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如何在中职书法教育中加强传播传统文化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9016
陆崇建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当前社会经济正在面临不断的改革,因此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加强调职业特色,从而使得学生在道德情感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较为落后,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更是漠视。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忽视了学生人文的培养,更加没有起到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重视职业教育的前提下,依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中职院校进行书法教育的背景以及现状

中职阶段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培养一代蓝领人才,并且工作在不同岗位的第一线,因此,需要将其培养成既具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德行。往往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学生工作之后的稳定率较低,经常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耐心与责任心,这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下的具体表现,而这些不足恰恰能够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弥补。学生在进行书法知识的学习是能够磨练自身的意志,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说,在中职院校开展书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当然也是必须要开展的一项工作。

二、中职院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

在书法之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哲理精髓以及人格品行教育的具体内容,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进行汉字的书写时,往往是东倒西歪的,并且极其潦草,容易出现错字,由此能够看出学生在进行写字时极其不认真,除此之外,还能够反映出学生存在轻浮以及浮躁的个性。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心正笔正,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将学生用笔时的习惯以及技能,与培养人的思想修养进行充分的结合,要想真正地做到修身养性,必须要排除一切的杂念,虚空淡泊。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对不同年代的法帖进行欣赏,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书法家所具备的伟大人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立坚强的意志,在历史上,大多数的书法家都热衷于书艺,并且勤奋、刻苦、精于笔墨,最终获得良好的成就。就比如说来自汉代的张芝,经历了不择纸笔、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这一过程,最终成为了传说中的“草圣”。又比如说怀素种蕉学书,最终为世人留有不少的书法珍品。由此能够看出,带领学生进行书法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的磨练,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

文字学:在书法中往往以汉字作业为表现的对象。而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线条,由于这些线条在组合时存在一定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因此为书法的艺术带来了丰富的空间。在进行书法的学习时,无论是书写哪一种字体的书体,都必须要正确的掌握这一汉字的笔顺以及结构的法则,了解字体与书体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以及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演变等等。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正规、系统的书法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增加与文字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运用汉字的良好能力。

  文学:对古今中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甲骨刻辞还是碑版名帖,又或者是诗歌散文,其内容都是丰富的,写作的形式也是唯美的,让人一看到就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比如说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这不仅仅是一幅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更是一篇内容优美的游记散文。当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不仅仅会被形式美所吸引,更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书法作品中文学内容所包含的内涵,从而受到启发与影响。事实证明,通过对书法进行临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名言名篇,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理解更多的文学常识。

三、中职书法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传播的具体策略

1.了解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曾经说过: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这一句话为学生指明的进行书法知识学习的门路。在书法之中主要总结了书法家对于人类生命以及意义的感悟以及追求,书法家通过运用笔以及布局等等一些表层结构,来说明自身的远大追求以及理想抱负,从而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要想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书法所包含的精妙之处,了解到书法家的内心想法,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

  就比如说,以王羲之这一书法家为例,王羲之出生在东晋时期,这一年代正值玄学之盛行,因此王羲之的性格以及审美追求也在这一环境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王羲之主张不被外在的功名利禄而羁绊,而是一个人的情感发展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因此是提倡自由人格实现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玄学之中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一理论相对应。王羲之的大多数书法作品都是以文字作为媒介,从而呈现出自身不被受到羁绊的个性,呈现着这一时代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如果说学生在进行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学习时,并不能够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玄学这一思想进行了解,那么又怎么能够与王羲之在思想层面达到一定的契合与共鸣,又怎么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呢。除此之外,一些作为艺术品的书法作品,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内心波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说,学生在进行书法作品的学习时,不应被其形式所限制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更深层次的对作者在进行书法写作时的内心世界进行体会与感受,只有促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作者在进行书法写作时的趣味与意义,才能够真正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能力。身处不同年代的人物所受到的时代背景是不同的,因此,其性情以及文化修养也存在不同的特色,所以说,要想帮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书法领域的玄妙,就必须要立足于全面掌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一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

2.理解阴阳建构,带领学生去参悟人生哲学。

在古代社会,人类往往以阴阳之道来作为万物生成之道,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建构中也包含了阴阳之道,所以说,要想对书法作品的内在奥秘进行分析和学习,当然离不开对阴阳建构的道理全面知晓。

  在《庄子》这本书中说道: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往往在阴阳之中都包含着辩证以及统一的道理。阴阳主要体现的是古代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思维理解方式,书法从古至今经历过各个历史的沉淀以及洗礼,古代人类的思维方式也经历了相对应的打磨,所以说,这就需要学生对书法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读,那么此时就需要借助阴阳这一较为独有的思维方式来作为切入点。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在作品《九势》中曾经提到过: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式出焉。在这句话之中,所包含的阴阳其实就是指书法中的黑与白,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都能够在书法作品之中淋漓尽致地进行表现,当笔落在纸上时,阴阳就已形成,并且跟随着指尖不断的进行变化。在进行书写时,笔的顺势或者逆势、按压或者提起、笔锋的收或者放、转折过程中的方或者是圆都能够充分地体现出阴阳存在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其实,虚实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间的转换,黑与白之间的衔接过程就是阴阳的统一,阴阳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具有浓郁生命力的作品。书法往往具有丰富的语言变化形式,所以说,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应该依据教师的指点,来总结阴阳的建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领悟人生哲学的能力,促使书法教育得到高效地开展。

3.分析生态伦理,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

世界上的各个事物都是依据某一规律所运行的,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能够尽责地站立在自己的岗位之上,这一画面显得是如此的和谐。其实对书法进行观察也是这样的,书法的生态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结构法的结体伦理以及具有章法的整体伦理这两个方法。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语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心灵感知,并且存在良好的亲和力。所以说,为了促使书法课堂能够更具灵活性,可以选择运用大家所知晓的社会伦理来对上述的内容进行解释。

  大家所知晓的点线、结体以及整体的形式来构成书法的这些形式之中,往往点和线是最为基础的一些元素,都是通过一笔一画来形成一个单独的字,所以说,这些书法往往是服务于字体的结构,与此同时,还需要满足结体以及整合书法作品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凸显整体作品的和谐。当然,如果是字作为最为基本的元素和单位,也是需要服从整体的结构与布局的。就这样在点线、结体以及整体的结构之中就显现出共存的伦理,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能够发现书法之中所包含的伦理与儒家思想的社会伦理有着共同的道德观念,每一份书法作品就相当于是一个社会,而字就是构成集体的家庭,在这之中,点和线就是这一家庭之中独立存在的某一个体。点和画之间所存在的相离和相交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联,可以远可以近,在这些字之中长度可以不同、轻重也可以不同,就好像是家中的男人、女人或者是老人、孩子,每一个人都存在着自身的职责,每一个人都遵守着人与人之间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地和谐。书法之中的三个构成部分也是这样的,只有掌控好这三个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与作用,真正的理解艺术来源于实际生活这一道理,才能够真正的创作出内涵丰富的作品。

  书法是艺术的一种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学习好书法才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情操,所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从之前注重讲解技巧这一教学模式转变,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促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艺术的内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