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身为教师,基本都经历过磨课这一过程。每一次磨课的过程都是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要经历一次次方向的迷茫以及一次次思路的明朗。
一度打磨---迷雾重重
1.教材的理解与挖掘。《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2.学情分析与了解。
四年级的学生在沏茶知识的认识与经验上并不陌生,但抽象推导理解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课堂前测及分析。
为了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有依据,需要我们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我们制定了前测。可惜,第一次前测由于我出题的不够严谨,问题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造成结果无法完全统计,所以第一次前测的结果不是很满意。
4.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教学流程的安排。
通过以上各种分析测试,有了第一次试教的流程。
活动1【导入】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摆一摆,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
(小组活动——活动反馈——回顾小结)
活动3【练习】基本练习,应用深化
活动4【讲授】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6.磨课后的不足与疑惑。
一节课下来,给我们几个印象:
(1)乱:小组合作优等生权威性较重,很多小组缺乏讨论。在反馈时优等生在上面讲解,其余学生基本缺乏思考,根本不知其所云。
(2)急:前半节急着突破讲的急,后半节由于重难点不够突出,落实不够,学生方案出来不急。
二度打磨——走出困惑
在分析和反思第一次的问题所在后,我们有了第二次打磨。1.前测的更改。
前测的调整:在第二次试上之前,我们对于前测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调整,问题的指向更加的明细化,更加的有针对性。这次的前测结果得出:
(1)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有百分之六十多点的学生能够计算优化结果。
(2)能够完整用语言表述的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多点。
(3)能够用图文结合正确表述的学生基本没有。
2.教学流程的改变。
通过这次测试,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优化结果的计算难度不大,而对于如何完整的表述优化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针对这个这个目标,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上。我们的教学流程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活动5【活动】独立思考,反馈交流
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把你的想法写一写,并算一算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
(小组活动——活动反馈——回顾小结)
3.收获和不足。
相对于第一次试教,这一次试教的大环节是不变的,就第二环节做了一些改变。第一次试教在创设情景之后,进行了小组合作,四人一小组,直接讨论,再动手贴一贴,最后进行反馈。整个环节下来,有很大一部分好生代替了全班同学的思维,使得中下生不知所云。而在这一次试教的时候,我们舍弃了原来的合作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一写。接下去全班交流对比展示学生的反馈,得出图文结合的表述比纯文字表述更加一目了然,从而优化了表述方式。
三度打磨——细节打磨
第三次打磨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着课堂里的几个细节。细节一,书写你的思考过程
思考东西是看不出的,陈老师让他们写一写,通过书写对沏茶问题的思考,让全班学生参与整个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细节二,在学生反馈后,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追问:
(1)同样的安排,为什么他们的时间会不一样呢?
(2)既然能够同时进行,那让所有的活动都一起进行行不行?
简单的两个问题,简练的语言,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堂的重点,轻松的突破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经过这次磨课,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这几次教学后测的正确率基本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错误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我们也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原因基本都是因为对生活的认知不足,缺乏生活经验;二,关于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我觉得能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