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傲慢与错觉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火 热度: 17465
○范晓波

  时常听各地朋友谈到身边某类作者,因为作品发表多了,或得了个什么荣誉,就摇身变成另一个人,不再搭理从前的文友,不再参加规格不合心意的文学活动,谈起同辈的写作,总习惯性用看天的眼神和空灵的鼻音表达不屑。

  此类传闻从来不是新闻,变形记每天在大小文坛发生。十余年前我还专门写过一个随笔做过分析和自我警醒。

  我的意思是,一个人突然中彩票管理不好心智沦为暴发户尚可理解,作家本是最能参悟人生本质并善于自我反省者,有点小成绩就发生这样的蜕变实在不体面,也有违作家的智商和情商。

  可这类作者每个年代在每个省市都有典型性存在。

  前辈们喜欢说:写作最后拼的是人格,境界不高的人作品好不到哪里去。这话我品味对照了很多年,用大数据来分析可以说是对的;可是,写作发生学也会提供另类个案,对于那种自我排毒和救赎式的写作,内心无光的人,文字反倒可能迸发出更多对善与美的渴念,以达成另一种平衡。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很多读者对作家的甄别,还到不了观照人格的深度。因此,尚未达到启动终极资源实现登顶的层级时,有的作家就已膨胀如氢气球飘离了正道。

  其实这种傲慢都有另一面,在更大的名利面前,傲慢者一定会谦卑如蝼蚁。在这部分人面前有多傲慢,在另一些人面前就有多谦恭!

  我猜想,每一位写作者最初投身写作时,都像孤独而敏感的昆虫,在夜色里朝着文学的光与暖聚拢,在趋光的过程中变得更睿智更丰盈更自信。那时,大家期待写作改变的主要是精神,而不是与现实相关的地位和利益。

  我继续猜想,当写作带来的副产品超出作家的自控力后,他们就会被带偏带跑,逐渐远离写作的初心。

  继续猜想,那些因写作变得势利让人生厌的作者,脾胃应该都不怎么好,消化不了虚荣,更消化不了虚荣次生的自恋和刻薄。

  诗无达诂并不表明文学作品没有高下之分。同时,写作的目标却肯定不是为了登台比武,非要把身边的同行KO掉才能证明自己优秀。

  容易被自己带偏的作者最先产生的错觉可能在这里,他们眼里到处是擂台和沙场。

  其实,文坛是最包容的生态圈,百花可共存而无需弱肉强食。如果存在对手,那只是昨天的自己。

  还有个错觉更可笑,以为所有客套地恭维的人都是真心支持他们自大甚至唯我独尊。

  所以,不管面对的是文学讲座的听众还是星火驿站的作者,我只劝大家爱写作爱阅读爱文艺生活,很少鼓励马驹一样跃跃欲试的年轻人立志当作家。当作家既要有核电般丰沛强劲的才华,还要有预防核污染的智慧和能力。

  万一,从某些人身上看出了老天赏饭的资质,在鼓动他们多写多投稿之后,我一般还是会追赠一句:做一个善良温暖的人,永远,比成为名噪一时的作家更重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