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探索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 热度: 14144
张文英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宏润幼儿园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膳食、 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幼儿进餐的规范性

1.通过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引入,让幼儿认识到一些现有习惯的错误和危害,对健康食物产生兴趣。

例如讲故事:幼儿园经常会吃蘑菇,很多幼儿都不爱吃,把蘑菇扔在了公用盘里,我们给幼儿讲了《小兔乖乖》的故事:兔妈妈去采萝卜和蘑菇,回来小兔们都爱吃。这时介绍萝卜、 蘑菇的特征和营养价值, 并且还介绍了其他几个相关的菜肴,让小朋友也来假装的吃萝卜和蘑菇,吃了变得很聪明,战胜了大灰狼。激发小朋友想尝一尝的欲望。等到幼儿园再吃蘑菇的时候,老师把故事提出来,调动了幼儿的食欲,挑食的现象明显的好转了

  再比如创编儿歌,我们引导小朋友吟唱:

  (1)小小白菜营养全,绿色如海潮起连。耀眼辣椒红灿灿,宝宝当心别辣眼!

  (2)芝麻开花节节见,种子藏在硕果间,披金带甲黄豆脸,刷刷演奏曲音点。

  (3)山楂功效多,健脾开胃喽,防癌美容果,人人有收获。

2.通过参与种植实践,动手制作美食,感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多维建立幼儿对食物的正向体验。

(1)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稼穑园种植和收获是幼儿的真实体验。比如:在清明前后也开始种瓜点豆,孩子参与种植,懂得劳动的艰苦,知道了"粒粒皆辛苦"的饮食道理;在小满季节,带领孩子们体验自己挖苦菜的乐趣,制作各种苦菜和美食,让孩子们感受小满尝苦的习俗,享受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2)和孩子一起发豆芽,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做好观察记录,既锻炼孩子手脑并用,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3)和孩子一起做美食:包粽子,做五彩面条,包饺子,做小蛋糕,做水果小拼盘,鼓励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自理,自立的尝试。做美食可以培养孩子对食物的热爱,大大提升进餐热情,同时激发孩子的五感:对不同食材的触摸;对颜色,器具形状的分辨;切割、蒸煮食材所发出的声响;不同类食物做出美食的味道;以及食材从生至熟过程中气味的变化等,从而提升孩子的手丶眼协调能力,也促进脑的发育。

  科学探索的实践活动,孩子们主动参与,直观观察,自主操作,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从食材的亲密接触,事前准备,制作过程,事后整理,清洁工作中,孩子们不但可以体验到劳动的秩序和美感,还能体验到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美食的快乐。这些美食不仅有是童年美味,还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二、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不同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从幼儿进入幼儿园小班第一天起,我们就要通过家长,了解每个幼儿在家的进餐情况。针对幼儿不良进餐习惯,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创设温馨、愉快的用餐气氛、环境。

就餐环境的创设不应只是简单地外在环境的努力,更是从调整情绪的角度去下真功夫。除了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成长之外,我们还开设了专门的幼儿情绪课程,让孩子们掌握基础的处理情绪的能力。在以下两个方面,我们作了细致精心的安排部署。

2.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我们做到合理组织,帮助幼儿有良好的进餐情绪。

老师会关注到幼儿吃饭时的取暖和降温,在过冷、过热的天气调节室温。保持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餐室,尤其应注意将玩具、教具收整齐;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应是幼儿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同时教师在幼儿进餐前不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做错了事,老师会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的食欲。教师尽量保证幼儿的进餐愉快,不能让幼儿哭叫着进餐,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三、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

一个宽松的进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去吃才不会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是十分有利的。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餐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 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餐活动, 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有些幼儿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扯扯别人的衣服,与他人交谈、踢人等,这时教师也要谨慎正确的处理。

  老师应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制定一份计划,以月或季为单位,确定好要培养这一 阶段幼儿所要达到的进餐习惯目标。同时在日常根据各个幼儿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的幼儿。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清淡可口的饭菜, 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一方面是建立心锚,通过各种体验确立幼儿与食物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是消除不良行为,增进积极的行为或形成新的、期望的行为。通过这些“内外兼修”的措施,持之以恒的落实,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也使其更加热爱美食,热爱劳动,热爱幼儿园的生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