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了中国学生的必修科目,但学生们对英语的态度着实让人奇妙。
学生们学习英语真的很有趣。就像我曾经的两个同桌。每天早晨我左边的同桌就操着本地的方言背英语,右边的同桌操着外县的方言背英语。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就问我左边的同学“你背的这句英语是什么意思?”他说:“不知道啊。”“不知道你背这么起劲干什么?”“老师叫背的……”我听后狂无语。我再看右边的同桌,他本来就胖,背英语又急,上气不接下气,脸憋得通红,跟要背过气似的。我问:“你累不?”他睬都不睬我,我知道,他是累的没力气睬我……就这样,我们班每天四五十名同学一起操着四面八方的方言背英语“操”我耳膜。而且,这一“操”就是三四年,他们不累,我都受不了了。
老师们常说:“同学们啊,你们知不知道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啊?”我就想了,这“掌握”什么意思?同学们没日没夜没青春地背单词、背词组、背课文,这让我想起朋友的一句话“我们要做什么?难道我们要把英语学得比英国人还标准?”如果真有人可以把英语学得比英国人还标准,我会很五体投地,那也是一种境界。可诺大的中国,芸芸众学生有几个可以达到那个境界?试问这么多学生会有几个学习英语为了当翻译,为了进大使馆,为了进外企工作?我不是打消某些同学的积极性,我说某些,若某些同学真想当翻译、进外企,学习英语自然百利无害。但对于我们这些志不在此的普通学生,我们这么大量地花费时间去达到所谓的掌握有何意义呢?我们要的是掌握,不是老师们期望的精通,我们可以同外国人交流就足矣。何以强求我们个个都像李阳一样?90后其实很听话,老师叫我们去精通,同学们就哗啦哗啦地去学,结果,大部分学生的语数外没个精通的。
英语成了中国学生们三门主课之一。世界说:“我的语言是English。”然后我们住在这个地球除了破坏环境以外还要学英语?如果我以后去种地,我是学种植技术还是学英语?如果说学英语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那么,IT技术就应被列为学生的主课;学好驾车也是责无旁贷的,毕竟出车祸的要比学生跳楼的多得多;烹调也该学,民以食为天吗?要不同学们进军纺织业?衣食住行,一曰衣不是?地理学更该学好,人地关系伙伴论我们要彻底贯彻;天文学就不用说了,如果哪天地球Over了我们要转移星球啊,别迷路了,到时候喊多少声Help估计也没用;不知道地球Over了我们还要不要学外星语。另外,为了顺应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还要“掌握”心理学啊,生物学啊,医学啊……再试问:“今后的发展趋势咱这白驹过隙的人生符合得起吗?”不是我不想门门精通,因为毕竟我不是传说中的全才。
我今后不想去当翻译,不去国际上做生意,不进联合国,我觉得我去英国的可能微乎其微,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也是纯种的中国人,汉语足以让我跟他们交流了。那我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跟英语讨价还价吗?答案是:必须的。原因很简单,我想上大学。有时候人生就这么无奈,大学和未来挂钩,分数和大学挂钩。
我不希望当代学生过于重视英语而忽视语文。我不觉得中国古老的文化会比英语差。毕竟一个中国人如果连国语都没学好,说再好的英语也是挂不住脸面的。季老的国学里讲过爱国主义,再再试问:“您爱国吗?作为中国新时代接班人咱中国文字都懂不?”
对于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在这儿扯了题目说一下。同学们学语文更有趣。前一阵子,我们学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的确振奋,同学们背得也很振奋。我们班顶牛的一学生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了。”这句话背了37遍,我数着呢。真的,他们背课文真的很狰狞,个个都跟愤青似的。“狰狞,已使我目不忍视了;背书,尤使我耳不忍闻了。”我看他们一个自习课,愣把课文背会了。
同学们最讨厌写作文,一些东西就套公式。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写文章,一说写坚持,就写司马迁;一说写坚强,就写司马迁;一说写忍辱负重,就写司马迁……写记叙文就更好玩了,写什么“妈妈风雨无阻给我送伞了,”“我在公交车上给没人让座的老奶奶让座了,”“我吐人一身秽物人家宽容的原谅我拉……”真是无趣。如此想来,同学们数学成绩如此之好原是在语文里练的公式逻辑。可惜我数学不好,我不会公式,小时候调皮,不守规矩。
我喜欢学语文,非教科的语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不会很高。相反,我的英语成绩却不错,从没低过70。我钟爱语文,但我却是个不该钟爱的高中生。我可能就这样了,但希望所有爱学英语的学生可以精通,所有志不在此的学生能认清各科关系。
好了,就说这么多。这种事情多说无益,磨破嘴皮子也无济于事,毕竟中国的教育体制摆在那儿,想过那个坎儿,同学们还要死干下去。说两句牢骚我得快快罢手,否则老师们又该开批斗了。
学生们学习英语真的很有趣。就像我曾经的两个同桌。每天早晨我左边的同桌就操着本地的方言背英语,右边的同桌操着外县的方言背英语。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就问我左边的同学“你背的这句英语是什么意思?”他说:“不知道啊。”“不知道你背这么起劲干什么?”“老师叫背的……”我听后狂无语。我再看右边的同桌,他本来就胖,背英语又急,上气不接下气,脸憋得通红,跟要背过气似的。我问:“你累不?”他睬都不睬我,我知道,他是累的没力气睬我……就这样,我们班每天四五十名同学一起操着四面八方的方言背英语“操”我耳膜。而且,这一“操”就是三四年,他们不累,我都受不了了。
老师们常说:“同学们啊,你们知不知道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啊?”我就想了,这“掌握”什么意思?同学们没日没夜没青春地背单词、背词组、背课文,这让我想起朋友的一句话“我们要做什么?难道我们要把英语学得比英国人还标准?”如果真有人可以把英语学得比英国人还标准,我会很五体投地,那也是一种境界。可诺大的中国,芸芸众学生有几个可以达到那个境界?试问这么多学生会有几个学习英语为了当翻译,为了进大使馆,为了进外企工作?我不是打消某些同学的积极性,我说某些,若某些同学真想当翻译、进外企,学习英语自然百利无害。但对于我们这些志不在此的普通学生,我们这么大量地花费时间去达到所谓的掌握有何意义呢?我们要的是掌握,不是老师们期望的精通,我们可以同外国人交流就足矣。何以强求我们个个都像李阳一样?90后其实很听话,老师叫我们去精通,同学们就哗啦哗啦地去学,结果,大部分学生的语数外没个精通的。
英语成了中国学生们三门主课之一。世界说:“我的语言是English。”然后我们住在这个地球除了破坏环境以外还要学英语?如果我以后去种地,我是学种植技术还是学英语?如果说学英语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那么,IT技术就应被列为学生的主课;学好驾车也是责无旁贷的,毕竟出车祸的要比学生跳楼的多得多;烹调也该学,民以食为天吗?要不同学们进军纺织业?衣食住行,一曰衣不是?地理学更该学好,人地关系伙伴论我们要彻底贯彻;天文学就不用说了,如果哪天地球Over了我们要转移星球啊,别迷路了,到时候喊多少声Help估计也没用;不知道地球Over了我们还要不要学外星语。另外,为了顺应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还要“掌握”心理学啊,生物学啊,医学啊……再试问:“今后的发展趋势咱这白驹过隙的人生符合得起吗?”不是我不想门门精通,因为毕竟我不是传说中的全才。
我今后不想去当翻译,不去国际上做生意,不进联合国,我觉得我去英国的可能微乎其微,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也是纯种的中国人,汉语足以让我跟他们交流了。那我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跟英语讨价还价吗?答案是:必须的。原因很简单,我想上大学。有时候人生就这么无奈,大学和未来挂钩,分数和大学挂钩。
我不希望当代学生过于重视英语而忽视语文。我不觉得中国古老的文化会比英语差。毕竟一个中国人如果连国语都没学好,说再好的英语也是挂不住脸面的。季老的国学里讲过爱国主义,再再试问:“您爱国吗?作为中国新时代接班人咱中国文字都懂不?”
对于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在这儿扯了题目说一下。同学们学语文更有趣。前一阵子,我们学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的确振奋,同学们背得也很振奋。我们班顶牛的一学生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了。”这句话背了37遍,我数着呢。真的,他们背课文真的很狰狞,个个都跟愤青似的。“狰狞,已使我目不忍视了;背书,尤使我耳不忍闻了。”我看他们一个自习课,愣把课文背会了。
同学们最讨厌写作文,一些东西就套公式。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写文章,一说写坚持,就写司马迁;一说写坚强,就写司马迁;一说写忍辱负重,就写司马迁……写记叙文就更好玩了,写什么“妈妈风雨无阻给我送伞了,”“我在公交车上给没人让座的老奶奶让座了,”“我吐人一身秽物人家宽容的原谅我拉……”真是无趣。如此想来,同学们数学成绩如此之好原是在语文里练的公式逻辑。可惜我数学不好,我不会公式,小时候调皮,不守规矩。
我喜欢学语文,非教科的语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不会很高。相反,我的英语成绩却不错,从没低过70。我钟爱语文,但我却是个不该钟爱的高中生。我可能就这样了,但希望所有爱学英语的学生可以精通,所有志不在此的学生能认清各科关系。
好了,就说这么多。这种事情多说无益,磨破嘴皮子也无济于事,毕竟中国的教育体制摆在那儿,想过那个坎儿,同学们还要死干下去。说两句牢骚我得快快罢手,否则老师们又该开批斗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