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内在性的行为,是由一种自发性的动力产生的状态。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由学生的主动行为去推动,如果仅依靠外在的因素去督促,往往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想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阅读的内容精髓,探究英语阅读的学习策略,就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对英语阅读的正确认识,主动参与到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去。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课堂上的教学占据了大部分教学的资源,如何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教导学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1.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教师的讲解时间,学生可以获得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不多,通常需要根据教师的讲解思路,来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想要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在教学中也占据一定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设立一个可以达得到的目标,并朝着目标而努力。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状况较为熟悉,对于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有着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学习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只是给出自己的意见,将大部分的决定权给予学生。使学生通过设立学习目标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由于教师无法做到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所以引导学生自己设立学习目标,才较为符合他们自身的真实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自我提升。单词较为薄弱的学生需要着重增加词汇量,阅读技巧需要提升的学生则需要通过阅读来培养语感,这些都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2.自主探究学习内容。
以学生自主设定的学习目标为基础,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发的去学习和了解与英语阅读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拥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避免过多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思维,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梳理学习中的难点即可,切记点到为止,将大部分知识探究的内容交还于学生,使其自主探究英语阅读中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阅读,无论是查阅相关资料,还是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都由学生自主设定。教师可以适当参与进去,其主要目的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思路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相互交流与自我评价。
英语的阅读学习需要实时的交流与总结,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自身所处于的状况。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我观点,并且可以听取他人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意见。对于英语阅读本身而言,它并不是只具备解答问题的作用,也是学生通过阅读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过程。因此,如果英语阅读只是学生作为个体的练习,并不能将阅读带来的好处最大化的体现。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有助于推动学习的进行,以及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例如:在英语中经常出现的“while”和“when”这两个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是在用法上存在着不同,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学生一个人消化总结,就很难暴露出问题所在。所以,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使得这些问题暴露得更为彻底,有助于学生自我查漏补缺,为下一步的学习制定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阅读策略的培养
阅读学习不是盲目的,它需要一定的方式和策略。如果学生只是对文章死记硬背,并不能对学习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正确的阅读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态度也不尽相同。在选择阅读方式的时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为学生提供建议。比如:有的学生习惯于将每个词语的意思搞清楚,再继续做题目。而有的学生习惯于通过关键词汇的意思,了解文章大概的内容。如果是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通读全文,而水平相对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通过关键词来理解文章的含义,这些都是适合于不同学生的阅读方式。
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自主学习的关键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济于事。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是自主阅读学习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些也是英语阅读自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教学方法的实践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