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城乡差异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性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6072
戴赞媚 张博奕

  绍兴文理学院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城乡之间的英语教学在师生课堂互动频率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方面的差异日益凸显。城乡差异下英语课堂互动性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叶子瑜的《城乡初中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比较研究》从交往教学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出发对随州市城乡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互动行为特点、课堂互动时间分配以及城乡初中学生的课堂互动行为特点等进行了研究。[1]王英的《浅析城乡教学差异看中学英语教学》从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将子女送到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进行学习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城乡中学英语教学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几点改善措施。[2]本文选取台州市的两所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对台州市的城乡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差异性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城乡英语课堂互动差异的措施并总结。

一、互动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次课题研究选取浙江省台州市两所初中学校进行对比,其中一所为城市初中(A学校),一所为农村初中(B学校)。听课内容为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中的Section B 2a-2e内容,每节课的观察时间为四十分钟。观察内容为城乡差异下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的时间分配情况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1.相同点。

在相同点方面,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得出以下两点:(1)不管是A学校还是B学校,都是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生生互动为辅助;(2)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个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都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

2.不同点。

除了相同点,也有以下不同点:(1)A学校的互动类型较为丰富,教师采用的互动形式较多,如师个互动、师组互动、师班互动、个个互动、班组互动、个班互动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相比之下,B学校的互动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以师个互动和师班互动为主;(2)A学校课堂互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重为77.5%,远超出B学校的42.5%。

二、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1.班级课堂氛围。

通过四十分钟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A学校的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在老师讲解知识点、邀请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同伴小组讨论时,有近70%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讨论氛围较热烈,但也存在个别同学低头或较长时间望向窗外的现象;B学校的课堂氛围相对沉闷,近60% 的同学面对老师提问时,会选择低下头,在布置讨论任务后,全班会有短时间的讨论,随即迅速陷入沉静,主要讨论声音集中在班级前部。

2.学生课堂答题情况。

在A学校中,学生举手的频率、人数明显高于B学校。当A学校的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时,刚开始只有少数同学会举手,随后A学校的老师会通过一些小组竞赛、游戏和奖励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举手。当班级举手人数大约占班级总人数的60%-70%时,A学校的老师才会去叫同学回答问题。而对B学校而言,上课举手的人数相对较少,大约占班级总人数的10%左右。当有同学举手时,B老师就会去邀请同学回答问题;当没有同学举手时,B老师倾向于随机选择一个同学回答问题。

三、产生原因

1.城乡初中英语教师之间的差异。

(1)学历差异。在与老师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A学校共有19名英语老师,其中13名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占全校英语教师总人数的68.4%;而在B学校的14名英语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仅有 6名,占学校英语教师总人数的42.9%。由此可见,A学校本科学历的英语教师占比远高出B学校。

  此外,在A学校中,个别老师还具有海外学习的经历,而B学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是专科毕业的,甚至有些老师并非师范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知识学习和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B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队伍结构差异。从城乡初中英语教师的队伍结构来看,A学校19名英语教师中,9名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上,6名教师教龄为6-10年,4名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而B学校的14名英语教师教龄均在十年以上。

  由此可见,A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较为丰富,教师年龄多样化,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追求创新的年轻教师。而在B学校,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引进新的英语教师,缺乏新生的教师力量,教师队伍结构老龄化较为严重。虽然B学校教师经验丰富,但教师年龄大会导致教师队伍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学习,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培训差异。在与老师的访谈中得知:A、B两所学校的老师都会参加区、市组织的一些教研分享会,但由于A学校年轻教师较多,也会去参加一些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比赛。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3]根据刘忠林的调查分析,在新课改教师培训中,案例教学是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占总样本的57.1%;其次是现场观摩,占42.9%;再接着是交流讨论,占 32.1%;最后是专家讲授式,占20.2%。[4]由此可知,在新课改标准下,城乡教师培训应以案例教学为主,结合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教师演练操作,分析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听课教师模仿探讨,致力于打造更好的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环境。

2.造成城乡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差距的主要因素。

(1)英语学习经历差异。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错过了语言学习中语感启蒙的最佳时期。而在城市,由于丰富的教育资源,较为领先的英语教学意识,有些学生在幼儿园甚至在胎教中就开始接触英语;在周末的时候,他们也会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者聘请家庭教师来辅导英语学习。因此,相对于农村学生,城市学生有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更长的英语学习时间,更加丰富的英语学习经历。

  (2)英语学习氛围差异。从家庭方面,城市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家长,他们比农村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英语学习,在周末以及寒暑假期间会花费时间和财力,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以及夏令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而在农村家庭,孩子在空闲时间更多将时间花费在照顾弟弟妹妹、干家务或者玩电子产品上,没有足够的机会拓宽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从学校层面,城市学校在师资配置、学校建设、学习资源倾向等有较明显的优势,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增加城市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已有英语认知水平的差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这种表征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形成的。[5]由于学生原有的英语学习经验和英语学习氛围等方面有所差异,导致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不同。同时,在语言输入假说理论中,克拉申在著名的“i+1”公式中提到,假设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略高于i的水平为1,那么下一阶段获得的语言输入应该是“i+1”,而不能是“i+2”或者是“i+0”,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获得最佳效果的语言习得。[6]

  由于城市家长更为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便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同时城市范围内英语学习氛围浓厚,资源丰富,城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感知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已有的英语认知水平较为完善。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城市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接受能力,能积极参与教师的互动和小组活动讨论;而对于教师来说,积极的师生互动给了他们良好的反馈,也让教师愿意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英语的机会,产生良性的师生关系。

  但在农村学校,由于学生接受英语学习较晚,英语感知能力较弱,缺乏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等,导致他们丧失了在课堂上踊跃表现自己的机会,使课堂呈现出一种沉寂的氛围。而老师在学生课堂表现不够积极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教学疲劳,因此在农村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师在唱“独角戏”。

四、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现状调查、分析,可以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性,缩短城乡差距。

1.教师层面。

首先,教师的思维要与时俱进。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课堂与学生的兴趣、生活联系起来,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讲,有观点可谈。同时,教师也要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回答,以一种更温和的态度纠正学生的错误点。调查问卷显示,城市的94位初一学生中,23.4%的学生因课堂氛围幽默轻松;21.3%的学生因班级学习氛围浓烈,同学们积极回答、讨论问题而参与课堂学习。农村的87位学生中,有49.4%的学生因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回答问题时老师的肯定,回答错误时也不会出现训斥、责骂的等情况积极参与课堂学习,39.1%的学生因对所学课程非常感兴趣,因具有参与感和学到新知识的成就感而参与课堂学习。因此,在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关注点不同的情况下,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能公式化地一味套用。教师应通过挖掘课本话题不同切入点,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缩小城乡学生互动差异性。

  第二,多倾听学生的反馈,发现课堂互动的优点和不足。学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反馈是教师教学反思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学生的反馈,使教师的课堂达到双向流通的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互动的方式及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如匿名反馈,或者奖励被采纳意见的学生等更平易近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反馈,以提高课堂互动性。

  第三,教师也可考虑提前布置熟悉或查找相关话题的任务。调查问卷显示,城市的94位学生中,有55.3%的学生希望教师具备情感型教学风格,即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能引起共鸣;有83%的学生希望教师拥有幽默型教学风格,即语言诙谐幽默,意趣横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仅有19.1%的学生希望教师拥有直观型教学风格,即课堂内容按照教科书安排,严肃认真的风格。而在农村的87位初一学生中,有60.9%的学生希望教师有情感型教学风格;81.6%的学生希望教师拥有幽默型教学风格;仅有25.3%的学生希望教师拥有直观型教学风格。情感型和幽默型的教师风格都需要一定的材料和学生对该话题的了解度为前提,因此在学生对接下来要讲的话题感到陌生时,他们的参与度及互动性会大大降低。而城市的学生知识面要比农村的学生广,这就造成了城乡课堂互动性的差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相关的熟悉任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提升课堂互动效果,从而减小差异。

  第四,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研读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帮助学生建构学习支架,便于新知识的吸收理解。

  最后,城乡教师都可以依托新型互联网技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教育资源共享的今天,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传统的课件、板书来上课,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上的教学优质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利用配音软件来代替传统的朗读活动,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2.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课堂互动的参与者。课堂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语言的表达,通过发表观点来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所以学生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上课内容与话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及时查找不了解话题的资料,以便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思路。参与问卷调查的94位城市学生中,仅有19.1%的学生不希望更多的互动环节。而87位农村学生中,也仅有12.6%的同学更喜欢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方式。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希望课堂上有许多的互动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前的预习就更加重要了,它可以帮助城市的孩子提高参与感,在互动时由于对话题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更愿意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也可以帮助农村的孩子更好地组织语言,让互动的效果更佳,已达到互动的成效。由此,减小城乡学生课堂互动性的差异。

  第二,学会反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的合作关系,亦师亦友。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举手发言,参与课堂互动,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在课后,学生也应该独自自主地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正确情况来反馈知识点的掌握,便于教师开展后续教学工作。因此,学生适时的反馈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调整,使课堂的互动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喜好和习惯,从而缩小农村和城市的课堂互动性的差异。

3.学校层面。

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引入年轻教师,汲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次,学校应该积极举办或承办大型学术讲座以及教学技能比赛。通过一系列的研讨交流活动,城乡教师之间还可以就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师生课堂交往氛围等话题进行交流,在研讨中增加自己的知识与才干,不断进步;此外,学校还可以和兄弟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优秀资源。

五、结论

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为主要方式,以城乡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对浙江省台州市内的两所初中学校的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浙江省台州市城乡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个差异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学校等客观因素,一部分来自于教师、学生等主观因素。教育并不能追求绝对公平,希望此次调查可以给初中英语老师在如何提升课堂师生互动性方面提供经验。

  此外,本篇文章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首先数据的准确性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环节中,老师和学生可能会有所顾虑,会存在倾向于往好的方面表述的现象,造成数据准确性偏差。在课堂观察过程中,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限制,也有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其次,调查数据样本量偏少。本次研究只涉及到该地区的两所初中学校,实验数据较少,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进而对数据结果造成影响,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以改善,共同促进英语课堂的良好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