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语言是人类文明沟通的钥匙,而语言学习是世界人民互相理解、交流的必要环节。走“海外本土化”传播道路应是其中最有效果的方案,因此,推动海外教师本土化、海外汉语教材本土化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前提与要求。
一、海外本土化汉语国际传播的优势及可行性
1.传播主体——海外本土汉语教师。
海外本土教师以受过系统的汉语教育、经过严格的考核并且获取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书的对象国国民担任。海外本土教师拥有天然的教育资源优势、跨文化优势、双语语言优势,是“天然”的双向沟通者,十分有助于汉语国际的传播。此外,海外本土教师熟知两国的习俗礼仪与传播媒介、并会熟练使用两国的社交软件。因此,海外本土教师作为汉语国际传播的主体具有极大的优势与可行性。(1)教育资源优势。中国高校海外孔子学院及相关机构会针对汉语学习者开设多种类性的汉语课程,包括基础语言课、现当代文学课等。汉语学习者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课程,可以掌握基础的汉语语法、词汇等本体知识,也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相关文学知识与特色文化知识。并且通过在华经历或者与孔院教师的相处经历,进一步催化其对中国文化习俗、文学作品等知识的再理解、再感悟。因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奠定了汉语学习者成为海外本土教师的基础,具备扎实基本功更能胜任汉语国际的传播与传播。
(2)跨文化优势。海外本土教师与对象国学生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了解本国文化,在讲解相关语言或文化知识时,能够运用本国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避免了跨文化冲突与矛盾等问题。除此之外,本土教师可以站在本国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娱乐需求、思想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因此,海外本土教师的跨文化优势成为其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的天然的便利与优势。
(3)双语语言优势。海外本土教师其汉语已达到较高水平,他们既精通母语,又通晓汉语,语言翻译能力过关;同时,其拥有中国的生活经验或与中国人交流接触的经验,了解中国的文化与习俗、行为与表达,能够自然地将教材中地道的表达、语言的精髓用相对应且可理解的母语翻译出来。因此,借助海外本土教师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与其本身具备的双语优势等是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有效方式。
2.传播产品——海外本土化教材。
(1)教学“必备”优势。教材是每个国家开设汉语课必备的教学资源。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备课、完成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活动;学生可以使用教材完成课前预习、复习等学习任务或者可以通过教材自主学习汉语。因此,汉语教材是教与学活动的必备资源。而本土化的汉语教材更符合对象国的教、学需要,因此推广本土化教材有助于海外本土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2)内容设计优势。海外本土化教材与对象国的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方面融合较好,教学针对性强;并且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性较强;海外本土教材选择了贴合对象国的相关内容,贴近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实用性较强;此外,海外本土教材会配备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数字化资源,插图、排版等都具有观赏性与趣味性。因此,海外本土化教材的内容设计会吸引对象国各类学校进行使用,有助于汉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推进。
(3)语言辅助优势。海外本土化教材在初、中级教材中会有英文或对象国母语的注释,在学习汉语时,会方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遇到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文化词时,会出现与其含义相似的对象国文化注释,便于学生进行文化对比、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帮助学习者学习,进一步完善汉语国际传播。
二、海外本土化汉语国际传播现状
1.海外本土化教师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本土教师培养方面,吴坚(2014)指出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体系目标欠清晰、培养体系结构有待合理化等几个方面。翟保军(2015)指出,在本土教师培训中,对培训需求分析不重视,把培训需求简单视为受训者对培训的愿望,且调查方式单一。邱月清(2019)指出越南本土教师培养中也存在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以及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的问题。在本土教师自身方面,翟保军(2015)指出本土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汉语知识培训、需要进一步提升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与中华文化理解能力以及缺少汉语教学资源等问题。瞿玉蕾、刘晶晶(2019)对缅甸北部的本土教师需求进行分析,其中需求度最高的包括汉语教学技巧、汉语知识、汉语教学方法类培训等。由此看出,汉语教师自身的中文素养较为缺乏,需要加强对其的培训与培养。但对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存在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体系、实践不足,对培训需求不重视等问题,因此需要持续强化海外汉语教师的汉语知识与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海外本土教师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的构建。
2.海外本土化教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海外本土教材方面,周小兵、陈楠(2013)提出“一版多本”,虽然在本土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不少改进空间,如汉外语言对比、海外话题的比例等。狄国伟(2013)认为海外本土化教材存在教学内容设计欠本土化、话题陈旧,插图不美观、配套资源不完善等问题。姜丽萍(2018)认为“一版多本”虽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并不是真正的本土化教材,提出可以中外合作编写本土化教材,并注意教材的数字化、智能化。李乾超、杨湫晗(2020)指出西班牙主干教材存在教材内容不贴近当地日常生活、词汇量不足、英语解释并不合适未满足学习者需求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编写的内容、编排、智能化、趣味性、深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近些年的讨论教材编写的文章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关注细节的对比与完善,说明对教材本土化问题更加重视,有助于教材的国际传播。
三、海外本土化传播的策略与建议
1.海外本土教师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1)强化汉语知识,提升中文素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本功才是教授汉语的第一步。海外本土学习者在国内高校或海外孔子课堂都要不断学习汉语,确保语音的准确性以及使用词汇、语法的正确性,这也需要中国教师对其严格督促,严厉要求。同时,要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在高校、孔院或者培训过程中,对文化的讲解介绍要深入浅出,要求海外本土学习者至少掌握一门中华才艺并且对一个方面的文化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才能保证其成为汉语教师时能够对其学生产生启迪意义。(2)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培养保障。海外本土教师主要是培养母语国学习者成为当地的汉语教师,这要区别于对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中文教师培养。除基础的汉语词汇、语法知识等,更要侧重教学法、心理学等方面的培养。海外本土汉语学习者已经拥有了母语国文化背景,懂得如何避免跨文化冲突,因此要在汉外语言对比教学、游戏教学、教育技术、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培养;同时要进行心理学理论的培训,使其在掌握学生认知心理、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完善培养体系,延伸培养路径。对海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要有一套完善的体系,从基础的语言到文化、教学法、教学管理、课程规划等内容在培养体系中应都有所涉及。同时,可以延伸海外本土教师的培养路径,一些国内民间机构、海外华人、华侨都可以作为教师一方对有望成为汉语教师的学习者进行培养;并且可以通过中外合作培养的方式进行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拓展培养路径,减轻国内本土教师的培养压力。
2.海外本土教材编写的策略与建议。
(1)教材编写需要进行前期调研。教材编写前期,要对目标国的地理人文、经济历史、习俗文化、日常生活进行充分调研,了解了目标国的风土人情后,将其融入到教材中,以此来确保海外本土教材编写具有针对性。同时,编写内容也贴近实际生活,符合当地人的思维习惯,实用性、可用性也高。(2)准确把握教材的定位。明确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等级,选择适合学生的插图、注释方式、练习题;明确教学对象的年龄、个性,选择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的编排方式及趣味性。同时,阅读课教材、听力课教材、文化课教材等要明确其核心定位、培养目标,不要偏离主线。
(3)中外人员合作编写。可以采用中外合作的方式进行海外本土教材的编写,邀请对象国专家进行编写,作为对象国本土人民,会更了解当地人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等,会选择适合对象国学习者学习的、喜欢的课文内容进行编排;并且教材中的注释会得到本土化的释义,更方便本土学习者的理解与学习。
四、结语
汉语国际传播既需要海外本土教师的努力,也需要推出的产品教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实用趣味性。同时,汉语国际传播也需要设立明确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持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争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文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使中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者愈加重要的地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