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古莲

中国诗歌万里行
》推荐人语施浩写诗更像是自语。一个人低语甚至于默语时,他是内视的。他看见的是自己的内心,内心的鼓胀跌宕构成了诗歌的节律,外显为声音,内源于情绪。而情绪是无序的,带来他诗的意象之间没有外在的关联,空间拉大,琐碎跳跃,且无来由。这说明他写诗依据的不是事物间的因与果,而是心情的逻辑,就是说施浩写的是心象,也是灵像,所有的词和物都是构成他心象的材料,或是他心情迸溅的碎末。通过它们我们领略到诗的深邃和心灵的深奥。这些构成了他诗歌的幻境美,更让诗有了音乐的形与魂,流动着,传染着读者,让我们或燃烧或熄灭,但就是不可言说。
彭戈以思考的方式进入诗歌,审时审世审人心,当然也包括他自己。这是一个外乡人或者是漂泊者对城市、情感、观念等等新异、变异的一切发出的拷问,从而让诗具有思想的重量和力量。但他的诗歌最感人的地方并非这些,而是在质疑与思忖中偶尔露出的乡情亲情,以及土地、谷物、镰刀、斧头……这是他诗歌的尖刃,也是最温软的部分。这本能瞬间的回眸,让诗歌中的找寻有了归宿,也让他漂泊的情感有了着落。这农业时代最朴素的真与善就是他审视当下的标准,有之为美,失之为谬。这就是不忘初心,即本心良心。它是人之品质,是情感和诗歌发生之源泉。

推荐人:李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