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长安十二时辰》管窥唐朝独立女性思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4377
王 良 马连菊

  湖南文理学院

  在古代社会,封建思想长期禁锢着女性思想。“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观点都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发生了曲解。众多朝代中,文化开放的唐朝,女性的思想逐渐发展起来,当时的女性展现了自己的风姿。《长安十二时辰》这部作品从各个角度折射出当时唐朝不一样的独立女性思想。

一、“女着男装”的个性风尚

《长安十二时辰》与以往主要塑造男子英雄形象的故事不同,出现了几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关键女性人物,为故事的情节发展推波助澜。同时,这几个女性人物有各自不同的形象塑造,反映出当时唐朝与历代不同的独立女性思想。

  《长安十二时辰》中,许多的女性的出场不是身着裙服,而是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兼具男性的英雄气概与女性的温柔。服饰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形象特色,而古代男女之别也体现在服饰装扮上,但在唐朝女扮男装的情况似乎不稀奇。女着男装,一方面是为了行动方便,而另一方面则是女性个性意识的体现。在《全唐文》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中有对唐朝女性服饰的相关记载,文中写道“男子袖衫蒙鼻,妇人领巾覆头。向有帏帽幂离,必为瓦石所及。此乃妇人为丈夫之象,丈夫为妇人之饰。”妇女采用了男性的打扮方式,而男性则学女性的打扮。则可以看出当时女着男装风气之盛,从侧面反映出唐朝女性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再拘泥于之前的旧习气,思想趋于独立发展。

  女着男装是当时女性思想意识的一方面体现,从《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中女性人物的行为来看,亦是当时女性独立思想意识的外化的展现。

二、女性形象的多面立体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每个女性形象都具有各自不一样的女性魅力。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形象特色,被塑造得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都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每个女性角色身上都闪着自己的光芒。

  檀棋的大义凛然。她作为李必身边的奴隶,并不只有对于主人李必的愚忠,而是具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对于李必交予的使命,她会很好地去完成。当靖安司有难,司丞李必冒死去右相府谈判,换回的是一张生死令。他让靖安司所有人自行选择,为檀棋谋求到了脱离奴籍,让她免受迫害时。而檀棋却选择了撕毁脱离奴籍的证明。作为奴隶的她来说,渴望脱离奴籍获得自由,但在私欲与大义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在她冒着被揭穿的风险假扮右相府的丫鬟解救张小敬时,面对看守的处处刁难和逼问,她临危不惧,智慧与果敢呈现在观影者面前。当龙波想要挟持圣人和严太真时,她与严太真互换身份,护严太真周全,正见她非一般的大义凛然的气概。

  鱼肠的刚柔相济。鱼肠作为打手,身着戎装手拿兵器,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敌人迅速解决,呈现杀手的冷酷无情。实则不然,她也有自己的柔软,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她渴望龙波对她的爱情有所回应,但龙波从一开始不过将她视为一颗棋子。她便用自己执着不悔的行动打动了龙波。鱼肠作为杀手的冷酷与她对爱情的柔韧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冲突,更加突显她的人格的双重魅力。

  闻染天真活泼却又机智果敢。闻染是香铺老板闻无忌之女,看似天真活泼,实则具有较高的机智和手段。死囚张小敬是她爱慕之人,也是父亲将她托付之人。当张小敬有生死危险时,她不惜与虎为谋,只不过想确保张小敬的安全。在与张小敬相处的过程中,她也逐渐产生了对张小敬爱慕的想法。但是她并没有刻意去隐藏内心的情感,而是在更多的细节上表现了她对张小敬的情意。

  王韫秀胸襟大气为国为民。她是长安城第一千金,大将军王宗汜之女。与以往的大家闺秀不同,王韫秀身上有将门之女的风范。当她误以为张小敬画了长安舆图给狼卫时,她怒斥张小敬叛唐,这正是她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当与闻染一同进入熊火帮时,她会下意识地把闻染护在身后。作为将门之女,王韫秀身上始终有一种责任感,她心系着大唐百姓的安危。体现出男子般的气概和风度。

  除此之外,许鹤子有情有义知恩图报。她可谓唐朝的大明星,不过她并不只是花瓶一样的存在,而是有情有义的,当张小敬为她救下自己的弟弟后,她感恩不尽,要为张小敬做歌,以此来报答张小敬的恩情;丁瞳儿挣脱爱情束缚寻求自我发展。她十七岁被自由定亲的男人带进长安,却被卖到青楼。她对爱情抱有幻想。但是当书生秦征抛弃她选择了救自己之后,她并没有沉浸在被爱情背叛的痛苦中,而是转身寻求自己生路。

  通过《长安十二时辰》,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女性不只有温柔婉转,还具有非一般的气概和胸怀,拥有各自不同的思想以及追求。这些女性形象是当时唐朝女性的独特风格魅力的缩影。

三、《长安》中的女性对爱情的自主认知

在历代的女性爱情观中,女性大多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自己选择爱情的权利。这种情况在思想开放的唐朝却有所不同,女性拥有一定的选择权。父母给女儿选择意中人需要与女儿相互讨论,甚至让女儿自己去相看,唐玄宗时代宰相李林甫在书房就开有一小扇窗户,窗户是专门让女儿们透过窗户从来往的官员中选择意中人。同时唐传奇中还不乏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霍小玉传》中霍小玉面对李益的负心,在病逝后化为冤魂,使得李益终生不得安宁。这些形象的描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唐朝女性不一样的爱情观。《长安十二时辰》的创作,符合这种时代背景,中女性所追求的爱情观是不同于以往的,面对爱情,她们都保持了一定的理智,并没有完全沉浸于对爱情的幻想中。

  最突出的表现在于爱情不再是女性唯一的选择。丁瞳儿在经历过爱情的背叛后,面对书生秦征的抉择时,她选择再一次相信爱情。再次被背叛后她没有沉浸在悲痛中,却反过来向葛老说到:“留下我,我会对你有用的。”她转身寻求自己的生路。与她相似的,还有檀棋。张小敬是唯一一个不把她当作奴隶看待的人,而檀棋在张小敬危急时刻出手解救他,两人心里都有彼此,都互相明白彼此的心意。两人却并没有相守到老。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各自想要守护的东西,所以他们选择尊重彼此的选择,在心灵上陪伴对方。

  《长安十二时辰》中几个女性对于爱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选择,丁瞳儿在面对一次次的爱情背叛之后,并不是以泪洗面,感慨自己遇人不淑,而是怀着最后一份对爱情的希望寻求自我的价值。檀棋和张小敬在旁人眼里,他们在共同携手守护了长安之后,最好的结局应该是相守一生。他们却怀着对各自理想的热情寻求更好的自我,这也正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长安十二时辰》中女性对于平等爱情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反映了唐朝当时社会风气开放,女性不仅局限于自己闺房,等待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勇敢地迈出了一步。面对爱情,做出了自己的丰富多面的选择,不再唯爱情为是,具有鲜活的自主性多面性,更加注重自我的价值实现及发展。

四、唐朝女性独立思想形成的原因

《长安十二时辰》中反映的唐朝女性的独立女性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呢?任何一个时代,不管是思想潮流,抑或是文化风俗都是当时时代精神风貌的体现。唐朝的特殊历史背景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首先,唐代经济繁盛,各方互相交流,文化融汇多元。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联系。唐朝的经济繁荣可以是全世界有目共睹。唐朝的都城长安更是成为了当时的国际贸易之城,世界各国的使节和商人都汇聚到长安。而经济的交流也促进了人文风气的交流,唐朝吸收了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这也为唐代的开放风气提供的了一些条件。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朝繁荣的经济也为政治的开明以及政治制度的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其次,唐代政治开明,胡风等引入,思想相对自由。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放,于是吸引了众多不同国家的使节到唐朝来进行政治外交。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发展唐朝的政治制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的女性地位比较高,受“胡风”的影响,唐朝女性思想表现得更为独立和自由,并不像历朝受到的礼教约束那样多。

  再次,唐代儒教松动,诸多思想并行,摆脱单一束缚。东汉末年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割据使得两汉时期形成的以儒学为社会价值体系独尊的局面被打破。另外,魏晋以后,传统儒家道德制度崩坏。与政治权利密切联系的儒家天人感应学说与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已经失去了对士大夫的束缚,而女性便在这一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儒家的礼教束缚,构筑了自我成长的空间。唐朝佛教思想的不断发展也为女性独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佛教在思想上是强调众生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局面,体现了对妇女的宽容。同时,这也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最后,唐代教育开放,女性走出家庭,各领风骚在其位。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文的发展。门阀制和科举制的兴起,唐代以往的贵族教育制度被打破,教育对象得到扩大和下移。因为社会开放,唐代女性可以广泛的参与社交活动,这也使得唐朝女性的视野更加广阔。同时,唐朝的女性可以与男性一样学习文化知识,饱读诗书。因此女性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抱负。不管是在哪一领域,唐朝女性都发挥了亘古未有的作用,不仅是家弦户诵的女皇武则天,还有在她之后的韦后,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都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建树。在战场上,唐朝女性也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如在司竹举兵,辅佐柴绍,立下“克定之勋”的平阳公主;举兵造反,自封文佳皇帝的睦洲女子陈硕贞。同时,在文学上女性也占有一席之地,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的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等等。都在不同领域散发着唐朝女性的魅力。

  《长安十二时辰》是历史性和人文主观性的结合,作品并没有企图夸大或改写历史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做到了尊重历史,作品中人物服饰和环境描写都向我们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唐朝,展现了大唐不一样的女性独立思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