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樟树林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火 热度: 17511
天鹅之吻

  ○桑眉

  唤来一只天鹅吧

  它的喙镶嵌银针,曾啄破无数暗夜

  接引黎明……

  它喜欢口衔白云,在煦日和风中滑行

  现在,请它停下来吧

  拢起翅羽

  埋首于她的胸前

  那里曾如此丰饶、饱满……

  如宇宙。如圆月。如牧场……

  枕过温情的丈夫、喂养过柔软的孩子……而那虚构的

  永恒的马匹仍在那里久久驰骋……

  ——值得天鹅献出赞美

  天鹅的歌声镀着黄金

  每个音符都能精确叩击命运的垭口

  它将用古老的仪式,重铸“无尽海”

  为凌乱星尘找还秩序

  桑眉,生于1972 年冬,四川广安人,现居成都。中国作协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供职于某文学期刊社。出版个人诗集《上邪》《姐姐,我要回家》,合集《诗家》。

  果实的隐喻(外一首)

  ○吴焕唐

  从青色开始突围,一场大雾摇摇晃晃地就靠近了成熟

  如你,在平凡的生活当中

  回过头来,看见沙漏安静地计算着时日

  最后一次黎明,没有很特别的仪式

  一跃而下,一个隐喻离开了枝头

  你从来都没有伟大过,这落入草丛的果实

  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沉重

芦苇微荡

温柔的风抚过原野,芦苇微荡

  每年这个时候,熟悉的事物

  就会出现在我眼前

  芦苇再一次让我陷入沉思

  ——它们过上了它们想要的生活

  每年这个时候,看着芦苇

  我就会隐隐作痛

  多年以前的承诺尚未实现,连人都散了

  只有芦苇,偶有迟日,却未曾缺过席

  吴焕唐,海南人,作品见于《草堂》《诗歌月刊》《椰城》等刊。

  世间微微的甜

  ○于海棠

  朴树在凋落叶子,大叶女贞把一束束果实

  隐秘在浓绿的枝叶间

  而此刻,小叶黄杨没有了往日的蓬勃

  紫藤,黑松,枫杨

  那些瑟瑟的站立,很快就要凝固成

  灰雀虚无的背景

  一些事物低过了流水,

  那些高处的果实把甜蜜交给命运

  天上的云朵交换着洁白

  万物懂得相互珍惜,这是深秋的

  烟雨公园,我们踩着碎石子

  铺成的小路蜿蜒向前

  昨日冷空气带来的降雨

  使我们竖起衣领

  秋日寂静,人间无言

  我们小心翼翼踩着尘世的虚空

  在两棵花楸树下,眺望落日的消散

  什么是此刻?

  万物又将去往哪里?

  疲倦,犹如路旁的小野菊

  想到昨日,邻居送的无花果

  它的甘甜在唇齿间,让你回味世间的甜蜜

  在深秋的傍晚让你懂得

  尘世,让我们微微伸出手

  人世还有温暖让我们在静静体味

  于海棠,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等刊。

  从前的山水

  ○南蛮玉

  从前我喜欢过的男孩就在这山水里长大。

  因为喜欢溪流,他常常在水边坐着,直到暮色带走飞鸟。

  山中的日子是寂寞的,他认识了好多野草,野果。

  知道覆盆子什么时候开花,山桃什么时候结果。

  他从远方来看我,我们在露台上看星星。

  流星坠地的长夜,我们用尽平生的力气思念。

  他给我讲远方的故事。远方是什么?

  “远方,没有你的远方都是荒凉。”

  我知道这是骗我的。你信不信,我虚构了一场

  不可能的爱情,我看见自己正在流失。

  那静静的山间的溪流,在薄雾里,

  既不敢说出他的名字,也不知今夕何夕。

  南蛮玉,本名刘慧君,浙江金华人,著有诗集《水的手语》,散文集《白鸟》,诗画集《青鸟有信》。

  进化论(外一首)

  ○ 陈朴

  净化过的水喝下去

  能否也净化掉体内的贪婪、邪念和傲慢。

  河边蜻蜓飞舞,天空乌云憔悴

  一阵风吹过来,蜻蜓躲到了一棵树后。

  游鱼照旧在河水里走亲戚

  原来风也有抵达不到的地方。

  牵牛花

  锁上城市的大门,走进城市后

  我已经很多年

  没吃过山里的蕨菜和地软

  没见过房前屋后的牵牛花

  这些年,城里的牵牛花多于了农村的牵牛花

  这并不代表城里人为幸福流下的汗水

  胜过农村的百姓

  一朵连着另一朵的牵牛花

  开在我的脚尖前

  这让我想起童年的这个时节

  父亲拉着一架子车麦捆,母亲用一根麻绳绑在车辕前

  母亲拉着哥哥,哥哥拉着我上坡的场景

  陈朴,1985 年生,陕西宝鸡人。有作品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诗刊》《星星》《安徽文学》《延河》等报刊。

  烟火

  ○麦西

  我路过时,你像一匹野马

  在旷宇中肆意地奔跑,那是鲜活的生灵

  如果天空是干净的,我愿将自己献给你

  这块无人知晓的土地上,木头也是翠绿的

  我不需要蔚蓝,因为我已悲伤得过头了

  我见过那块草地,它大得无边

  整片天空下都是它的影子,只有孤独的人才配有辽阔

  善良的人啊!中心地带也曾生活着一群野马

  麦西,本名魏永伟,1999 年生,甘肃省永靖县人,有诗散见于《诗刊》《延河》《中国校园文学》等刊,曾获2018 邯郸大学生诗歌奖,第七届“抒雁杯”青春诗会奖等。

  说起芦花

  ○乌鸦丁

  芦花都是被风,吹走的

  但我的母亲不是。她瘦小的身子,一直在

  始丰溪堤岸上,缓缓移动

  像暮秋里一株芦苇

  披灰白的棉衣,着棉裤,沾满泥土的布鞋……

  你肯定不会留意,如此忍让的一位母亲,

  在风中,像被风吹干了的芦花

  仍逆着风不停歇地走

  风穿过她的身体

  风把她,吹轻吹白

  乌鸦丁,本名丁胜前,70 后,浙江天台山人。2015 年习诗,偶有小诗发表于各类报刊。

  偏头疼(外一首)

  ○呆瓜

  现在,我已经褪去身上的花纹

  不再是豹子,用餐的时候

  你一定会发现,只是一具皮囊

  同我一样忧愁的,是一群

  奔波的蚂蚁,患上了潮湿的关节炎

  缓慢地活下来

  夜里,有一只怪异的鱼

  是不说话的,坐在阳台上吸烟

  控制着我的半个脑袋

  夏至

  我们都是被光线击中过的人

  喜欢躲在它的阴影里

  不愿意醒来

  青山的扣子,一旦解开

  开始向上疯了长。草木

  越来越深

  雨,愿意落在什么地方

  就落在什么地方

  怀念的事物更加怀念

  愤怒的事物

  积压得越来越多

  许多声音

  从蝉的体内冲出来,寻找

  各自喜欢的耳朵

  呆瓜,本名张文忠,70 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人。有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浙江诗人》等刊,入选多个年选。

  父亲

  ○河西

  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

  羞于表达自己的内心

  他偶尔喝些小酒

  醉了,也不爱胡闹

  更多的时候

  他会把悲喜忍下来

  一点点灰白的发丝

  现出了他的孤独

  与他并排,站在屋檐下

  望着身前的几亩麦子

  我们没有过多的话可说

  像相处多年的老朋友

  手里的关东烟卷

  被狠狠地吸了一口

  彼此的心思,也就是

  那半尺厚的黑土

  裂开了一道道闪电

  河西,本名刘晓明, 80 后,建筑工人。有诗文散见于《北方文学》《大地诗刊》《鲁西诗人》《湖南诗人》等刊。

  草药

  ○古井

  我相信,一株草药破土而出时

  就背负着苦

  像一只蚂蚁,背负着山

  祁连山下,生长着许多草药

  大多数,耗尽一辈子,只

  开一次花,结一茬果

  埋身田埂地头,如一架时光浓缩机

  噙着迎面扑来的霜雪

  练习吃苦之术

  在药铺,药柜就像一方病痛的墓地

  一些安放的身体偶尔被记起,领走

  然后大火烧开,小火慢熬

  而此刻,我顺手拔下一株车前草

  嚼碎,摁在后背疼痛处

  多么神奇,像母亲悄然来到心头

  古井,本名邢叶,1986 年生,甘肃省张掖市人。作品散见于《星星》《诗选刊》《绿风》《草堂》《诗潮》《飞天》《鸭绿江》《陕西文学》等刊。获金张掖文艺奖。

  翠鸟

  ○张诗青

  它守着这片不大的水面

  站在一枝纤细近水的植物上

  全神贯注地察觉着波纹里一举一动

  我喜欢它凝神的姿势

  等待拉长了时空,把一枚长长的喙

  和一身辉翠蓝色的漂亮羽衣

  赠予了这可爱的朋友,它站在那里

  露出迷人的栗棕色腹部,我更喜欢

  它起飞的那刻,像一只蓝蝴蝶飞出尘世

  张诗青,1987 年生,山东蒙阴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曾获第十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扬子江》《滇池》《牡丹》《散文诗》等刊。出版诗集《绿松石》。现居江苏镇江。

  废铁

  ○吴建平

  铁。有若干种命运。做勇士的佩剑

  或犁。翻耕诸多鸟音、大片紫云英的

  嫣红。让泥土亮出肉体。或随船

  行于信江河。鄱阳湖。烟波浩荡

  船歌粗野。打成菜刀、剪子。做樵夫

  腰间的柴刀。杀猪刀。凶器。或

  被铁匠视为废铁

  辗转到他乡。铁。服从贩卖

  活着的意义在于向后看。在于

  锻打记忆。南方,独角兽铁砧

  煤火像映山红燃烧

  铁匠的膂力、汗珠子。

  叮当,叮当。淬火的嗞嗞声

  ——铁在梦里听见

  他抖一抖周身的铁锈

  吴建平,江西鹰潭人,1971 年生。做过机修工,做过副刊编辑,做过食品杂货商,目前在山西忻州工作。

  植物之心

  ○宫白云

  白露过后,秋风像一个卷裤脚的人

  走过田野。空气里溢出

  新鲜稻穗的气味

  四周的秋声比告别声多了些漩涡

  它们的发生

  没有确凿的时刻

  傍晚的金黄悬在半空

  这么多年,某根神经依然

  一根筋地留在水中,在一些清晨和夜晚

  果实的气息触碰她的脸颊和手指

  秘密的呓语,如一株植物认出

  另一株植物

  宫白云,曾获2013《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批评奖,第三届《山东诗人》杰出诗人奖,第二届长河文学奖学术著作奖,首届金种子杯《安徽诗人》年度杰出诗人奖。著有诗集《黑白纪》《晚安,尘世》,评论集《宫白云诗歌评论选》《归仓三卷》。现居辽宁丹东。

  小银匠

  ○ 黑泥

  月亮在天空锻打。大地

  一片明晃晃的银子

  我站在草垛旁,或槐树下

  仰面天空,大声叫它小银匠

  一定有人和我一样,

  期盼月亮

  将明晃晃的银子,锻打成

  一粒粒思念的文字

  投寄给八百里以外亲情友情的信箱

  月亮,月亮,多情的小银匠

  这样的夜晚,依照

  我心的模样,将明晃晃的银子反复锻打

  黑泥,本名黄平。安徽省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于《诗刊》《绿风》《诗潮》《诗歌报月刊》《散文诗》《诗人》《当代小说》《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作品偶有获奖。

  低处(外一首)

  ○瘦石别园

  母亲,蹲在街角卖蔬菜

  高不过菜篮,叫卖声只有蚂蚁才能听得见

  低到尘埃里的样子

  像佛祖掉下的一颗泪

  在村口

  我又碰见二狗的老婆

  她还在等她的男人回来

  十多年前,我与二狗一起外出打工

  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回来的是他的骨灰盒

  还有一笔为数不多的赔偿款

  我不敢正眼看她

  总感觉自己活着,是有罪的

  瘦石别园,本名金彪。《新长城文学》主编,《语文导报》编委。作品散见于《星星》《扬子江》《诗潮》《浙江诗人》等刊。

  山顶上的雪

  ○何海波

  从平原,从草地,从稻田,从眼里

  一退再退,退到山顶

  雪,已退无可退

  雪退到山顶,属于它的领地

  不再辽阔。那些大大小小欢乐的脚印

  再也烙不到它的身上

  憨厚的稻草垛、饥饿的鸟群,曾经是它

  形影不离的朋友。如今,一个山上

  一个山下。是否各自安好?

  我仔细打量过山顶上的雪

  还是小时候雪的样子:白皑皑的

  ——此雪,已非彼雪

  我知道,雪在山顶很忧伤

  风一吹就想往山下跑

  家在山下。而下山的路那么遥远

  何海波,江西新余人。有作品发表于《诗选刊》《星火》《中国诗歌》《延河诗歌特刊》《浙江诗人》《江西日报》《读者》等报刊,入选《(2017/2018)江西诗歌年选》。多次获奖。

  正午的村庄

  ○陈丹

  晌午的天空,蓝耀得睁不开眼睛

  青蛙躲在阴凉地打着盹儿

  只有一股炊烟,飘出烟囱

  灶台的火光,映红母亲的脸

  翻炒的土鸡蛋

  冒着热气的瓦罐,泄露肠胃妥适的诱惑

  鸟鸣落进孩子们的口袋

  她抬头看了看梁上的燕子

  又低头一笑

  院内的小黄狗,使劲挤出媚眼

  对着扇动翅膀的紫蝶儿,摇着毛绒绒的尾巴

  仅有爬山虎,探听着动静

  又悄悄爬高了几寸

  陈丹,江西省作协会员,有诗作发表在《诗刊》等报刊。

  信物(外一首)

  ○熊加平

  压在书里的信笺

  仍未寄出。窗幔半透着光,似有隐秘之语

  墙壁的苍白,仿佛南方多年未下的雪

  我从抽屉最底层翻出她给的信物

  ——两个连在一起的小铃铛。它们悬在半空

  仍旧是各响各的

  狗尾巴草

  看见它们时,我会想起很多旧事

  它们像无数个狗子

  在风中摇曳。狗子有一条贱命

  庄稼地里的农活累不死他

  河里的水淹不死他

  那带着刀子的寒风从破旧的瓦房穿过

  也冻不死他

  后来,他去了城里的工地

  却把命,交给了高高的钢管架

  熊加平,1971 年生。作品散见于《滇池》《浙江诗人》《江门文艺》等刊。入选多种诗歌年选,并多次获奖。

  虚空(外一首)

  ○黄浩

  白了头的芦苇,山坡上摇曳的茅草

  出家的杨树,只有骨架的梧桐

  黄色的山峦,暗红的天空

  空荡荡的河床,大如磨盘的月亮

  黄昏。有乌鸦栖于寺院外树林

  鼓噪如先知

  孤独的风旋于平原上的村庄

  时光仿佛停止运行

  黑暗如墨迹使夜晚愈加虚空

  黄昏在深秋里沉下去

  我最爱村庄的深秋

  先是一场缠绵的细雨下来

  许多日子没有停下的意思

  这时候我会慢下来

  冬天就要来了

  我必须预备好过冬的柴火

  粮食和病中需要的药

  我要在房间里念心经

  不悲不喜

  我喜欢的落叶在我抬头时

  恰好落下,一片一片

  我正好念着多年前错过的人

  于是,我心生欢喜

  我再念,黄昏便在深秋里沉下去

  你出现在一首发黄的长短句里

  黄浩,山东诸城东乡瓦店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诗集7 部,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诗探索》《北京文学》《北方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岛文学》等刊,入选多个诗歌年度选本。

  戴山(外一首)

  ○阿郎

  不必说那香樟的高耸、竹节的挺拔

  也不必说那溪水的酣畅、野花的傲慢

  四月的戴山,处处可见肆无忌惮

  那枝头的鸟也是,昂着小小的头颅

  你看它,它鸣叫一声

  你走了,它看着你的背影

  再鸣叫一声

  那端着饭甑一样

  大肚子的孕妇

  在浓密的树荫下,慢慢行走那驼背的老妪,一手提锄

  一手拎篓

  我迎头碰上,她报以微笑

  春风从她缺牙的缝隙里迅速溜出

  这让我多么难堪,多么难堪我怀着一颗

  绷紧而羞涩的心走进戴山,却依然无法释放

  风

  大风不停地吹一些事物

  纹丝不动

  一些事物随风而走

  还有一些事物,坚持在风中飘摇

  比如这张网,在这城市无数的墙与墙之间

  很难发现到它在与不在

  只有这蜘蛛,趴在网中

  随网而摇,随风而飘

  像一位大浪中的渔夫

  拼命摇橹

  霓虹灯闪烁在这漆黑的夜晚

  我不知道风还会吹多久

  也不知道,这只抱网不放的蜘蛛

  在风中,还能坚持到何时

  阿郎,本名陈剑华, 1979 年出生。有诗文散见于《诗刊》《诗潮》《扬子江》《星星》《诗歌月刊》《广西文学》等刊,入选多种选本。现居九江。

  空房子

  ○宋小铭

  如我垂垂老矣的父亲

  将全副精力,交付给晨光与暮色

  越来越安静地倾听中年的雨声

  数一数檐下雨滴,慢慢汇成小溪

  流向小路尽头,杜鹃鸟的歌唱

  更多时候,它缄默着

  像个智者,更像块石头,匍匐着

  嵌入故乡的冬夜

  只有山坡上奔跑的少年

  他的目光越过羊群,越过树梢,越过

  远山和流水,白云之上

  一段干净透彻的午后时光

  天空矮下去。一群麻雀从院里撤出来

  飞向竹林。大门上,一只蜘蛛撒下丝网

  只有那些芭茅草,虔诚俯身

  将一条路拥入怀中

  宋小铭,湖北宜昌人。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奔跑的蜗牛》。现居浙江嘉兴。

  短诗三首

  ○刘傲夫

  野麻雀

  它也会来到你家窗沿

  你一看到它

  它就会飞了出去

  它不太说话

  从不与我们为伍

  我们就觉得

  是诗歌该有的样子

  无题

  那年冬天

  很冷

  我们就在避风处

  晒太阳

  我闻到你肉体的烤味

  从此就爱上了你

  乡村

  人们轻轻走动

  动静都会好大

  他们的衣服

  是用蛙鸣缝的

  刘傲夫,本名刘水发,1979 年出生于江西瑞金。上世纪90 年代开始诗歌创作,2008 年转向口语诗歌写作,为近年崛起的中国口语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之一。现居北京。

  旅途之诗

  ○海尧

  清晨,风中的落叶像棕黄的

  家书,急匆匆

  翻动向南的旅途

  落单的雁鸣在头顶

  降霜。最颤抖的

  莫过于此刻立于故乡

  村口的那些树吧

  光秃秃,鞭鞭入骨

  我最担心的冬天还是来了

  老母亲在秋天寄来的那些果子

  在初雪莅临之夜,将被寒风

  狠狠地压碎,成为一堆白晃晃的

  月光。咳嗽声,滚落一地

  海尧,本名吴文华。江西省作协会员。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于《诗探索》《星星》《中国诗歌》《星火》等刊。诗歌入选多种选本。获各级诗歌大奖若干次。

  抖腿的人

  ○安谅

  他一坐下就抖腿,抖得地板一直颤栗

  我猜他内心想飞,却不敢飞

  我也曾抖腿,一位很好运的朋友,按住了我的腿

  说抖了好运就走了

  后来一抖腿,就想到他的话

  只敢轻抖一下不敢再连抖猛抖

  我的心倒抖了,为他的老是抖腿

  我也想给他一点劝慰

  可我最终没有启口

  我怕并不好运的我

  让他感觉丝丝怪味

  安谅,本名闵师林,中国作协会员,经济学博士。发表各类文学专著30 余本,曾获《萌芽》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小说选刊》双年奖,中国李杜国际诗歌节特别奖等奖项,有作品被选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