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茶文化融入对外汉语的一些思考——以茶宠文化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5098
陈晓婷

  新疆大学

一、茶宠简介

“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午窗坐稳摩痴腹,始觉龟堂白日长。”这首品茶的诗句是诗人陆游在晚年隐居龟堂后所作。写出了古代诗人悠闲品茶的情景。如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日子却越来越无趣,把吃饭这些小事儿简化到直接点外卖,阅读书籍变成了浏览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号,书信变成了微信消息,回望这些遗失掉的仪式感,我们也应该及时地意识到,生活中应该拥有除了电子产品以外的其他情趣。就像古人那样,在生活中,煮雨烹茶,焚香读书,赏石插花,临窗研诗。让细微的日常精致起来,寻常的小事风雅起来。静心品茗就是现代生活中的仪式感之一。在茶盛行的今天,相应地衍生了茶艺、茶服、茶宠、茶点,以及众多精美的茶具,其中茶宠成为了茶最热门的衍生物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养宠物的人很多,但是把茶宠作为自己的宠物的,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然而,在众多爱茶之人看来,茶宠却是他们饮茶品茗时不可多得的乐趣。茶宠,从字面意义看来,就是指茶水滋养的宠物,或者喝茶人饮茶品茗时把玩的小物件,它们的质地大多是紫砂或者是陶土,经过烧制而形成的陶质工艺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有一些茶宠是陶瓷质地或者石质的。茶宠一般只有嘴,没有肛门,寓意财源广进,滴水不漏。茶宠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为饮茶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也诞生了很多有趣的工艺品。

二、茶宠的由来及种类

1.茶宠的由来。

“刘氏农夫,偶遇龙女。龙女幻形作金蟾,巨蟒袭之。刘海助其脱困,金蟾哺一明珠遗之。情根深种。龙女暗以金钱诱之,海不以为意,欲弃而去。适巨蟒复袭,金钱丁丁作响,刘海巧斩巨蟒,化险为夷。善果得报,终成眷属。世人遂始以金蟾制茶虫......”刘海戏蟾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来源于道教的典故。这是有关茶宠来源的其中一种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茶宠在唐代便已经出现。“茶虫”即早期人们对茶宠的称谓,它属于茶器中的一个种类,是人们品茶时放在茶盘上的小摆件。说茶宠之新颖少见,其实不然,在唐代早已出现了茶宠的原型。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出现茶宠这一名称,但是却已经有了茶宠这样的玩物。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茶宠一开始的造型竟然是那个备受人们敬仰的“茶圣”陆羽。对于钟爱品茶的人来说,陆羽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的《茶经》问世于唐建中元年间,这是世界上首第一部对茶有完整且全面的介绍的巨著,陆羽在这部作品中对茶的原料、产地、茶器、制造、水质、煮饮等多个方面,不但做了具体的评判标准,还对其做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由此形成了著名的茶道精神,中国茶文化体系的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才得以系统形成。《茶经》一经问世,“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也因为《茶经》,茶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根据《唐才子传》的记载,天下人因为陆羽的《茶经》才得以懂得喝茶之道,也将茶文化开始发扬光大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些富有有经商头脑的商家会在卖茶的时候将陆羽作为茶行业的祖师爷来供奉,并仿照陆羽的外貌和身形来制造茶圣的形象,或是陶瓷质地、或是紫砂质地,也有陶土或者石头质地。不仅他们自己供奉茶圣,这些茶商还将陆羽的瓷像当作是促销茶叶时的工艺赠品:比如,当你买够十件茶具的时候,茶商就会送你一个瓷像。在他们生意红火的时候,会用茶水浇淋,生意不太景气的时候,就只用开水浇淋或是闲置在一旁。这一操作,与当代茶宠的供养方式如出一辙,这大概就是茶宠最早的源起吧。宋朝茶文化的鼎盛发展造就了茶宠的兴盛,在茶文化中,“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古已有之。由于茶文化不断兴盛与发展,茶器和茶礼仪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有着各种各样用途和形态的茶器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发展到明朝,随着紫砂茶具的出现,紫砂茶宠也随之问世。然而,记载茶文化的经典著作屡见不鲜,但是对于茶宠的记载却极为稀少。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茶宠才又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活跃开来。

2.茶宠的种类。

在中国民间传说里,总有那么几种受宠的动物被人们拿来当做吉祥寓意的象征,茶宠的造型取义于古代的吉祥瑞兽、花卉纹样、民间传说、人物肖像、植物等等,题材可谓多种多样,在它们可爱的外表下,往往蕴藏着浓厚的吉祥文化的气息,这让当时的人们爱不释手。比如最常见的造型之一貔貅,就是民间传说中龙的第九个儿子,传闻它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却只进不出,因此在人们看来,它不仅能起趋财旺财的作用,同时也可作镇宅辟邪之用,是平民百姓家中的守护神。因此,它也跻身为人们的爱宠。在民间故事中,相传貔貅是一种较为凶猛的怪兽,貔貅是对它们的雌性和雄性的合称,雄性称作“貔”,雌性称作“貅”,然而,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下,人们已经不再将其分开相称了。据古书记载,最初的貔貅分为两种,即一角的或者是两角的,一角的被称之为“天禄”,两角的则称其为“辟邪”。在之后的传说中,因为以一角造型的居多,所以在后来的民间流传过程中,貔貅的流行造型是头上有一个角,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生有双翼,尾毛卷须。三角蟾蜍也是较为常见的茶宠之一,它的身上多用卵状石块作装饰,头部多为如意的造型。在古代的中国,蟾蜍一直以来都有着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它的流传就是来源于刘海戏蟾这一美丽传说。因而,古代的百姓都把它看作是招财进宝的风水法器,都拿它当做旺财瑞兽。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神兽造型的茶宠之外,还有一些情趣茶宠,它们的造型则更加多样,有的来源于古代诗词,有的取自神话传说,还有一些是根据茶主人的爱好所制造的活灵活现的动植物的造型。比如寓意人们要知足常乐的如意足,它其实是一种造型圆润、极致可爱的紫砂质地的小脚丫,脚丫上趴有一只蜘蛛,故取其谐音“蜘”与“足”,暗含着知足常乐之意。性情温顺的大象也是比较受人们喜爱的茶宠,大象因其善于吸水而出名,在中国,有着流水生财之说,如果家中放置一个大象造型的茶宠,那么身边的大财小财都能被自己所吸纳;另外,大象虽然体积庞大但是它以食草为主,生性温顺祥和,放在家中可以寓意吉祥如意。诸如此类象征意义的茶宠造型越来越丰富,没有提到的还有雕刻在金元宝上的童男童女、或坐姿或卧姿的佛祖、憨态可掬的金猪、乌龟等造型,大多都有着吉祥如意、延年益寿、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

三、茶宠的滋养与把玩

世间茶宠无数,总要挑选一只自己心仪的茶宠,或俗或雅、或贵或贱,最重要的是选择一只和你有眼缘的茶宠。遇上喜欢的茶宠,就不单单只是把它当做工艺品带回家放着那么简单,茶宠需要不断的滋养,才会越来越有光泽。有人说,养茶宠需要“三分选,七分养”,在喝茶的过程中,第一杯茶一般不会直接饮用,多是用来浇淋茶宠,但是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讲究。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人们一般认为,第二泡和第三泡是茶的精华,在品茶结束后,最后的茶水也是用来刷洗茶宠的。要把茶宠养出精气神来,也是一门学问。所谓“养”,体现的是茶主人的“用心之道、清雅之境和文化之交”。在茶宠滋养的整个过程中,茶主人必须浇筑“真心”,要对茶宠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切关注。懂得在生活中仔细欣赏和慢慢品味茶宠在其中的点滴变化和魅力之处,整个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治愈的过程。茶主人要用心与茶宠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学会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真正陶冶自己的情操。而这其中的乐趣,也须自己慢慢地品味才行。这一件茶主人用“心”养成的茶宠,它的腹中也满载着主人的往昔故事、寄托着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也时时传递着古往今来的吉祥如意。茶宠不单单只是桌面上的一个摆件,它也蕴藏着文化与精神的熏陶。烹茶品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从繁琐生活中解脱出来,寻得一方清雅净土的过程。养茶宠的人,大都是不在乎茶宠的物质价值,他们更加在意的是茶宠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在滋养茶宠的过程中,对自己心性的养成,养茶宠,更多的是茶主人自我心性的陶冶和升华,对茶宠的滋养,需要茶主人静下心来,以茶水细心浇淋,再用毛笔对其周身慢慢刷洗,最后用干毛巾将多余水分吸干。长此以往,在茶水的不断浇淋下,茶宠表面不平整的砂点逐渐被磨去,茶宠表层会形成一层包浆,呈现出柔和的哑光色,使得茶宠看起来更加有光泽。但是,茶宠的包浆需要时间,切不可久泡,否则,长时间的废茶水的浸泡,茶水变质,茶宠就容易变成“臭虫”。

  茶宠不仅可以用来增添品茶过程中的乐趣,还可以拿在手上把玩,中医一般认为,手指的活动连接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通过不断把玩茶宠来刺激这一中枢,就可以使得脑部更加发达,更加心灵手巧。中医经络理论写道:“十指连心”。也就表示,经络把人的手指与脑神经以及五脏六腑联系起来,从而互为一体。当人们在手掌慢慢把玩茶宠的时候,不仅对手指的灵活度有益,也同时锻炼到了其他部位。尤其是对经常进行脑力劳动的人而言,把玩茶宠可以起到调节大脑中枢神经,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提高思维能力的功效。既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增强血液循环,也对身体大有裨益。

四、茶宠文化之现代延伸

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体系中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融汇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茶文化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当代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内容丰富的各式茶艺、茶道都容纳了礼仪、道德、科学与艺术的内容,欣赏茶歌、茶舞和茶音乐,可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增加我们的人文知识。近年来,有悠久历史的茶宠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又开始在品茶人中兴盛起来,今天,在品茶人中流行着各种各样的茶宠,有变色茶宠,有浇以茶水便可吐水的情趣茶宠等等,它们大多数造型古灵精怪,琳琅满目,加之以原材料的日益丰富,茶宠的种类更是让人目不暇接。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宠不仅造型别致,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和对审美的新的追求,也更加突出了趣味性与观赏性,其间的寓意表达也更显直白,加之茶宠的售价合理,受众广泛,长期滋养的茶宠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因此,茶宠也更加受到广大茶友的追捧。茶宠的不断发展,也彰显了茶文化的兴盛,二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茶宠文化与茶文化的齐头并进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与工艺之美的价值所在。

五、思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开始有更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留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茶宠文化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极具趣味性,适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展开。因此,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应该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综合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茶宠文化,举办相应的茶文化节活动,通过各形各色可爱生动的茶宠摆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教学过程带来更多丰富的形式,使得整个教学的模式更加多元化。基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师生要做到积极交流,相互沟通,教师要提前对当地的文化习俗进行前期调查,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或者向本土教师朋友请教,避免在授课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教学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桥梁进行汉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所重视的,二者相辅相成,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可以加深两国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融合,减少文化差异所存在的矛盾,为中外文化的交融提供契机,为对外汉语教学增添趣味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