。在我认识的不多的植物中,有许多植物身上的优点,值得一辈子去学。它们不管身处环境怎么恶劣,只需一场春雨的滋润,就能焕然一新,从头开始。

  早晨上班,路面湿漉漉的干净,昨夜又下雨了。对着空气深嗅几口。春天的雨真像一位腼腆少女,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去。即使突然撞上,也不至让人狼狈。春雨柔情,不会像夏雨、秋雨那样性子急,雨点大;也不似冬雨,冰凉彻骨,让人难以招架。

  最爱一夜春雨后,天地清亮,万物萌发。小区里,被雨水滋润一夜的花朵,更显娇艳欲滴;许多植物发出来的嫩叶,包括路边新破土的草尖,都凝着一层油亮亮的翠光,透着勃勃生机,让人看一眼,神清目明。春雨,简直就是春天的催生剂。唐人韦庄描写春雨:“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每次读到“新”字,都是别有意味。春天的美,美就美在“新”上。世上许多“新”事物都要比“旧”的好。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拼命拱出泥土的小草;初绽枝头的花蕾;屋檐下,挣破蛋壳雏燕的第一声唧啾。这世间所有的新,无不带着希望的底色,透着世间的温度和洁净,让人心生震撼,又充满柔情。

  护理专业毕业生认为求职中最重要的自身因素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实用技能(20.14%)、学习成绩(19.90%)、学历(16.04%),而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则将社会实践(27.41%)、学历(25.48%)、实用技能(16.92%)排在前三位;84.20%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认为自身专业具有竞争力,高于非护理专业毕业生(66.60%);49.46%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和57.60%的非护理专业毕业生认为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全面素质的竞争(见表2)。

  母亲在世时,养成多年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每年的第一场春雨到来,都能让她跟个孩子似的欢欣。“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这是母亲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服侍过庄稼的母亲,即使离开乡村多年,对二十四节气的演变,依旧充满虔诚。对于春雨的渴盼,依旧充满热爱。

  受母亲影响,我很小的时候,就爱观察春雨下的植物生长。

  清晨,被鸟啼声吵醒,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眼前。春雨过后,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值得你去爱去发现。

  在一年四季中,最爱秋天的月亮,皎洁,明澈、温柔,最是善解人意。秋天的风呢,倒有点像走东串西闲不住的顽皮孩子,一路疯跑着,把广场欢快的舞曲声、桂花的香气一股脑传递过来,刚要留意,又打着旋儿躲开。在这灯火璀璨的城市夜晚,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记挂着天上有个月亮,守望她,像守护一颗初心。

  春天的夜晚,我经常开着半扇窗睡。氤氲的水汽,伴随若有若无的花香送进来,极大改善我的睡眠质量。对于冬季里,还在为失眠无救苦恼的我,简直是天降幸福。奇怪,人的睡眠一旦变好了,夜里做的梦也都是美好的。

  成年以后,爱上喝茶,爱上安静平淡的生活,才闻出茶的清香,有时候是胜过花香的。也许这就是人们说的茶境,亦是一个人的心境。

  人至中年,又多了一项爱好,临窗听雨。春雨沙沙地下,就像挂钟里的秒针,不疾不徐地走,从容宁静,听得人心特别安宁。有时听着听着,听出来自心底深处的一种声音,这声音好像也被春雨染成了绿色。隔着朦胧雨帘,小区里谢了的桃花,谢了的梨花,谢了的玉兰,已然长出翡翠般的嫩叶。满山遍野的油菜花,满园的海棠、杜鹃和栀子花,走在绽放或正在绽放的路上。春雨,还在一场接着一场下,春天的花事,浩浩荡荡,一场接着一场到来。她们是约好了的,要把春天装扮成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

月亮

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XRD),德国Bruker公司;Merlin Compact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德国ZEISS公司;KY-200微库仑硫氯测定仪,江苏科苑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转眼半世光阴过去,曾经喜欢的诗词早有些模糊,还能记下的,也是没了感觉。唯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每次吟诵,还是会引发一阵恍惚。今夕何夕啊,当年躺在竹床上缠着大人讲故事,流着涎水,巴望着月宫里掉下来桂花糕的女孩,不知不觉,已是人到中年。世间滋味一一尝过,一颗心,在尘世间兜兜转转,起伏跌宕。回头望,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月亮,还是童年时的月亮,还是新崭崭的月亮啊。望着亘古如一的月亮,感觉人是何其渺小、脆弱。一颗心,瞬间有了惶恐;一颗心,莫名变得柔软起来,不安起来。想着这么多年,有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珍惜家人,珍惜这琐碎日子里流逝的每一分、每一秒。

  到了傍晚,如果雨水还没止住,是再惬意不过的事。给自己重新沏一杯绿茶吧,绿茶尤其适合雨天空冥干净的背景。茶香袅袅,继续听雨水敲打窗台的声音,沙沙,沙沙,有时这雨声,跟不远处传来的一位母亲哼给怀中婴儿的催眠曲融到一起,只听得整个人都呆住了。当然,雨天里选择读书写字,也是极好的一件事,在雨水的淅沥声中,心境特别容易沉入到书中世界,穿越古今,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忧同乐。如果实在是什么都不想去做,就什么都不做,只静静地听雨,只要心静,能听出无数曲美妙旋律。

  发展较为成熟粉丝社群会成为其他粉丝的学习对象,促进个体实现个人价值,最终使整个粉丝群体的素质和形象都有所提升。

  我坐在阳台上看月亮,月亮静静地看着我,静静地看着世间的繁华和热闹,静静地享受亘古不变的孤独寂寞。其实,人何尝不是孤独的,有着和月亮一样的寂寞时光。只是月亮耐得住寂寞,人却不能,或者很难做到。日月万古如一,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的生命有限,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人生下来就担负着责任。为父母、为家人、为朋友,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每日里为生计奔波,为梦想奋斗,为名利折腰。有人在这世上,忙忙碌碌,累并乐着,不辞辛苦;也有人身心俱疲,想超脱这世俗生活,但终究还是顾虑“高处不胜寒”,宁愿在人间“起舞弄清影”。羽化成仙只是一时的美好梦想、一个浪漫的憧憬,其实不管怎么想,谁不留恋这有滋有味、有苦有乐的人间烟火。不光是有情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不是也有许多天上的仙子,羡慕这凡人的生活,偷偷下凡到人间吗?虽然只是传说中的故事,但也表达了芸芸众生的一种情感。月光下的人纵是渺小如沧海一粟,却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过着鲜活的、真切的人生。我想脚踏地上的感觉才是最安稳、最幸福的感觉。

  在这平凡的世间,我热爱我所拥有的生活,在春光明媚的日子,看孩子们一路奔跑放飞手中的纸鸢;在落雨时分,听雨打窗棂声;在璀璨繁华的夜晚,选择一个人享受月光。每日为一些小事欢喜着、烦恼着、感动着……

  入秋的夜晚,坐在阳台上,仰望头顶上的一轮满月,蓦然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记得青葱年少时,总觉得日子过得像白开水一般平淡,便想从文字里寻找寄托。读诗,特别喜欢有月亮的诗句,空灵、忧伤、落寂,充满理想主义情怀,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力,也非常契合当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心境。

  月圆月缺,苦乐人间。

纸鸢飞

立春刚一过,大人小孩的心思,随着解冰的河面活泛起来。先是柳枝吐出毛茸茸的嫩芽,杏花、桃花、海棠跟着次第开放,公园里的人气,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除了春色喜人,天空中不时出现的风筝,也很是招人欢喜。虽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放风筝,但好像只有在春天里,才最应景。天空中的风筝和大地上的繁花,互为辉映,简直要把一个春天推到了极致。春日里,我经常去生态公园看人们放风筝。看放风筝,真是一件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手牵风筝线的,笑张了嘴,奔跑;围观的人,眯着眼,跟着笑;路过的人,昂着头看,走远了,还在扭转头频频回首。那种快活劲儿,很是感染人。我曾劝一位炒股失败的朋友,与其憋在家中独自郁闷,何不趁着春光明媚出去走走,或者去公园放风筝。一段时间后,这个朋友打来电话,最近真去买了一只风筝,去公园放过好几次了,很邪乎的,感觉心情好了许多。我自是欣慰。

  6、定植:定植时间根据当地终霜期定植,一般在终霜期前10天可定植。定植时采用1∶1法,株距0.80米,行距1.30米,亩保苗600株左右,横垅刨埯,埯深15厘米,浇水时在水里兑上20%地菌虫杀,每亩1公斤。浇水量根据墒情而定,避免浇水过多,土壤过于粘重,栽苗后影响幼苗生根。栽苗时顶水埯苗,以免涝干,注意栽苗时苗子叶不能低于垅面,苗栽好后,扣上70cm宽地膜,扣地膜后直接出苗压膜,出膜时膜口直径要在10cm,不要把叶片压入土内。

  纵观《倚天屠龙记》,正派与魔教的争端贯穿全书,有人坚持正邪有别,有人觉得正邪之分看的是人,而非身份,但全书中被正邪立场问题伤得最深的,非武当莫属。

  风筝在古代,不单单是为了取乐,还有一个目的,叫“放晦气”。《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慎将一只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了,命丫鬟去找回来。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么一乐,所以也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林黛玉平日里多愁善感,是个药包子,众女眷劝她放风筝把晦气放了,希望能将她的病根儿带走。还有人放风筝,图个散心,把心中烦恼,写在纸上随风筝飞上天。认为一切烦恼,就会随风而去。更有人借着放风筝,寄期望于上天带来好运。

  明代大文人徐渭,晚年穷困潦倒,日常生活靠卖画为生。“风鸢”是他晚年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他画了大量的《风鸢图》,每一幅画都附有题诗。这类《风鸢图诗》现今还保存 30首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为:“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通过这首诗,可见徐渭对风筝,寄予了多么大的厚望。

  我曾在生态公园的树林,捡到一只风筝,上面写着:“某某某,我爱你,一生一世。”我拿着这个风筝四下寻找,不见人影,坐等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见有人来寻。想了想,不禁哑然失笑,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傻。这只风筝,应该是一个男孩对心爱之人的宣誓。

  风筝在古代,还曾作为军中重要工具救过急。太清三年,侯景叛变,梁武帝萧衍被围困在南京的台城。梁朝大将羊侃建议在风筝上暗藏告急文书,然后放出城外,搬运救兵。太子萧纲听从了这个建议,扎了一个很大的风筝,在风筝背面绑上告急文书,用几千丈长的绳子放出去,写明谁若获得此文引来援军,赏银一百两。飞上天的风筝被侯景看到,以为是城中请来的妖道施展的巫术,便令士兵用箭射了下来,萧纲连放了几只风筝,都被侯景命士兵射下来,梁朝终未得救。

  在生态公园,一年四季,经常看到两位老人在广场上放风筝。据说,放风筝可以强身健体,对颈椎、高血压,都有很大益处。想想,一个人,坐在碧绿如茵的草坪,望着蓝天白云,游弋的风筝,心情怎能不大好,大好的心情,自然会引来健康的体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