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忽必烈汗》一诗中的中国元素和空间想象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7497
罗 佳 戴赞媚 郦灵芳 宋新艳 吴琴华

  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中国元素

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古典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和湖畔诗人的代表,柯勒律治在自己的梦中作了《忽必烈汗》一诗。此诗深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有着浓郁的中国色彩。其中,以中国园林、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和孔子的“大同社会”为典型代表。

1.中国园林。

在诗歌的第一段中,作者就以其独特的想象为读者构造了一座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东方安乐宫。高耸入云的城墙和楼塔围出方圆十英里的一方土地,也将城墙内外的世界隔开来,以此显示出皇家的庄严和非常人所及。城墙里繁花锦簇,小溪潺潺,山峦沟壑,绿草青翠。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重点描绘,既突出了中国园林重自然的特点,又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山和水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两个元素。以山水景观为基础,添以石亭花草的点缀,中国园林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表达的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获得心灵的沉静与净化。胡鹏飞提出园林意境的浅意是造园者通过一定的艺术营造手法,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融于一个园林空间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使游园者在参观园林景观时因景动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柯勒律治的创作充满东方异域情调。他虽然没有把建造园林的想法付诸实践,但其在诗歌里对园林中自然美景的描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推崇,对世外桃源般世界的向往。

  然而,在第二段时,作者却笔锋一转,从原本明朗欢快的基调转向了恐怖与阴郁,与诗歌第一节末尾的“Down to a sunless sea”深入太阳照射不到的大海相呼应。巨壑深沉,青山斜裂,柯勒律治将其概括为了“A savage place”野蛮的地方。其中也提到了仿佛有女人在衰落的月色中出没,用凄厉的声音在哀嚎自己的情郎。凄厉的声音配上悬崖深谷,不仅突出了女子的哀伤,而且使得环境更加阴森可怖。中国人会巧妙地运用自然愉悦、恐惧和着魔的特点构思园林布局。而这恰恰与柯勒律治的描写不谋而合。

2.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制度。

安乐宫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体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制度萌芽于战国,成型于秦。忽必烈汗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结束分裂格局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大一统国家。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君主专制提高了底层人民的人身自由和基本人权,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各种资源的调配;另一方面,由于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扼杀了民众思维和技术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权力集中于一人手中,也易导致君王决策失误。如诗中忽必烈汗以霸权破坏自然之恶因,终取得国家衰亡之恶果。

  安乐宫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政治凝结。诗的第一节以忽必烈汗下令(decree),在当时元朝的政治活动中心和商业大都市元上都建立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在这里,忽必烈汗谨遵先祖的遗志,逐鹿欧亚,拓宽疆域。诗人用“decree”(下令)、“stately”(堂皇)、“sacred”(神圣)等词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由此,可以说忽必烈汗的至尊皇权都凝结和沉淀在这座宫殿里面。放眼世界,一切君主专制制度下,宫殿是最能够彰显帝王威严和权力的建筑,如同法国的凡尔赛宫、俄国的冬宫。忽必烈汗是统一中国的领袖人物,他的帝都定然需要与他的丰功伟绩相契合,如此才能彰显他对历史做出的贡献。

  君主专制的本质是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在欣赏皇宫表面雄伟壮观的美景的同时,我们又听到了月下女子的凄声嚎哭。这一强烈对比让我们感觉到了沟壑之中暗潮涌动的力量:忽必烈汗的豪华宫殿建立在无数人的痛苦和牺牲之上。在忽必烈汗统治下的社会,宛如人间炼狱,使人苦不堪言。第三节中的“A sunny pleasure-dome with caves of ice”暗示了末日就要来到,“织一个圆圈,把他三道围住(Weave a circle round him thrice)”,正如诗中所言,一切喧嚣终将“沉入了没有生命的海洋(sank in tumult to a lifeless ocean)”。这一座供君王游玩的繁华之宫。人与自然互为对方的异己力量而存在,人的目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去改造与利用自然;自然则是按照固有的自然规律运转的,相对于人,表现出了不合目的性的一面。这就使得自然与人之间对立起来。

  诗歌的第二节呈现的是与第一节完全不一样的意象。从一道巨壑(chasm)开始,在一片静谧美好的自然之下,不安和喧嚣在涌动着。为了将这惊骇之变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诗人在第二节中运用了大量的“ing”形式,如“衰落”(waning)、“凄嚎”(wailing)等,这片土地变成了荒蛮之地!第二节的后半部分与第一节相呼应,但却充满了讽刺。圣河从“流奔”(run)到“迷乱地移动”(meandering with a mazy motion),“不见阳光的海洋”(a sunless sea)变成了“毫无生命的海洋”(a lifeless ocean)。看到“五英里”(five miles),谁又能将它和第一节中的“沃土方圆十英里”(twice five miles of fertile ground)联系起来?

  第三节不同于前两节,描绘了作者依托梦境来构建“大同社会”的过程。诗歌的背景也从 “逍遥宫”(pleasure dome)转到了 “阿比西尼亚”(Abyssinia),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在第三节中,作者描述了一位“阿比西尼亚少女”(Abyssinian maid)歌颂 “圣山阿布拉”(Mount Abora)。即使下文写道它和忽必烈汗的“逍遥宫”(pleasure dome)一样是一个“雪窟冰窖”(caves of ice),但这时作者脑海中的“安乐宫”(dome)是一个崇敬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在诗的最后,作者描绘了一个头发飘动、目光炯炯的人物,好像是诗人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渴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孔子的“大同社会”。

历代百姓对于君主专制下的压迫和剥削积怨已久,渴望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自先秦至汉代,各家学派之间就展开了诸多关于“大同理想”社会的议论。其中,以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设想最为经典。《忽必烈汗》一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三个历程: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与自然达到统一,即“大同世界”。

  诗歌的第一节描绘的是一幅和谐宁静、美不胜收的画面。该节中如“圣河”(sacred river)、“沃土”(fertile ground)、“御苑”(gardens)等美好的词汇将读者拽进了这美轮美奂的场景中。然而,最初两行早已揭露了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君王一声令下,王臣百姓就要破坏这一片神圣的土地,并且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来建造

二、空间想象

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柯勒律治发挥了其独特的想象,实现了中国元素和西方空间理论的有机结合。柯勒律治将中国园林与西方神话紧密连结,形成了现实与想象融构的物理空间;将其自身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满引入“圣河亚佛”等意象,形成了讽刺和理想的碰撞的精神空间;将其对于民主社会的价值诉求根植于精神宫殿之上,形成了权力与秩序被撕裂的、对立的社会空间。

1.物理空间:现实和想象的融构。

《忽必烈汗》一诗中,柯勒律治构建了一个将想象融于现实的空间。诗人承认在作诗的时候受到了先辈的启发。曼德维尔在学习了马可·波罗对于东方皇宫的描述之后,又用丰富的想象力对其进行了渲染,之后,柯勒律治把他所提到的河流、城墙、森林、草场等意象深化并运用到了《忽必烈汗》的创作之中。

  除了对于安乐宫的描述,诗的开头还出现了一个西方的典故——圣河Alph。在之后的诗节中,手持扬琴的阿比西亚尼少女、神灵般的恐怖形象也是西方特有的典故和意象。如此,读者在读这一首诗的时候,会感觉一直穿梭于东方世界与西方乐园之间,从而使得这一首诗亦真亦幻、神秘莫测。

  最后,柯勒律治建造了一座精神之宫并将它与安乐宫进行对比。在空中建成的宫殿是对精神追求以及艺术的颂赞,它的结局是永恒;而蒙古大汗降旨建成的享乐之宫追求物质的享受,最终的结局是战争和灭亡。

2.精神空间:讽刺和理想的碰撞。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柯勒律治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安乐宫,而这一客观物理空间的描述却隐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将读者引入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中。

  首先,这暗藏了诗人对安乐宫建造以及对可汗无穷欲望的讽刺和不满。“Where Alph, the sacrecl river…”开篇作者便直接点出了安乐宫的地理位置:在这里有圣河亚佛。圣河亚佛是诗人梦中的河流,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起源,代表着神圣和希望。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神圣不可亵渎的地方,可汗却选择了在此打造自己的游乐殿堂。从这一反差对比中,我们可以窥见柯勒律治对君王过度享乐,无视百姓和自然的愤怒与不满。在诗歌的第三节中,诗人描绘了一个阿比西尼亚少女抚琴歌唱阿保拉圣山的画面。圣山阿保拉与圣河亚佛一样,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代表。在阿比西尼亚少女的歌声中,作者构建了一座精神宫殿,由歌声而获得了创作灵感,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平静和愉悦。从可汗与阿比西尼亚少女对圣河与圣山的不同态度,也反映出柯勒律治对君主贪恋物质享受,缺乏精神追求的讽刺。

  其次,作者在诗中也蕴含了浓厚的女性主义和双性同体的思想,试图营造一个刚柔并济的理想世界。第一节中作者通过“圣河亚佛”(Alph)的意象,传达出古希腊坚贞不渝的爱情典故,利用 这个意象代表男女之间和谐相处的融洽生活。此外,忽必烈汗的元上都建立在圣河环绕的肥沃土壤附近,体现了男性权利与女性特征的和睦相处。但在第二节中,作者笔锋一转,将画面由安乐宫逆转到漆黑幽暗的峡谷之中,且出现了凄惨哭嚎的女性形象。诗人用“魔鬼”(demon)来形容女子的“情郎”(lover),表现出两性关系的不平等。而“楼塔”(tower)和“城墙”(wall)象征着被围困在宫殿里丧失自由的宫女们。男性妄想利用权利、情爱主宰女性的一切,这样不平衡的局面终将被打破。因此在第三节中,诗人身为男性,却将自己幻化成手拿古琴的少女,在自己原本的阳刚之气上增加了阴柔的美感,传达出作者渴望建造一个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愿景。

3.社会空间:权力与秩序的撕裂对立。

不论是物理空间还是精神空间,都是社会空间的投射。忽必烈汗下令创建的“堂皇的安乐宫”象征着忽必烈汗等统治阶级的意志,也象征着君主专制在社会空间的意识形态属性。它体现的多元社会功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权力运作关系以及不同的价值体系之间的撕裂和对立,“这种撕裂与对立在空间上表现为共时性的‘两极’共存格局”。

  生命与死亡就是空间撕裂对立的表现之一。忽必烈汗的宫殿建立在在一片“肥沃的土地”(fertile ground)上,这里的一切都喻指生命的活跃:象征生命的起源的洞窟(cavern)以及为沃土输入源源不绝生命源泉的河流(rivers)。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生命表象上,诗人用“dome”加以说明,顿时,宫殿增添了一抹死亡的意味。“深不可测的洞窟”(caverns measureless to man)和“不见阳光的海洋”(sunless sea)吐露出这所宫殿既是生的起点,又是死的归宿。忽必烈汗的宫殿表面再是怎样生机勃勃,但是仍然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忽必烈汗的统治也就是在这样的相互交织关系运转之下,逐渐走向死亡衰落的深渊。

  虚幻和现实交错之下的价值诉求是另一体现。诗人对当时本国现实深感失望,设想去美洲建造一个乌托邦。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贵族垄断的西欧等级秩序,诗中洋溢的革命热情是诗人对乌托邦的憧憬。忽必烈汗的宫殿是梦幻的虚构,但是这又是现实革命的反映,诗中宫殿终将毁灭的虚暗示了君主专制终归沉寂的实。虚幻与现实相互交织,充斥着诗人对君主专制的无声控诉,以及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和民主的价值诉求。

三、结论

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是在诗人虚幻的梦境中建构起来的,但是总体上是诗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来传达对乌托邦的向往,这与培根的新大西洋岛有异曲同工之处。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就如同白日梦,创作者通过写作来释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潜在欲望。由此可见,柯勒律治在诗中的种种意象即现实生活的投射,如忽必烈汗的元上宫殿中的山川河水等元素充分传达出中国园林建设的特点,而元上宫殿整体又突出体现了柯勒律治对物理空间的建构等,这一联系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忽必烈汗宫殿由盛转衰的必然命运,展开了对封建君主专制奴役压迫人民实质的无声控诉,阐述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