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柔性环境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5408
郭 媛 吴尚忠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以学生现有思想及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教育、引导、组织学生参加与各种综合应用性、志愿服务性、创新创业性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新时期,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专业课等非思政类课程实践育人的效果不明显。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主要是依靠理论课程来发挥作用,而专业课、基础课等非理论课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作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入,协同育人作用发挥不明显,他们认为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好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二是载体单一且缺乏连续性。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实践育人活动的载体大多是在校园内部进行,大范围的实践育人活动较少,同时实践育人活动的持续性也不强,无法使实践育人活动普及到每一位高职学生中。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需要相关的实践教育基地,通过长期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现在全国的高职院校开设实践教育基地的学校不多,大多数采用在校外挂牌的形式,这样就使得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三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上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花费的资金不足。原因是实践教学的设备比起传统的教学设备更容易折旧,利用率较低,而且每投入一次实践教育活动,需要有另外的实践经费。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校的实践育人教学重视不够。

  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实践育人体系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载体,而且需要在柔性环境中开展优秀的学术精神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平台,在促进优秀精神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现实践育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柔性环境。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柔性环境的现实意义

1.解决目前思政教育有效性不够的现实瓶颈。

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环节中,高职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环节大部分是在刚性环境中实施的,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单向刚性灌输模式,将高职学生作为被动灌输的对象。从灌输的主体和客体层面来看,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凭借现有知识和经验的优势,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容易产生抗拒心理。部分老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照本宣科或者是板书的形式上课,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和上课方式,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较为枯燥,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课堂下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传统的“我说你听”式的空谈教育效果不佳,大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形成知行合一。从灌输的内容来看,由于教育目标的统一,教育内容也是预设的,教育内容不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收效甚微。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比较薄弱,同时存在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自律性较低等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大多是采用大班级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2.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践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环节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刚性环境下的教育方式正在面临反思,以往的课堂实践教学和在校园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实践育人效果。与此同时,柔性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作为一种能够直达心灵和精神深处的教育,已经成为传统的思政课程实践育人环节的有力补充。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打破传统课堂单调乏味的状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在专业课程的实践中进行思政教育,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贯通其中,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要在柔性环境中实施。

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柔性环境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新模式、新理念,有助于推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奋进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新形势下,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完成好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使命, 应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本的柔性环境育人模式,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环境论的理论基点。这种教育模式对教育学科、项目、载体和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是对“大思政”教育格局、教育体系、教育标准的梳理与重构,有利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巩固优势、深化实效,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同步发展、创新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多角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柔性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具体应用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开发柔性环境下隐性教育的功能。

隐性教育是隐藏在校园物质环境、实践活动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中的教育,它是通过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参与而获得的。隐性教育功能的发展和深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措施。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精神建设、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综合教育力量,是开展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核心。校园文化活动主要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周年纪念日和学校校庆纪念日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主题。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如学校庆典活动,加深了高职学生对母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了高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服务奉献精神,使高职学生在温暖、快乐和令人满意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如学生参观和参与讲解校史馆,可以增强高职学生对学校的历史了解,从学校建立之初的艰辛到其后的卓越成就,了解学校的名人名事,加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如在新生入学时,给大学生讲解校训的内涵和意义,从校训的精神内涵中汲取营养,找到融入学校的归属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隐性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质的改变。它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产生了持续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2.突出工匠精神培育,把鲜明的育人导向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应着眼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与道德技能的同时培养,突出工匠精神,促进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是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引领作用,在专业课程中也要加强价值引领,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二是优化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集教学、科研、培训、认证、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情境教学工场、施工仿真研学中心为骨干的校内实训基地,将“工程”移至校园,通过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高职学生在校内的实训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氛围。三是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进学校举办讲座,加强校企合作交流,突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中,把鲜明的育人导向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四是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开展“互联网+”“挑战杯”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在学校内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在创新创业的课堂中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良好的基地和平台;在校园内培育创新创业名师,同时邀请创新创业的优秀校友、企业家等回校讲课,在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3.搭建网络言论平台,以网络文化建设推动高校实践育人有效开展。

针对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特点,搭建“正能量”网络言论平台,以培养高职学生的价值意识。为高职学生建立一些在线的“正能量”言论平台,让高职学生可以在“正能量”言论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正确价值观,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以增强他们对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正确地掌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吸引高职学生在新媒体中开展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做好新媒体的监督工作,培养高职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提高高职学生的话语敏感性,严格建立清朗高雅文明安全的网络生态环境。

  创建价值实践微平台,让高职学生在实践微平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公益类型的微实践活动和随手发现身边的微文明等活动,抽象德育理论可以体现为“有趣,易实践”的活动,以吸引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校内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感受到实践对每个公民都是必要的,并在无数的微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互联网上参加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大学生人数继续增加时,可以扩大高职学生实践微平台的传播范围,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建设,从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