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本解读理论的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21876
谢俊杰

  渤海大学文学院

  在文本解读方面,《文学文本解读学》是一本很具有指导意义的书,不仅进行了理论上的建构,比如提出了文本中心论等理论,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解读方法。其中,具体分析中的还原法给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用来分析文章隐性矛盾的感知与逻辑还原,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找文章分析的切口以及如何从切口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发现差异与矛盾、中国古典诗话“无理而妙”、中国的“情痴”和莎士比亚的“情疯”以及古典的情景交融和现代的情景交融这几方面的内容,这些观点对文本分析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在阅读教学方面,目前有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只是流于表层,教师不断重复讲解着学生熟悉的表层感知,即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来的,根本没有触及到文本的深层内容。这样的表层感知讲给学生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因为教师讲的都是一望而知的,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动力,以至于产生“语文有什么好学的”的错觉。因此,若想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打破僵硬的教学模板,依据每一篇文章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但深入的文本分析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文本中的文学形象等内容与主观情感是浑然一体的,是不好找切口进行分析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特别的办法,在这本书里就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例如逻辑还原与感知还原,而在还原之后,我们不能忘了的重要一步就是比较。比较能使文本解读更清晰透彻,能更清楚地分析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一、把潜在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发现差异和矛盾

《文学文本解读学》一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蔽”这两个字,去除潜在观念之蔽,还原事物原生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不光是文学作品,就连一些新概念,新思想在一出现就已经或多或少地带了人的主观情感。但由于我们与作者有些地方是心灵相通的,是有默契的,所以作者塑造的某个文学形象,我们有时也会觉得这就是现实中的形象,殊不知这文学形象已经不是原生状态了,只是我们因为与作者在某些地方理解相通,才使我们被自己心中的潜在观念所蒙蔽。而这种潜在观念我们不易察觉,所以在解读文本时,我们才会略过一些关键的地方,觉得这些地方好像事实就是这样,恰恰相反,这只是我们头脑中认为的事实,并不是真正的事实,这就阻碍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因此我们需要去蔽,去除潜在观念之蔽,得到真正的事实,再与作者描述的事实进行对比,这样我们才能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很多年以来我们对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心领神会,但是没有人去质疑浪花在空间流动(空间)是如何淘尽这千古英雄(时间)的,这是我们的潜在观念在影响我们,由于我们与诗人之间心灵相通,所以我们很难察觉到这样的变异,因此我们需要将这种变异找出来,去除我们的潜在观念,真正做到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关于如何去蔽,书中提出了很多方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感知还原和逻辑还原。

二、感知还原与文本解读

孙绍振在《作品分析的还原法》一文中指出:“分析艺术形象的方法是寻求差异的方法,而寻求差异极其不易,乃有方法的方法,我把它们统一称为“还原”的方法又划分为感知还原、逻辑还原和价值还原。”

  所谓感知还原,就是将文章中与作者感知不符的内容还原出来,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当我们高兴时,我们会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而当我们失落时,便容易看到事物破败的一面。人的主观情感影响着人看世界的眼睛,正如郑板桥提出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段论一样,现实之竹子在经过作者的审美选择变成了“眼中之竹”,人内心想看到什么样的竹子,那么现实的竹子就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可以说带上了作者的情感滤镜,而正因如此,这也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就是还原现实,将现实之竹与“眼中之竹”进行对比,发现那层情感滤镜,从而抓住作者的情感。比如《荷塘月色》塑造了一个宁静的诗意境界,但是荷塘每天都有蝉声和蛙声,每天都是热闹的,作者笔下的荷塘为什么是宁静的呢?因为这一天的荷塘是朱自清心中的荷塘,是带着朱自清主观情感的荷塘,也就是说朱自清将荷塘热闹的一面排除在了感官之外,只保留了荷塘宁静的一面。那么我们就要将他排除掉的这部分内容还原,还原出荷塘的真实样子,具体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排除掉这热闹的一面,为什么会选择写宁静的一面,根据他所感知到的以及他排斥在感知之外的,我们可以了解到朱自清此时的内心是宁静的,他想享受一个人的宁静,想排除这世间的纷纷扰扰。这就使我们可以深切地了解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使感觉发生了变异,而这变异放在文本中就是矛盾,这变异和矛盾就隐藏在形象的和形式规范的统一中,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也要注意为了表现形象所使用的形式规范,比如语言特点,篇章结构等。文章的独特除了在情感上独特,还有语言表达上的独特,正是因为这形式奇特的语言表达,才传达出了作者内心不一样的事物形象(也就是变异了的事物形象),同时在这形象中传达出了作者不一样的情感。运用好感知还原的解读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以及运用独特语言形式,传达自己独特的心境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散文写作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尤其是中考常考的写人叙事的文章“作品的现成状态是统一的,但是这种统一是客观生活被作者的情感同化的结果。只有把形象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二者之间的差异或者说矛盾才能显现出来,分析才有对象。”感知还原和逻辑还原都是建立在寻找文章中潜在的差异与矛盾之上的,感知还原是还原出被作者排斥在感知外的现实的一部分,而逻辑还原则是发现文章中潜在的与现实逻辑不符的内容。

三、逻辑还原与文本解读

逻辑还原是指将文章中不符合逻辑的部分还原出来,即将与正常思维不符的内容揭示出来与现实进行对比,从而揭示文章的深层意蕴。逻辑还原相较于感知还原则更深了一个层次。文章中的情感逻辑是不同于科学家的理性逻辑的,理性逻辑在理,而情感逻辑在情,注重无理而妙,即违背理到达痴的境界则更能凸显深情厚意。“关于情与理的矛盾,宋代严羽早就说过:‘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但是诗和理究竟是怎么样个‘非关法’呢?经过上百年积累,偏于感性的诗词评家在情与理之间凝聚出一个范畴——‘痴’,建构‘理(背理)-痴-情’的逻辑框架。”作者在表达情感时,为了表现出情感的深厚,常常违背常理,达到一种痴的境界,进而达到一种深情。比如《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跨越时空的爱情,是跨越生死的爱情,可是爱情如何像文章中写的这么夸张,爱情如何能能跨越生死呢?在这无理的背后是对情的痴,是爱情真挚而又热烈的体现。再比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明明是深爱着对方却不断折磨对方,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正常来讲,爱一个人就要包容呵护彼此,可贾宝玉和林黛玉却违背常理,偏偏要折磨对方,但正是这种无理,更加凸显了宝黛爱情的强烈与真挚。另外违背逻辑除了能更深刻地凸显出文章中强烈而真挚的情感,还能使文章的主题更深刻,更值得推敲。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在面对要被杀头时,阿Q并没有对杀头感到害怕而是不停地在地上画圆圈,在被拉上刑场的那一刻,阿Q心里想的不是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恐惧与绝望,而是对自己没有将圆圈画圆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一个即将要失去生命的人却还在想着圆圈是否画完,在他的眼里即使是死也没有圆圈画圆来得重要,即使是死也唤不醒阿Q,可见阿Q心理上的麻木之深。通过逻辑的还原,剥茧抽丝,就能够一丝一丝地找到事件的根源,找到文章的主题,感受到文章所抒发的情感或者文章所要批判的人事,利用好逻辑还原的方法,会让我们在文本解读中获得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也能让我们领悟到更多,这样我们引导学生解读时,学生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使学生心灵受到冲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能看到浅层次的东西。

四、多种形式的比较与文本解读

逻辑还原和感知还原之后,原生状态浮出水面,我们要做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是对比,对比使结论更加鲜明,从而深刻揭示出情感和主题。将真正的事实与作者塑造的事实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或者所要揭示的主题,对比的形式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最为有效的对比就是将修改稿与原文进行比较,通过修改稿的对比,了解文章为什么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样的阅读和分析不仅对还原文章主题、情感等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更好地使读者明白作者的创作艺术。明白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便能够清晰地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以及感情,这样的文本解读才更准确,更有效。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形成文本解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修改,王安石一开始并没有用到“绿”字,而使用的“到”,“入”,“满”这几个字,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三个字与“绿”字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绿”字相较于前三个字意义更加丰富,他将春天的美展现得更为形象,因为“绿”字虽然是形容词,但在这首诗里,它被赋予了动词的词性,意为“吹绿了”,这就将春风拟人化,意义更为丰富的同时,增加了春风的形态美。使春风更加形象,更加可爱,也使得春天的江南更加令作者思念。

  通过还原,我们不仅对作者的文本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而且对我们的思维也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我们会更了解我们的潜在观念,了解自己的思维,从而对自己的思维有一个调整和完善。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关键也在这里,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内容的剖析,而不是一味的讲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通对比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文本解读理论给我们指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文本解读方法,这无疑对我们的课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刻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思索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